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你的工作沒有明確的目標,使得環繞著淺薄工作的忙碌得以持續存在;我們的文化已經發展出一切與「網際網路」有關的行為就是好行為的觀念——不管它對我們生產有價值事物的能力有何影響。——《深度工作力》P.106-107
Photo by Dane Deaner on Unsplash
當工作沒有明確的目標,知識工作者為呈現自身價值,容易把忙碌當成生產力,做一些能夠被看見的行為,比如:回覆電子郵件、參與各種會議、在辦公室裡走動。
而我們的文化亦受到科技壟斷影響,認為需要時常出沒在網際網路上,否則會變得隱形,喪失影響力,因此,在社群媒體的輸出頻率往往被視為正向行為,不管此行為是否干擾到我們深度工作的能力。
01 人們擁抱分心的4種原因
在《深度工作力》中,卡爾‧紐波特(Cal Newport)舉出4個原因,解說為什麼人們會擁抱分心,分別是:(1)度量黑洞;(2)最小阻力原則;(3)以忙碌代表生產力;(4)網際網路狂熱教派。
(1)度量黑洞:由於工作越來越複雜,使得個人貢獻難以客觀度量,一旦缺少度量標準,會引發非理性的結果,工作者做大量的淺薄、外顯的工作,好證明自己有產值。
(2)最小阻力原則:連線文化(隨時使用通訊、社群媒體)可以帶來兩個好處,當工作者碰到問題,可以即時獲得回覆,提升生產力;不用周密安排工作,工作時間處理電子郵件,會感覺有生產力。
(3)以忙碌代表生產力:在沒有明確指標是否可證明工作是否有生產力或價值,知識工作者會重拾工業時代的生產力指標,以明顯可見的方式做很多事。
(4)網際網路狂熱教派:把科技當成進步象徵,並認為若不擁抱網際網路,就會像波茲曼說的「變得隱形,並因此變得無足輕重」。
總而言之,當工作沒有目標、沒有度量價值的標準,由於最小阻力原則,知識工作者會選擇工業時代的生產指標,以忙碌代表生產力,做些淺薄工作,好讓自己看起來有生產力或價值。
反之,深度工作是要有目標,有度量方式,主動安排自己工作的優先順序而產生出來的。
02 淺薄工作的轉化
大家閱讀這本書時,對淺薄工作與深度工作是如何分類的呢?
當我要從某家公司離職,交接進行到一個行政人員時,我第一次看到有人為了別人離職掉淚:行政人員在我面前蹲著哭出來,說她要做那麼多工作,還要接任務……我則告訴她,任務已經被我簡化,他聽完後就不哭了。
任務內容:完成學院每月刊登廣告事宜(廣告含FB投放. FB粉專. google. 自家官網)。
協作人員:副總、平面設計人員、企劃人員、行政人員。
👉 原作業流程:
(1) 行政人員 確認下禮拜的課程。
(2) 有新課程通知 企劃人員 想文案。
(3) 無新課程 或 文案完成。
(4) 跟 設計人員 說廣告內容。
(5) 設計人員 開始統計要做的廣告尺寸。
(6) 廣告圖完成後找 副總 審查。
(7) 副總 審查未通過返回修改。
(8) 通過則通知 廣告商 刊登廣告。
👉此流程的問題:
(1) 除了行政人員外,其他人都不知道進度。
(2) 每周設計人員都被迫打斷其他作業做廣告圖,有些設計人員很排斥做廣告圖。
(3) 行政人員偶爾會忘了刊登廣告,公司覺得資源被浪費。
後來這份任務從行政人員轉交給我(企劃人員/總助),但我手中有很多任務在跑,所以在跟隨幾次原作業流程後,產生新的作業流程。
🎯 新作業流程:
【事前準備】
(1) 確認每月的開課課表及文案。
(2) 製作雲端協作表格。
(3) 列出各廣告商的廣告尺寸及檔案交付規範。
(4) 每月15號開始製作下個月廣告圖。
【優化概念】
(1) 確認每月的開課課表:將任務集中處理
原先設計人員每禮拜做下禮拜的廣告,可轉變為集中做好——所以,先要確認每個月的開課課表,好把3-4的作業流程合併。
實際進行時,我是先讓設計人員一次完成1-15號的廣告圖,後來設計人員主動說,他可一次完成1-30號的廣告圖,就轉為集中時段、每次3-5工作天。
(2) 製作雲端協作表格及文案:所有人可看到可視化進度
表格內放上每月課程、廣告商、廣告圖是否完成、是否刊登、在分頁放上舊文案,這除了讓行政人員及其主管可以看到目前的完成進度,在需要修改的時候方便跟所有的協作者溝通。
有些課程是循環開課,可以把文案整理在分頁,後續可直接調用。
(3) 列出各廣告商的廣告尺寸及檔案交付規範:方便溝通及後續檢查
文檔中有各廣告商的廣告尺寸,像google有做9或11種版型,若列出方便跟設計人員溝通;另外,文檔中亦規範設設計人員交付的檔案名稱(日期-課程名-廣告商-尺寸),這會迫使設計人員在交付前,先檢查檔案,當然也是方便主管檢查、後續查找檔案。
(4) 每月15號開始製作下個月廣告圖:事先說明任務
每月都要重複做的任務,要把任務放進協作者的工作流程中,讓對方先知道,對方可以安排自己執行任務的時間。
【後續成果】
(1) 所有協作人員能夠看到目前處理進度,漏刊登率下降,主管開心。
(2)行政人員的工作負荷下降,他幾乎需要通知+管理就好。
(3) 設計人員製作廣告圖時間減少,品質提升。
(4) 設計人員也會主動關心是否該開始製作廣告圖。
上述案例給我的啟發
這次閱讀《深度工作力》,我才發現當時意外地賦予上述任務目標與度量標準,並規範出協作者該做什麼、什麼情況達成目標(當表格打勾時),讓所有的協助者專注在處理問題。
當目標與度量標準沒有可視化時,其他工作者是不知道主導者想做什麼。
在這個情況下,知識工作者會優先滿足數據指標(KPI),而當主導者能具體說出任務目標、度量標準與關鍵成果(OKR)時,知識工作者會開始思考如何達成目標,進而產生更有效率的行為。
比如,當設計人員理解他的任務目標是完成每月課程廣告圖,而非是按照他做了多少張圖,上述案例的設計人員最終提出,他可以花3-5工作日直接把下個月的廣告圖全部製作好,而且他會自己安排時間做。
上述案例讓我有點啟發,當面臨所謂的淺薄工作,可以問問以下三個問題:
(1) 將淺薄工作給列出→是否能集中時段做、促使淺薄工作效率化?
(2) 淺薄工作的協作方式→是否能運用雲端軟體讓進度可視化?
(3) 淺薄工作的溝通方式→是否能將交付文檔的名稱給規範化?
也就是說,要盡可能的把重複淺薄工作給找出、標籤化、效率化、或把淺薄轉化為深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