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菲律賓宗教,就會理解菲律賓民族的個性。不論是黑耶穌塑像還是Gudalupe聖母瓜達盧佩(MRT3號線輕軌的一個站名,位於makati),都透露出那個菲律賓從蒙昧開始接受天主教、基督教信仰的大航海時代的印記。 Guadalupe聖母也是從墨西哥流傳到菲律賓的產生於大海航海時代的傳說,作為大航海時代大帆船貿易的中點。 (馬尼拉大帆船)大帆船貿易,又叫馬尼拉大帆船(西班牙語:Galeón de Manila;菲語:Galyon ng Maynila )是西班牙商船,馬尼拉大帆船一詞也可以指阿卡普爾科和馬尼拉之間的貿易路線本身,從 1565 年持續到 1815 年。從17世紀的兩個半世紀以來,這條航線將位於墨西哥城的西班牙王室新西班牙總督轄區與其亞洲領土(統稱為西屬東印度群島,橫跨太平洋,包括菲律賓群島和關島)之間航行。
馬尼拉大帆船在太平洋航行了 250 年,是溝通明清中華帝國與西班牙殖民的紐帶。航線將將香料和瓷器等奢侈品運往美洲,以換取新世界的白銀。這條路線還促進了文化交流,塑造了相關國家的身份和文化。馬尼拉大帆船在從菲律賓出發的航行中,在新西班牙有點令人困惑,它被稱為La Nao de la China(中國船),因為它們主要裝載從馬尼拉運來的中國商品。明清兩帝國流行於中國的「西班牙鷹洋」就是這條航線貿易的產物,儘管當時的海洋貿易受到明清政府的大力管控,所謂「片板不得下海」,但是正所謂「熙熙攘攘皆為利往」,有海洋貿易的巨大利益,以及財政收入的吸引下,有限的口岸互市以及大規模海盜走私都成為當時馬尼拉大帆船航線的「衍生品」。最著名的大海盜當然是中日混血的著名人物——鄭成功以及其父鄭芝龍,當然嘉靖朝的海賊王——王直也是這一行業的佼佼者。
相比之下根據之前馬尼拉大主教何塞·克萊門特·伊格納西奧 ( José Clemente Ignacio) 的說法,遊行和整體奉獻不是偶像崇拜,而是反映了「菲律賓人的特點,如果可能的話,想要擦拭、觸摸、親吻或擁抱聖物」,而且它是相信「神存在於神聖的物體和地方」。菲律賓人確實存在某種區別於亞洲其他國家的「宗教熱忱」,這種宗教性讓他們甚至安於貧困,也安於所處的社會位置。當然也引起很多人詬病的「懶惰」、「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批評。但是這就是菲律賓社會的一個部分,一種組成。這種「Ba hala na」的思想甚至在殖民地時代就已經出現。作為土著你沒有出頭天為什麼還要拼,現如今作為本國窮屌絲,有那麼多大家族、外國人在上面,你為什麼還要拼?作為要壓榨他們的華人老闆自然要指責他們不努力;對於一些菲律賓人,這就是他們努力了,再努力是不可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