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死的拖稿】#2023-004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2023.1.17-2023.1.24
過年期間南北奔波,還發生一些事讓心情與效率大受影響,因此遲遲沒有更新周記。本以為默默delay默默補上即可,居然有朋友關注我出了甚麼狀況,怎麼沒有收到文章更新的通知,看來發條還是要保持轉緊。
其實沒有拖更的這段時間,我仍然有保持閱讀和書寫的習慣,只不過蠻多內容還過於粗糙,尚未準備好更新給大家。
另外有一個更內心的糾結點還沒有釐清楚,我對於保持100%的透明仍有疑慮與抗拒,在《原則》一書當中作者反覆說明對待人事物保持開放與透明的狀態是極其重要的,但當把文章視為思考內容的集合實踐出來之際,對於透明的自己或多或少還有些緊張,我想可能是擔心這樣的自己會不會在他人的檢視之下,其實很沒料。
過去自己買書頻率很高,但認真把它看熟看透的很少,絕大部分是因為一時興起,錯誤地將擁有書本和擁有知識畫上等號,一段時間下來這個習慣儼然形成一個厚重的假象,堆滿書本的書架並沒有百分百的轉化為自己的知識,只是依循著習慣的軌跡堆疊出來。
對於知識有一種宛如沉悶雨天中沿著老舊陽台附上的水漬那般焦慮,似乎難以輕易將其清理乾淨,雖然平常水漬好像也不太引人注目,但偶爾望向窗邊時,仍然明白焦慮本身仍大咧咧掛在原地。
靠著擁有書本近乎於擁有知識這樣的自我催眠許久,雖然因為客觀上閱讀與思考的頻率還有一定的水準,也沒有真的被專家學者給狠狠戳破,但我始終明白這樣對待知識的方式只不過是在騙自己。
曾經覺得寫作作為一種揭露自己的工具頗為實用,可以將腦中的思路與奇想以文字輸出,詞句的連結定義了此刻的時空,將所描述的狀態以任何人能無法撼動的形式在世界中刻下。
但正因為揭露自己所產生的不習慣與害怕,很大程度阻礙自己對於自己的審視。
Instagram上有摯友的設定,將社交視野的範圍可以被掌握,進而保護了內容傳達者;同樣的網路的匿名性與平台設計,提供一個可以將真實的自我與網路上的自我隔閡開來。然而我在這兩者間拿捏不定自己該要有的距離,多說一點感覺羞愧緊張,少說一點又感覺差點意思。
看來這樣的坦白與開放並非只是一個原則如此簡單,沒有適當的練習可能會讓人感覺生澀或矯揉。
但,正如開頭所言,不論最後是否會將文字公開輸出,仍要保持自我書寫的習慣,回歸寫作的初衷。
avatar-img
5會員
11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泊學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2023.1.9-2023.1.16 過去幾天,因為飲食和生活的改變,左側聽力嚴重地喪失部份功能,感覺像是耳機中本來音量可以清楚聽見十格,突然間只剩下兩格左右的音量。 這個聽力的驟變自己也不是即刻察覺出來,是在某天早晨戴上耳機時,總感覺播放的音樂比起平常小生許多,正覺得奇怪時順手拿下右側耳機
#2023.1.2-2023.1.9 當你在前一段關係與狀態之中特別不適應,但難以釐清癥結點,又或著更糟的是你是清楚問題在哪,不過卻仍無法離開那樣的狀態裡。很多時候的我們,總缺了那麼一點的勇氣,滾滾紅塵當中,一切的事物與遭遇紛至沓來,從何時開始我們失去對抗世界的能力了?
#2022.12.26-2023.1.1 隔天一早Gmail收到通知,Vocus平台官方通知該文入選即時精選,打開後台發現文章瀏覽次數190次,有點受寵若驚,這就是所謂被演算法眷顧的感覺嗎XD 不過前一篇文章自己覺得頗為無聊,性質更像是一篇宣稱與自我承諾,留不住大家視野也不怪罪自己了。
#2022/12/25 以前總想養成寫日記的習慣,但要能每天抽出時間,踏實整頓好每天的思緒與想法,實在太過苛刻,反而讓自己避而遠之。思來覆去,倒不如嘗試一個以周為時間單位的文本。 目前企圖在週記中記下一些日常所見所聞,或許還能對自己有些更深層的探索,對於終點在哪就暫時末急躁...
像個怠速的內燃機,慢慢回顧一下2020年​ 大約是2020年的九月底​開始,有個小小的計畫,或著說是挑戰​ 「每周閱讀一本書」​ 累積到2020年底,目標閱讀量應該是13.5本書​, 而實際閱讀量為9本,所以完成比率是66%​ 綜合下來,不得不說在跨不同領域閱讀時​, 很常會有求生不得,求死...
自從有了閒錢,便開始不停地買書,十餘年來幾乎成了囤書症,架上總有好幾本買來初翻幾頁就再也未曾翻閱的書,直至今日,定下心來想用網誌的方式讓自己買的多、也能看的多、最好寫的多。 雖然還只是個學生,能花用的也只是小錢,但自己在兩個地方上不太省錢,
#2023.1.9-2023.1.16 過去幾天,因為飲食和生活的改變,左側聽力嚴重地喪失部份功能,感覺像是耳機中本來音量可以清楚聽見十格,突然間只剩下兩格左右的音量。 這個聽力的驟變自己也不是即刻察覺出來,是在某天早晨戴上耳機時,總感覺播放的音樂比起平常小生許多,正覺得奇怪時順手拿下右側耳機
#2023.1.2-2023.1.9 當你在前一段關係與狀態之中特別不適應,但難以釐清癥結點,又或著更糟的是你是清楚問題在哪,不過卻仍無法離開那樣的狀態裡。很多時候的我們,總缺了那麼一點的勇氣,滾滾紅塵當中,一切的事物與遭遇紛至沓來,從何時開始我們失去對抗世界的能力了?
#2022.12.26-2023.1.1 隔天一早Gmail收到通知,Vocus平台官方通知該文入選即時精選,打開後台發現文章瀏覽次數190次,有點受寵若驚,這就是所謂被演算法眷顧的感覺嗎XD 不過前一篇文章自己覺得頗為無聊,性質更像是一篇宣稱與自我承諾,留不住大家視野也不怪罪自己了。
#2022/12/25 以前總想養成寫日記的習慣,但要能每天抽出時間,踏實整頓好每天的思緒與想法,實在太過苛刻,反而讓自己避而遠之。思來覆去,倒不如嘗試一個以周為時間單位的文本。 目前企圖在週記中記下一些日常所見所聞,或許還能對自己有些更深層的探索,對於終點在哪就暫時末急躁...
像個怠速的內燃機,慢慢回顧一下2020年​ 大約是2020年的九月底​開始,有個小小的計畫,或著說是挑戰​ 「每周閱讀一本書」​ 累積到2020年底,目標閱讀量應該是13.5本書​, 而實際閱讀量為9本,所以完成比率是66%​ 綜合下來,不得不說在跨不同領域閱讀時​, 很常會有求生不得,求死...
自從有了閒錢,便開始不停地買書,十餘年來幾乎成了囤書症,架上總有好幾本買來初翻幾頁就再也未曾翻閱的書,直至今日,定下心來想用網誌的方式讓自己買的多、也能看的多、最好寫的多。 雖然還只是個學生,能花用的也只是小錢,但自己在兩個地方上不太省錢,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完美主義常常讓人陷入無止境的追求中,疲憊不堪卻不敢稍作喘息。本文探討了完美主義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以及如何認識到自我價值不必依賴他人的認同。透過個人成長經驗的探討,提醒我們盡管無法掌控生命的一切,但釋放對完美的追求是值得的。最終,我們應該學會和自己的不完美和平共處。
Thumbnail
世界給我等著, 涅槃重生的我, 絕對會打「那些人」一巴掌, 狠狠
Thumbnail
當你遲遲不發文、不開始寫作時,可能是因為你覺得作品不夠好,有缺陷的東西不想發出去。你可能會在滑著別人的貼文時感到失落,然後繼續吸收文字資訊,卻無法開始自己的作品。在寫作的旅程中,最拙劣的開始執行也能輕易贏過看起來完美但沒有執行的計畫。 所以,別想太多,一起開始更新吧🤝
Thumbnail
明明說儘量昨天更新兩部小說,卻依舊沒有進度(最近發生一些不愉快事件影響心情,外加左腕、左肩和右手臂在痛,以及為了寫「結伴同行」耽誤了些時間😅)😮‍💨今天我會像昨晚一樣,打開Discord的「趕稿地獄區」一邊直播音樂一邊寫文(昨晚這樣做後新一篇遊記小說立即完成),感覺上在像有人監視的情況下能寫快
不小心就停更了一個多月,如果這裡有期待看見我創作的朋友的話,不好意思,這位創作者就是這麼任性,有時候我也很困擾(?) 我有一個不太好的習慣,就是常常想讓事情一次就到位,覺得作品還沒達到心目中理想的樣子,就想繼續埋頭磨練,直到達成自己的目標以後,才讓其他人看見。 但創作這回事時常是沒有終點的,只有
Thumbnail
新關係下,反思寫作對自己的意義,寫作成為記錄心情、想法的方式,如何找到平衡?同時也分享新學到的新詞語及感受。
Thumbnail
最近滑threads(穗)的時間変多了,除了是打發時間外便是注意一些我有興趣的議題,看看別人的思路。每一個話題,每一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意見。我通常是很懶得寫下來,真的是懶人(無誤)。關於「出版」,我都會想到後續產業鏈不夠健全,導致出版之路到了紙書電書出完就幾乎結束。因為才疏學淺,我就不寫為什麼後續產
Thumbnail
這本書買回家不久後,因為簡單易懂很快就看完了,一起看看為什麼醫生說可以去死沒關係? 備註:本文標題與討論內容是在有專業評估下進行的晤談工作,並非僅為字面上的意義,亦非鼓勵自傷或自殺行為。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以一種不流血的方式結束浪漫,並將回憶留存在心中。它描述了將種子埋葬在腐土中的畫面,並對浪漫與實際生活之間的對比做出了反思。
Thumbnail
《該死的阿修羅》是以三部曲的形式呈現,此文將圍繞在這三部曲上,介紹其功能,並以六個人物詹文、阿興、琳琳、黴菌、小盛、Vita為主軸來探討。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完美主義常常讓人陷入無止境的追求中,疲憊不堪卻不敢稍作喘息。本文探討了完美主義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以及如何認識到自我價值不必依賴他人的認同。透過個人成長經驗的探討,提醒我們盡管無法掌控生命的一切,但釋放對完美的追求是值得的。最終,我們應該學會和自己的不完美和平共處。
Thumbnail
世界給我等著, 涅槃重生的我, 絕對會打「那些人」一巴掌, 狠狠
Thumbnail
當你遲遲不發文、不開始寫作時,可能是因為你覺得作品不夠好,有缺陷的東西不想發出去。你可能會在滑著別人的貼文時感到失落,然後繼續吸收文字資訊,卻無法開始自己的作品。在寫作的旅程中,最拙劣的開始執行也能輕易贏過看起來完美但沒有執行的計畫。 所以,別想太多,一起開始更新吧🤝
Thumbnail
明明說儘量昨天更新兩部小說,卻依舊沒有進度(最近發生一些不愉快事件影響心情,外加左腕、左肩和右手臂在痛,以及為了寫「結伴同行」耽誤了些時間😅)😮‍💨今天我會像昨晚一樣,打開Discord的「趕稿地獄區」一邊直播音樂一邊寫文(昨晚這樣做後新一篇遊記小說立即完成),感覺上在像有人監視的情況下能寫快
不小心就停更了一個多月,如果這裡有期待看見我創作的朋友的話,不好意思,這位創作者就是這麼任性,有時候我也很困擾(?) 我有一個不太好的習慣,就是常常想讓事情一次就到位,覺得作品還沒達到心目中理想的樣子,就想繼續埋頭磨練,直到達成自己的目標以後,才讓其他人看見。 但創作這回事時常是沒有終點的,只有
Thumbnail
新關係下,反思寫作對自己的意義,寫作成為記錄心情、想法的方式,如何找到平衡?同時也分享新學到的新詞語及感受。
Thumbnail
最近滑threads(穗)的時間変多了,除了是打發時間外便是注意一些我有興趣的議題,看看別人的思路。每一個話題,每一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意見。我通常是很懶得寫下來,真的是懶人(無誤)。關於「出版」,我都會想到後續產業鏈不夠健全,導致出版之路到了紙書電書出完就幾乎結束。因為才疏學淺,我就不寫為什麼後續產
Thumbnail
這本書買回家不久後,因為簡單易懂很快就看完了,一起看看為什麼醫生說可以去死沒關係? 備註:本文標題與討論內容是在有專業評估下進行的晤談工作,並非僅為字面上的意義,亦非鼓勵自傷或自殺行為。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以一種不流血的方式結束浪漫,並將回憶留存在心中。它描述了將種子埋葬在腐土中的畫面,並對浪漫與實際生活之間的對比做出了反思。
Thumbnail
《該死的阿修羅》是以三部曲的形式呈現,此文將圍繞在這三部曲上,介紹其功能,並以六個人物詹文、阿興、琳琳、黴菌、小盛、Vita為主軸來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