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記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創作者:蔡旻芸
我走在我過往的上下班路上,我很喜歡這裡的夕陽──倒映在田水裡時,總是與天空中交織出一片繽紛綺麗。有著最淡的粉紅色,蘊染著亮黃色,於是濃膠厚彩的橘色便出現了。總是在發光的灰白色,硬生生被寶藍色、淺藍色至深藍色擋著,其下又有各種翠綠與慘綠,山稜穩厚地用它的身軀把天空與水面劃成兩個世界。而傍晚時帶著灰褐與灰白淺黃的田水,散落一點點由灰影,深紫色隨著月光正悄悄襲來。
我過往很少只看這片天空,因為我一直忙著前去處理什麼。上班時我只能看著眼前,避免被總是違規的用路人擦撞。下班時我往往只能注視眼前,無法探索夜的黑。這裡的天空,往往是灰白色的,非常少數運氣好的日子裡,會有一片藍天,藍到將山巒染成靛藍色的那種藍天。
我不知道我在做什麼。以往我總是趕往下一個城市,開始另一段生活。甚至我有種逃跑的錯覺,一種「在這個城市待著不舒服,只好逃到下一個城市」的錯覺。但是我這次不知道為什麼,像是下定決心告別一樣,走在各種我去過的路上。慢慢地,將我在這裡的各種情緒還給這個城市。
我不喜歡這裡。應該說,在這裡發生的事、遇到的人,讓我不喜歡這裡。我第一次來這裡時,帶著疲憊的身心往下看著一個漁港,點點星火與人聲,加上海港霧氣,讓我想著要在此駐足。同時卻又有個聲音響起:不,你不會。
後來的幾年,也是我人生的許多年,我在台灣各地流浪。許多鄉鎮社區我都駐點過,我一方面是因為工作,一方面也是喜歡這樣流轉的生活。我透過接觸不同的人去得到我未接觸領域的知識。我從來不覺得自己是什麼風雅文人或是知識分子;這種身分沒什麼好自居的,而往往以此自居的人,品格不怎麼樣。我走到一個地方,駐足,開始認識這裡的人,聊天,工作,讀其他類別的書,讓我對這個世界更加理解一點。也讓我覺得這個世界又有趣了一點。
我似乎從來不覺得我會在哪裡定居,而確實截至目前,我對於定居的嘗試沒有一次成功。我隨著工作流浪,即使工作地點不變,我也還是讓我自己換了一個居所。這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我曾經住在三峽,卻在大安區工作。每天搭著國道直達車通勤。一路上我從在地氣息濃厚、人情味埋在鄉土味裡、在地社群連結跟在地文化強烈的地區,經過隧道,像是時光轉換般轉到一個有大量外來人口、步伐極快的地區。
上班是上班,大安區有大安區的樣貌,大安區的人都有著不同的特質與臉孔。我每週出差幾天的社區,那些人彼此的特質與臉孔相近了一點。而我居住的三峽,我總覺得有各種秘密等著我去探尋。我拜過清水祖師廟、走過三峽老街、吃過三峽公有市場、拜訪過三鶯部落、吃過阿婆壽司、爬過鳶嘴山、常常逛北大校園。聽說三峽是客家聚落,但是,各種食物吃在嘴裡卻很跟新竹的客家味差距極大。「啊這邊是客家聚落啊?但是這邊的人跟新竹跟美濃的都好不一樣」我這樣想著,開心地在社區裡發現各種有趣的故事。
我的新同仁說他希望租屋處離上班地點近,可以「跟服務的社區同一脈動」時,我好驚訝。我喜歡上下班有區隔的兩個地點。我喜歡上班時在一個地點探索,下班後又在另一個地點探索。因為總是在社區駐點,我喜歡接觸各種不同的人與在地情,好讓我的生活與工作有一個分隔──我總要找到不同的群體,來抒發我對眼前對象的焦躁。
我正要離開的這個地方,他們似乎隔著溪也有很強烈的群體特質與在地認同。這讓他們即使大量北漂,卻也難以撼動地方上的觀念與思想。或者說,會留在這裡的人,本身就是偏向保守的。我變得即使上班地點和住所有三十分鐘車程的距離,卻感受不到異地帶來的有趣觀點。雖然說飲食確實隨著田野跟海港的區別有所不同,政治傾向也有所不同,但是人的性格與面對他人他事的反應卻大部分是相似的。當前同事說他曾經北漂很多年時,我很驚訝。因為我不管怎麼溝通,他的處事方式都像極了上一代的在地人。
我很明確地察覺到我不開心,所以我慢慢走著,一邊講著電話,一邊去到熟識的店裡──做這些事,將我的感覺還給這個地方。
我大概很難認為我就是某個群體之一,我雖然會說我是台灣人,但是我很難去認定我是__人。有可能是我對哪裡都沒有強烈歸屬感,也有可能是我就是我自己而已。即將展開的新工作,我帶著一點點不甘願。因為我覺得我會就此長居在我要去到的社區裡。這種感覺很強烈,強烈到我似乎被逼著放棄了流浪的慾望。就好像曾經我離開這個社區時,不知道為什麼像是被呼喚著回頭,社區篤定有一天我會回歸一樣。明明我就不是在這個社區裡出生長大的啊!
我已經到了一個對未來知道把握什麼就不會徬徨的年紀了,但是深埋在我心中的,到底是什麼呢?我是不是,還沒有滿足我對這個世界的欲望?是不是還想著首爾的雪、雲南的大薄片跟加拿大的綠色屋頂之家?我多麼希望我能夠隨著商隊走一次絲路,親眼見到樓蘭古城的興盛。多麼希望當個吟遊詩人,在楓葉新綠之前,走在發亮的湖水旁。
那些我東奔西跑的日子,在月光海下的帳篷裡道別,而我跟對方早上才一同看海,聊著人生與抉擇。對於緣分我似乎從不痛惜,只是用我的臉孔,在每個地方流浪。我很想念很想念,我走過的每一個地方。想念住在那裡的日子,想念曾經有的每一副面容。原來安定,對我來說是這麼不嚮往的一件事。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作為一位對人文學深感興趣的學生,我深知討論對概念釐清的重要。身為一個推動審議式民主的成員,也作為一位對教育深感興趣的助教。我嘗試將各種議題用淺顯的語言寫成一篇篇故事,我很希望大家不只是看文章,也透過討論來理解公民社會的運行。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我記得我在嘉義第一次吃到南部粽的感受。
我是什麼樣的人,跟我放的屁,互相證成。 開工順利啊。
我大學面試課輔班的兼職時,主任跟我說:「我們之前有用過男性,可是他打小孩欸,他打小孩欸。」語氣中充滿不可置信與強調。 我在聽的當下,覺得那個曾經在那裡工作的男生一定不知道自己身上發生了什麼吧,他一定不知道自己怎麼了。 跟課輔
《香港仔》,中國名稱為《人間小團圓》,內容有團圓之感但是香港仔無疑能讓人更理解影片內容。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這部片在說香港人的生活,說生活就是在吸氣憋住吐氣之間這樣循環度過的。雖然影片中從未出現圓月但是隱約有月圓人團圓的味道,中秋看很有感觸。這部片的分鏡不錯,埋的梗都有出來讓影片形成一氣呵成的氣勢
某天一位小孩湊到我身邊唸完他的劇本跟製作團隊名單後,剛好他的金錢券從他的書包裡掉出來,他就開始跟我講他們班上的金錢制度與社會現況。他讀的是實驗學校,有很多事情老師是不介入的,學生之間會自發形成規則跟制度,這些規則跟制度絕大部分都可以對應到社會上。 他們班上可以經由勞動(清潔掃地)或是擔任職務(當股長
我記得我在嘉義第一次吃到南部粽的感受。
我是什麼樣的人,跟我放的屁,互相證成。 開工順利啊。
我大學面試課輔班的兼職時,主任跟我說:「我們之前有用過男性,可是他打小孩欸,他打小孩欸。」語氣中充滿不可置信與強調。 我在聽的當下,覺得那個曾經在那裡工作的男生一定不知道自己身上發生了什麼吧,他一定不知道自己怎麼了。 跟課輔
《香港仔》,中國名稱為《人間小團圓》,內容有團圓之感但是香港仔無疑能讓人更理解影片內容。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這部片在說香港人的生活,說生活就是在吸氣憋住吐氣之間這樣循環度過的。雖然影片中從未出現圓月但是隱約有月圓人團圓的味道,中秋看很有感觸。這部片的分鏡不錯,埋的梗都有出來讓影片形成一氣呵成的氣勢
某天一位小孩湊到我身邊唸完他的劇本跟製作團隊名單後,剛好他的金錢券從他的書包裡掉出來,他就開始跟我講他們班上的金錢制度與社會現況。他讀的是實驗學校,有很多事情老師是不介入的,學生之間會自發形成規則跟制度,這些規則跟制度絕大部分都可以對應到社會上。 他們班上可以經由勞動(清潔掃地)或是擔任職務(當股長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高雄出差的日子裡,開始了二地居的生活體驗,發現工作與生活可以無縫連接。不論是參加六年石斑童趣營,享受地方美食,還是透過與朋友聚會,這些生活片段都為我帶來了不同感受。高雄不僅是一個工作地點,更是我的第二故鄉。在這裡,重拾與朋友的情感連結,享受在地生活多樣性。希望透過我的分享能激勵更多人探索生活的美好。
Thumbnail
一個平凡設計師在中國職場勞動的求生日記, 與未來部落格的書寫方向。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高雄到花蓮工作的日子中,偶然間被美麗的天空景色所吸引,開心地回家的心情。這樣的特別景色讓作者第一次停下車來觀賞,分享給大家一同欣賞。
Thumbnail
#生活旅行seeingtheworld 二年旅居在台灣不同城市,真的明顯感受到各地方所帶給的不同氛圍,那種氛圍因其地理的環境,歷史的演進而有所不同,也因這份不同,發展了出各自的生活樣貌和人文特色。 你可想像深處在阿里山石棹的生活是怎樣嗎,每到夜幕降臨,那濃霧籠罩在整個山頭,所有店家
Thumbnail
在都蘭的時間慢得像延長了三倍。都蘭很美,出門走路五分鐘即可見一望無際的大海,綿延不斷的青山。若是天氣好的夜晚,仰頭便能看到滿天的星星,每一顆都大得像牛的眼睛。晚風吹過我的髮絲,空氣中有海的鹽味,沿著台11藍色公路,我開始在星空下慢跑。
Thumbnail
往返台北台中,不知多少回了?總是喜歡由北二高轉西濱公路,沿著海線回台中。不為別的,單純地想看海。看了海,總覺得心中又增添不少能量。所以,崎頂海濱也好,通霄海濱也好,或者大安海水浴場,都曾有我的身影。
Thumbnail
在東京求學多年,我已經深深融入這座繁華的城市。每當夜幕降臨,霓虹燈閃爍的街道上,我不禁懷念起遠方的故鄉─台灣。 偶爾會有些在台灣的朋友問我:「你在國外是不是過得很爽很棒啊?有沒有每週五晚上喝酒參加派對?每週末逛街購物?」他們眼中的國外,是一個充滿自由與刺激的樂園,然而,我的回答總是掩飾不住內心
Thumbnail
那片潮濕的湛藍與灰,為什麼想逃?為什麼留下? 和你流淌,聽海浪靜靜呼吸的早上,我沒看到答案! 只知道手捧咖啡,孩子的滑板車滑過濱海視線, 平凡生活因著消失看似不凡,藍天與海因為原點有著不同的眼界。
我是來自異鄉的過客 來到東海岸的都城  是海水的潮聲 喚我來  是海鳥的飛翔 帶我來 恬靜安閒的背後 沒有喧嚷         沒有雜鬧         只有宜人的夜 夜裡 睡眠沉熟 我悄然而行 怕驚醒 這都城的夢 學庸76.01.31 記至陳志明家中有感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高雄出差的日子裡,開始了二地居的生活體驗,發現工作與生活可以無縫連接。不論是參加六年石斑童趣營,享受地方美食,還是透過與朋友聚會,這些生活片段都為我帶來了不同感受。高雄不僅是一個工作地點,更是我的第二故鄉。在這裡,重拾與朋友的情感連結,享受在地生活多樣性。希望透過我的分享能激勵更多人探索生活的美好。
Thumbnail
一個平凡設計師在中國職場勞動的求生日記, 與未來部落格的書寫方向。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高雄到花蓮工作的日子中,偶然間被美麗的天空景色所吸引,開心地回家的心情。這樣的特別景色讓作者第一次停下車來觀賞,分享給大家一同欣賞。
Thumbnail
#生活旅行seeingtheworld 二年旅居在台灣不同城市,真的明顯感受到各地方所帶給的不同氛圍,那種氛圍因其地理的環境,歷史的演進而有所不同,也因這份不同,發展了出各自的生活樣貌和人文特色。 你可想像深處在阿里山石棹的生活是怎樣嗎,每到夜幕降臨,那濃霧籠罩在整個山頭,所有店家
Thumbnail
在都蘭的時間慢得像延長了三倍。都蘭很美,出門走路五分鐘即可見一望無際的大海,綿延不斷的青山。若是天氣好的夜晚,仰頭便能看到滿天的星星,每一顆都大得像牛的眼睛。晚風吹過我的髮絲,空氣中有海的鹽味,沿著台11藍色公路,我開始在星空下慢跑。
Thumbnail
往返台北台中,不知多少回了?總是喜歡由北二高轉西濱公路,沿著海線回台中。不為別的,單純地想看海。看了海,總覺得心中又增添不少能量。所以,崎頂海濱也好,通霄海濱也好,或者大安海水浴場,都曾有我的身影。
Thumbnail
在東京求學多年,我已經深深融入這座繁華的城市。每當夜幕降臨,霓虹燈閃爍的街道上,我不禁懷念起遠方的故鄉─台灣。 偶爾會有些在台灣的朋友問我:「你在國外是不是過得很爽很棒啊?有沒有每週五晚上喝酒參加派對?每週末逛街購物?」他們眼中的國外,是一個充滿自由與刺激的樂園,然而,我的回答總是掩飾不住內心
Thumbnail
那片潮濕的湛藍與灰,為什麼想逃?為什麼留下? 和你流淌,聽海浪靜靜呼吸的早上,我沒看到答案! 只知道手捧咖啡,孩子的滑板車滑過濱海視線, 平凡生活因著消失看似不凡,藍天與海因為原點有著不同的眼界。
我是來自異鄉的過客 來到東海岸的都城  是海水的潮聲 喚我來  是海鳥的飛翔 帶我來 恬靜安閒的背後 沒有喧嚷         沒有雜鬧         只有宜人的夜 夜裡 睡眠沉熟 我悄然而行 怕驚醒 這都城的夢 學庸76.01.31 記至陳志明家中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