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中15紀錄片故事特展 回家之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無標準答案的問題:你覺得這個世界上有神嗎,神會幫助我們嗎,祂現在在做什麼呢?

面對家人,我們通常用第一人稱視角來描述彼此的關係,像是我的媽媽、我的爸爸、我的兄弟姐妹等,強調歸屬性和親暱感,只有家人才會這樣說的這麼自然。

這部紀錄片的導演就是以自己的家庭為拍攝對象所以會帶入第一人稱來拍攝,因為他們也有家庭和家人,所以很難保持客觀的角度拍攝。


個人感想:

因為導演本身是這部紀錄片家庭的一分子,所以會入境,我個人覺得這部紀錄片非常難拍,因為要不能太以自己為中心要讓觀眾有共鳴又能有帶入感所以很難抓那個平衡點。

導演本身認為回家拍這部紀錄片也是好好重新暸解家人的好事,因為他們(導演和家人)很少拍照,所以很難留住美好的回憶,所以導演對他哥哥的小孩也就是姪子拍很多照還有錄影紀錄;但我家超常拍照,所以很多關於我的照片但我不太想拍照反而覺得浪費時間,但看完這個展之後發現拍照的重要性,因為人之後會老記憶會淡忘有照片可以幫助回憶和紀錄。

導演媽媽和爸爸年輕時的照片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導演姪子(上)小時候(下現在)


raw-image
raw-image


因為導演的哥哥會通靈加上媽媽虔誠的信仰,所以家裡有很多神明要拜。

raw-image


導演本身會懷疑有沒有神,因為很多事都不順利所以開始懷疑,並問會通靈的哥哥;我對這件事很有共鳴,因為我家也有信仰但很多次求神幫忙大多數都沒有就會懷疑神在看戲嗎或者沒有神,但之後發現很多小事都不是自己能完成的像是巧合般的感覺。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袁業成-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2/26
照片有點多了⋯
avatar-img
可能幸福學院
39會員
142內容數
可能幸福學院|非學校・親子團・幸福家|學習幸福的可能!
可能幸福學院的其他內容
2024/04/08
曼哈坦 第一次玩覺得規則不會到很難,但又很需要思考及合作,因為是四人一組,所以玩到後面就變成二打二,非常的有趣。 一開始大家都很和平,我也想說先放比較小的建築,並且以多為主,但到了第二回合,就開始互相比誰的比較高,所以這時後就變成一打一,也從這時後開始,分數就越來越少,後來也變最少分,但中間玩的
Thumbnail
2024/04/08
曼哈坦 第一次玩覺得規則不會到很難,但又很需要思考及合作,因為是四人一組,所以玩到後面就變成二打二,非常的有趣。 一開始大家都很和平,我也想說先放比較小的建築,並且以多為主,但到了第二回合,就開始互相比誰的比較高,所以這時後就變成一打一,也從這時後開始,分數就越來越少,後來也變最少分,但中間玩的
Thumbnail
2024/03/26
每到3月就是插秧的日子,雖然有很多次經驗了但下到田裡的時候還是會覺得怪怪,腳底超癢(大概這就是真正的踩💩感??)但習慣之後就會覺得很涼快! 今天覺得比以往都累,因為剛好安排到水多土少的區域,所以要一直補土才不會讓秧苗滅頂💦 後來發現先在秧苗上面捏一坨土再放會更有效! 也學到了一些插秧的小知
Thumbnail
2024/03/26
每到3月就是插秧的日子,雖然有很多次經驗了但下到田裡的時候還是會覺得怪怪,腳底超癢(大概這就是真正的踩💩感??)但習慣之後就會覺得很涼快! 今天覺得比以往都累,因為剛好安排到水多土少的區域,所以要一直補土才不會讓秧苗滅頂💦 後來發現先在秧苗上面捏一坨土再放會更有效! 也學到了一些插秧的小知
Thumbnail
2024/03/25
今天應該是我第四次插秧,做起來感覺順手很多,畢竟也有經驗了,這次和之前一樣都在好天氣,但就是太陽有點大,不過還是很順利的完成了!雖然之前有插過,但每次下去的時候,都還是有點小緊張。 今天速度也比之前快很多,也有稍微比較整齊,完成之後其實還蠻有成就感的。 2023 2022 無照片 2021
Thumbnail
2024/03/25
今天應該是我第四次插秧,做起來感覺順手很多,畢竟也有經驗了,這次和之前一樣都在好天氣,但就是太陽有點大,不過還是很順利的完成了!雖然之前有插過,但每次下去的時候,都還是有點小緊張。 今天速度也比之前快很多,也有稍微比較整齊,完成之後其實還蠻有成就感的。 2023 2022 無照片 2021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家族記憶的重要性及其在個人生命中的影響。回顧了小時候對親戚的印象,並分享了透過家族史調查的過程,強調瞭解自己家族的故事如何幫助洞察父母的成長與生命歷程。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家族記憶的重要性及其在個人生命中的影響。回顧了小時候對親戚的印象,並分享了透過家族史調查的過程,強調瞭解自己家族的故事如何幫助洞察父母的成長與生命歷程。
Thumbnail
每次當我看到電影裏有人為他人犧牲自己,我總會不自覺傷心流淚。深觀這份情感,是源自我的父親。
Thumbnail
每次當我看到電影裏有人為他人犧牲自己,我總會不自覺傷心流淚。深觀這份情感,是源自我的父親。
Thumbnail
我家不是你家,我家的事,不必外人過問及操煩。
Thumbnail
我家不是你家,我家的事,不必外人過問及操煩。
Thumbnail
知道如何稱呼你的「直系親屬」(與你關係密切的家庭成員,例如父親、母親和兄弟姐妹)和「旁系親屬」(與你關係不那麼密切的家庭成員,例如叔叔/姑姑、堂兄弟姐妹和祖父母)。
Thumbnail
知道如何稱呼你的「直系親屬」(與你關係密切的家庭成員,例如父親、母親和兄弟姐妹)和「旁系親屬」(與你關係不那麼密切的家庭成員,例如叔叔/姑姑、堂兄弟姐妹和祖父母)。
Thumbnail
如同電影《灣生回家》般,當我們試圖理解我們上一輩、上上一輩的經歷與生活時,對我們這些從未經歷過那些年、這些事的年輕人,甚至是一旁觀者而言,既非當事人,也非與當事人有共同利益時,我們為何會會想要理解眼前這位祖父母輩、父母輩等長輩的過往呢?是單純為了填補來不及參與的過去?還是在當事人還活著,甚至
Thumbnail
如同電影《灣生回家》般,當我們試圖理解我們上一輩、上上一輩的經歷與生活時,對我們這些從未經歷過那些年、這些事的年輕人,甚至是一旁觀者而言,既非當事人,也非與當事人有共同利益時,我們為何會會想要理解眼前這位祖父母輩、父母輩等長輩的過往呢?是單純為了填補來不及參與的過去?還是在當事人還活著,甚至
Thumbnail
回家之後,我們都屬於彼此 面對家人,我們總是習慣使用第一人稱視角來描述彼此的關係,例如「我的媽媽」、「我的爸爸」、「我的兄弟姊妹」等,強調歸屬性和親暱感,也只有在談論家人時會使用得如此自然。 紀錄片導演以自己的家人為拍攝對象,也不得不代入第一人稱,將自己也投入作品中,因為他們跟大部分的人一樣,都
Thumbnail
回家之後,我們都屬於彼此 面對家人,我們總是習慣使用第一人稱視角來描述彼此的關係,例如「我的媽媽」、「我的爸爸」、「我的兄弟姊妹」等,強調歸屬性和親暱感,也只有在談論家人時會使用得如此自然。 紀錄片導演以自己的家人為拍攝對象,也不得不代入第一人稱,將自己也投入作品中,因為他們跟大部分的人一樣,都
Thumbnail
故事描述著一個紀錄片導演,回到家鄉,拍攝自己的家人,和家人的互動,他的角度是從「我」的第一人稱視角開始,對他來說拍攝家人,也是重新認識的一個過程。
Thumbnail
故事描述著一個紀錄片導演,回到家鄉,拍攝自己的家人,和家人的互動,他的角度是從「我」的第一人稱視角開始,對他來說拍攝家人,也是重新認識的一個過程。
Thumbnail
特展「回家之後」是位於府中15的紀錄片特展,以「家人」為主題,並且是以導演的家人作為主題,所以導演在紀錄片當中也會入鏡、拍攝。 展場共有三層,每一層分別是「神人之家」、「日常對話」、「給阿媽的一封信」,三部都是有入圍最佳紀錄片的,非常厲害的作品。
Thumbnail
特展「回家之後」是位於府中15的紀錄片特展,以「家人」為主題,並且是以導演的家人作為主題,所以導演在紀錄片當中也會入鏡、拍攝。 展場共有三層,每一層分別是「神人之家」、「日常對話」、「給阿媽的一封信」,三部都是有入圍最佳紀錄片的,非常厲害的作品。
Thumbnail
面對家人,我們通常用第一人稱視角來描述彼此的關係,像是我的媽媽、我的爸爸、我的兄弟姐妹等,強調歸屬性和親暱感,只有家人才會這樣說的這麼自然。 這部紀錄片的導演就是以自己的家庭為拍攝對象所以會帶入第一人稱來拍攝,因為他們也有家庭和家人,所以很難保持客觀的角度拍攝。 個人感想: 因為導演本身是
Thumbnail
面對家人,我們通常用第一人稱視角來描述彼此的關係,像是我的媽媽、我的爸爸、我的兄弟姐妹等,強調歸屬性和親暱感,只有家人才會這樣說的這麼自然。 這部紀錄片的導演就是以自己的家庭為拍攝對象所以會帶入第一人稱來拍攝,因為他們也有家庭和家人,所以很難保持客觀的角度拍攝。 個人感想: 因為導演本身是
Thumbnail
想起以前第一次與神對話的經驗,是跟同年齡的同伴一起去臺北參加特會 其中一天臺上牧師邀請大家禱告,是自己與神交流的時間 當時我想起我與父親的關係,因著我小時候父母關係降入冰點,他們離婚像陌生人完全不見面 就我這麼一個女兒便夾在中間
Thumbnail
想起以前第一次與神對話的經驗,是跟同年齡的同伴一起去臺北參加特會 其中一天臺上牧師邀請大家禱告,是自己與神交流的時間 當時我想起我與父親的關係,因著我小時候父母關係降入冰點,他們離婚像陌生人完全不見面 就我這麼一個女兒便夾在中間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