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2/14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韓劇《紙房子:韓國篇》劇評分析:里約說的對,別相信教授

是負評,有劇透,請斟酌。
被武裝過的蝦米,有機會刺穿鯨魚的腹部,但鯨魚的體型那麼龐大,要刺穿幾遍才能夠真正擊殺牠?《紙房子:韓國篇》描寫一個看似縝密而機智的偷盜計畫,實則充滿感性與浪漫的革命運動,一群底層人物試圖撼動財閥政客的權勢、為世人揭開其真面目,《韓國篇》一邊描寫偷盜小隊與人質的互動,一邊諷刺官商勾結還壓迫執法人員等惡行,其寓意表達得清楚好懂,但是情節合不合理因人而異。
角色們經常強調「教授的計畫很周全」,就連「最壞情況都考慮到了」,但實際上偷盜計畫不夠周全也沒預判最壞情況,編劇的做法是上一幕描寫一個很危急的情況,而且角色可能面臨生死瞬間,但是下一幕直接反轉情況,還補充說「這是教授計畫一部份」,翻譯過來就是編劇說的算,如此手法已經被重複運用太多次,所以反轉變得廉價,既不會讓人覺得教授很精明,也不會對劇情感到驚嘆,反而是皺眉。
故事「精彩」的原因,不是因為教授的計畫完善,而是我們就像人質,親眼目睹偷盜小隊起內鬨(很愛看柏林嗆隊友,看起來很瘋癲),警方都沒出擊過幾次,偷盜小隊早已要處理一堆突發狀況,不只是計畫不專業,連執行計畫的人員也不專業,難怪需要演到12集嗎?
更因為警方角色普遍無能、沒存在感,甚至是談判官宣警監總是後知後覺,也沒能發揮她的才能,導致警察與搶匪之間的角力過程很薄弱...看到教授絕望跪在地上時,我又想:教授你當初是否就不該編寫南北韓經濟合作的企劃書?沒預想到會被財閥政客利用嗎?難道因為會感情用事才是人類嗎?
故事後期因為隧道的炸彈不能啟動,柏林打算犧牲自己來拖延時間,讓夥伴可以成功逃脫,但首爾堅持要回去救柏林,看到這邊我突然在思考一個問題:為什麼剛才奈洛比和赫爾辛基不先把柏林帶走,從遠遠的地方射擊炸彈讓它爆炸?怕整個隧道崩塌嗎?好吧...我很天真嗎?結果首爾去救柏林時,她完全照我的預想去做...什麼??所以可以死兩個人,但死三個就不行嗎?好吧...我太認真嗎?
《紙房子:韓國篇》以南北韓經濟合作、即將和平統一為背景,應該會牽扯到許多兩國政府官員互動的內容,本來期待更黑暗的陰謀包裝這些議題,不過大概就是因為太敏感所以只能點到為止。總結來說《紙房子:韓國篇》試圖批判權貴,過程中幾場動作場面還算熱鬧刺激,但到文戲時開始變得瑣碎、拖戲,即使演員們努力詮釋各自角色的情緒,但角色間的感情越糾結,反而越顯得滑稽,偷盜小隊轟轟烈烈發起革命以後,是否只剩紅豬氣球會留在人民的心中?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