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投資組合》用最低風險賺取最高報酬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創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 方格子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投資養份,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判斷、行動,成就最適合您的投資理財模式。
最早的投資活動出現在史前時代遠程貿易的風險與報酬決策。投資作為一門「藝術」已經實踐了好幾十個世紀,但投資做為一門「科學」到了現代才被發明與貫徹始終。
現代投資理論出自20世紀中期的美國,它表明投資人應該用不同的資產來組成投資組合,讓這些資產一同連動來最大化報酬風險比,而不是自己隨意去挑選個別有前途的投資標的。
隨意挑選個別有前途的股票,是美國上世紀早期非常普遍的現象。
書中談到當時大家會圍坐在一起討論,就像大家在電視上看到的:『我認為這個產業怎麼樣或我認為這家公司怎麼怎樣』,各自發表自己的看法和論述,然後一個投資組合就這樣被拼湊出來了。
這種現象像極了目前台灣的投資生態。
儘管台灣目前是高度民主化的國家,但在投資領域,台灣離真正的民主化還相當遙遠。散戶絕大多數還是無法獨立思考做出投資決策,更何況是建構真正適合自己的投資組合呢?
相比遵循系統性科學投資來行使投資決策,目前台灣散戶大多更加盲目遵從坊間老師和投資網紅自行宣稱的有效投資手法。
美國是如何走向投資管理的民主化(democratization of investment management)?
主要是由諸多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和其他傑出研究者所做的財務金融研究,給了投資人一套架構與可重複的流程,進而帶動了投資管理的民主化。
《完美投資組合》這本書的重點,就是要談談這群人在投資組合管理上的貢獻。
受訪對象包含Jack Bogle, Charles Ellis, Eugene Fama, Martin Leibowitz, Harry Markowitz, Robert Merton, Myron Scholes, William Sharpe, Robert Shiller, and Jeremy Siegel,一共十位對投資領域造成深遠影響的傳奇人物。
作者透過實際訪談的方式,讓讀者一窺他們對育完美投資組合的構建全貌。
具體怎樣的投資組合稱得上完美呢?每位的看法都不盡相同,在這邊我就不過多劇透。
就像電影《羅生門》裡的事件一樣,作者找到這十位不同的見證人來描述完美投資組合,這是由投資領域中最閃亮的十位明星所做出、相當於幾世紀的觀察和分析。
但看完書的各位也不用特別驚訝,十位給出的答案和看法的大局觀非常類似。
十位大師絕大多數唯一一致的觀點正是- Markowitz 對多元分散投資組合價值的重要性,還有市場投資組合的實用性。
這表明投資人要依照市場投資組合作為投資組合構建的起點、甚至是終點。
所以完美投資組合有兩大基礎:(1)分散投資、(2)市場投資組合。
那麼何謂分散投資與市場投資組合?
這一切的開端始於1952年Markowitz的經典論文〈投資組合選擇〉(Portfolio Selection),這也是分散投資第一次被數學化公之於眾,在這篇研究發表之前,並沒有人特別去想過,應該要有一套理論去談哪些因素可以構成一個足夠分散的投資組合,以及投資風險和報酬之間有哪些取捨。儘管投資和商業活動從史前時代就開始了,但人類走這麼遠才到這一步,真是讓人感到詫異。
分散投資告訴我們可以在不犧牲投資組合的預期報酬之下降低風險(雖然無法完全消除),也告訴我們要如何達到完全分散不必要的風險。某一檔證券自身的風險是重點,但這檔證券對投資組合整體風險的影響程度也很重要:每一檔證券會透過與投資組合裡其他證券報酬的共變異數來造成影響。
搞懂這些原理之後,我們理所當然會認為分散投資很重要,也更看重各證券與各資產之間的相關性。現今海外的退休基金和捐贈基金等機構的投資組合經理,使用Markowitz的效率前緣分析來決定適當的資產類別組合,已是再尋常不過的事情了。
反觀台灣許多投資達人,從他們PO對帳單試圖證明自己的角度就可以看出,台灣多數投資人還是把個別標的報酬和風險看得最重,反而忽略投資標的之間的連動關係,其實這才是影響投資組合是否有效率的關鍵。
隨後William Sharpe以Markowitz的工作為基礎,使用他的資本資產定價模型 (CAPM),該模型用於構建向效率前緣移動的投資組合,把不同的證券混合起來使獲得預期報酬所需承擔的風險降到最低。
CAPM 表明最優投資組合傾向於市場投資組合(Market Portfolio),理論上會包含所有資產,但就實務上而言,指是某個廣泛分散的股票指數,例如S&P 500指數。所以Sharpe理想投資組合中的核心資產將是他所謂的「全球股票債券指數基金」,也就是依照市值加權的比重買下全世界。
除了Markowitz之外,本書的核心人物或許是Eugene Fama,他是芝加哥學派的另一位傑出人物,他的效率市場假說 (EMH) 將 Markowitz 關於多元分散優點的思想推向了符合邏輯的結論,如果市場上的資訊對所有投資人都可以公開取得,並且投資人能理性地處理這些訊息,那麼證券的價格將始終準確反映它的內在價值。
不過在CAPM後,許多研究發現市場仍存在許多異常。Fama實證表明因為還有太多其他的因子有助於解釋平均報酬,就算你在平均報酬和市場Beta之間找到強力的正向關係,還是會面臨到一大問題:有很多資產定價模型未掌握的因子,也能捕捉到平均報酬的變異性。
Fama 建議散戶投資者應該持有一個全球市場投資組合作為核心持股,其餘部分可以向某些因子或風格進行傾斜,可能是價值或規模等等。但投資人必須清楚了解,想獲得高於市場的報酬,就得承擔額外的風險。
除了以上的財務理論支撐以外,實際上讓被動投資普及於世的另有其人。
Charles Ellis在他1998年出版的《投資終極戰》 質疑主動基金的價值、認為打敗市場就是場輸家遊戲。不輸為贏,如果投資人能耐心待在市場並堅守市場報酬15到20年,必定會贏過其他80%以上的投資人。
之後Jack Bogle又受到Charles Ellis的影響。Bogle 將被動投資的原則濃縮成一組簡潔、通俗的表達方式,也就是投資人應該停止“trying to find the needle”,而是應該“invest in the haystack”(與其大海撈針不如擁有整片海洋)。那些擔心市場波動的人應該“close their eyes(閉上眼睛)”。
再加上Bogle 的成本重要假說,縮寫為CMH,這邊參考了Fama的EMH。EMH並非隨時隨地都成立,但CMH不管什麼時候永遠成立,因為隱藏的投資成本必定會無情殘酷地侵蝕投資人的報酬。
看完本書你必定會對科學投資的脈絡更加清晰,基本上可以當作現代投資組合理論的編年史。
從共同基金到指數基金,再到如今最熱門的ETF,千絲萬縷都離不開現代投資組合理論。
我常常在頻道影片下方看到一些留言:「看這些理論來投資沒屁用,投資講的是各種華麗的操作和判斷」,但你不知道的是任何投資背後都正在應用這些原理。
不過要特別提醒,本書有一大缺點就是,前面看完你會對台灣散戶的熱門投資方式感到懷疑人生。
在現代投資組合理論的框架下,
為什麼有人要去存股?
為什麼要去投資單一產業?
為什麼要用高股息作為投資組合的篩選或加權指標?
為什麼要看線圖來分析股市?
為什麼要靠當沖投機賺錢?
..................
..................
..................
太多的為什麼了???
看到後面的席勒與非理性繁榮和作者的適應性市場假說(AMH)或許你會感到一絲釋懷。
如果不想掉入這些投資陷阱,拿起本書好好探究一番、學習用最低風險賺取最高報酬。
avatar-img
1.9K會員
87內容數
【ETF投資、因子投資、資產配置】享受創作過程,傳遞我認同的投資理念,同時希望能幫助到更多的人。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血流成河 的其他內容
高股息投資 根據報導,近期台灣高股息ETF的受益人數正式突破200萬大關,你走在路上隨便問一個人,很可能都有買高股息,如果有,請務必要把我這篇文章給他看,謝謝~但是先說,如果被打不干我的事XD。 「存股」一詞是台灣散戶、財經老師和投資網紅獨自發明,口耳相傳且非常具有特色的專有名詞,同時也是台灣投資人
何謂FIRE? 從美國席捲全球的FIRE理財運動,FIRE(Financial Independence, Retire Early,財務自主、提早退休),是近年在美國非常流行的一項理財運動,主要的目的是為了不被金錢奴役,重新掌握時間、奪回人生的主導權。 FIRE最終目標是達到一種足夠被動收入的狀態
為高殖利率買債券ETF?近期大量資金流入各種類型的債券ETF。主要是因為市場預期聯準會11、12月將各升息3碼機率驟升,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上升至4%多,很安全又有較高的配息,簡直是散戶的最愛。像是00697B(元大美國政府20年期公債)殖利率上升到4%多。再加上擔心聯準會持續升息,會引發全球經濟
生命週期投資法:馬上開槓桿All In股市 生命週期投資法(Lifecycle Investing):「現在立刻馬上給我開槓桿All In股市。」 這概念由兩位耶魯大學教授Ian Ayres和Barry Nalebuff提出,最初源自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Paul Samuelson,策略最大賣點是可以
許多讀者或觀眾詢問,市場跌成這樣,清流君你有沒有賣出? 我說:「為什麼要賣?當初買進的理由一直都存在,並沒有賣出的理由。」 各大指數從年初至今跌接近三成,造成市場大眾普遍人心惶惶,我覺得Ken Fisher這本洞悉市場的書,為熊市提供了相當不錯的真知灼見,也相當符合我當初買進並長期持有的堅韌理由。
股債配置 我們都知道資產配置很大部分是靠兩個資產間走勢的「負相關」或「低相關性」,來達成減緩波動、提高風險調整後報酬的效果。 「股債搭配」是傳統資產配置中最常見的組合,同時也是最多投資人採取的基本配置。 股債相關性 要抵銷的波動 放心!因為我們搭配的資產要有長期向上的趨勢。 股債齊跌 樣本外測試
高股息投資 根據報導,近期台灣高股息ETF的受益人數正式突破200萬大關,你走在路上隨便問一個人,很可能都有買高股息,如果有,請務必要把我這篇文章給他看,謝謝~但是先說,如果被打不干我的事XD。 「存股」一詞是台灣散戶、財經老師和投資網紅獨自發明,口耳相傳且非常具有特色的專有名詞,同時也是台灣投資人
何謂FIRE? 從美國席捲全球的FIRE理財運動,FIRE(Financial Independence, Retire Early,財務自主、提早退休),是近年在美國非常流行的一項理財運動,主要的目的是為了不被金錢奴役,重新掌握時間、奪回人生的主導權。 FIRE最終目標是達到一種足夠被動收入的狀態
為高殖利率買債券ETF?近期大量資金流入各種類型的債券ETF。主要是因為市場預期聯準會11、12月將各升息3碼機率驟升,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上升至4%多,很安全又有較高的配息,簡直是散戶的最愛。像是00697B(元大美國政府20年期公債)殖利率上升到4%多。再加上擔心聯準會持續升息,會引發全球經濟
生命週期投資法:馬上開槓桿All In股市 生命週期投資法(Lifecycle Investing):「現在立刻馬上給我開槓桿All In股市。」 這概念由兩位耶魯大學教授Ian Ayres和Barry Nalebuff提出,最初源自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Paul Samuelson,策略最大賣點是可以
許多讀者或觀眾詢問,市場跌成這樣,清流君你有沒有賣出? 我說:「為什麼要賣?當初買進的理由一直都存在,並沒有賣出的理由。」 各大指數從年初至今跌接近三成,造成市場大眾普遍人心惶惶,我覺得Ken Fisher這本洞悉市場的書,為熊市提供了相當不錯的真知灼見,也相當符合我當初買進並長期持有的堅韌理由。
股債配置 我們都知道資產配置很大部分是靠兩個資產間走勢的「負相關」或「低相關性」,來達成減緩波動、提高風險調整後報酬的效果。 「股債搭配」是傳統資產配置中最常見的組合,同時也是最多投資人採取的基本配置。 股債相關性 要抵銷的波動 放心!因為我們搭配的資產要有長期向上的趨勢。 股債齊跌 樣本外測試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文探討指數投資的異例,以及投資者對主動投資的矛盾心理。透過分析日經指數及波克夏海瑟威等情況,討論了要求完美投資方法的投資人所面臨的心理障礙。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小畢,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馬克維茲教授,在西元1952年發表了現代投資組合理論,他將風險定義為報酬率的標準差,並且當投資組合中納入報酬不完全相關的資產時,可以產生波動度較低,也就是風險較低的投資組合。 一般用來作資產配置的五大資產,分別是股票,債券,現金,原物料和不動產,所以要組成一
Thumbnail
文章介紹了投資股票的不同策略和方式,以及指數投資和主動投資的差異。主要強調長期持有整體指數的收益和穩定性。作者鼓勵讀者嘗試透過考古題的驗證去學習指數投資帶來的可能報酬與虧損。
Thumbnail
  現代投資組合理論是第一個支撐指數投資的重要理念。   效率市場假說是第二個支撐指數投資的重要理念。
Thumbnail
  指數投資的定義為藉由某些條件或規則來選擇股票,被選定的股票們則構築成一個對應指數,基金管理人以指數進行整個投資組合的被動式管理,且在固定的時程中,重新檢視和調整指數成分股。
Thumbnail
巴菲特在這篇文章中分享了關於股市投資的建議,包括過去80年間美國股票的平均報酬率以及使用指數基金的好處。
跟朋友討論到有些投資人的投資方法會通過美股券商投資全世界,目標追求無止盡的分散標的,而且會依據自己的觀點自己組Fund of Funds (買進一籃子ETF,很像自組ETF的ETF),這樣的方式好嗎?我想到有幾個問題,提供給大家參考。 ▇分散投資很好 分散投資很好,但是覺得不用無止境的分散投
Thumbnail
  稍微了解債券和股票之後,如何選擇投資工具來代表債券和股票,則是下一個應該思考的問題,解答即為選擇分散化和低成本的投資工具。
Thumbnail
指數化投資是一種相對於主動投資的被動投資策略,其核心理念是追蹤特定的指數,如股票市場、債券市場或其他資產類別的指數。 這可是連股神巴菲特都建議採納的投資策略。 對於大多數投資者來說(包括機構投資者和個人投資者),投資指數型基金是最佳的選擇。 佛系投資策略,卻完勝95%的主動投資者。
Thumbnail
本書揭示投資人常見的認知偏誤和誤區,包括追逐好績效、忽視風險、評估指標不當、錯誤解讀相關性等。作者建議審慎考量進場時點、運用適當指標綜合評估風險報酬、檢視持有標的間關聯性、定期再平衡投資組合等策略,並對資料期間和商品本質有透徹理解。投資人需有清晰認知、保持客觀理性,方能在市場中屹立不搖。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文探討指數投資的異例,以及投資者對主動投資的矛盾心理。透過分析日經指數及波克夏海瑟威等情況,討論了要求完美投資方法的投資人所面臨的心理障礙。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小畢,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馬克維茲教授,在西元1952年發表了現代投資組合理論,他將風險定義為報酬率的標準差,並且當投資組合中納入報酬不完全相關的資產時,可以產生波動度較低,也就是風險較低的投資組合。 一般用來作資產配置的五大資產,分別是股票,債券,現金,原物料和不動產,所以要組成一
Thumbnail
文章介紹了投資股票的不同策略和方式,以及指數投資和主動投資的差異。主要強調長期持有整體指數的收益和穩定性。作者鼓勵讀者嘗試透過考古題的驗證去學習指數投資帶來的可能報酬與虧損。
Thumbnail
  現代投資組合理論是第一個支撐指數投資的重要理念。   效率市場假說是第二個支撐指數投資的重要理念。
Thumbnail
  指數投資的定義為藉由某些條件或規則來選擇股票,被選定的股票們則構築成一個對應指數,基金管理人以指數進行整個投資組合的被動式管理,且在固定的時程中,重新檢視和調整指數成分股。
Thumbnail
巴菲特在這篇文章中分享了關於股市投資的建議,包括過去80年間美國股票的平均報酬率以及使用指數基金的好處。
跟朋友討論到有些投資人的投資方法會通過美股券商投資全世界,目標追求無止盡的分散標的,而且會依據自己的觀點自己組Fund of Funds (買進一籃子ETF,很像自組ETF的ETF),這樣的方式好嗎?我想到有幾個問題,提供給大家參考。 ▇分散投資很好 分散投資很好,但是覺得不用無止境的分散投
Thumbnail
  稍微了解債券和股票之後,如何選擇投資工具來代表債券和股票,則是下一個應該思考的問題,解答即為選擇分散化和低成本的投資工具。
Thumbnail
指數化投資是一種相對於主動投資的被動投資策略,其核心理念是追蹤特定的指數,如股票市場、債券市場或其他資產類別的指數。 這可是連股神巴菲特都建議採納的投資策略。 對於大多數投資者來說(包括機構投資者和個人投資者),投資指數型基金是最佳的選擇。 佛系投資策略,卻完勝95%的主動投資者。
Thumbnail
本書揭示投資人常見的認知偏誤和誤區,包括追逐好績效、忽視風險、評估指標不當、錯誤解讀相關性等。作者建議審慎考量進場時點、運用適當指標綜合評估風險報酬、檢視持有標的間關聯性、定期再平衡投資組合等策略,並對資料期間和商品本質有透徹理解。投資人需有清晰認知、保持客觀理性,方能在市場中屹立不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