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筆記 - 被討厭的勇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讀著讀著,心必有所感,那是你反覆經歷生活之後,你知道的,這些話語就是你生命走過的路。

在前篇《為愛徬徨的勇氣》的閱讀筆記中,就提過日本哲學家兼作家岸見一郎。今次,我們終於要介紹他最有名的著作——《被討厭的勇氣》。岸見先生是研究阿德勒心理學的一名專家,他積極從事阿德勒心理學及古代哲學的著述、演講。他擔任多家醫院精神科的心理諮商,同時也是日本阿德勒心理學會認定的諮商師與顧問。可能,不少人在閱讀這篇筆記之前,早已聽過阿德勒的大名了。因為兩人都常討論「愛」的議題,所以蠻多人會把佛諾姆和阿德勒當成是同一個人。所以,筆者在此也會介紹一下阿德勒這名人物。阿爾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出生於維也納。他是一名醫師、心理學家、兒童教育家,也是「個體心理學」的創始人,與佛洛依德及榮格並肩為心理學三巨頭之一。他相信人的一切行為都有目的,並認為每個人都是不同的個體,研究過程也應該一個人的特殊心理經驗為對象。這本書中便紀錄了一名前來跟岸見老師辯論阿德勒的理論合理性的過程,以對話的形式引領讀者了解阿德勒心理學如何能夠應用在各種人生的課題上。

可是現在的你之所以不幸,是因為你親手選擇了不幸,並不是因為出生在不幸的環境下。

在與前來拜訪辯論的年輕人的對談中,岸見先生發現對方覺得自己過得不幸福。岸見提出了一個頗震撼的觀點:你的不幸,是自己「選」的。這個觀點很快地就被年輕人一口否定,是不可能的。從年輕人的角度出發,出生不是自己能夠選擇的:有人含著金湯匙出生,有溫暖的雙親打理好一切;也有人出生在貧困的家庭,還可能受到父母的虐待。總言而之,年輕人想帶出的是,這個世界是不公平的,我們並沒有能力選擇自己的遭遇。岸見對此的回應是,這樣的觀點反而忽略了現實是可塑而非既定的這個面向。他認為,人們需要的不是更換,而是更新希臘語的「善」跟道德沒有關係,純粹是「有用」的意思;另一方面,「惡」的意思是「沒有用處」。這個世界上雖然充滿各種不正當的犯罪行為,但沒有一個人自願採取「惡」這種沒有用處的行為。他把這個定義延伸到年輕人的觀點上:年輕人在人生的某個階段選擇了「不幸」,是因為他判斷這種「不幸」對自己是一種「善」,也就是為了滿足自己某個目的而保留這個觀點的行為。有如在《為愛徬徨的勇氣》裡面提及過一般,岸見也在《被討厭的勇氣》裡引用了阿德勒的「生活型態」(life style)來說明為甚麼人會有這樣的一個傾向。生活型態,是一個人對人生採取的思考或行動的傾向。對大部分人而言,就算現在的生活型態不理想,維持現狀卻能微妙的保持自己的「安全感」,比較輕鬆和容易控制。相反,要是選擇了新的生活型態,我們因為欠缺經驗的緣故,會覺得未來變得難以預料,生活充滿了不安。沒有勇氣的人,在面臨生活的不如意時,便會退縮,維持原本的生活型態。於是,終日鬱鬱寡歡,離幸福愈來愈遠。

所謂的自由,就是被別人討厭。

康德將人類不想被他人討厭的這種衝動的慾望稱為「傾向性」。岸見把這種傾向性比喻成坡道上的石頭,如果我們順著這種慾望過日子,並認為順著石頭滾動就是「自由」的話,是大錯特錯的。真正的自由,其實是將滾落的自己由下往上推的態度。為了得到他人的認同而失去自己,就如同不斷從坡道上滾下來的石頭一般損耗自我,直到失去原來的形狀、變得圓滑,這樣就稱不上是「真正的自己」了。如上述所示,被他人討厭,正式自己行使自由、讓自己生活自在的證據,是依照自己的生活方針過日子的標記。自由是貫徹自己的生活方式,如果無法不在意他人的評價、無法不害怕被人討厭,也不想付出可能得不到認同的代價,結果就是得不到自由。岸見釐清,「不要害怕被人討厭」和「惹人討厭」是不一樣的。岸見希望人們可以做到「課題分離」,別人對我們的態度,本就不是自己能夠控制的。千萬不要抱著「別人應該喜歡我」,或是「我已經付出這麼多,要是不喜歡我就太奇怪了」等想法,這些態度其實都是介入了他人的課題,渴望自己的付出會得到回報的想法。這句話不由得讓筆者想起加拿大遊戲實況主xqc的名句:「Maximize the things that you can control and minimize the things that you can't control.(盡可能控制自己能力所及的東西,和縮小自己不能控制的東西。)」這樣的生活態度,讓人不期然的把焦點放回自身,輕鬆自在地在各種人際關係中游走。

平凡並不是沒有能力,而是我們沒有必要可以誇耀自己的優越性。

在阿德勒的心理學中有一個重要的觀點,就是「甘於平凡的勇氣」。岸見認為,人們經常把「平凡」和「無能」劃上等號。他以登山為例,把人生想像成登山的人,是把自己的人生當成一條線。由出生那一刻開始的這條線,畫出大大小小的各種曲線後,到達頂點,不久便抵達「死亡」這個終點。將人生當成一個故事般依次發展的想法,也和佛洛伊德式的決定論有關係。依這樣的想法,人生有一大半的時間都是在「半路上」。比起線狀,岸見認為一連串的點更適合形容人生的模樣。所謂的人生,就想一圈又一圈跳著舞,跳著的每一個瞬間,成為一連串的剎那。只要跳舞的「當下」是充實的,就已經足夠。沒有目的地存在就已經足夠了。光是存在本身,就是值得讓人感恩的事情了。

所謂的世界,不是其他甚麼人可以幫我改變的,而是只有「我」才能改變它。

單純又普遍的阿德勒思想,在網路中隨處可見對這本書的討論。這證明了岸見先生對於文字的功力,令不同年齡層的人都能夠欣賞阿德勒的思想。他們開始將此應用自己的生活裡,賦予生命意義。筆者有個朋友曾經說出與阿德勒理念相近的話,她說:「世界是一個巨大的劇本。你認為的世界是怎麼樣的,世界就會變成那個模樣。」現在想來,這算是一種自我實現的比喻吧。阿德勒就是想要我們相信自己的能力比想像中的巨大,不需要依賴其他人,自己看待世界的態度便足以影響接下來我們在世界所採取的行動。希望大家有獲得幸福的勇氣,懷抱著勇氣向前踏出第一步吧!


avatar-img
27會員
39內容數
你好,歡迎來到我的沙龍。我是一名專注在語言學習的創作者,希望透過實踐從書本學到的方法跟大家分享自己的體驗和成果。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亦書 的其他內容
重要的不是文筆好壞,而是打動人心的訴求。
正如本文所述,「懷疑」是閱讀時不可或缺的存在。讀者不是無條件對於作者的想法照單全收,而是提出嶄新的「問題」,然後進行腦力激盪。 《我們為甚麼要閱讀?》一書,是由日本商學院講師兼作家荒木博行所寫的。他在學校負責線上課程規劃,以及論述經營戰略。他在二零一八年出版了《一目了然的商業書圖鑑》,從此「閱讀」
每一本被稱作「經典」的著作,皆存有超越時代的普世價值,正因為有許多人認為「此書必須傳世」,經典才能通過歲月的考驗,被人一讚再讚,歷久不衰。(秋滿吉彥) 每星期一,日本的NHK教育台都會播出一檔電視節目,名叫《用一百分鐘瞭解名著》。這個節目專門用易懂的方式來為觀眾介紹古往今來的經典名著。節目製作組需
一、執行墮胎者;二、協助墮胎的醫生、助產士、藥劑師或其他相關人士;三、接受墮胎者;四、宣傳墮胎和避孕思想者,皆得判刑罰緩。上述第二類人士,可將其驅逐出境,或是永久、暫時禁止執業。 (拉盧斯新版大辭典 一九四八年版) 諾貝爾文學獎作家,安妮艾諾是一名法國作家。她的文學作品大多都是自傳體為主,大量誠實
創造性是人人都可以擁有的一個態度,除非他有心理和情感的障礙。(佛諾姆) 人類的存在的弔詭在於,人既渴望親密關係而又追求獨立,既想和他人結合又想要保存自身的獨特性和特殊性。(佛諾姆) 我們沒有公開的權威,卻有匿名的權威,表現在充滿情緒性的期待上,而非明白表示的命令。
重要的不是文筆好壞,而是打動人心的訴求。
正如本文所述,「懷疑」是閱讀時不可或缺的存在。讀者不是無條件對於作者的想法照單全收,而是提出嶄新的「問題」,然後進行腦力激盪。 《我們為甚麼要閱讀?》一書,是由日本商學院講師兼作家荒木博行所寫的。他在學校負責線上課程規劃,以及論述經營戰略。他在二零一八年出版了《一目了然的商業書圖鑑》,從此「閱讀」
每一本被稱作「經典」的著作,皆存有超越時代的普世價值,正因為有許多人認為「此書必須傳世」,經典才能通過歲月的考驗,被人一讚再讚,歷久不衰。(秋滿吉彥) 每星期一,日本的NHK教育台都會播出一檔電視節目,名叫《用一百分鐘瞭解名著》。這個節目專門用易懂的方式來為觀眾介紹古往今來的經典名著。節目製作組需
一、執行墮胎者;二、協助墮胎的醫生、助產士、藥劑師或其他相關人士;三、接受墮胎者;四、宣傳墮胎和避孕思想者,皆得判刑罰緩。上述第二類人士,可將其驅逐出境,或是永久、暫時禁止執業。 (拉盧斯新版大辭典 一九四八年版) 諾貝爾文學獎作家,安妮艾諾是一名法國作家。她的文學作品大多都是自傳體為主,大量誠實
創造性是人人都可以擁有的一個態度,除非他有心理和情感的障礙。(佛諾姆) 人類的存在的弔詭在於,人既渴望親密關係而又追求獨立,既想和他人結合又想要保存自身的獨特性和特殊性。(佛諾姆) 我們沒有公開的權威,卻有匿名的權威,表現在充滿情緒性的期待上,而非明白表示的命令。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雖然我們在意識裡害怕的是不被人愛,但我們真正的恐懼是(通常是無意識的)是去愛,去愛意味得不到擔保的委身,是把自己完全地給出去,希望我們的愛在被愛者身上喚起愛,愛是一種信仰行為,信心少的人愛也少。」
Thumbnail
書名 : 被討厭的勇氣 作者 : 岸見一郎、古賀使健 翻譯 : 葉小燕 內容 : 這本算是常居銷售排行的一本書,通常如此的書我都沒太多興趣,覺得一定又是不食人間的心靈雞湯類書,或是那種大談過往創傷後,一樣給一堆只適用部分階級的教養建議的書。這是因為朋友的讀書會邀約下才開始的閱讀,光是第一彰的
Thumbnail
透過《被討厭的勇氣》這本書,探討了自由、進步與幸福的話題。自由是有代價的,自由不僅是追求理想生活的前提,更需要我們承擔選擇的後果。幸福可以是透過「比較」簡單得來,也可以是透過長期思考摸索獲得。選擇哪條路或許沒那麼簡單,這個世界很複雜,絕對不是黑白分明,但也是因為這樣,才有趣。
Thumbnail
因為已經向圖書館續借了三次,最後通牒近在眼前,於是最近正在狂讀(讀的時候狂,沒讀的時候不狂)村上春樹的遊記小說,之所以解釋成「小說」,是因為在旅行中遇到如此多的問題與意外,實在讓我好奇主人翁接下來的故事發展。 僅僅是為了逃避日常瑣事的出走,有誰不曾這樣呢? 就算遠行不比生活雜事輕鬆,需要面對的甚
Thumbnail
會寫下這篇文章是源自於幾個月前被古賀史健和岸見一郎詮釋的阿德勒心理學:「被討厭的勇氣」所感動,書中主要為年輕人因為覺得自己很不幸,偶然間看到哲學家提出 : 「人人都可以獲得幸福,世界很簡單」的理念,從而感到忿忿不平,前往尋找哲學家理論所展開的故事。 讀書的過程就像品嚐一個檸檬千層塔,書中的每個篇章
Thumbnail
“對於一個沒有品格、沒有信念、沒有價值的人來講,知識只是他為惡的工具而已啦!”-吳叡人老師   好書分享: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 -品格型塑經典,影響日本深遠的一本書 作者:吉野源三郎 脇田和-繪,陳昭蓉-譯 先覺出版   這本日文書名-君たちはどう生きるか,就是蒼鷺與少年的電影原
Thumbnail
 今天和朋友們分享的好書是《被討厭的勇氣》-自我啟發之父『阿德勒』的教導。作者:岸見一郎、古賀史健。你經常覺得自己不如別人而感到自卑嗎?很想努力上進卻達不到理想的目標,感到灰心氣餒?想要跳出負面情緒的綁架,你要有被討厭的勇氣。 
Thumbnail
​ ​ ​ 所謂的自由,就是被別人討厭! ​ ​ ​— 被討厭的勇氣|岸見一郎、古賀史健 ─ ▌什麼是朋友? ​大家有沒有遇過有一種『朋友』,只希望你能幫他做些什麼,但是他卻不願付出及關心,這樣的「友誼」關係,感覺只是單向的提供價值,有時,自己都懷疑跟他真的是朋友嗎?
Thumbnail
你有沒有覺得人際關係很麻煩呢? 不管是人生、工作、學業、生活,似乎種種的困擾都與人有關,於是回家之後只想躲在房間裡,避開人群,窩在自己的小圈圈裡,想著明天又要面對現實了,好煩喔。如果你有人際關係的問題,非常推薦你來看看這本《被討厭的勇氣》
Thumbnail
《被討厭的勇氣》是一本由岸見一郎和古賀史健合著的心理學書籍,透過對話的形式探討了阿德勒心理學的核心概念。 我很喜歡這本書,這本書是以一位青年和一位哲學家之間的對話形式展開,透過五個夜晚的深入交談,揭示了許多關於人與人之間關係、自我成長和幸福的深刻見解。對我來說,這本書不僅是一次心靈的啟發,更是一次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雖然我們在意識裡害怕的是不被人愛,但我們真正的恐懼是(通常是無意識的)是去愛,去愛意味得不到擔保的委身,是把自己完全地給出去,希望我們的愛在被愛者身上喚起愛,愛是一種信仰行為,信心少的人愛也少。」
Thumbnail
書名 : 被討厭的勇氣 作者 : 岸見一郎、古賀使健 翻譯 : 葉小燕 內容 : 這本算是常居銷售排行的一本書,通常如此的書我都沒太多興趣,覺得一定又是不食人間的心靈雞湯類書,或是那種大談過往創傷後,一樣給一堆只適用部分階級的教養建議的書。這是因為朋友的讀書會邀約下才開始的閱讀,光是第一彰的
Thumbnail
透過《被討厭的勇氣》這本書,探討了自由、進步與幸福的話題。自由是有代價的,自由不僅是追求理想生活的前提,更需要我們承擔選擇的後果。幸福可以是透過「比較」簡單得來,也可以是透過長期思考摸索獲得。選擇哪條路或許沒那麼簡單,這個世界很複雜,絕對不是黑白分明,但也是因為這樣,才有趣。
Thumbnail
因為已經向圖書館續借了三次,最後通牒近在眼前,於是最近正在狂讀(讀的時候狂,沒讀的時候不狂)村上春樹的遊記小說,之所以解釋成「小說」,是因為在旅行中遇到如此多的問題與意外,實在讓我好奇主人翁接下來的故事發展。 僅僅是為了逃避日常瑣事的出走,有誰不曾這樣呢? 就算遠行不比生活雜事輕鬆,需要面對的甚
Thumbnail
會寫下這篇文章是源自於幾個月前被古賀史健和岸見一郎詮釋的阿德勒心理學:「被討厭的勇氣」所感動,書中主要為年輕人因為覺得自己很不幸,偶然間看到哲學家提出 : 「人人都可以獲得幸福,世界很簡單」的理念,從而感到忿忿不平,前往尋找哲學家理論所展開的故事。 讀書的過程就像品嚐一個檸檬千層塔,書中的每個篇章
Thumbnail
“對於一個沒有品格、沒有信念、沒有價值的人來講,知識只是他為惡的工具而已啦!”-吳叡人老師   好書分享: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 -品格型塑經典,影響日本深遠的一本書 作者:吉野源三郎 脇田和-繪,陳昭蓉-譯 先覺出版   這本日文書名-君たちはどう生きるか,就是蒼鷺與少年的電影原
Thumbnail
 今天和朋友們分享的好書是《被討厭的勇氣》-自我啟發之父『阿德勒』的教導。作者:岸見一郎、古賀史健。你經常覺得自己不如別人而感到自卑嗎?很想努力上進卻達不到理想的目標,感到灰心氣餒?想要跳出負面情緒的綁架,你要有被討厭的勇氣。 
Thumbnail
​ ​ ​ 所謂的自由,就是被別人討厭! ​ ​ ​— 被討厭的勇氣|岸見一郎、古賀史健 ─ ▌什麼是朋友? ​大家有沒有遇過有一種『朋友』,只希望你能幫他做些什麼,但是他卻不願付出及關心,這樣的「友誼」關係,感覺只是單向的提供價值,有時,自己都懷疑跟他真的是朋友嗎?
Thumbnail
你有沒有覺得人際關係很麻煩呢? 不管是人生、工作、學業、生活,似乎種種的困擾都與人有關,於是回家之後只想躲在房間裡,避開人群,窩在自己的小圈圈裡,想著明天又要面對現實了,好煩喔。如果你有人際關係的問題,非常推薦你來看看這本《被討厭的勇氣》
Thumbnail
《被討厭的勇氣》是一本由岸見一郎和古賀史健合著的心理學書籍,透過對話的形式探討了阿德勒心理學的核心概念。 我很喜歡這本書,這本書是以一位青年和一位哲學家之間的對話形式展開,透過五個夜晚的深入交談,揭示了許多關於人與人之間關係、自我成長和幸福的深刻見解。對我來說,這本書不僅是一次心靈的啟發,更是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