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系外資的92頁鴻海研究報告摘要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亞系外資發表92頁鴻海深度報告 重申買進、目標價145元

大概花了將近3個小時,把這份報告的電子檔原文翻出來,概略的看過一遍,我抓了幾個重點,以及亞系外資怎麼推估出145這個目標價。

1. 從價值上的判斷:

他使用了PE & PB,前提是在過去的五年,鴻海獲利穩定,也沒有爆發性的成長動能,所以就以5年歷史的本益比區間(PE bands)來估算其價值。下圖是10年來歷史股價大致都落在本益比9.82X的正負一倍的標準差內,所以在2022/11/9股價100左右的當下,PE剛好在近五年的低檔區。而從PB的觀點,由體面的獲利品質跟成長展望,目前股價在淨值附近,投資價值高。

報告的前面是用5年估算,報告後面是用10年為base的,感覺是不同人寫的,一起拼湊出這份報告。

但相同共識的描述,就是現在的價位,不管PE或PB都約略落在平均值以下的一個標準差位置。對長投者來說,現在是好的切入點。(原文的comments: Good entry point at cheap valuation)

raw-image


2. 2024年目標價的預測:

↑24CT 晴天價:195,假設更多EV貢獻,提升整體毛利率至10%,以13倍本益比估計。

→24CT 目標價:145,base目前EV進度,也meet EV獲利目標,毛利率7%,給予本益比10倍。

↓24CT 雨天價:89,消費性需求惡化,給予本益比6倍估計。

raw-image

3. EMS market share:

在2024年以前,外資看的還是傳統ICT業務的獲利能力,鴻海的供應鏈管理能力、強大的執行力,這兩面的強項支撐,不管是市占率還是競爭力,都能輕鬆輾壓同業。

raw-image

4. CAGR:

從下面這張圖,是product mix的年複合成長率,都可以看到外資估ICT的CAGR是下降&變緩的,僅有EV事業的CAGR是成長的。而2022~2025年的主要獲利還是得靠ICT products來支撐。

raw-image

5. EV Scenario study of MP:

而這張EV量產計畫的預估應該就是關鍵,從2024年估EV事業佔總Revenue的0.5%,即使毛利率再高,也起不了甚麼巨大的作用。甚至2025年也才2.8%(3154億NTD),也許這就是法人認為2024年之前,EV事業對鴻海Revenue的實質貢獻可能還不成氣候(但2025年之後就難說了)。不過要短視近利的外資現在掏錢出來放個2~3年無所作為,外資操盤經理人可能活不過2023年底,沒看到短期績效、鴻海部位放太多的話,也許連2022年最後兩個月也過不了。(研究報告中間的bettary,software,semicondoctor, Logistics,EV SPEC.等等幾十頁的研究及數據推估,還有後面搏版面的appendix暫且先掠過,放這張EV Scenario study of MP的結論)

raw-image

個人看法小結

劉董告訴大家,2025年電動車才會起飛,近期修正為2024年就會起飛(可比原目標提前一年),原型車可量產是在2023年,我想多數的外資法人所掌握的數據也是這樣看。沒錯,至少是2年後的事了,而近期可能會有散戶看到最近的新聞去買股票,但是散戶多是短線,佔鴻海股權比重是25%左右(扣掉外資、大戶、董監持股的籌碼集中度約75%),其中很多散戶在股價表現就是一漲就賣,抱不久也抱不緊,股價漲散戶佔比馬上下降。所以外資現階段沒必要提前兩年進來卡位或拉抬,現在能吸引到的多是短期投機者,以及長期持有者(大多核心持股已建立完成)的再加碼,但限於這類型的資金不是無限也只能少量加碼,所以一漲就賣的散戶對股價沒有大幫助,甚至短期當沖,隔日沖,短線價差的入場都只是短暫助漲助跌的泡沫而已。所以推測外資法人的心態上,他寧可賣在100~110,損失10~20的價差換兩年的時間(也許發動的時間會提前),只要時時關注抓到對的timing,再次進來也許是用一季的時間,就可以把少掉的部位建立出來,當外資把這套一漲就跌下來的慣性給成形、給錨定住,散戶食髓知味後,當股價開始真正起飛時,散戶很容易在110~120就會乖乖地交出股票了,最後散戶的長輩們也會在130全部釋出,等散戶們一回過神來,可能就在250跌回到200時的moment再相見了。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凱斯的分享天地
48會員
115內容數
費曼技巧中能讓自己學習更上層樓的方法,就是教學相長。秉著Stan哥的王道精神,利他就是最好的利己,把自己的點滴經驗藉由分享的方式紀錄,利他更利己。
凱斯的分享天地的其他內容
2025/04/24
川普、魯特尼克、納瓦羅這三個人的人格都是極度扭曲的,是毫無道德與羞恥感的人,對這種人只能以魔法對付魔法的方式,才能抑制它們的行為。對於這種需索無度的無恥之徒,不能以常理來判斷分析他們,稍微讓步吃點小虧是遠遠無法滿足他們強大私慾的,唯有讓它們自食惡果後才會停止攻擊。 川普一直叫囂他國偷竊了美國的工作
Thumbnail
2025/04/24
川普、魯特尼克、納瓦羅這三個人的人格都是極度扭曲的,是毫無道德與羞恥感的人,對這種人只能以魔法對付魔法的方式,才能抑制它們的行為。對於這種需索無度的無恥之徒,不能以常理來判斷分析他們,稍微讓步吃點小虧是遠遠無法滿足他們強大私慾的,唯有讓它們自食惡果後才會停止攻擊。 川普一直叫囂他國偷竊了美國的工作
Thumbnail
2024/12/31
不免俗的,每年年底記者們都喜歡幫股民計算績效, 這四年來, 2021年平均每個股民賺了96萬元, 2022年平均股民賠了100萬元, 2023年平均股民賺了90萬, 2024年平均股民賺了139萬。   而2024年大盤加權指數漲幅推動的幕後黑手 主要還是靠台積電、鴻海、聯發科、廣達
Thumbnail
2024/12/31
不免俗的,每年年底記者們都喜歡幫股民計算績效, 這四年來, 2021年平均每個股民賺了96萬元, 2022年平均股民賠了100萬元, 2023年平均股民賺了90萬, 2024年平均股民賺了139萬。   而2024年大盤加權指數漲幅推動的幕後黑手 主要還是靠台積電、鴻海、聯發科、廣達
Thumbnail
2024/10/30
雖然掌握了大量的資訊,但還是很容易受到幻想與錯覺迷惑的散戶,擔心川普向台灣收保護費也很合理。 雖然不是第一次了,從上一次指數高點24416點,跌了4754點來到19662點之後,還經過了好幾次的樂觀氣氛(經濟數據、好的財報數據等等),讓台股漲了4051點,回到23713點。對台灣人來說,對岸的圍台
Thumbnail
2024/10/30
雖然掌握了大量的資訊,但還是很容易受到幻想與錯覺迷惑的散戶,擔心川普向台灣收保護費也很合理。 雖然不是第一次了,從上一次指數高點24416點,跌了4754點來到19662點之後,還經過了好幾次的樂觀氣氛(經濟數據、好的財報數據等等),讓台股漲了4051點,回到23713點。對台灣人來說,對岸的圍台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文章內容可透過Youtube,收聽本篇內容,可以幫助你更方便吸收內容知識,讓你在開車、騎車、做家事,每天都能透過5~10分鐘時間學習到一點股市知識 本篇內容如下 1. 本週台股與鴻海籌碼面 2. 鴻海持續佈局EV產業 台股本週下跌251.33點,跌幅1.49%,收在16,664.21點,成交金額1
Thumbnail
文章內容可透過Youtube,收聽本篇內容,可以幫助你更方便吸收內容知識,讓你在開車、騎車、做家事,每天都能透過5~10分鐘時間學習到一點股市知識 本篇內容如下 1. 本週台股與鴻海籌碼面 2. 鴻海持續佈局EV產業 台股本週下跌251.33點,跌幅1.49%,收在16,664.21點,成交金額1
Thumbnail
前文參考: 鴻海到底怎麼了?以籌碼面來簡單說明。 2022年12月15日 (以這篇前文對照後續走勢來看,個人算正指標吧?沉冤得雪。) 特斯拉股價的下墜,對整體電動車產業的警示作用。 2022年12月28日
Thumbnail
前文參考: 鴻海到底怎麼了?以籌碼面來簡單說明。 2022年12月15日 (以這篇前文對照後續走勢來看,個人算正指標吧?沉冤得雪。) 特斯拉股價的下墜,對整體電動車產業的警示作用。 2022年12月28日
Thumbnail
亞系外資發表92頁鴻海深度報告 重申買進、目標價145元 大概花了將近3個小時,把這份報告的電子檔原文翻出來,概略的看過一遍,我抓了幾個重點,以及亞系外資怎麼推估出145這個目標價。 1. 從價值上的判斷: 他使用了PE & PB,前提是
Thumbnail
亞系外資發表92頁鴻海深度報告 重申買進、目標價145元 大概花了將近3個小時,把這份報告的電子檔原文翻出來,概略的看過一遍,我抓了幾個重點,以及亞系外資怎麼推估出145這個目標價。 1. 從價值上的判斷: 他使用了PE & PB,前提是
Thumbnail
這段時間,關於鴻海,累積了不少提問,這篇算是閒聊文,回答提問之外,順便再提醒一些事情:
Thumbnail
這段時間,關於鴻海,累積了不少提問,這篇算是閒聊文,回答提問之外,順便再提醒一些事情:
Thumbnail
一年領90億元 依據媒體報導,鴻海配5.2元股利!殖利率約5% 郭台銘估領90億股息。 90億元,當我們還在希望領個幾億的樂透股息,郭台銘先生光是鴻海股息就90億元,羨慕。 讓我們安安份份地查看一下鴻海的資料吧! 依據鴻海法說會資料,2021年損益表的表現如下: 如果看第四季的資料
Thumbnail
一年領90億元 依據媒體報導,鴻海配5.2元股利!殖利率約5% 郭台銘估領90億股息。 90億元,當我們還在希望領個幾億的樂透股息,郭台銘先生光是鴻海股息就90億元,羨慕。 讓我們安安份份地查看一下鴻海的資料吧! 依據鴻海法說會資料,2021年損益表的表現如下: 如果看第四季的資料
Thumbnail
鴻海Q2三率三升,EPS 2.15元,H1獲利創史上同期新高,每股賺4.18元 鴻海(2317)今(12)日下午2:30將召開第二季法人說明會,趕在法說會前公布2021年第二季財務報告,第二季合併營收約1兆3,515億元,稅後純益298億元,每股盈餘為2.15元。其中,淨利創下歷年同期新高,年增幅
Thumbnail
鴻海Q2三率三升,EPS 2.15元,H1獲利創史上同期新高,每股賺4.18元 鴻海(2317)今(12)日下午2:30將召開第二季法人說明會,趕在法說會前公布2021年第二季財務報告,第二季合併營收約1兆3,515億元,稅後純益298億元,每股盈餘為2.15元。其中,淨利創下歷年同期新高,年增幅
Thumbnail
股價是多重因素判斷 最近鴻海股價上漲到130上下,主要的原因是MIH平台;簡單來說,發展電動車,有跟上潮流,市場給予較高的評價。 三月,是主要公布配息的月份。 3月30,鴻海公布現金股息4元,以當日收盤價來算129.5元,殖利率僅3.09%;雖然配息與過去差不多,但因為之前的股價較低,年均約80元,
Thumbnail
股價是多重因素判斷 最近鴻海股價上漲到130上下,主要的原因是MIH平台;簡單來說,發展電動車,有跟上潮流,市場給予較高的評價。 三月,是主要公布配息的月份。 3月30,鴻海公布現金股息4元,以當日收盤價來算129.5元,殖利率僅3.09%;雖然配息與過去差不多,但因為之前的股價較低,年均約80元,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