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24|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四十五、奇幻閒談:儀式與儀式感

「儀式感」是一種自「儀式」衍生、在現代社會的使用語境較偏向於人類感性的抽象詞彙,具體是指「實行一種固定的、有必需的行為,從而獲得穩定方向、確立目標」的感受情境。也就是當我們在進行某件事情以前,都必然要遵循特定程序,讓這件事情從被執行到徹底完成為止是完整的、有一致性,從而獲得情感、精神上的滿足。
一般而言,我們對儀式的解讀通常與節慶有關:
冬至我們一定會吃湯圓,才會有度過冬至的感覺;聖誕節期間,在屏東的萬金聖母殿周邊住戶會展開為期一個月的馬槽裝飾、聖母遊行;華人與臺灣人在春節除夕會聚在一起吃團圓飯、發紅包。
但除了節慶的固定習俗以外,我們在社會、職場、家族的環境,不論是個人或團體,多少都存在具備儀式感的行為。這些行為通常具嚴謹的制度約定,也可能純粹是生活養成的一種日常習慣。不論歸屬於哪類,它都對執行者們有著重大的精神意義。一旦缺乏執行儀式、獲取儀式感,人們就會產生不安定、缺乏安全感──就好比早餐一定要吃,而且飲料非得要是奶茶或紅茶,開工以前一定要喝咖啡,開始寫作以前必須先聽氛圍音樂等等。
完成儀式感,就像玩遊戲完成條件達成任務得到增益Buff,能讓我們的精神狀態穩定清晰、不易被外力干擾,在實行下一步行動時也能更為順暢有效率。這就是儀式感的魔力所在。

儀式的存在意義

我相信對於奇幻愛好者來說,「儀式」這一概念絕對不陌生。在奇幻,儀式通常與魔法、神話、神學信仰有很緊密的關聯。在大多數奇幻作品中,儀式所呈現的形式不外乎召喚、通靈、施展魔術以及依照這類概念所衍生的奇幻現象……但無論形式與目的為何,它們都存在著一套具有規則、規律、制式化的儀式流程。
儀式:透過執行嚴謹且具特殊意義的流程,來表現對神靈、習俗、禮儀、文化的尊重,或達成某種必須仰賴這套流程才能實現的目的。
儀式是具備權威性且不容(不易)挑戰的,這點與現實的宗教信仰沒有區別,畢竟奇幻作品的宗教儀式,本來就是參考現實延伸。也因此,奇幻作品所呈現的儀式的使用、參與者對儀式的認知、儀式的目的與流程,會為了劇本目的與便於讀者理解,事前架構好一套容易理解的固定公式來建立基礎;而當讀者開始對儀式有了基本概念,在之後故事將會掀出儀式的矛盾、破綻、不對等的剝削問題等有利於突破故事現況的錨點,進一步操弄故事走向──

追蹤社群:FB粉專噗浪PlurkIG
歡迎追蹤我的方格子、成為Premium會員,隨時閱讀我的文章、與我互動。
↓↓拍手五下,支持我的創作!↓↓
付費訂閱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