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居,大不易
雙北地區的高昂的房價,不只讓北漂族備感壓力,連土生土長的雙北年輕人,都覺得很可能被迫離開家鄉。即使未來似乎負擔得起擁有一間房,但對於白手起家的人來說,在築夢踏實的過程中,租屋似乎是個必經之路,但若能負擔的租金相對有限,在都會區中的好選擇不多,不只大都是屋齡四五十年的「步登公寓」(指沒有電梯的矮公寓),有些還是簡陋隔間的分租套房,還時不時可能遇到要求無理的房東。在不堪的環境久居,曾有的雄心壯志也慢慢灰心喪志,夢想中美好的家,似乎離自己越來越遠。
這時,推動已約十年的「社會住宅」,提供了曾未有過的一種選項,擁有打破悲劇循環的可能。
這本由台北市都市開發局策畫的《不只是房子》,深入淺出地介紹了社宅的概念、台北營運十年多來的現況、與世界各國社宅的異同、以及那些因為入住社宅而使人生美好起來的故事們。
社宅和過往國宅或合宜住宅最大的差別是「只租不賣」,靠著補貼,租金必須低於同地區市場合情固定比例,總戶數約莫40%須提供給弱勢低收戶申請抽籤,60%則提供設籍於該市或於此工作求學的一般人民抽籤,也有少部分是不需抽籤,但須有提出社區營造計畫經審核篩選的「青年創業戶」。而弱勢戶最久可居住十二年,其他則最多六年,居住時間的限制一方面是為了公平,中籤率只有約莫5%的社會住宅明顯仍供不應求,設定居住年限才能讓之後的人也能享有機會,一方面也是一個看得見的保障與期許,這段時間可以不須操心突然被趕走而喪失棲身之地,可以把心力投注在工作及事業上,給自己設定六年的經濟獨立養成計畫,能不須靠著這些補助找到符合期待的下一個家。
雖然社宅的租金較行情為低,擁有的設施可都是水準之上,不僅社宅建築師大都是有名氣的業界高手,在建物外觀及公共空間的設計上,都比許多市售的一般建案更有吸引力,社宅內也會盡量標配公共保母與托嬰中心、幼兒園、老人日照中心、身障者作業設施、多功能會議室及活動中心、青年創業園區、屋頂的彈性利用空間等等,方便程度都不是一般老舊步登公寓可比擬,連建地較小的一般住宅都望其項背,對於新手爸媽、銀髮族、身障者都有很大的吸引力。
「混居」則是社宅的另一個特點,同質性過高的群居容易產生族群對立,弱勢的社區遭到歧視,不僅喪失尊嚴,孩子的成長也容易扭曲。社宅的居民涵蓋老中青,且不管年紀及收入多寡,提供的居住水平都很接近,而且導入物業管理,設定嚴謹的住戶公約及扣點機制,違反規約超過一定次數就會被提前解約強迫遷出,雖然較為剛硬,但卻能減少彼此間生活習慣的差異程度。精心設計的公共空間也讓社宅的彼此更容易相遇與交流,而因社區營造計畫獲選入住的青創戶更是活絡住戶關係的催化劑,有的人成立吉他社,有人經營團購,也有人舉辦二手市集、烹飪及烘焙課程、各式藝術活動、屋頂城市小農公社等等,一個一個的社團與一場一場的活動,都能讓社區中不同年紀、不同背景的人們更了解彼此,更能從對方學習,電影「高年級實習生」的願景,就在社宅中開始萌芽;社宅讓過去鄉里間的人情味,在水泥叢林中重新綻放,這些都是入住相對冷漠的電梯大廈很難獲得的。
即使台灣的社宅看似已小有成就,但放諸世界,仍還有很大一段路要走。首先是普及率的提升,台灣目前社宅佔總住宅的戶數比例連1%都不到,位居領先的荷蘭、法國與香港都是10%以上,日本與南韓也至少超過5%,比例要努力上升,才更有可能推動整體社會的改變,但在土地取得困難的台灣勢必是艱辛之路,或許靠著非雙北地區的後來居上能讓普及率更快上升。
多元性也是需要繼續探索可能的議題,像韓國因為藝術從業者收入可能不穩定,卻也沒達到優先順位的低收條件,但若有社宅的支持可能能讓他們更能專注發揮,因而成立了「藝術家社宅」。瑞典的「須盡歡」社宅則規定住民不論男女老少都必須輪值共餐活動與清潔活動,鄰居的緊密關係就成為此社宅的特色,而”共享”的概念也很符合北歐對於環保及永續的重視。日本的「五點過後村」也是建構跨世代橋梁的典範之一,既以高齡友善為核心打造住宅,年輕人也可藉由提供年長者服務,灌注社區年輕活力為交換,得到居住於此的大幅度租金減免,試著減少日本新舊世代財富不均的衝突,也讓正向循環的混居成為可能,實踐「綠化、安心、連結」的創立願景。
社宅在台灣仍有不少進步空間,不足之處也時常被政客拿來作為攻擊對手的題材,但畢竟已經有其他國家的多年經驗,讓我們看到社宅概念的潛力,而台灣房價居高不下的僵局,造成的居住困難,也的確尚未出現更有可行性的解方。對於居住議題有興趣的讀友,很推薦讀一下這本《不只是房子》,增加自己對社宅計畫的認識,也讓更多人能一起支持,這個可能將台灣「住的未來」的更加美好的居住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