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27|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孔子的人生自述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為政4】
    這則《論語》,過去講過的人相當多,有字面解釋的,有學術疏釋的,深邃通俗,不一而足。筆者嘗試以另一個角度,配合孔子的身世,盡量析述其心路歷程。
    孔子可以說是在單親家庭長大的,他三歲的時候,父親過世,由於他父母這段婚姻,得不到鄉輩族群的認同,故此連送殯都不讓母子倆出席,連父親的墓地在那裡都不知道,最後他母子倆只有離開那傷心地,過著孤寡貧賤而又備受歧視的生活。
    所以孔子有句話:「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孔子他小的時候,非常貧窮,天天與班童黨到處替人家出殯時做吹喇叭當鼓手,藉此賺取乾肉。就這樣過了十來年。他母親懂字,也偶而讓他跟外公讀書。最後他母親決意無論怎樣困難,都必須讓孔子正式拜師學道。故此,孔子明白到只有勤奮學習,力爭上游,始可以擺脫被歧視的貧賤日子。
    「吾十有五而志於學」(有,同又)。 孔子說「我十五歲時,便能一心向學」。學些什麼?除了禮儀文制,詩書六藝,而最終的學習目的是什麼?他終於領會到,哪些詩書六藝,都只是生活技能,都只是經驗知識,學會了,頂多都只不過是一個有識之士。其後,他又領悟到必須把學識融入自家的生命,透過日常生活,透過德行的實踐,轉化為人生的智慧。故此,孔子的志於學,亦即是志於道。
    「三十而立」。 經過十五年的志於學、志於道,有一定根基了,也開始有一個明確的人生方向了;而同時,他自己也開始授徒了。然而,他又體受到學道,最終的目的是在行道,故此必須有所立。立在什麼地方?立於禮、立於德、立於道。這樣才是人生的正確方向。
    「四十而不惑」。 經過十年的身體力行,依禮踐德,了悟到事事物物的當然之理,體受到仁心的導向發用,一旦反求諸己,便當下即是,行其所當行,盡其所當盡,方向堅定,黑白分明,了無疑惑。這也就是孟子所說的「四十不動心」,無論處於任何橫逆的境遇,都不會動搖其心志。
    「五十而知天命」。 再經過十年的踐仁盡性,孔子體悟到人生的命限,是無法避免的,諸如生離死別、頑疾纏身、面貌形軀、天災人禍、中傷離間、含冤受屈…等等的人生無奈,終於明白到「有意栽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蔭」。「有意」,是人為;「無心」,是天命啊!
    「六十而耳順」。 到了這個歲數,經歷過無數的起跌,無數的不平,各種的人聲,嘈雜的、安慰的、指摘的、讚賞的、誹謗的、同情的,無論愛聽不愛聽,通通都可以入耳。不愛聽的,一笑置之;愛聽的,淡然處之。自己可以做的,除了反省,還是反省,然後自我和解,自我調適。
    「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 修煉到這個年紀,仁心純然是天理流行,毋須刻意反省,不假思索,出之自有天則。該說的說了,沒人聽,那是天意。該做的也做了,沒效果,那是天命。這個時候,從心所欲,心靈釋放,生命自在,人格自由。一言一行,渾然天理,不違天則。
    孔子的人生自述,有沒有值得借鏡的地方?
    (謹識於2022年5月1日)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現代人該怎樣看待儒學呢? 能替孔子說句公道話嗎? 怎樣做一個《論語》的明白人呢?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