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是查號台,是人力銀行,是國罵的注音拼音(e04)諧音,也是我今年看完的書本數。這數字更破了我個人紀錄—— 2018 年的 101 本。
104,當中 2/5 是小說。且過去幾年大部分閱讀翻譯小說,華文涉獵較少,所以今年刻意走華文路線,取經典先行。
104,橫豎看都算是片書林,若問當中最想分享哪一本,不如照慣例選出最愛 Top 10,不分排名。
這是今年買的第一本書,其實去年底看到上市情報就興奮不已,方入手即把所有其他安排好的閱讀計劃暫停,等不及讓這封面娟秀的來插隊。
當老家的泥土地蛻換為難以呼吸的「紅毛泥」(水泥)、農地被重劃而斲喪地氣、老屋被弭平成為拓寬大街上的一角、菸毀菊亡、山腳下溪流上的美景即將被鋼筋水庫所取代時,鍾永豐覺醒了,北上淡水找回同鄉子弟林生祥,以音樂助運動,以運動孕音樂。兩者交合終叫皇天不負苦心人,水庫計畫中止,但家鄉已成歷史。我們現在聽的看的,就是歷史。感恩鍾永豐寫出了他自身的文化養成歷史,讓這本書實如自傳般情感真摯。
- 禪與摩托車維修的藝術 by Robert M. Pirsig
曾有精神分裂病史的作者藉由和兒子一起騎摩托車浪遊美國中西北境的路上,通過維修機車的經驗,回溯起自己隱密不宣的過往,摭拾斑斕繽紛的萬般哲思,終與自己和兒子和解。故事背景如是,但最精彩的部分其實在於那些自我對話的哲學思辨過程。一開始他不同意朋友鄙視技術知識的態度,用「死力」來形容反科技者眼中那「非人類、機械性、無生命,宛如一頭無眼怪獸」的邪惡事物,這對於像我這種技術出身的人來說體會極深。素來熱愛老搖滾的我,當然十分迷戀六〇年代嬉皮精神,也希望能在技術面與精神面之間保有平衡。以此理想留名於世著名者如《全球型錄》,同這本書誕生於嬉皮年代,嬉皮排斥物質成就,追求自由;每展卷當即襲來此等自由風味,令我越讀越開心。
作者拋心剖肺地道出他那甲基安非他命成癮的兒子 Nick 長年掙扎其中的痛苦歷程,特別是這種痛苦竟會逕自可怖地爬進全家人的生活裡,搞得大家身心俱疲。他承認兒子長大後越走越偏的一大原因在於他的離婚,即使他與前妻皆續絃後仍都對 Nick 照顧周到、均分相處時間,仍不免叫 Nick 感覺遭背叛,以致父母越關切就越想逃、越自我放棄。然而自己的兒子不救誰救,他花了大量時間研究成癮治療,也找到學術報告說父母離異的孩子有相對更高的比例會犯罪。無奈這並無法改變過去,徒留無盡悔恨自責。這不僅僅是一個吸毒者的故事而已,更是告誡人父人母的箴言。
「願全世界不是把所有人的食物錢拿去製造愚蠢的飛彈、機器和炸藥,好把自己的頭給轟掉。」這是書中我好愛的一句話,更眼見在這本小說出版的 64 年後烏克蘭土地上仍燃燒著噁心的戰火,氣惱世上蠢人層出不絕。為何人們不來讀讀這本書呢?來浸淫於垮世代所揚宣的自由心靈與超然智慧吧,你捨得對人投以槍砲彈藥?來看書中那句垮世代的不朽名句「永遠年輕,永遠熱淚盈眶」(O ever youthful, O ever weeping),多麽熠熠生輝!故事裡一眾角色們懂得聆聽無處不在的寂靜之聲,體悟一切都是空與覺、生與滅,且虔誠為眾生祈禱,豈邊緣哉?所謂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那些追求空虛的傢伙,個個都是迷人的禪瘋子。
我是因為《VERSE》雜誌的一篇論房慧真今年新書《草莓與灰燼》的文章中輾轉得知這本社會學名著,讀完極為喜愛,尤其記得作者說一個人會講 "Fuck it" 其實是一種退怯心態,且具備四種特徵:「第一,它具有會普遍影響這個人生活各層面的效果;第二,他對於過去所認知的基本、必須、自然行為已不大在乎了;第三,他會因為傷害那些為自己吸毒或酗酒而付出很高代價的摯愛對象感到十分丟臉,因而選擇徹底遠走;第四,他在放棄了對他人的所有義務後會感受到自由。」這在在都讓我想到已逝的鄉村吟遊歌手 Townes Van Zandt,曾因酗酒導致的震顫性譫妄而在身心崩潰狀態下丟了一句 "Fuck it" 便頭也不回拋卻舞台。於是以他的歌作為背景音樂,讓讀這本書的回憶也同時交織了那些滄桑的樂音。
無論是英文原版的次標題:"How the 60s Counterculture Shaped the Personal Computer Industry",抑或中文版的「迷幻藥、搖滾樂,以及個人電腦崛起的真實故事」,都算有抓到精義。當中好些故事我從《尋找新樂園》(From Counterculture to Cyberculture)和《黑客列傳》(Hackers: Heroes of the Computer Revolution)中已經看過,而讀這書有重拾記憶之效,更讓我把六〇年代的拼圖蒐集得更完整。這三本書互有關聯、可以一起看,對於本身從事資訊業,又醉心六〇年代反文化的我來說,這些故事真一讀再讀也不厭倦!
- 沈重天堂:Kurt Cobain 傳 by Charles R. Cross
完整卻不煽情地側寫了 Cobain 的 27 年人生,特別欣賞作者試圖重建 Cobain 生命最後幾天處於什麼樣的心境、都做了些什麼,那深沈幽黯的晦澀與絕望更把我在捷運上看濕了眼眶。慨於其妻哭吼「你怎麼就不能享受這一切呢」和遺句「與其苟延殘喘,不如激情燃燒」(It’s better to burn out than to fade away),難以想像一個人竟會困蹇於長年隱塑的人格死巷中走不出來。想被人愛卻又不相信有人會真愛自己、想成名卻又受不了夢想成真的現實壓力,精神醫學界應該好好把科本當研究案例,去了解這種雙面(非雙重)人格的成因與照顧之道。
- 低:大衛鮑伊的柏林銳變 by Hugo Wilcken
顧名思義,作者在書中只做一件事:剖析 Bowie 於 1977 年推出的《Low》專輯。本書不僅樂評而已,更從前張作品——1976 年的《Station to Station》——開始切入,那時 Bowie 正進行著電影《天外來客》的拍攝工作,而該片劇照亦被援引為《Low》 封面。這是 Bowie「柏林三部曲」的前生,一段搖滾樂迷不可忽略的演化過程。
我讚賞作者提出一項挺顛覆的觀點,就是《Low》專輯中那種單調、精準、平板、機械般的冷漠感,反而非常具有生命力。例如德國電子巨匠 Kraftwerk 的《Autobahn》,就像汽車行駛公路上,不斷往前,恰似源源不絕、穩定的生命脈動。這種型態的音樂總讓人聯想到機器人,可卻隱含人性隱喻,我毋寧以負負得正視之,在陰影裡窺見救贖。於是我更聽懂七〇年代以降以德國為首的電子音樂及其對 Bowie 的影響,甚樂!
一把年紀才初讀張愛玲,沒想到圖書館隨手一撈,竟是令她成名的最早期作品集。那些風情萬種,那些看盡千帆,那些滄海桑田的流金歲月,讀得我佩服不已,不愧民國第一才女。實在太愛,讀完隔天便情不自禁去下單買回收藏,收到後新舊肩比,借的版本是 2007 年,買的則是 2022 年;收錄篇章亦有殊異,但新版更全收以 1943 年的創作,足顯認真編纂功夫。一試成主顧,來日當更讀張愛玲。
現在還有人看《未央歌》?有啊,就是我,我這半百年紀的大叔在那邊看人家抗戰時期的大學生故事,不但不覺害臊更也不覺無聊。怎樣?管他怎樣,到底黃舒駿的歌是聽了三十多年,小說也就知曉了這麼久。每每總是叫音樂領著頭帶我去到任何地方,今回是漂進了這書裡,直到故事最末尾纔終於看到了歌的首一句,「當大余吻上寶笙的唇邊」,我也總算了了多樁心願:瞭了這句、懂了整首歌詞、解鎖了這本大書。
其實今年其他華文作家的書也看了不少,譬如朱家姊妹、邱妙津、張曼娟、黃春明、張北海、賈平凹、沈從文、西西等等。選十本大不易,畢竟只是今年數字的十分之一。明年想把重心繼續放在華文文學上,兼讀西方老牌經典,看看能不能同場挑戰《臺灣人三部曲》和《追憶似水年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