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2/09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2022金馬影展】—短評心得彙整

【以你的名字呼喚我】
盧卡格達戈尼諾、2017
  能在泰坦廳大銀幕上一睹這部經典,真的是十分感謝金馬。在義大利的夏日鄉村中,少年的炙熱情感在陽光之下更顯得絢爛而耀眼,即便稍縱即逝,在那年夏天的夜晚,他們將自己的名字交付出去,兩人互喚彼此的聲音仍會長存心中,最終在成長路上成為一道深刻的印記。

【淚比死更冷】
佛杭蘇瓦歐容、2022
  愛情能讓人有多瘋?多產的佛杭蘇瓦歐容導演帶來短小但俐落的《淚比死更冷》,翻拍自德國名導法斯賓達作品《佩特拉的苦淚》。大導演康特對年輕俊美的小生阿米爾一見鐘情,傾盡一切也想要佔有他。但雙方不對等的感情大家一眼都看得出來。阿米爾走上了康特給予的星途之路,便也一去不復返,康特則陷入自我欺騙的愛情謊言中,在無窮無盡的愛意裡折磨自己。雖然在觀影途中對於康特對阿米爾的瘋狂迷戀感到困惑,但一想到那種粉絲對於偶像的迷戀何嘗不是如此?就似乎可以理解康特的瘋狂與佔有慾了。

【靜靜的生活】
伊丹十三、1995
  本次看的伊丹十三專題中的個人最愛,渡部篤郎活靈活現詮釋出身心障礙者「咿唷」,與妹妹小球之間的情誼在季節流動之中更加深厚,家庭生活式的劇情卻能處理的不流於平淡且能引人入勝,藉由這部也再次感受到伊丹十三的功力之深厚。(尤其是女主角真的好漂亮)

【愛.子】
弗洛里安澤勒、2022
  親情始終是一道難解的謎,面對著青少年的憂鬱症,父母的真心關切到底是壓力還是救贖?難以分辨卻也沒有真正的答案。俐落的劇情仍然富有情感之力道,心痛的讓人嘆息。

【葬禮】
伊丹十三、1984
  這次影展的第一部伊丹十三,藉由平鋪直敘的日常生活呈現日式傳統葬禮的過程,想成日版《父後七日》一點都不違和,令我意外的可能是不太密集的笑點,用自然而不刻意的方式引人會心一笑,像是生活中都會出現的小趣味,例如一家人用著輕鬆平淡的語氣討論遺體該放進棺材還是直接搬回家;和尚誦經時全場麻掉的腳,想去接電話的經紀人也因此自然的摔了個狗吃屎;不小心把老人忘在黑暗的房間中;做形式的拿石頭敲棺材釘子,天真的小孩卻認真的敲了很多下等等,都讓人會心一笑。
  有幾個特別有印象的鏡頭,伊丹十三真擅長捕捉細節,特寫吃飯時嚼動的嘴巴,因腳麻而坐立不安的腳掌,還有葬禮當天,沿著散落在地上的擴音器電線拍攝,看見中間的錯綜複雜,或許也在意指葬禮中潛藏著剪不斷理還亂的複雜情感關係吧。

【還有愛的日子】
深田晃司、2022
  看似美滿的一家三口,一場意外的到來,使得家人背後所隱瞞著的危機也慢慢浮現。用著明亮細膩的筆觸,巧妙而疏離的處理這個家庭的情感之質變,卻又不失溫柔。蘊藏其中那獨屬於日本的情感之味將電影昇華了一個層次。記得在映後時,有位觀眾提問表示會讓人想起濱口龍介導演的《睡著也好醒來也罷》,確實我在觀影途中也莫名有同樣的感覺,但依角色的情感來說,此片不會到像《睡著也好醒來也罷》那樣令人討厭,而其中的神奇魔力是值得進戲院去一探究竟的。

【倫敦生之慾】
奧利佛艾爾曼紐斯、2022
  可以說是本次影展最愛,原諒我並沒有看過原版1952年,由黑澤明導演所執導的《生之慾》,但由英國所改編的這部《倫敦生之慾》,讓片中的核心概念再次震撼生活在2022年的我們,且證實了確實這樣的情感眾人皆能體會,在出現Roll表後,迴響在影廳內的是反覆啜泣的聲音,連我自己也哭到眼睛痛口罩濕。說是警世也是激勵,所謂生命的意義可以怎麼留存?平時日復一日的工作,讓人容易忘記自己還在「活著」。威廉斯先生在生命的最後,為所有觀眾展現了生活可以有過的美好,即使是去一個小酒吧、唱首歌、看個表演,吃頓幸福的早餐,也是為生命添上一筆精彩。千萬別忘了我們還活著,也別忘記自己仍有力量做些什麼。即使是距離看完片過了一段時間。想起威廉斯夜裡盪著鞦韆的身影,仍會不禁流下眼淚。

【五星饗魘】
馬克麥洛、2022
  以大家最愛的美食結合微妙的驚悚,給自詡高貴、滿是優越的上流社會來上重重一擊!將電影與一套五星級餐宴流程做結合,從前菜、麵包、主菜等一道道餐點呈現在觀眾眼前,甚至會給予特寫,讓觀眾在觀影之餘也彷彿置身於主廚的驚人晚宴中,一起大啖美食的荒謬。原來吃一頓高級五星級料理這麼麻煩,吃道菜還要欣賞表演?分析食材?服從主廚的規矩?那你就等死!從主廚到眾多廚師們的莫名執念(尤其女廚師的那句「其實大家死光光是我的主意,我超驕傲的。」),看來料理到極致的藝術就是奉獻給死亡,在場的一切都是一道餐飲概念。與其在最後吃上一道最豐盛的烤棉花糖,不如從一開始就給我個起司漢堡外帶。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