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盤:學習procreate畫圖解插畫的過程】上 #學習成長

🎤【覆盤:學習procreate畫圖解插畫的過程】上 #學習成長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覆盤:學習圖解插畫的過程】上#學習成長

該圖片由Guy Pendlebury在Pixabay上發布

該圖片由Guy Pendlebury在Pixabay上發布

使用procreate繪製圖解插畫,一直是我在製作圖解時,想要突破的關卡,沒想要這次接項目,讓我有些突破,趕快記下來,免得之後越來越熟悉,就忘記自己曾經的畏難心理與內耗拖延(笑)。

我與procreate的故事是這樣開始的:

今年4月初剛好圖解社團要做畫師培訓與考核,我報名參加,那時候還買了一台iPad來安裝procreate,沒想到參與3天畫師培訓後,我居然通過圖解畫師考核。

然後,當時直接跟同期考核過的畫師一同製作某本書的公益插畫——就有了第一個作品,沒想到出版社要小紅書版的插畫,所以還順道多了第二個作品。

聽起來很順利,其實沒有,因為剛學就用,對procreate沒有很熟悉,內心是有點恐懼的,覺得自己不足夠:「天啊,畫那個樣子,居然要給別人看。」不是一個合格的畫師。

因為,我一直很想克服使用procreate繪製圖解,就在11月初立定志向,結果隔天我收到私訊,有人問:「有個圖解插畫項目要不要接?」這是念念不忘,必有回響嗎(笑)。

聽起來很順利,其實沒有,我沒有馬上開始,直到今日才交出5張,另外5張兩天後繳交,比我自己預期的時間晚幾天,應該要更早完成。會造成這樣的結果,是因為在過程中,我沒有很想開始,就覺得自己畫不好——內耗拖延。

是什麼讓我開始動工呢?

第一個是,項目的交付日期,團體協作上,交付日期會影響到其他人的工作流程,所以除非必要盡量是提早完成,這也是用他律來自律;第二個是,有運用到深度工作,這次當插畫師,我除了看圖解士的稿子外,我在他們的基礎上再次進行排版確認與視覺化——這讓我感受到”有趣”。

舉例來說,在某個情境時,要表示電梯”易斷電””人出不來””不要坐電梯”,可能原先圖解士會用方框、箭頭、與小圖標示意,我可以直接畫個電梯剖面圖再把人直接關在裡面,人可加個氣泡框顯示”出不來”,電梯也加氣泡框顯示:易斷電,最後註明:不要坐電梯。

上面我所做的,是圖解畫師該做的事,只是在最初畫插畫時,我的能力尚不足夠,能用procreate,但無法看懂圖,這幾個月經過圖解項目鍛鍊後:排版與視覺化能力提升,我才知道怎麼去優化排版與視覺呈現的部分,現在算是一個比較合格的畫師。

上面案例給我收穫:

(1)人有可塑性:
我看今年4月份與這次的作品,排版、圖案細節、視覺化、閱讀性都有明顯提升,這樣的成長花費約半年——這讓也我很期待,明年此刻,我能夠有多少提升。

(2)挑戰是機遇:
我的procreate能夠進步,很大部分是因為作品需要交付給他人,如果是做著好玩,我不會執著要把技能學好,在交付過程中,也能夠去理解行業規範與協作的模式、所以,在學習技能的過程,若是能夠同時對接實務場景會提升學習效率。

(3)足夠孵化期:
學習技能一開始沒有做得很好也沒有關係,過程中可能偶爾練習,甚至去做點其他的事,再返回來練習,可能會有不同的感受。技能不是加法1+1=2,它更像乘法,它可能會因練習底層邏輯相似的技能,而直接提升它的使用效能。

P.S. 會覺得技能難上手,有可能是因為周邊相關技能不足,需要提升相關技能,就像念書時轉系需要補修科目一樣,補修科目後,會對於轉系的主科目能夠更加理解。

avatar-img
大吉嶺|閱讀行動派的沙龍
104會員
203內容數
圖解讀書會後的文字稿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今天心理實務課程,老師用《說書人》讓我們去練習,如何使用「量尺問卷」、「目標問句」、「例外問句」、「假設問句」。 她請我們拿出兩張卡,第一張代表:自己目前做的好、值得慶祝得,第二張代表:自己還能進步的地方、想改善的地方,並將上述問句運用在第二張卡上,去看到出路。
工作的意義不來自於職業名稱、工作內容、工作成果,而來自於工作者是否在工作過程中,全神貫注、挑戰極限、將技術發展到高水準、以及領悟工作的意義。 01 論證:三個學科支持深度工作 02 體驗:看到細節也就發現意義 03 延伸:寫感恩日記能訓練杏仁核專注正面意象 04 延伸:專注讓人生「再」設計的可能性
日本和諧粉彩 (Pastel Nagomi Art)是一種使用手指調和粉彩的獨特繪畫方式,不用畫筆,1小時就能輕鬆學會,快速體驗藝術樂趣。和諧粉彩由細谷典克先生于2002年創辦,細谷先生原先在銀行界工作,看到許多日本人充滿壓力的生活著,因此他希望能藉由簡單有趣的藝術,讓學習者透過手指調和粉彩的過程忘
當工作沒有明確的目標,知識工作者為呈現自身價值,容易把忙碌當成生產力,做一些能夠被看見的行為。而我們的文化亦受到科技壟斷影響,認為需要時常出沒在網際網路上,否則會變得隱形,喪失影響力,因此,在社群媒體的輸出頻率往往被視為正向行為,不管此行為是否干擾到我們深度工作的能力。
快速精通專業的學習能力與在品質和速度達到高水準的生產能力,是在快速變化的數位時代中,取得不可取代性與競爭力的兩種關鍵能力,而這兩種關鍵能力與深度工作力息息相關:你是否能長時間專注在單一工作上。
我十分認同卡爾‧紐波、稻盛和夫的概念——把一件事做好,就會愛上這件事。 這也是今年,反轉我最多的概念,年初我認同,要找到心裏的熱愛,做熱愛的事,這樣每天早上都會被熱愛喚醒。現在我認爲,想要找到熱愛,就是把一件事做好,你就會愛上它。
今天心理實務課程,老師用《說書人》讓我們去練習,如何使用「量尺問卷」、「目標問句」、「例外問句」、「假設問句」。 她請我們拿出兩張卡,第一張代表:自己目前做的好、值得慶祝得,第二張代表:自己還能進步的地方、想改善的地方,並將上述問句運用在第二張卡上,去看到出路。
工作的意義不來自於職業名稱、工作內容、工作成果,而來自於工作者是否在工作過程中,全神貫注、挑戰極限、將技術發展到高水準、以及領悟工作的意義。 01 論證:三個學科支持深度工作 02 體驗:看到細節也就發現意義 03 延伸:寫感恩日記能訓練杏仁核專注正面意象 04 延伸:專注讓人生「再」設計的可能性
日本和諧粉彩 (Pastel Nagomi Art)是一種使用手指調和粉彩的獨特繪畫方式,不用畫筆,1小時就能輕鬆學會,快速體驗藝術樂趣。和諧粉彩由細谷典克先生于2002年創辦,細谷先生原先在銀行界工作,看到許多日本人充滿壓力的生活著,因此他希望能藉由簡單有趣的藝術,讓學習者透過手指調和粉彩的過程忘
當工作沒有明確的目標,知識工作者為呈現自身價值,容易把忙碌當成生產力,做一些能夠被看見的行為。而我們的文化亦受到科技壟斷影響,認為需要時常出沒在網際網路上,否則會變得隱形,喪失影響力,因此,在社群媒體的輸出頻率往往被視為正向行為,不管此行為是否干擾到我們深度工作的能力。
快速精通專業的學習能力與在品質和速度達到高水準的生產能力,是在快速變化的數位時代中,取得不可取代性與競爭力的兩種關鍵能力,而這兩種關鍵能力與深度工作力息息相關:你是否能長時間專注在單一工作上。
我十分認同卡爾‧紐波、稻盛和夫的概念——把一件事做好,就會愛上這件事。 這也是今年,反轉我最多的概念,年初我認同,要找到心裏的熱愛,做熱愛的事,這樣每天早上都會被熱愛喚醒。現在我認爲,想要找到熱愛,就是把一件事做好,你就會愛上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