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文字當然值得一讀
讀遍了各種寫作教學書籍,認真學習各種寫作框架,吸收大師們的諄諄教誨,熱情迸發、激動鼓掌喝采完之後,回來面對一片空白的螢幕或紙頁時,我們還是得面對自己。
每一次敲擊鍵盤,都是對靈魂的叩問:「這確實就是『我』想說、想傳播的嗎?這樣的寫法,夠清楚了嗎?」
寫作就是「表達想法」。所以,「克服對寫作的恐懼」只是一個表層課題,往內挖掘就會發現,真正的考驗其實是我「能不能接受自己的現狀」,接受「現在的我就只想到這裡了」。
我的確很渺小。世上有非常多人,他們擁有更清晰的頭腦、更豐富的歷練,甚至可能是更高等的靈魂,能寫出令我讀來只能讚嘆「這就是我想表達又寫不出來的」那種文字;
但我同時也很重要。因為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人能代替我,傾盡所能地闡述「我」的經驗。
你不需要著急,不需要才智煥發,也不需要成為你自己以外的人。——維吉尼亞.吳爾芙(Virginia Woolf)
一棵樹不會去批判,還是種子時的自己。
人類與樹的差異在於,樹從不會一心想著「我到底能不能當一棵樹啊?」、「還是我可能會長成什麼別的生物?」樹就是按著自然法則的智慧,「順其自然」的生長。
但是人類會杞人憂天,會心生比較,會好高騖遠,會走三步退兩步,會找各種理由、否認「階段進程」之必要,會時不時擁抱虛無主義、放任自己發懶或一再退縮。
難怪我這麼欣賞樹,做人真的很難。(倒)
在我的筆記本裡,有這樣的一句摘抄:「知道自己是誰,而不是追求自己應該是誰。」那到底要怎麼知道自己是誰?對我來說,「寫下自己在想什麼」就是最好的途徑。
我們所有旅程的目的,都是為了抵達自己。——沒力史翠普
認清你真正的猶疑
所以到底要寫些什麼?
做廣告文案、內容企劃等以「寫字」賺取收入的工作,曾是我無比嚮往的夢幻職業,也努力讓自己走上了這條路。但在實際入行後,我很快就意識到,這樣的工作型態,終究會令我倦怠。
真正吸引我的,總是形形色色的獨特觀點,而不是討喜或洗腦的宣傳訊息。
「代理」性質的寫作,我們會收到一個明確的指定題,在某一個限縮範圍內,只需要好好定義它、研究它、回答它,就可以完成這份工作,我們不見得會對最後的產出愛不釋手,或者能在工作完成後,獲得什麼人生課題的頓悟,但能確定的是,可以獲得還不錯的一份薪酬。
而為自己而寫,要面對的是「我到底想表達什麼」這種大哉問時,真的很可怕。
我們再探究得更清楚些。
我的底層恐懼,並不是「我不知道要寫哪些主題」。
我真正擔心的,其實是:「如果我用這種隨筆文體,淨寫些『我的事』,這樣的產出,還能不能產生經濟價值?」。
無論就邏輯或哲學上來說,你都不可能真正去寫你不懂的事。但是,若試圖逼近我們不會知道的事物,以此方向書寫,就會找到我們早已知道卻仍未完全意識到的事物。我們的意識會有所躍進,而不是永遠待在「我、我、我」的自我漩渦中。——卡倫姆・麥坎(Colum McCann)
如此艱辛地拆解一個「只有我能回答」的問題,並在自我剖析的過程中,拼了命戰勝心魔才產出的文字,卻可能不會帶來立即的實質獲益時,我還願意提筆嗎?
以前做廣告時,老是「站著說話不腰疼」的嚷嚷:「做品牌是長期抗戰呀」、「要像個人說些人們真的想聽的話呀」、「別只想著掏人口袋裡的錢呀」...等等漂亮廢話。而今天,當我要做的品牌就是「我自己」時,我真的做得到目光深遠、慈心大愛、甘之如飴地熬過「投入與收益不成正比」的草創時期嗎?
思索至此,我發現這其實是關乎心理學說的「配得感」,自我價值的信念問題。
看著幾位role model的成功與經驗分享,我明確知道,我想要「以自己的名字說話」,卻無從想像,自己有一天也可以如何替作品標價;不敢肯定我字斟句酌的寫著這些,是不是真的可以幫助到誰,於是連持續發表出來,都不夠自信與肯定。
我在靈性學習上的體會,這時就得拿出來用啦。
「不夠好」也沒關係,把思考過程寫清楚就夠了
如今的世界,已經有幾輩子看不盡的精彩內容,這現象讓我覺得很驚悚。
「已經有那麼多成功的人,做出了那麼多偉大的經典巨作,我的想法究竟算什麼?真的值得讓別人花時間來讀嗎?」
試著寫一個題目時,不免會先去找別人寫過的內容來參考,結果看得愈多、愈動彈不得,最後認知癱瘓、自廢武功——原來世界上早就已經有這些聲音的存在,而且太響亮了,我體內的37.2 兆個細胞都驚呆了。震耳以致啞口,最後只能無言。
幾次試著在網路上發表文字,每次嘗試都讓我發現,比起書寫,我的心智好像更擅長批判。寫下的一字一句,都會從各種角度自我評價:「這樣寫好像有點矯情。」、「寫這段是不是會暴露我的人格瑕疵?」各種自我綑綁,名字很好聽的「完美主義」,卻是寫作者最致命的缺點。
我現在的破解方式,就是「覺察自己的低配得信念」,然後試著駕馭那份恐懼,一篇接著一篇,勇敢地寫出來。
如我自己所感受到且相信的:「人味」始終是所有形式的創作裡面,最有趣、最動人、最重要的元素。無論我們決定要寫作任何主題、講述的是不是很純粹的個人經驗,我們都能運用文字,試著為讀者創造「與作者的共同經歷」。Colum McCann說得很好:
容許自己去恐懼,去釋放自己。你一定有可以寫的想法,不會只因為那些經驗看來私人,就代表沒有普世性。
有一本書叫做《為自己而寫》,作者田中泰延先生也是廣告文案出身,因為在網路上寫影評而意外打造出個人IP。他在書中這樣描述他的寫作:
我只有受到某人委託才書寫。而且,絕對會後悔接下那份差事。不論是看電影、聽音樂,總會有實在是無法理解而哭叫的時候,這真是叫人煩惱。然後直到截稿日前一晚,連一行都寫不出來。最後將錯就錯,寫出雖然不懂還是嘗試去查查看的感覺、哪個部分後來能去愛上等過程。
根據順序思考,根據順序紀錄,這正是理解自我的路程,最後就能成就打動人心的文章。
其實也不過就是這麼回事。
作為一個雜食性讀者,我也能肯定:在非虛構寫作的領域裡,任何的個人經驗書寫,都具備參考價值。
先抒寫,後編輯
「書寫」本身並不難,最難的是練習「不要把自己的每一篇文稿看得太嚴重」。
關掉所有的數位裝置,關掉一切外在的聲音。攤開筆記本,拿支筆,對著空白的紙頁開始傾倒。在語言的汪洋中,捕撈所有流經的文字,來描述所見所思。然後圈選、畫線刪除、塗改挪移,才點亮螢幕,在閃爍的游標指引下,在字裡行間為邏輯穿針引線,為想法打上漂亮的蝴蝶結。
試著讓自己在放鬆的狀態下,切換「收斂」與「發散」思考。不小心又陷入沮喪時,就去做別的事,直到想回來為止。
編輯的用意,只是讓想法能確實被呈現,而不是對書寫的自我審判。
回到開頭那個原則,牢牢記住:我們每一個人,都有值得一聽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