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2-01|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閱讀心得-投資人宣言

    我買書都是聽到人推薦就先稍微留個印象,如果很常聽見就會把書擺進下次購買清單裡面,這本書已經擺在購買清單裡面很久了,但買了之後我每次只讀第一段就把書放下了,過了很久才繼續把書看下去。
    作者:威廉.伯恩斯坦,之前聽到別人介紹這本書的時候說作者是醫生,是以科學角度來解釋投資,我看了作者資歷也有神經科學家的背景,這本書中也有說到一些我們大腦感性對我們的投資行為會造成什麼影響,中間這個部分蠻有趣的,因為在讀這書的時候我也有在看一些關於腦神經相關的書籍,就覺得很有趣。
    這邊是我讀完書之後比較有印象跟有興趣的地方。

    報酬與風險的關係

    這邊一開始就是作者與他一位朋友的對話中提到股票市場裡的風險,過去股票報酬高是因為蘊含著高風險在,如果現在股票價格高漲,那未來有兩種可能性
    1:股票在未來會下跌:等到下跌之後買進報酬會比較高。
    2:股票在未來沒下跌:因為持有股票成本高,報酬相對低。
    股價低的時候高風險高報酬率,股價高的時候卻是因為高成本低報酬率。
    作者接下來說了文明初期、威尼斯的債券、英格蘭及荷蘭的東印度公司成本差別,告訴我們成本與獲利的關係、債券造成的次級市場以及成本的重要性
    過去農業時代就已經出現投資行為,農夫可以跟別人借種子來種植,初期擁有種子的人可能很少,農夫跟投資人借種子,收穫期之後要還兩倍種子,這對農夫來說成本很高,對投資人來說獲利極高,但蘊含的風險也很高,因為整體種子不多,收成如果不好對投資人也是損失慘重,初期因為資產少所以利率比較高,後期因為人們財富上升所以借貸利率就變得比較低了。
    最後用一個例子1999-2008兩次空頭,債券跟股市比起來下跌的比較沒那麼多,但空頭過後股市在這10年裡獲利超過債券,如果投資人知道這10年會有空頭而避開股市,可能會錯失這10年可提供的報酬,而也很難決定買回股票的時機。

    期望值不等於實際狀況

    這邊應該不算是很重要的地方,只是因為現在很多人都會玩手機遊戲,裡面充滿各種機率性道具,所以在網路個大討論區裡面很常出現機率計算的文章,在討論抽卡期望值之類的,這邊我就特別注意一下作者說的期望值,當然這段跟手遊沒關係,作者用輪盤做舉例,每下注一塊美金平均會損失至少5.3美分,一個晚上過去還是會有人賺錢,只不過機率不高,而股市跟轉盤類似,這次投資人站在莊家的位置,期望值是正的,只要待得久就能夠有正報酬,但期望值終究是一種猜測,待的越久結果越符合,短期內還是會有波動的。

    人性

    投資中我們強調理性投資,投資理論也都是以理性的角度為出發點,實際上突發事件發生時,人會因為個種感情因素影響決策,做出錯誤判斷,作者以下面兩個大腦區域帶入
    伏隔核:在我們有預感飲食、做愛、愉快的社交活動以及獲得金融報酬時,這個 地方最為活躍,可以說是貪婪情緒的中心。
    扁桃體:負面情緒的處理中心
    我們的情緒造就我們的人性,對於金融世界來說帶入情緒代表註定失敗,我們容易受到周遭環境的貪婪或恐懼的影響作出錯誤的判斷,我們太容易害怕,當我們感到恐懼時就會想要逃離這種心情,在以前野外求生存時這種能力比較有利於存活,在現代已經是利弊參半,在股市下跌時我們也會感到這種心情,會做出行動就只為了脫離這種心情,這時候不一定是好的決定

    後記

    這本書我買回來之後過了很久才看,在看的當下有寫筆記,但讀完之後又放置了一段時間,現在看著筆當初的筆記打文章就有一種不是很順暢的感覺,看來以後要讀完一本書馬上就整理成文章會比較好。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