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分享:《不只是房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台北居,大不易
雙北地區的高昂的房價,不只讓北漂族備感壓力,連土生土長的雙北年輕人,都覺得很可能被迫離開家鄉。即使未來似乎負擔得起擁有一間房,但對於白手起家的人來說,在築夢踏實的過程中,租屋似乎是個必經之路,但若能負擔的租金相對有限,在都會區中的好選擇不多,不只大都是屋齡四五十年的「步登公寓」(指沒有電梯的矮公寓),有些還是簡陋隔間的分租套房,還時不時可能遇到要求無理的房東。在不堪的環境久居,曾有的雄心壯志也慢慢灰心喪志,夢想中美好的家,似乎離自己越來越遠。
這時,推動已約十年的「社會住宅」,提供了曾未有過的一種選項,擁有打破悲劇循環的可能。
這本由台北市都市開發局策畫的《不只是房子》,深入淺出地介紹了社宅的概念、台北營運十年多來的現況、與世界各國社宅的異同、以及那些因為入住社宅而使人生美好起來的故事們。
社宅和過往國宅或合宜住宅最大的差別是「只租不賣」,靠著補貼,租金必須低於同地區市場合情固定比例,總戶數約莫40%須提供給弱勢低收戶申請抽籤,60%則提供設籍於該市或於此工作求學的一般人民抽籤,也有少部分是不需抽籤,但須有提出社區營造計畫經審核篩選的「青年創業戶」。而弱勢戶最久可居住十二年,其他則最多六年,居住時間的限制一方面是為了公平,中籤率只有約莫5%的社會住宅明顯仍供不應求,設定居住年限才能讓之後的人也能享有機會,一方面也是一個看得見的保障與期許,這段時間可以不須操心突然被趕走而喪失棲身之地,可以把心力投注在工作及事業上,給自己設定六年的經濟獨立養成計畫,能不須靠著這些補助找到符合期待的下一個家。
雖然社宅的租金較行情為低,擁有的設施可都是水準之上,不僅社宅建築師大都是有名氣的業界高手,在建物外觀及公共空間的設計上,都比許多市售的一般建案更有吸引力,社宅內也會盡量標配公共保母與托嬰中心、幼兒園、老人日照中心、身障者作業設施、多功能會議室及活動中心、青年創業園區、屋頂的彈性利用空間等等,方便程度都不是一般老舊步登公寓可比擬,連建地較小的一般住宅都望其項背,對於新手爸媽、銀髮族、身障者都有很大的吸引力。
「混居」則是社宅的另一個特點,同質性過高的群居容易產生族群對立,弱勢的社區遭到歧視,不僅喪失尊嚴,孩子的成長也容易扭曲。社宅的居民涵蓋老中青,且不管年紀及收入多寡,提供的居住水平都很接近,而且導入物業管理,設定嚴謹的住戶公約及扣點機制,違反規約超過一定次數就會被提前解約強迫遷出,雖然較為剛硬,但卻能減少彼此間生活習慣的差異程度。精心設計的公共空間也讓社宅的彼此更容易相遇與交流,而因社區營造計畫獲選入住的青創戶更是活絡住戶關係的催化劑,有的人成立吉他社,有人經營團購,也有人舉辦二手市集、烹飪及烘焙課程、各式藝術活動、屋頂城市小農公社等等,一個一個的社團與一場一場的活動,都能讓社區中不同年紀、不同背景的人們更了解彼此,更能從對方學習,電影「高年級實習生」的願景,就在社宅中開始萌芽;社宅讓過去鄉里間的人情味,在水泥叢林中重新綻放,這些都是入住相對冷漠的電梯大廈很難獲得的。
即使台灣的社宅看似已小有成就,但放諸世界,仍還有很大一段路要走。首先是普及率的提升,台灣目前社宅佔總住宅的戶數比例連1%都不到,位居領先的荷蘭、法國與香港都是10%以上,日本與南韓也至少超過5%,比例要努力上升,才更有可能推動整體社會的改變,但在土地取得困難的台灣勢必是艱辛之路,或許靠著非雙北地區的後來居上能讓普及率更快上升。
多元性也是需要繼續探索可能的議題,像韓國因為藝術從業者收入可能不穩定,卻也沒達到優先順位的低收條件,但若有社宅的支持可能能讓他們更能專注發揮,因而成立了「藝術家社宅」。瑞典的「須盡歡」社宅則規定住民不論男女老少都必須輪值共餐活動與清潔活動,鄰居的緊密關係就成為此社宅的特色,而”共享”的概念也很符合北歐對於環保及永續的重視。日本的「五點過後村」也是建構跨世代橋梁的典範之一,既以高齡友善為核心打造住宅,年輕人也可藉由提供年長者服務,灌注社區年輕活力為交換,得到居住於此的大幅度租金減免,試著減少日本新舊世代財富不均的衝突,也讓正向循環的混居成為可能,實踐「綠化、安心、連結」的創立願景。
社宅在台灣仍有不少進步空間,不足之處也時常被政客拿來作為攻擊對手的題材,但畢竟已經有其他國家的多年經驗,讓我們看到社宅概念的潛力,而台灣房價居高不下的僵局,造成的居住困難,也的確尚未出現更有可行性的解方。對於居住議題有興趣的讀友,很推薦讀一下這本《不只是房子》,增加自己對社宅計畫的認識,也讓更多人能一起支持,這個可能將台灣「住的未來」的更加美好的居住概念。
avatar-img
44會員
120內容數
每個月精選至少六本各種領域的書籍,完整讀完後的心得分享與作品介紹,內容也同時發布於Facebook粉專《這書,有讀》,以及instagram ID: ialreadyreadthisbook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少鋒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俄烏戰爭,讓海峽兩岸的未來重新成為熱門話題,許多人重新思考,中國攻台的機率有多高?美國的支援會到什麼程度?台灣人民捍衛國家的意志有多強、能發揮多少貢獻?諸如此類的議題還有很多。但網路上的人各說各話,可信度也很難評估,東拼西湊要接近真相並不容易。 《台灣的勝算》由曾擔任參謀總長的李喜明上將編寫,投入軍
作者身為心理治療師,是想用她超過三十年的執業經驗,提醒大家,有一部分的人遇到的挫折與困境,是因為無意識地將過去人生中的遭遇帶到職場,卻不自知。
斷、捨、離的生活風格,已經引起關注許多年了,大多數的作法都是藉由除去不需要、多餘的事物,來達成簡單生活的目標,可以說是一種減法。 於是有人思考,從零開始的加法,是不是也是能達成目標的另一條路徑呢?
俄烏戰爭,讓海峽兩岸的未來重新成為熱門話題,許多人重新思考,中國攻台的機率有多高?美國的支援會到什麼程度?台灣人民捍衛國家的意志有多強、能發揮多少貢獻?諸如此類的議題還有很多。但網路上的人各說各話,可信度也很難評估,東拼西湊要接近真相並不容易。 《台灣的勝算》由曾擔任參謀總長的李喜明上將編寫,投入軍
作者身為心理治療師,是想用她超過三十年的執業經驗,提醒大家,有一部分的人遇到的挫折與困境,是因為無意識地將過去人生中的遭遇帶到職場,卻不自知。
斷、捨、離的生活風格,已經引起關注許多年了,大多數的作法都是藉由除去不需要、多餘的事物,來達成簡單生活的目標,可以說是一種減法。 於是有人思考,從零開始的加法,是不是也是能達成目標的另一條路徑呢?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臺灣推動社區營造已近三十個寒暑,也見證了社會變遷。近年來,倡議由下而上、公私協力這股社區營造的暖流,也走入了公寓大廈、集合式住宅當中。以社會設計深耕臺中舊城區的「好伴設計」, 透過參與社會住宅計畫,在臺中帶來新形態的社區營造模式。最初,好伴是一群對臺中城市公共
Thumbnail
台北,在許多外國人的想像中應是先進、發達,充滿未來感的景象,但對於我們這些在地人而言,老房、危樓遍地,大多數都是沒有電梯的公寓,爺爺最自豪的就是自己住的社區裡有電梯,要知道當時電梯這種稀罕物只有高級飯店才擁有的!當然,以管理費而言,在當時也是相當貴的程度,至少比起一般社區的管理費多了六成有餘。 ​
Thumbnail
臺灣住宅市場的「地區分化」與「貧富差異」對「空屋」問題造成影響。此現象反映了城鄉間和社會階層之間的差異,且貧富差距逐漸凸顯。文章分析了高空屋率可能的原因:為下一代囤房、低租金報酬率、房屋出租麻煩、等待更好的出售時機、為了規避稅賦、高老舊住宅比例等。高空屋率對社會帶來多方面負面影響,需要多方面改善。
Thumbnail
在台灣,擁有一間屬於自己的房子是許多家庭的夢想。然而,隨著房價的飆升,這個夢想變得越來越難以實現。相反地,在鄰近的日本,房價相對較低,但許多人仍選擇租房。這引發了不少人的好奇:為什麼日本人不買房? 台灣與日本房價比較 台灣房價現狀 台灣房價在近年來快速上升,特別是在台北等大都市。根據統計,
Thumbnail
你是否曾經好奇,為什麼有些人寧願每月花費2萬租房,而不是每月付差不多的金額買房?在台灣這個房價持續高漲的國家,這個問題引發了很多討論。不論你是租房派還是買房派,這篇文章將帶你深入探討買房和租房的優缺點,幫助你做出最適合自己的決定。
Thumbnail
其實富人稅、囤房稅、租屋補助都沒有解決空房問題,收越多稅、租金越高,租屋補助仍然無法解決問題。
文章已投稿至[草根論壇] 標題這個想法是我回想起曾看到影片討論歐洲哪一個國家「類似台灣居住正義」等各方面探討時,影片中有這樣子一小段訪談,當租客覺得租金如果不合理的時候,他們國家可以向當地法院申請訴訟,要求把租金給降下來。    我之所以將這段提出來說是一個可以幫助台灣遏止炒房的重要因素是
Thumbnail
2024.03.22 台中市政府 台中市社會住宅具體展現居住正義,今(22)日舉行「大里區光正段二期好宅」上梁典禮,由台中市政府都市發展局長李正偉擔任主典者,住宅發展工程處長陳煒壬、建築師余曉嵐及興亞營造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卓燦然陪典,一同祈求工程圓滿順利,嘉惠更多有需求的市民,建案預計明年完工。
Thumbnail
有關媒體報導社宅、補貼式住宅政策疑義一事,內政部強調,安定民眾居住生活減輕民眾租屋負擔,是近年來政府施政的重點,內政部也不斷透過包租代管及租金補貼等多元租屋協助政策優化租屋環境,依照目前的進度與量能,8年20萬戶社會住宅目標可在今(113)年底前順利達成,目前刻正研擬社會住宅租金分級收費原則草案,依
Thumbnail
都市生活的擁擠空間和緊湊步調,讓我們一家六口在2015年底,像逃難似的逃到台東海岸偏鄉,打算永久定居在此。有太多人質疑,在缺乏各樣資源的偏鄉,如何能謀生、孩子如何受到良好的教育、醫療需要如何顧及......習慣都市生活的人,對鄉居生活有種種疑慮和不安。對這些疑問,我沒有標準答案,只有親身體驗的歷程。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臺灣推動社區營造已近三十個寒暑,也見證了社會變遷。近年來,倡議由下而上、公私協力這股社區營造的暖流,也走入了公寓大廈、集合式住宅當中。以社會設計深耕臺中舊城區的「好伴設計」, 透過參與社會住宅計畫,在臺中帶來新形態的社區營造模式。最初,好伴是一群對臺中城市公共
Thumbnail
台北,在許多外國人的想像中應是先進、發達,充滿未來感的景象,但對於我們這些在地人而言,老房、危樓遍地,大多數都是沒有電梯的公寓,爺爺最自豪的就是自己住的社區裡有電梯,要知道當時電梯這種稀罕物只有高級飯店才擁有的!當然,以管理費而言,在當時也是相當貴的程度,至少比起一般社區的管理費多了六成有餘。 ​
Thumbnail
臺灣住宅市場的「地區分化」與「貧富差異」對「空屋」問題造成影響。此現象反映了城鄉間和社會階層之間的差異,且貧富差距逐漸凸顯。文章分析了高空屋率可能的原因:為下一代囤房、低租金報酬率、房屋出租麻煩、等待更好的出售時機、為了規避稅賦、高老舊住宅比例等。高空屋率對社會帶來多方面負面影響,需要多方面改善。
Thumbnail
在台灣,擁有一間屬於自己的房子是許多家庭的夢想。然而,隨著房價的飆升,這個夢想變得越來越難以實現。相反地,在鄰近的日本,房價相對較低,但許多人仍選擇租房。這引發了不少人的好奇:為什麼日本人不買房? 台灣與日本房價比較 台灣房價現狀 台灣房價在近年來快速上升,特別是在台北等大都市。根據統計,
Thumbnail
你是否曾經好奇,為什麼有些人寧願每月花費2萬租房,而不是每月付差不多的金額買房?在台灣這個房價持續高漲的國家,這個問題引發了很多討論。不論你是租房派還是買房派,這篇文章將帶你深入探討買房和租房的優缺點,幫助你做出最適合自己的決定。
Thumbnail
其實富人稅、囤房稅、租屋補助都沒有解決空房問題,收越多稅、租金越高,租屋補助仍然無法解決問題。
文章已投稿至[草根論壇] 標題這個想法是我回想起曾看到影片討論歐洲哪一個國家「類似台灣居住正義」等各方面探討時,影片中有這樣子一小段訪談,當租客覺得租金如果不合理的時候,他們國家可以向當地法院申請訴訟,要求把租金給降下來。    我之所以將這段提出來說是一個可以幫助台灣遏止炒房的重要因素是
Thumbnail
2024.03.22 台中市政府 台中市社會住宅具體展現居住正義,今(22)日舉行「大里區光正段二期好宅」上梁典禮,由台中市政府都市發展局長李正偉擔任主典者,住宅發展工程處長陳煒壬、建築師余曉嵐及興亞營造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卓燦然陪典,一同祈求工程圓滿順利,嘉惠更多有需求的市民,建案預計明年完工。
Thumbnail
有關媒體報導社宅、補貼式住宅政策疑義一事,內政部強調,安定民眾居住生活減輕民眾租屋負擔,是近年來政府施政的重點,內政部也不斷透過包租代管及租金補貼等多元租屋協助政策優化租屋環境,依照目前的進度與量能,8年20萬戶社會住宅目標可在今(113)年底前順利達成,目前刻正研擬社會住宅租金分級收費原則草案,依
Thumbnail
都市生活的擁擠空間和緊湊步調,讓我們一家六口在2015年底,像逃難似的逃到台東海岸偏鄉,打算永久定居在此。有太多人質疑,在缺乏各樣資源的偏鄉,如何能謀生、孩子如何受到良好的教育、醫療需要如何顧及......習慣都市生活的人,對鄉居生活有種種疑慮和不安。對這些疑問,我沒有標準答案,只有親身體驗的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