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的開始,因為網路和電腦科技的普及化,資金,地位,權勢等過去的掌控優勢,已經慢慢在鬆動。如facebook,google等龐大的企業,是因為知識和技術的優勢,以小蝦米打贏大鯨魚的姿態,硬搶下本來的微軟,yahoo等舊的大企業的業務版圖。
@但是知識經濟搶占傳統經濟的版圖,雖然讓無資金,無地位,無權勢的年輕創業者,可以和傳統掌有資金權勢的舊企業,來個分庭抗禮,平分天下。但是筆者觀察到,這些新興的知識經濟企業的創業者,都有個共有的特性-精通電腦程式,而且在技術的創意想法上超過前人一大截。
@對於台灣工業局,輔導傳統產業接受電腦4G新技術,想要創造產業的紅海版圖與新利基。筆者覺得立意非常好,但是筆者觀察,知識經濟的創業者,如果僅僅以圖像,音樂,戲劇,表演等「創意思考」方式來創業,通常是格局有限,甚至失敗退出市場居多。
@而知識經濟的創意產業,成功的例子中,似乎以與電腦科技結合者,成功機率較大。例如台灣霹靂布袋戲的武打電腦特效,周星馳的西遊降魔錄系列電影等等。意即,一百個絕妙的平面圖像創意點子,不如一個超精細的立體電腦特效畫面,來的吸引人。這用於對資金主提案,或對於打動消費者,都是同樣的原理,所謂百論不如一戰,一百個創意不如一個做出來的電腦動畫。
@曾在電視節目中,聽到一個歐洲的戲劇工作人員,說台灣的前製很強(提出創意想法),後製很弱(把創意變成實際的電腦圖像或戲劇作品),這位歐洲朋友似乎認為台灣文創工作者,提案發想的想像力與創造力,幾乎比歐洲的文創者旺盛與多樣,但對於想像力與創造力做成實體,就沒有相對足夠的執行力。
@所以還是一句老話,音樂,繪師,戲劇創作者,甚至傳統產業企業主,如果有時間,不要排斥地,多少學一點基本的電腦程式,不用能寫軟體寫遊戲甚麼的,至少知道電腦運作的原理,與電腦系統的思考,知道一想法要執行為電腦程式,將有多複雜,提案時就不會太天馬行空,會考慮到創意在電腦和機器技術執行的難度,眼高手低,創意與執行力不平衡的現象,或許可以改善一些。
2016/6月,於台北永康街丹堤咖啡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