日本的文字、佛教以及儒家思想都是從中國引進的,這一點相信大家多少都有所聽聞,如果要敘述關於日本文字的由來與演進過程,那將會有很多故事可以講,但是由於懶得打字...喔,不,怎麼會呢...是因為網路上就能查到許多詳盡的解說,而且之後的內容也應該會穿插提到一些的關係,這裡就不做贅述了。還不熟悉、想知道故事細節的人可以請示估狗大神,相信祂會有求必應的。
先說明一下,本文是針對不想有壓力,想要慢慢學習的朋友所做的分享,所以進度會比較慢,不過雖然每次都只學一點點,但我們是以確實弄懂細節,在紮實的理解上一步步邁進,對自己說出來的句子更有自信為目標,所以只要願意每天花一點零碎時間,做幾個小練習並參考解說,就一定能感受到自己的進步唷~~~
事不宜遲,直接來看日文到底長得什麼模樣,構成日文句子的零組件又都是些什麼東西吧...
日文句子的組成元素
假設我想說「一週前買了Apple的手機」這句話,日文會這樣說...
1週間前、Appleのスマホを買いました。
現在還不會唸沒關係,我們會從很短的句子開始學習,之後就會了。
在本句中,你看到的零組件包括了數字(1)、英文(Apple)或其他外文、片假名 (スマホ)、平假名(の、を、いました)、漢字(週間前、買)以及標點符號等等。
數字、英文和標點符號相信大家都不陌生,這裡要處理的只有假名和漢字,有人說假名是日文漢字的注音符號,某部分來說是對的,那我們用注音符號寫出來,就會變成下面這樣...
いっ(しゅうかんまえ)、Appleのスマホを(か)いました。
加框的部分就是原本是漢字的部分,至於最前面的數字 1,由於必須用日文唸,所以這裡也寫成了「假名」(假借來的文字,「真名」則是漢字)。
糟了,全變成火星文了,但是閱讀時要唸的就是這個,所以就從這個人稱日語注音符號的「五十音」開始摸摸看,醞釀一下對日文的感覺吧^^
五十音是注音符號?
暫且不看它的全貌,我們先來談談“據說它是日語注音符號”的這件事。
自從日本人讓漢字與字義脫鉤,發展出表音文字「萬葉假名」並簡化之後,確實是有點像注音符號的感覺,不過日語五十音不論在數量、用途和發音上都和注音符號大不相同喔!
先從數量說起,五十音有「平假名」和「片假名」兩個版本,所以原本加起來會有一百個,扣掉重複字與不再使用的古字,就剩下九十幾個,聽起來還好,但是邪惡的來了,其中某些假名會在右上角加上小小的「。」或「〃」而改變讀音,另一些則是會搭配在一起發音,衍生出新的讀音而獨立存在,平假名和片假名的組合還要個別分開,所以...總之就是很多,並不是背五十個就能了事。更邪惡的是,不知道是因為太懶得寫字了還是怎樣,日本人把它們被簡化到了一個極致,彼此長得就像是孿生兄弟一樣,導致記憶時容易混淆,令人克制不住想要翻桌的衝動。照理說,對於寫慣漢字的我們來說,區區幾筆畫的字能有多難,但為什麼五十音仍然會被認為是擋在日語學習者前方的一堵高牆,這就是終極原因。
光是發現被「五十」這個數字背叛,就已經很多人想整理書包閃人了,不過漢字底子的我們怎麼可以容易認輸呢?漢字裡頭的形近字不是也很多嗎?大家還不是都學起來了,不論是簡體字還是繁體字,都比日語假名複雜多了,但你我不都是提筆就寫,毫無障礙嗎?我們從小那些抄抄寫寫的作業,早就應該已經讓我們練就一眼辨識相似字的神功了才對呀!所以各位高人請不要吝於發功,那樣很浪費才能啊! 我發現多數人卡關是卡在一開始的心理障礙,從一開始就認定自己記不起來那麼多外貌相似的字符,而不是真的做不到。所以別擔心,你學母語的時候能辦到,現在就沒有道理會失敗。
至於用途,像注音符號或羅馬拼音那樣幫漢字標音只是其中一項,只要不是火星文,拼音符號是不會直接出現在句子裡並具有功能的,但假名會,而且文法變化基本上都在句子裡的平假名部分。片假名主要的功能是拼寫外來語,因此會有一種流行時尚感,也具有強調的作用,懶得寫漢字,用平假名拼音看起來又很幼稚時,也有用片假名書寫的情形。
讀音的部分也和注音符號不同,日文假名除了5個單純的母音(あ、い、う、え、お)和1個鼻音(ん)之外,其餘都是母音加子音的組合音,也沒有像注音符號(ㄞ、ㄟ、ㄠ、ㄡ)那樣的雙母音,除非在拼音時組合出類似的讀音,但還是單純多了,不需要捲舌,也沒有複雜的嘴部動作(奇怪的形容,但你懂的),實在是和藹可親到不行啊!
為什麼有漢字
接下來說說漢字的使用。
怪了,不是借字表音嗎?不是懶得寫漢字而簡化成假名了嗎?那為什麼還要保留難寫的漢字呢?這樣不會拖慢學習和理解字句的時間嗎?
的確,學漢字是比較花時間,但日文的常用漢字並不像中文那麼多,除非你想學古文,否則並不需要花費大把的時間去練習漢字。相反的,保留一些漢字其實還比較有效率。請試著想一句短短的中文並且只用注音寫出來,用羅馬拼音也可以,拿給身邊的人看一下,對方會立刻看懂你的意思嗎?還是當你寫漢字的時候更容易更快呢?尤其是當對應這個發音的漢字不只一個時,這種模稜兩可的情形更是會耗費閱讀者的理解時間和力氣。
像這樣... ㄨㄛˇㄍㄜ ㄍㄜ ㄉㄠˋㄕㄡˇㄌㄜ˙
wǒ gē gē dào shǒu liǎo
【 我哥割到手了 】
也可以自己想一句看看喔!
日文有一句繞口令是這樣說的,「すもももももももものうち」,看起來是不是很像亂碼?要是句子再長一點,還真不知道要在哪兒換氣呢!這時如果使用漢字,就可以起到分組的效果,進而提高閱讀效率。
如果把上例中的畫線部分以漢字表示,就會得到下方的句子。
就像我們把注音符號或羅馬拼音等拼出來的字寫成國字時那樣,只不過日文並不是全文都可以這樣分組罷了。一眼望去,有漢字真的是清爽多了吧!尤其是對漢字圈的我們來說,畫面更是備感親切啊!反正記漢字讀音本來就是我們漢字人的專長,哼哼~(得意什麼啊?)
我不會韓文,但曾聽人說過完全廢除了漢字的韓文也有類似日文只寫假名時那種模稜兩可的困擾,所以有一票人提議應該恢復部分漢字的使用,但礙於時代斷層和系統修改困難而遲遲無法落實。我不知道在韓文裏頭這個問題有多嚴重,反正韓劇的畫面下方會有字幕,譯者看得懂,我就看得懂了XDD 不過如果有時候會像剛才說的繞口令那樣,那譯者就會比較辛苦了,在此向他們致敬。
日文的讀法
外觀結構樣貌大致上瞭解了,那讀起來是什麼樣的呢?簡單來說就是除了句子裡的外語部分,其餘都依照排列把假名發音唸出來而已(廢話)。當然變化還是有的,包括依規則拉長讀音的「長音」、有停頓感的「促音」,以及表現說話者情緒的「語調」等等,之後都會介紹並和大家一起唸唸看。其實就像繞口令一樣,剛開始唸可能會卡卡的,但多唸幾遍就習慣了。你可以想像成聽新歌,邊聽邊跟著哼唱,感覺就會慢慢出來了,多聽幾遍,就自然而然會唱了^^~
好啦,暖身完畢,趕快來認識漢字的可愛大變身--五十音吧!
五十音表
前面說過五十音有兩個版本,也就是平假名和片假名,不論是那個版本,都還能再以讀音細分為以喉嚨震動較小的方式發聲的「清音」、利用喉嚨振動發聲的「濁音」、介於兩者之間的「半濁音」,以及像夏天的夏(ㄒ+ㄧㄚ)、紐約的紐(ㄋ+ㄧㄡ)那樣,利用前述假名組合出讀音的「拗音」等等。
別緊張,數量並沒有再增加,這裡說的就是前面提到過在假名右上角加小小的「。」或「〃」而改變讀音,以及由兩個假名搭配在一起發音的型態。看下面的圖就會很清楚。
清音+「〃」=濁音 (只有4行)
清音+「。」=半濁音(只有1行)
某些特定的組合=拗音(稍微多一點,但都有規則)
總之,基礎的形態是清音,所以馬上來認識一下清音吧!
上圖是大新書局的五十音墊板,圖中的左半部就是清音。每個小色框裡有2個假名,左邊寫起來像中文草書的是平假名,右邊比較沒有彎曲感覺的是片假名,夾在中間的英文字母則是每個假名的羅馬拼音。一般來說,我們用的鍵盤不是長成下圖這樣,所以應該都是用羅馬拼音來輸入日文字,也就是說,打字時要輸入墊板上的英文字母來拼字喔!
有些小色框裡的假名加了 ( )或〔 〕,這些都是現代日語不使用的假名,墊板中央下方的小字有說明原因。
在個別認識這些假名之前,必須要先了解「行」跟「段」的概念,橫排是行,直排是段,圖中都有標示出來,大家所聽說的日語大魔王 - 五段動詞變化,講的就是「あ、い、う、え、お」這五段讀音,羅馬拼音是「a、i、u、e、o」,它們是日語的母音,圖中的其他英文字母則是子音。也就是說,除了鼻音,所有發音都是以母音結尾。因此,日語發音不會有像中英文那樣明顯的氣音或摩擦音等。背誦時,多數人都是以行為單位去背,比較短,讀起來也順口。
簡介完畢,那麼從下一篇開始,我們就一個一個來認識它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