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工作力,美好生活的必要條件】#深度工作力05/15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在人類歷史上,成為一個鐵匠或車輪木匠並不特別光彩,但這不重要,因為工作內容無關緊要。這種努力之所以能發掘意義,是因為來自工藝本身的技術和領悟,而不是來自工作的結果。

換言之,木頭輪子並不高貴,但打造它卻可以高貴。同樣的道理適用於知識工作——你不需要從事精緻的工作;你需要的,是以精緻的方法做你的工作。——《深度工作力》
raw-image

工作的意義不來自於職業名稱、工作內容、工作成果,而來自於工作者是否在工作過程中,全神貫注、挑戰極限、將技術發展到高水準、以及領悟工作的意義。

01 論證:三個學科支持深度工作

在《深度工作力》中,卡爾.紐波特提到有三個學科支持深度工作,分別是神經學、心理學、哲學:

(1)神經學:你的世界是你專注的結果
《全神貫注》作者葛拉格(Winifred Gallagher)得到癌症後,並沒有如與其般恐懼,她想找到原因,研究5年後發現:大腦是根據人專注什麼來建構自己的世界觀。換言之,你是誰、你的思考、你感覺,來自於你專注什麼的總和——碰到破壞性遭遇,若專注於正面思考,相比專注於負面思考的人會更快樂。

(2)心理學:專注帶來快樂
著名心理學契克米哈伊(Reed Larson)研究指出,工作比休閒時間更容易獲得快樂,因為就像心流活動會有目標、反饋、挑戰,人們能全神貫注參與其中,而休閒活動反而需要更多努力才能形成熱在其中的狀態。

(3)哲學:工藝並非創造價值,而是看到已經存在的價值
《萬物放光輝》德雷福斯(Hubert Dreyfus)和凱利(Sean Dorrance Kelly)舉例,一位木匠師傅製作失傳的木製馬車,師傅會去注意木頭的特性,而不會武斷地決定那些木頭有價值、那些沒有價值,他也會想正在建造個了不起的馬車,百年後手藝會受人尊重。

卡爾.紐波特根據上述三個科學總結出:深度工作能對生活帶來正面影響,是美好生活的必要條件。

02 體驗:看到細節也就發現意義

在過去幾個月裡,我學到文字視覺化的手藝,或者說日系圖解,當看到文字時,需進行資訊分揀(知識萃取):詞性拆解、確認詞彙彼此的關係,接著主題確認、關鍵字分類、重複詞語合併、刪除非必要詞語等等。

然後才輪到視覺設計進場:最基本是將文字替換成符號(圖標),進階是掌握排版技巧,設計視覺外框,高階則掌握思考交互與視覺設計,製作互動性質高的資訊圖表。

最後,再根據應用場景,決定要用什麼圖像工具(插畫、視覺筆記等)呈現。

我曾經思考,為什麼前期需要辨識文字的詞性與關係,而非使用心智圖、思考框架或按照文字主人的意思做排列,畢竟有部分文章、書籍是按照黃金圈架構在書寫。

然而,當我越是用簡單的方式去分類文字時,沒有釐清文字與文字間的關係,會讓知識成為孤島,變得難理解、難做高階的文圖轉換,另外,越是用制式化的製作方式——是將深度工作轉為淺薄工作。

舉例,當一個人自我介紹,若只說名字難以記憶與產生親切感(理解)、所以現在會有自我介紹公式,三個關鍵字、講與自己有關的事件,這是在讓自己關聯其他事物或環境,從而讓名字與人對其他人產生意義。

日系圖解在進行圖像化前,先資訊分揀,有兩層意義:

第一層,有更深層的意義,讓製作者專注在文字上,讓大腦知道這件事很重要,從而加深對文字的敏感度;第二層,確認詞彙的關係,使製作者能夠掌握知識微觀—整體概念,容易進行情境式圖解——將淺薄工作轉為深度工作。

值得一提,在製作圖解的過程中,誠如德雷福斯(Hubert Dreyfus)和凱利(Sean Dorrance Kelly)所說,當將技能做得越細緻,越能夠看到意義。

當越是深入,我感受到:自己不僅僅只是知識搬運工,或有觀點的知識搬運工,我是知識視覺設計者,我是透過圖解技能,把知識轉譯成清楚、好懂的話語,讓知識得以被非專業者給讀懂,我覺得這是有意義、神聖的事。

03 延伸:寫感恩日記能訓練杏仁核專注正面意象

上述概念,讓我反思,是否生活中的每件事都是有價值與意義的,是我有沒有去看到他們的存在,以及存在的意義,就好想,除了練習正念呼吸法時,有感謝過身體嗎?身體讓我能夠順利的一呼一吸,生命得以延續。

由於人類大腦的杏仁核對負面訊息較敏感,導致人較關注負面訊息,因此,現在有些人在推廣寫感恩日記,去看見生活的美好。

在寫感恩日記時,書寫者的現實生活並沒有改變,書寫者是將生活喜悅的細節給放大,發現本身已存在事物的意義,或者說,賦予其正向意義——改變大腦解讀模式。(這或許也是寫作能夠自我療癒的原因,將事物改寫存回大腦)

這也符合書中的案例,心理學家卡斯坦森(Laura Carstensen)掃描老年人的大腦後,發現杏仁核只對正面意象產生反應,推測是年長者改造了大腦線路,忽略負面享受正面。

04 延伸:專注讓人生設計的可能性

最近很流行人生設計,環境壓力過大,讓人們認為努力沒有意義,在生活、工作當中找不到存在的意義,想藉由找到熱愛,擺脫無聊的人生。

但沒有人可以藉著想像找到自己的熱愛與意義,因為,熱愛與意義是獲得正反饋的副產品,簡單來說,熱愛與意義是指如何從已存在的事物中看到價值。

換言之,要讓自己的人生有意義,並找到熱愛,就是深度的去體驗生活與工作的每一刻,那麼,自然會從深度體驗中,看到以前沒有看到的意義與價值。

有句話是,行動帶來改變。

這次閱讀,讓我發現,原來我真的可以藉由深度體驗(深入的行動),讓大腦專注在某些事物,專注甚至能改變大腦路線,擺脫掉過去的所思所想,重新設計想要的人生,當知道這一點時,我彷彿重新誕生在這個世界上。

接下來,我會透過行動去導引自己的大腦 :)

期待本次分享對你有啟發 :) 這禮拜會分享深度工作的策略,有興趣的話,歡迎一起打造你的深度工作力唷。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大吉嶺|閱讀行動派的沙龍
104會員
203內容數
圖解讀書會後的文字稿
2023/05/24
➡️ 本篇文章為如何使用Midjourney與PS製作Line表情包。 之前上架了一組 Line 表情包,將操作方式記錄。 可愛的白髮卡通少女貼圖 – LINE貼圖 | LINE STORE 正文開始 一、適用人群:無須基礎,操作難度低 二、注意事項: 1. 記得使用付費版 Midjou
Thumbnail
2023/05/24
➡️ 本篇文章為如何使用Midjourney與PS製作Line表情包。 之前上架了一組 Line 表情包,將操作方式記錄。 可愛的白髮卡通少女貼圖 – LINE貼圖 | LINE STORE 正文開始 一、適用人群:無須基礎,操作難度低 二、注意事項: 1. 記得使用付費版 Midjou
Thumbnail
2023/04/16
你是否曾在職場上感到迷茫,不知道自己能提供什麼價值? 作為一個沒有擁有特定專業的特助,我時常困惑於這個問題。然而,經過一段時間的思考,我終於對自己的價值有了更清晰的認識,在這篇文章中,我將分享我的經歷和心得。
Thumbnail
2023/04/16
你是否曾在職場上感到迷茫,不知道自己能提供什麼價值? 作為一個沒有擁有特定專業的特助,我時常困惑於這個問題。然而,經過一段時間的思考,我終於對自己的價值有了更清晰的認識,在這篇文章中,我將分享我的經歷和心得。
Thumbnail
2023/04/11
踏出舒適圈學習新事物,犯錯(低效執行)是必經的過程,犯錯後,重要的是要及時意識到錯誤,並將認知和行為修正(有效執行),繼續走向目的地,那麼,我該如何知道自己已經偏離軌道了呢? 若要發現錯誤,要保持開放的態度和成長心態,以便在遇到挑戰和新資訊時,能夠及時察覺調整策略。
Thumbnail
2023/04/11
踏出舒適圈學習新事物,犯錯(低效執行)是必經的過程,犯錯後,重要的是要及時意識到錯誤,並將認知和行為修正(有效執行),繼續走向目的地,那麼,我該如何知道自己已經偏離軌道了呢? 若要發現錯誤,要保持開放的態度和成長心態,以便在遇到挑戰和新資訊時,能夠及時察覺調整策略。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我們每天花很多時間在「自動駕駛」上,不去想怎麼利用自己的時間,常有低估在使用時間上的誤差。
Thumbnail
我們每天花很多時間在「自動駕駛」上,不去想怎麼利用自己的時間,常有低估在使用時間上的誤差。
Thumbnail
《深度工作力》一書想要表達「為何深度工作如此重要,卻不被現代人廣泛使用」,前面部分講的是深度工作帶來的價值,以及人會分心的原因,中間部分以神經學、心理學、哲學三方面,論證深度工作不僅帶來豐厚報酬,也能打造美好生活(但這部分的論證無法說服我),後面部分則說明如何系統性發展深度工作的能力,也
Thumbnail
《深度工作力》一書想要表達「為何深度工作如此重要,卻不被現代人廣泛使用」,前面部分講的是深度工作帶來的價值,以及人會分心的原因,中間部分以神經學、心理學、哲學三方面,論證深度工作不僅帶來豐厚報酬,也能打造美好生活(但這部分的論證無法說服我),後面部分則說明如何系統性發展深度工作的能力,也
Thumbnail
你想成功?那麼你就要學習如何深度工作,而不是一心多用,作者提到成為這個時代的贏家需有二個成功要件: 1、快速精通專業技術的學習能力 2、在品質和速度上達到高水準的生產能力。 原因是科技日新月異,很多數位工具可能一夜之間變成流行,如果要在短時間精通某項事物,就需要高度專注,例如我在學數位行銷,行銷工具
Thumbnail
你想成功?那麼你就要學習如何深度工作,而不是一心多用,作者提到成為這個時代的贏家需有二個成功要件: 1、快速精通專業技術的學習能力 2、在品質和速度上達到高水準的生產能力。 原因是科技日新月異,很多數位工具可能一夜之間變成流行,如果要在短時間精通某項事物,就需要高度專注,例如我在學數位行銷,行銷工具
Thumbnail
你常覺得時間不夠用嗎?會不會覺得工作常被郵件淹沒、私訊干擾,一陣收發來回後,才猛然發現又要加班?又或回家想讀點書、學些新東西,卻總在 FB、IG上晃轉,轉眼就到睡覺時分呢?在這個容易分心的時代,你需要「深度工作力」。
Thumbnail
你常覺得時間不夠用嗎?會不會覺得工作常被郵件淹沒、私訊干擾,一陣收發來回後,才猛然發現又要加班?又或回家想讀點書、學些新東西,卻總在 FB、IG上晃轉,轉眼就到睡覺時分呢?在這個容易分心的時代,你需要「深度工作力」。
Thumbnail
工作的意義不來自於職業名稱、工作內容、工作成果,而來自於工作者是否在工作過程中,全神貫注、挑戰極限、將技術發展到高水準、以及領悟工作的意義。 01 論證:三個學科支持深度工作 02 體驗:看到細節也就發現意義 03 延伸:寫感恩日記能訓練杏仁核專注正面意象 04 延伸:專注讓人生「再」設計的可能性
Thumbnail
工作的意義不來自於職業名稱、工作內容、工作成果,而來自於工作者是否在工作過程中,全神貫注、挑戰極限、將技術發展到高水準、以及領悟工作的意義。 01 論證:三個學科支持深度工作 02 體驗:看到細節也就發現意義 03 延伸:寫感恩日記能訓練杏仁核專注正面意象 04 延伸:專注讓人生「再」設計的可能性
Thumbnail
快速精通專業的學習能力與在品質和速度達到高水準的生產能力,是在快速變化的數位時代中,取得不可取代性與競爭力的兩種關鍵能力,而這兩種關鍵能力與深度工作力息息相關:你是否能長時間專注在單一工作上。
Thumbnail
快速精通專業的學習能力與在品質和速度達到高水準的生產能力,是在快速變化的數位時代中,取得不可取代性與競爭力的兩種關鍵能力,而這兩種關鍵能力與深度工作力息息相關:你是否能長時間專注在單一工作上。
Thumbnail
深度工作是指工作時,處於長時間不被打擾的狀態,這種專注狀態使我們的認知推向極限,進而可以創造新價值、提升技術效率,並且是他人所難以模仿的。 然而,現代的知識工作者在網路工具盛行下,時刻被打擾、注意力分散無法深入思考,呈現淺薄工作狀態,僅能做些非高認知、偏後勤、少創造價值、容易模仿的工作。
Thumbnail
深度工作是指工作時,處於長時間不被打擾的狀態,這種專注狀態使我們的認知推向極限,進而可以創造新價值、提升技術效率,並且是他人所難以模仿的。 然而,現代的知識工作者在網路工具盛行下,時刻被打擾、注意力分散無法深入思考,呈現淺薄工作狀態,僅能做些非高認知、偏後勤、少創造價值、容易模仿的工作。
Thumbnail
深度工作力是生產力大師卡爾.紐波特所寫的書,書中介紹了「深度工作」,專注投入一件事的工作模式。他介紹了這種工作方式的好處,並提供可以實際運用的工作方法。
Thumbnail
深度工作力是生產力大師卡爾.紐波特所寫的書,書中介紹了「深度工作」,專注投入一件事的工作模式。他介紹了這種工作方式的好處,並提供可以實際運用的工作方法。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