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30|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電影】微笑

    「他好像永遠都對著你笑,笑得你心裡發寒」這是《賭神3》裡的經典台詞。之前看到預告的情節,就對《微笑》電影中死者生前臉上掛的笑容感到印象深刻,非常詭異且令人不安,真的會讓人打從心底浮現一股寒意。
    這部電影的氣氛營造得相當不錯,不會有數不完的突發驚嚇場景讓人神經疲憊,但又能適時地吸引觀眾的注意力,讓觀眾一直處在緊張的氣氛中。雖然看久了可能會讓人懷疑自己為什麼要故意受這種罪,不過這不就是恐怖片的真諦嗎?一種追求感官刺激的途徑。
    電影中有些看待事情的角度蠻有趣,譬如主角是個心理醫師,所以當病患向她說有聽到或看到奇異的現象,醫生也只認為是病人的心理作用,並且老樣子的搬出心理諮商常見的那一套:「你一定是經歷過了甚麼創傷,在你心中留下陰影。」等等說詞,我都懷疑這是不是編劇在偷嗆心理治療。
    而當主角自己陷入這些處境後,又是另一個更諷刺的情況。她瘋狂地尋求認同,想找個人相信她說的話,但聽聽她說的話:「我知道這些聽起來很詭異,但是你要相信我。」、「我知道我在做甚麼,但是你知道我想要甚麼嗎?」再看看一開始遇到的病人:「我是一個博士候選人,我很清楚我在說甚麼,你要相信我。」而詛咒、邪靈、惡魔這些詞語出自一個醫師口中,更添加醫生精神已經不正常的印象。奇妙的是,為什麼就沒有人試著放下成見,先認真去整理整件事情的來龍去脈,警察會幫忙整理也是醫師半耍賴的要求他不要多問,要是醫師照之前的說詞講出來警察大概也是把她送走,再加上整件事情有明顯的軌跡可循,或許要是有哪個人早一點放下成見,願意聽聽這一連串受害者的陳述,這條詛咒鍊早就可以切斷了。
    中間開了一條有趣的支線,醫師發現唯一一個逃過詛咒的人,他是利用殺人來轉移詛咒,劇情瞬間就變得很弔詭了。如果殺人是唯一解脫的方式,那該不該殺人呢?這時候殺人是可以被合理化的嗎?甚至,在自稱受到詛咒的狀態下殺人,或許還可以凹個精神異常的理由,雖然後半生大概都要在精神病院中度過,但也免去受到詛咒而慘死的下場,那會不會就真的迫使主角或被詛咒者做出這樣的選擇呢?主角終究沒有做出這樣的選擇,只是轉念想想,會選擇殺人的人,是不是他的道德感或是精神多少也有些異於常人了。
    當主角選擇放逐自己,跑回兒時的老家躲起來試圖利用孤獨拖過詛咒效期時,我頓時恍然大悟,原來這是一部肺炎疫情宣導片啊!得了詛咒(確診)就在家自主隔離,待七到十四天或許就沒有傳染力了,而這段期間要是與人接觸就有可能會讓他成為被傳染者。甚至一度以為已經戰勝詛咒時,接下來又看到幻象,我還戲稱這應該就是長新冠吧。可惜的是既然都導入了幻象的概念,那麼一切片段都有可能是虛幻的,主角犯下最大的過錯或許是既然試圖孤立自己,那最基本的觀念應該是手機要關機或不要帶在身邊吧。
    其實延伸主角想到的這個方法,或許只要被詛咒者找個杳無人跡的地方自殺,詛咒鍊就會斷了。只是人難免會想要自保,犧牲自我這種大義不是天天會上演,再加上正是人類的求生本能,才能衍生出這麼多精彩的劇情。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