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撇子的隱形優勢》讀後感想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左撇子的隱形優勢》
身為一個左撇子,閱讀這本書時有許多共鳴,和作者一樣,我總是會下意識去觀察自己與別人有哪些不一樣。
還記得小時候第一天上學時,聽到老師說用右手拿筆,我不安地看向身旁每一個同學,大家都毫不遲疑地把筆握在右手,那時我深刻感受到自己與別人的不同,當下著急到哭了出來。

左撇子在日常裡遇到的困難,無形中促進大腦成長

腦部在感受到困難時,就是腦區的新領域開始成長的訊號。
左撇子在日常生活中會遇到許多大大小小需要克服的事情,就我個人的經驗來說,入座前會先觀察座位,如果空間很大就不要緊,但空間很小就得縮著手,或是刻意坐在左側,才能避免撞到鄰座的手;上課有時會出現桌子偏右、和椅子連在一起的座位,左手沒有支撐只得懸空,只能轉動身子,企圖為左手騰出更多空間安放,但在寫申論題時,這些努力仍舊是有限的,寫完千字後的左手痠疼得簡直不是我的。
又像是體育課有時會安排桌球、羽球等課程,會出現需要靠兩兩對打累積分數的考試,右撇子的同學會向我反應「你發的球很難接」,於是左手握拍的我開始思考,如何才能發出右撇子習慣的球路,經過多次嘗試,終於和同學一起拿到將近滿分的成績。
現在我才知道,這些屬於左撇子的日常,都讓大腦無意間得到很多成長的機會。

大部分左撇子的思緒會繞遠路

一直以來,我很難馬上將腦袋的思路立刻轉為語言,在別人眼中就是個「慢半拍」的人,小時候更為嚴重,並為此困擾著,直至看到書中這段描述:
右撇子打算說話時,可以直接進出左腦整理得有條不紊的資訊倉庫,因此能夠輕易找到目標資訊、輸出成為詞語。但是大多數的左撇子必須先經過「亂排資訊的倉庫」,才能走向「整理得有條不紊的資訊倉庫」,所以思緒總是在繞遠路。
原來是因為大腦繞了遠路,左撇子的想法會先經過不擅長邏輯思考、語言的右腦,才去到左腦,比起直接用左腦反應的右撇子當然會比較慢,但也因為這樣,左撇子的左右腦發展可能會比右撇子更為平均。
慢半拍並不是因為愚笨,只是大腦處理資訊的方式不同。

有些人格特質或許與身為左撇子有關

書中提到左撇子會對環境的變化較為敏感,因右腦會接收、解讀他人的情感,左腦則是發展出自己的情感,而以腦科學來看,所謂的「高敏感族群」,是當他人情感凌駕於自身情感時,便會放大周遭對自己的刺激,因此較容易刺激到右腦的左撇子,比起右撇子更可能成為高敏感族群。
又或是左撇子經常看見別人沒發覺的事物,因為和右撇子習慣往右邊看不同,左撇子會傾向看向左邊,自然和做為絕對多數的右撇子所看見的事物較為不同。
另外還有提到很有趣的一點是,左撇子較擅於發想、創意,但在執行面較弱,所以當一群左撇子聚在一起時,執行力會很差,需要加入右撇子來增加執行力。

無論左、右撇子,都需要為大腦帶來刺激

雖然書中大部分內容是以左撇子為主角來描述,卻也提到很多關於大腦發展的描述:
雙手是我們日常活動時,會頻繁動用的部位。手也是我們全身上下能夠做出最複雜動作的部位,像是抓握、敲打、翻頁、捏起小東西等⋯⋯人就是像這樣運用雙手來行動,動用到許多腦區,使腦部更加發達。
  • 刻意改變平常的習慣,比如改變平常通勤的路線,都有助於刺激大腦。
  • 握力也和記憶力有關
  • 頻繁使用雙手,也能均衡發展大腦
先前說到體育課為了雙方好接球,我適應了右撇子的球路,但在大學時發生了一件事,細心的體育老師在一場桌球的發球考試中,特地成立一個左撇子專屬隊伍,覺得很新鮮、又是左撇子的我自然是開心地排入隊伍,卻發現我早就習慣發給右撇子的球路,要改回左撇子的球路反而沒那麼順手,還向老師要求站在右撇子發球的右側,當下只覺辜負了老師的美意。現在回想這件事,不禁覺得自己這樣,是不是也是一種思考上的僵化?
讀完這本書後,為我長久以來的疑惑有了解答,每個人都是獨特的,不需要因為自己和大部分人不同而害怕,左撇子、右撇子都好,只要不再固守日復一日的生活,適時加入變化,便能維持大腦的靈活。
現在我早已沒有那麼在意自己是個左撇子,但如果可以,我還是希望早點遇見這本書,讓從前那顆脆弱而幼小的心靈得到一些寬慰,告訴自己,日常生活中沒那麼順手的事,都是為大腦帶來成長的珍貴機會。
整本書讀來相當輕鬆有趣,無論是想了解左右撇子的差異,或是對大腦運作有所好奇,又或是本身就是左撇子的人都可以考慮入手這本書,感謝看到這裡的每一個人。

如果喜歡我的介紹,也可以考慮透過下面的連結購買書籍,我能夠得到一點點的分潤。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7會員
30內容數
正在一點一滴學習程式,相信知識量總有一天會匯聚成大海,目前專門研究前端中。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傑米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JavaScript 的型別可以分為兩類,分別是原始型別與物件型別,這邊主要談的是 ES6 的寫法。值得注意的是,JavaScript 變數本身不帶有型別,值才有。
npm 是一個套件管理工具,開發中經常需要使用第三方套件,npm 是可以用來管理很多套件的工具,這邊指的套件可能是 Library, 框架, 工具等,例如 Bootstrap, jQuery, Vue.js, babel 都可以統一由它管理。
先聲明這並不是一個典型使用番茄鐘的方法,我只是透過它來達到「維持健康」這個目標,並且因為達到這個目的,意外地回到了番茄鐘「保持專注、提升產能」的初衷。 畢業後剛開始上班,常常因為忙碌就忘記喝水,甚至會想著手上的事情再處理一下就去洗手間,於是一再拖延,不知不覺整個下午過去了,都還坐在座位上,快下班前才
JavaScript 的型別可以分為兩類,分別是原始型別與物件型別,這邊主要談的是 ES6 的寫法。值得注意的是,JavaScript 變數本身不帶有型別,值才有。
npm 是一個套件管理工具,開發中經常需要使用第三方套件,npm 是可以用來管理很多套件的工具,這邊指的套件可能是 Library, 框架, 工具等,例如 Bootstrap, jQuery, Vue.js, babel 都可以統一由它管理。
先聲明這並不是一個典型使用番茄鐘的方法,我只是透過它來達到「維持健康」這個目標,並且因為達到這個目的,意外地回到了番茄鐘「保持專注、提升產能」的初衷。 畢業後剛開始上班,常常因為忙碌就忘記喝水,甚至會想著手上的事情再處理一下就去洗手間,於是一再拖延,不知不覺整個下午過去了,都還坐在座位上,快下班前才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本篇文章探討了左右腦的功能差異,並闡述左撇子和右撇子在思維方式上的不同。左腦主要負責邏輯、分析和語言處理,而右腦則強調創造力、直覺和情感表達。文章進一步討論如何通過日常活動如運動、藝術和瑜伽促進左右腦的平衡,提升整體的思考能力與創造性,對於個人發展具有積極影響。
Thumbnail
為了要打破慣性思考,開發右腦,最近開始刻意多使用左手。
Thumbnail
很多年前看到關於左右腦學習的差異分享,大意是右腦掌管圖像,若是右腦較為發達的人學習方式是透過圖像記憶,對於畫面有比較高的敏感度,學習的方式是透過圖案或畫面來喚醒細節。而左腦發達的人對於文字及語言較為擅長,學習上會將內容轉為自己能記住的語言或邏輯
Thumbnail
根據科學研究報告,右腦具有巨大的潛能,但現實生活中卻有95%的人僅使用左腦,而右腦的潛能未得到開發。本文將從左右腦功能差異的角度來探討如何激發右腦潛能,並分享相關研究及經驗。
Thumbnail
你們可曾有過胡思亂想的經驗嗎?我常常有這樣的感覺,而且我的思考大都朝向負面的方向發展。 為什麼我會這樣呢?閱讀這本《右腦覺醒》的書之後我終於了解,原來是我們左腦在左右我們的思緒。 本書作者曾做過插畫家、廣告設計師、出版社編輯、活動企畫等工作,培養出喜歡打入人群和做手工藝的嗜好。
Thumbnail
我是左手拐(華語左撇子)從小是被「矯正」右手拿筷寫字。後來左手覺醒下,用左手寫了幾年的日記。寫的這幾年明白原來筆順筆畫等等原來是為了右手人去設計的。在不寫日記後,我也很少再用左手寫字。就找個機會重新開始吧。
Thumbnail
大女兒從出生後就發現是左撇子,不論是拿玩具,拿東西,練習拿湯匙吃飯時一律都是先伸出左手,長輩曾因此強烈的要求我們要改成右手,理由是為了讓孩子去適應群體與社會。先生自述也是左撇子,但被公公硬改正成右手,雖然現在寫字、拿餐具是右手,但他仍覺得左手做起事來比較順暢。我們曾經也猶豫是否要逐漸修正孩子的習慣手
Thumbnail
在社會文化的影響下,我們的內在功能會產生優勢和弱勢,而MBTI提供了方法來發展弱勢功能。透過觀察和反覆練習,可以將弱勢功能轉為優勢功能。
Thumbnail
右腦和修行的事情是有關聯的喔
Thumbnail
你的大腦,為什麼這樣設計? 🗯「慣用左腦」的人在乎細節,「慣用右腦」的人看重整體?你更偏向哪一邊? 🗯外向的人比內向的人遇到意外驚喜更容易感到快樂,但也更難抗拒誘惑? 🗯你是依靠正面的「紅蘿蔔」還是負面的「鞭子」機制來學習? 🗯你有多會察言觀色,越過不同大腦之間的溝壑,讀取別人的想法?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本篇文章探討了左右腦的功能差異,並闡述左撇子和右撇子在思維方式上的不同。左腦主要負責邏輯、分析和語言處理,而右腦則強調創造力、直覺和情感表達。文章進一步討論如何通過日常活動如運動、藝術和瑜伽促進左右腦的平衡,提升整體的思考能力與創造性,對於個人發展具有積極影響。
Thumbnail
為了要打破慣性思考,開發右腦,最近開始刻意多使用左手。
Thumbnail
很多年前看到關於左右腦學習的差異分享,大意是右腦掌管圖像,若是右腦較為發達的人學習方式是透過圖像記憶,對於畫面有比較高的敏感度,學習的方式是透過圖案或畫面來喚醒細節。而左腦發達的人對於文字及語言較為擅長,學習上會將內容轉為自己能記住的語言或邏輯
Thumbnail
根據科學研究報告,右腦具有巨大的潛能,但現實生活中卻有95%的人僅使用左腦,而右腦的潛能未得到開發。本文將從左右腦功能差異的角度來探討如何激發右腦潛能,並分享相關研究及經驗。
Thumbnail
你們可曾有過胡思亂想的經驗嗎?我常常有這樣的感覺,而且我的思考大都朝向負面的方向發展。 為什麼我會這樣呢?閱讀這本《右腦覺醒》的書之後我終於了解,原來是我們左腦在左右我們的思緒。 本書作者曾做過插畫家、廣告設計師、出版社編輯、活動企畫等工作,培養出喜歡打入人群和做手工藝的嗜好。
Thumbnail
我是左手拐(華語左撇子)從小是被「矯正」右手拿筷寫字。後來左手覺醒下,用左手寫了幾年的日記。寫的這幾年明白原來筆順筆畫等等原來是為了右手人去設計的。在不寫日記後,我也很少再用左手寫字。就找個機會重新開始吧。
Thumbnail
大女兒從出生後就發現是左撇子,不論是拿玩具,拿東西,練習拿湯匙吃飯時一律都是先伸出左手,長輩曾因此強烈的要求我們要改成右手,理由是為了讓孩子去適應群體與社會。先生自述也是左撇子,但被公公硬改正成右手,雖然現在寫字、拿餐具是右手,但他仍覺得左手做起事來比較順暢。我們曾經也猶豫是否要逐漸修正孩子的習慣手
Thumbnail
在社會文化的影響下,我們的內在功能會產生優勢和弱勢,而MBTI提供了方法來發展弱勢功能。透過觀察和反覆練習,可以將弱勢功能轉為優勢功能。
Thumbnail
右腦和修行的事情是有關聯的喔
Thumbnail
你的大腦,為什麼這樣設計? 🗯「慣用左腦」的人在乎細節,「慣用右腦」的人看重整體?你更偏向哪一邊? 🗯外向的人比內向的人遇到意外驚喜更容易感到快樂,但也更難抗拒誘惑? 🗯你是依靠正面的「紅蘿蔔」還是負面的「鞭子」機制來學習? 🗯你有多會察言觀色,越過不同大腦之間的溝壑,讀取別人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