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1-25|閱讀時間 ‧ 約 5 分鐘

建築打卡與網紅景點之現象

前言

圖片來源:筆者繪製
圖片來源:筆者繪製
  千禧年後,全球進入網絡信息化時代,網路科技逐漸普及到日常生活中。現今,網絡化已成為全球社會的一部分,智慧型手機的出現讓人類的生活更加便利。
  網絡科技對各種領域,包括食衣住行育樂等都有所影響,這些科技產品帶來的便利性對我們的工作、休閒娛樂、互動方式、接受訊息模式等都有所影響。

社會現象

  打卡這件事逐漸成為我們生活中的一部分,有些人透過打卡來讓他人知道所去過的地方,甚至出現「我打卡,證明我來過」,打卡這件事逐漸讓人到定點只有拍照打卡,而背後的建築、環境已經變成打卡族所目標前往的景點,換句話說,這些經由網路資訊藉由網紅的打卡資訊傳遞所引發的群聚效應(Critical Mass),驅動人們爭相模仿的投射心態(Projected Mentality)效果,以至於使打卡這件事變成網路上重要的一部分,發燒的打卡效應讓我們的生活變得速食化,地方的景點為了滿足打卡群眾的需求。
  打卡現象給了我們一種不同於過去的體驗和經驗空間方式。在過去,我們會先欣賞完一個建築、空間或裝置,再透過拍照的方式來記錄人與空間的關係,並且可以透過照片回想當下的空間事件和細節。然而,現代人的模式則是與過去截然不同,當到達一個景點時,會先使用手機拍照並上傳打卡,然後再前往下個景點拍照,而降低了進一步了解當前空間細節的動力。
圖片來源:筆者拍攝於華山文創園區 - 聲音的建築展

打卡效應

  當代人的生活與3C科技產品密不可分,社群軟體上的打卡功能使得我們能夠立即知道朋友們的位置,並透過照片中的資訊了解他們所想傳達的消息。舉例來說,如果朋友在社群軟體上傳了一張穿著休閒服裝與知名建築合照並打上文字,我們就可以立刻推敲這個朋友正在度假或旅遊。
  現代人展示生活的方式不僅僅是口述訴說,社交方式和了解他人的方式也不僅僅是面對面交往和聽聞他人的介紹,而是會透過手機上的社交軟體來觀察和了解他人的生活。打卡功能可以快速知道一個人曾經去過哪裡,甚至有些人已經將打卡變成日常生活的習慣,紀錄每天生活中的大小事。社交軟體還會在每年的同一天提醒過去幾年所打過的卡,讓人們重溫過去的文字和影像。因此,打卡已經成為了一些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生活記事。對一些人來說,社交軟體不僅是傳遞訊息的媒介,更是個人生活的玻璃櫥窗櫃,展示的圖像和文字訊息就像是供人觀賞的展示自我價值的作品。
圖片來源:筆者拍攝於華山文創園區 - 聲音的建築展

發現問題

  建築打卡和網紅景點是近年來越來越受到關注的現象,它們被認為是建築和景點的趨同化和商業化的結果。網絡媒體加速傳遞資訊流動的效應,加上視覺效果強烈且鮮豔色彩的大量廣告投放,使得一些建築物、室內空間和藝術裝置的設計作品趨向於強調視覺效果,這也間接影響了其他產業對〝打卡建築等於人潮〞意識形態的嵌入。有些餐廳、服飾店和商業街等產業投入建立打卡空間和打卡牆來吸引人潮關注。
圖片來源:筆者拍攝於高雄駁二特區
  
  許多產業會從打卡的熱潮中尋找最熱門的打卡景點,進而模仿、參考、致敬等方式建立形式相近的打卡景點,造成打卡景點的趨同化,長期下來導致惡化的景點生產方式,大同小異、無意義的景點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過度的簡化符徵雖然有利於大眾對於符旨的了解,但它卻可能導致景點的大量重複性和無趣。例如台南的「水晶教堂」和嘉義的「高跟鞋教堂」,建築物可使大眾快速了解其形象轉化,並且企圖透過打造地標建築來吸引外地到本地,但這些建築是否能夠有吸引人再次造訪的特點,值得深入研究調查。

小結

  然而,網紅景點這種過度趨同化的現象可能會影響到當地文化和歷史的保存,因此需要我們更加謹慎地思考。在社交媒體上得到的資訊,未必能看見真實建築的全貌。因為所看到的畫面已經是被攝影者裁切、加上濾鏡的最佳打卡位置,而非建築空間的真實原貌。網紅打卡所帶來的跟風、流行、消費性文化,對大眾同化效應影響。網際網絡的便利性帶來全新的閱讀方式,對於建築的閱讀方式產生影響。近代建築地位轉變,建築形式與美學、符號/象徵空間、空間記憶與認同等都有可能受到影響。
圖片來源:筆者拍攝於華山文創園區 - 聲音的建築展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