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人之家》---用鏡頭說出無法言喻的親情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左為導演盧盈良姪子
導演盧盈良離家二十多年,某日接到媽媽一通電話,請他回家幫忙拍遺照,他開始意識到自己時間有限,決心回家重尋自我。回到家中他拿起攝影機,想錄下會通靈的哥哥,最後變成記錄自己整個家族的故事。
每一個平凡的鏡頭都細膩入理。
母親叨煩的殷切,哥哥堅毅的持守,姪子天真的無望,還有父親漫不經心的坐待,每一個家人真實赤裸地呈現在大螢幕上,看似擁有信仰的家族卻充滿對命運、對彼此的怨懟,但是這一雙雙怨懟的眼神,藏不過鏡頭光片的折射,散發著親情間最純粹的真摯。
導演會通靈的哥哥
電影院內坐滿了人,很多年輕人,一開始以為像這樣枯燥乏味的紀錄片吸引不到觀眾,看來是我錯了。
一個回家重尋自我的故事,好似觸碰了年輕靈魂深處的疑問,我們從何而來,我們是誰,要往哪裡去?我們沒有想到那個我們如此想要掙脫的家,如鵝毛之輕卻又如泰山沉重。跟隨導演的鏡頭,觀眾一起找尋遺落在不知家中哪個角落的靈魂拼圖,是在那個大家無所事事坐在一起的客廳?亦或是在總會發生爭執的廚房?我們找尋那個期待父母正視理解的自己,以及與那個知道自己的父母無法如此做到的自己對話。
導演努力拼湊,努力編織,雖然未能找全完整的圖畫,可是每一塊拼圖都美麗動容,他還在旅途上,電影結束時我們驀然發現自己也在那旅途上。
avatar-img
14會員
27內容數
用腳寫出來的,是人間最瑰麗的散文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弓若昔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艾利,從鄉下來到倫敦知名大學攻讀服裝設計的純樸女孩,在租屋處中常常看見一名謎樣金髮女子珊蒂的幻影,艾利穿越時空成為珊蒂,走入她的世界,體驗六零年代蘇活區的繁華艷麗,也捲入一樁陳年凶殺案。
艾利,從鄉下來到倫敦知名大學攻讀服裝設計的純樸女孩,在租屋處中常常看見一名謎樣金髮女子珊蒂的幻影,艾利穿越時空成為珊蒂,走入她的世界,體驗六零年代蘇活區的繁華艷麗,也捲入一樁陳年凶殺案。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20241003   第四十三篇,正式進入十月。九月最後幾天好累,十月又來了颱風,放了好幾天假,想起去年的風雨,忽然覺得當時在嘉表工作的日子格外值得懷念和珍惜。那裡大概匯聚了我許多的情緒,也觸發了一些小小的思緒,喜歡當時工作回家後,都能留下有意思的記憶。
Thumbnail
九月份「海光電影院」再次播映《神人之家》,並邀請盧盈良導演與台通主持人李毅誠參與映後座談。電影播映的前一天,盧盈良收到《神人之家》將在今年 11 月於法國上映的消息,他直言一路以來是緣分使然,電影之神為他與他的家人所帶來的變化,是一段非常神奇的旅程。以下文字整理映後座談部分內容,與各位讀者一同分享。
Thumbnail
導演盧盈良回到離開了二十年的家鄉,想拍出家的故事,不是溫馨美滿的那種版本。 哥哥從小被當做神明的發言人,接受鄰居的問事,但面對自己的人生,像是被神明開了一個大玩笑。 家人們對於神明,過度承載自我想望的寄託,太過沈重的信仰與父親的陋習,迫使盧盈良不斷逃離這個家。 最後他拿起攝影機重新述說關於家的故事。
Thumbnail
夢見我在一個拍片的會場中,有一位老男人來到片場,說要來找他的女兒。 我問他的女兒是誰,此時正好有幾個 濃妝打扮很時髦的女生出來,對這老人講話很不客氣,問他為什麼來到這裡。那老男人說「我是來看妳們啊!」 感覺他們像是家人。爸爸想要找女兒,可是女兒很不高興看到爸爸,講話 口氣很不好。 我在旁邊看著
Thumbnail
在河內旅行時,接到日前申請的歐洲電影碩士學程的通知,沒有獲得獎學金;過了幾日,又收到備取自費生的通知。 一陣驚喜之後陷入猶豫:能如願去歐洲留學圓我的電影夢似乎很夢幻,但值得我花掉畢生積蓄去圓一個夢嗎?至少我在完全沒有相關訓練和經驗下獨立拍了兩支短片去申請,通過了第一階段、獲得入學資格,證明了自己是
Thumbnail
《神人之家》是2022年公開上映的台灣紀錄片,由盧盈良執導,以導演自身家庭為故事背景,講述了他與他家人之間的故事。(取自維基百科) 展覽介紹📽️ 導演盧盈良是一位嘉義人,從高職開始對電影非常有興趣,因此獨自來到台北生活。當家人用bbcall聯絡他時才發現他是真的下定決心離開。 2
「回家之後-紀錄片故事特展」是在府中15 3-5樓的特展。展覽中,講述的是三部台灣的紀錄片《神人之家》、《日常對話》、《給阿媽的一封信》,三個都是和家人有關的故事,都是把導演自己和家人的生活拍下來的故事。我覺得很特別,很少看過這樣的紀錄片,甚至我來之前都不知道有人會把自己生活拍成電影,今天只有看到預
Thumbnail
故事描述著一個紀錄片導演,回到家鄉,拍攝自己的家人,和家人的互動,他的角度是從「我」的第一人稱視角開始,對他來說拍攝家人,也是重新認識的一個過程。
Thumbnail
2023年3月,我在參與為期六天的「金馬影展青少年電影課」時,有幸觀賞了盧盈良導演的作品《神人之家》,也聽到導演本人的分享。雖然無法完整記得觀後的感受,但我記得我非常喜歡,也給出四顆星的評價(滿分5顆星)。時隔近一年,2024年2月,這次在府中15《回家之後》紀錄片故事特展中,又再一次遇到了這部
20241003   第四十三篇,正式進入十月。九月最後幾天好累,十月又來了颱風,放了好幾天假,想起去年的風雨,忽然覺得當時在嘉表工作的日子格外值得懷念和珍惜。那裡大概匯聚了我許多的情緒,也觸發了一些小小的思緒,喜歡當時工作回家後,都能留下有意思的記憶。
Thumbnail
九月份「海光電影院」再次播映《神人之家》,並邀請盧盈良導演與台通主持人李毅誠參與映後座談。電影播映的前一天,盧盈良收到《神人之家》將在今年 11 月於法國上映的消息,他直言一路以來是緣分使然,電影之神為他與他的家人所帶來的變化,是一段非常神奇的旅程。以下文字整理映後座談部分內容,與各位讀者一同分享。
Thumbnail
導演盧盈良回到離開了二十年的家鄉,想拍出家的故事,不是溫馨美滿的那種版本。 哥哥從小被當做神明的發言人,接受鄰居的問事,但面對自己的人生,像是被神明開了一個大玩笑。 家人們對於神明,過度承載自我想望的寄託,太過沈重的信仰與父親的陋習,迫使盧盈良不斷逃離這個家。 最後他拿起攝影機重新述說關於家的故事。
Thumbnail
夢見我在一個拍片的會場中,有一位老男人來到片場,說要來找他的女兒。 我問他的女兒是誰,此時正好有幾個 濃妝打扮很時髦的女生出來,對這老人講話很不客氣,問他為什麼來到這裡。那老男人說「我是來看妳們啊!」 感覺他們像是家人。爸爸想要找女兒,可是女兒很不高興看到爸爸,講話 口氣很不好。 我在旁邊看著
Thumbnail
在河內旅行時,接到日前申請的歐洲電影碩士學程的通知,沒有獲得獎學金;過了幾日,又收到備取自費生的通知。 一陣驚喜之後陷入猶豫:能如願去歐洲留學圓我的電影夢似乎很夢幻,但值得我花掉畢生積蓄去圓一個夢嗎?至少我在完全沒有相關訓練和經驗下獨立拍了兩支短片去申請,通過了第一階段、獲得入學資格,證明了自己是
Thumbnail
《神人之家》是2022年公開上映的台灣紀錄片,由盧盈良執導,以導演自身家庭為故事背景,講述了他與他家人之間的故事。(取自維基百科) 展覽介紹📽️ 導演盧盈良是一位嘉義人,從高職開始對電影非常有興趣,因此獨自來到台北生活。當家人用bbcall聯絡他時才發現他是真的下定決心離開。 2
「回家之後-紀錄片故事特展」是在府中15 3-5樓的特展。展覽中,講述的是三部台灣的紀錄片《神人之家》、《日常對話》、《給阿媽的一封信》,三個都是和家人有關的故事,都是把導演自己和家人的生活拍下來的故事。我覺得很特別,很少看過這樣的紀錄片,甚至我來之前都不知道有人會把自己生活拍成電影,今天只有看到預
Thumbnail
故事描述著一個紀錄片導演,回到家鄉,拍攝自己的家人,和家人的互動,他的角度是從「我」的第一人稱視角開始,對他來說拍攝家人,也是重新認識的一個過程。
Thumbnail
2023年3月,我在參與為期六天的「金馬影展青少年電影課」時,有幸觀賞了盧盈良導演的作品《神人之家》,也聽到導演本人的分享。雖然無法完整記得觀後的感受,但我記得我非常喜歡,也給出四顆星的評價(滿分5顆星)。時隔近一年,2024年2月,這次在府中15《回家之後》紀錄片故事特展中,又再一次遇到了這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