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非我何必認同執著:令人神往的靜坐開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希望今年能更清晰的活著——這篇是記錄2022年我閱讀究竟出版社出版、Robert Wright的著作《令人神往的靜坐開悟:普林斯頓大受歡迎的佛學與現代心理學》(Why Buddism is True)的感想。
雖然光看書名很容易以為是宗教雞湯或沁沁沁沁沁……
但其實這本書從佛學、休謨的哲學、腦神經科學及作者自身與幾位受訪者正定、正念靜坐甚至內觀靜坐的經驗等,試著探討自我否存在、哪些思緒經常被誤認成自我、我們的感受如何影響心智與行為、正念靜坐如何幫助我們以更澄明的視角看待內外在發生的事物,並嘗試與無法控制的事物保持臨界距離,即不將他們視為自我的一部份,從而斷絕認同並放下執念,降低憂慮,或許最終還能達到無色無我的境界。
作者非常仔細地舉出各種生活常見情形,對照不同角度的思考,詳細的論證正念對實際生活的影響。也解答了很多疑問,例如:
  • 為甚麼跟著心走是一件危險的事?
  • 讓人做出決定的關鍵是甚麼?
  • 如何如實的生活?
關於靜坐,書中提到佛教「八正道」中的「正定」——集中精神於呼吸或燭火,把注意力從混亂又吱吱喳喳的內心世界,轉移到當下所留心的事物,例如情緒、感覺、或外在世界;接著進入「正念」——不帶評價與執著的觀察這些情緒及感受發生及消逝。
作者表示經過正念技巧的訓練,殼蟻讓我們至少減少被"不具效益"的感受支配的機會。像是不再發沒意義的脾氣或不要衝動。
而讓我們思緒紛雜的主要原因則是「感受」,佛學中提到,若我們不能控制我們的所思所想,那所思所想就不是「我」——無力掌握的都不屬於我,逐步把無法掌控的事視為自我的一部份,就獲得了解脫,他們也不再是我的問題。
那些非我的感受,是人類從天擇演化出的行為模組(雖說是模組,但模組之間沒有明確的界線)得以暫時控制心智,像是嫉妒、憎惡、暈船時,都可能讓人進入與往常不同的行為模式。
近代腦科學在這方面也做了很多研究:
大腦的「依核」會在愉悅(預期獎勵或看到自己喜歡的事)時發揮作用,相對的,「腦島」則會在人們預期痛等不愉悅事物時活躍。
也就是說,大腦是透過衝突感受之間複雜的競爭權衡的。
這些感受藉由標記事物的重要性程度影響我們,重要性越高就越容易進入意識。
我們注意到感受後,若隨波逐流,可能會直接做出不切實際或不符信念的行動,因此單純聆聽心聲、感受或情緒辦事,不是一個令人安心的選擇。
單純在心智中翻找想要的東西,感受中感受,會導致素材耗盡而空轉,比起從現實狀況進行分析、蒐集更多資料,過熱的無知會帶來更多焦慮。
如果你也曾因難以專注,做事容易分心,或經常懷疑自己有沒有做出最好的決定而猶豫不決,甚至對運氣好壞相當在意,被評價拖著走,正念靜坐或許殼蟻帶你覺察,並與感受保持距離,把感受作為其中一個線索,而非全盤接受,相信可以降低活在自己的戲中、只用單一濾鏡看世界造成誤會及溝通困難的風險。
如果還是很難做到,
「可以想像你心智中產生的思緒,都來自身旁的那個人,思緒一樣會出現合消失,但認同是我們自己附加上去的。」
在實踐的過程中,即使知道事情不如我感受到的那樣急切,明知有其他線索或不同角度理解事情,還是會想橫衝直撞行事或說話的衝動,但與這次的挫折感保持距離,思考後我想,等待不是天生就會,是一種可以被鍛鍊的能力,在試著跟思緒保持距離的練習中,在生命中,在時間中,事物的來去有一定的循環及輪廓,像是股票、景氣的循環、歷史的重蹈覆轍,在等待中,如流浪者之歌中提到的等待、思考、齋戒那般等待,事物就會自行的流轉變化,不需要急躁的去撩撥(推薦午夜福音第五集!)。
廣納知識的生活吧!因為若只是封閉著擔憂,不會讓視野更清楚,沒有任何問題是擔憂能夠幫上忙的,看到問題找出資源或獲取資源,並著手解決就好。
目前看來學會辨認覺察那些非我的執念,是件能越來越平靜的事,但我也懷疑,越來越沒有執著的話,日子不會過得很無趣嗎?
似乎這點還是會有個體的差異,有的人變得對生活無感,作者則就自己的經驗表示,自從他花更多時間觀察這個世界後,他能對事物做出更周詳的回應,不會變得麻木不仁。
看來究竟會如何,可能如何,都還是需要實際嘗試才知道呢!
這本書還有很多有趣的小彩蛋,召集想一起平靜的朋朋一起讀這本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愛是不由自主的。
愛是不由自主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飛兒樂團 (F.I.R.)發行日期 2004/4/30  專輯介紹 ※ 超值珍藏: ‧CD~【我要飛】黑松沙士年度廣告歌 + 4首原創版本的 lydia>我們的愛>你的微笑>塔羅牌‧我要飛<黑松沙士年度廣告歌曲>‧Lydia<原創版>‧我們的愛<原創版>‧你的微笑<原創版>‧塔羅牌<原創
Thumbnail
2024.9.1 很快的~9月份就到了這個時刻,在8/31時候我就期待這即將9月的來臨
Thumbnail
生而為人,難免有覺得自己孤單對抗世界的時候。傳統的窠臼、旁人的眼光、世俗的瑣事......所有一切的枷鎖,都因為一句「哥哥永遠靠得住」而顯得微不足道了。我也會一直記得Hirari的開朗體貼,以及一起走在街道上、穿梭在美麗的運河之間,她輕輕哼著歌的樣子。
所以我們面對妄想的態度應該是不迎不拒。我不去迎合它,不像一般人一樣跟著妄想跑,想想想……想一大堆,我不迎。同時我也不拒,不抗拒。不拒不是說我要隨順它,而是說我也不要去壓它,它來就來了,很自然很正常,不管它,放它走,它自然而然就消失掉。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在修行過程中面對健康渴望的掙扎,尤其是身體氣血阻塞與心病的相互影響。作者反思內觀經驗,提出健康的意象能幫助釋放執著、妄想及緊張。通過將佛的意象融入心身,能夠在修行中維持平靜與喜悅,強調正確的心態對於身心調理的重要性。這篇文章提倡藉由認識自性是佛,來達成全然健康與自在的生活。
Thumbnail
許多人因專注於過去和未來而失去與當下的聯繫,導致情感疏離、壓力增大和生活滿意度下降。本文探討透過正念冥想、設立界限和積極互動等方法,幫助人們拉回對當下的覺知,並從心理學、神經科學及人際互動的角度解析其正面影響。最終目的是提升自我接納感,增強幸福感和生活質量。
Thumbnail
大腦也需要做伏地挺身 我們怎麼思考,就會怎麼感覺,頭腦可以說是通常情緒的入口。 我們能夠深度體驗生活,能夠創造性思考,能夠不斷學習新知,能夠讓人生中的一切充滿可能,都要歸功於大腦的運作。 然而,不知道你有沒有察覺到一件事,那就是:你的注意力變得渙散了,很難集中精神去做某件事。
Thumbnail
■ 何為「正念」? 在此引用心理學博士蔡宇哲,及臨床心理師蔡佳璇合著之《好好休息》一書中,第一百一十五頁之內文進行補充: 「『正』的意思可以理解成『正在』,也就是『當下』,表示現在進行式。例如你正坐著,眼睛正看著書,耳朵正聽著音樂。」接續說明: 「『念』是指心中的念頭、想法、感受、情緒等心理內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飛兒樂團 (F.I.R.)發行日期 2004/4/30  專輯介紹 ※ 超值珍藏: ‧CD~【我要飛】黑松沙士年度廣告歌 + 4首原創版本的 lydia>我們的愛>你的微笑>塔羅牌‧我要飛<黑松沙士年度廣告歌曲>‧Lydia<原創版>‧我們的愛<原創版>‧你的微笑<原創版>‧塔羅牌<原創
Thumbnail
2024.9.1 很快的~9月份就到了這個時刻,在8/31時候我就期待這即將9月的來臨
Thumbnail
生而為人,難免有覺得自己孤單對抗世界的時候。傳統的窠臼、旁人的眼光、世俗的瑣事......所有一切的枷鎖,都因為一句「哥哥永遠靠得住」而顯得微不足道了。我也會一直記得Hirari的開朗體貼,以及一起走在街道上、穿梭在美麗的運河之間,她輕輕哼著歌的樣子。
所以我們面對妄想的態度應該是不迎不拒。我不去迎合它,不像一般人一樣跟著妄想跑,想想想……想一大堆,我不迎。同時我也不拒,不抗拒。不拒不是說我要隨順它,而是說我也不要去壓它,它來就來了,很自然很正常,不管它,放它走,它自然而然就消失掉。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在修行過程中面對健康渴望的掙扎,尤其是身體氣血阻塞與心病的相互影響。作者反思內觀經驗,提出健康的意象能幫助釋放執著、妄想及緊張。通過將佛的意象融入心身,能夠在修行中維持平靜與喜悅,強調正確的心態對於身心調理的重要性。這篇文章提倡藉由認識自性是佛,來達成全然健康與自在的生活。
Thumbnail
許多人因專注於過去和未來而失去與當下的聯繫,導致情感疏離、壓力增大和生活滿意度下降。本文探討透過正念冥想、設立界限和積極互動等方法,幫助人們拉回對當下的覺知,並從心理學、神經科學及人際互動的角度解析其正面影響。最終目的是提升自我接納感,增強幸福感和生活質量。
Thumbnail
大腦也需要做伏地挺身 我們怎麼思考,就會怎麼感覺,頭腦可以說是通常情緒的入口。 我們能夠深度體驗生活,能夠創造性思考,能夠不斷學習新知,能夠讓人生中的一切充滿可能,都要歸功於大腦的運作。 然而,不知道你有沒有察覺到一件事,那就是:你的注意力變得渙散了,很難集中精神去做某件事。
Thumbnail
■ 何為「正念」? 在此引用心理學博士蔡宇哲,及臨床心理師蔡佳璇合著之《好好休息》一書中,第一百一十五頁之內文進行補充: 「『正』的意思可以理解成『正在』,也就是『當下』,表示現在進行式。例如你正坐著,眼睛正看著書,耳朵正聽著音樂。」接續說明: 「『念』是指心中的念頭、想法、感受、情緒等心理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