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心是寶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信心就是我們內心的寶藏,只要我們心中有信仰,就會產生信心;有了信心,就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能源。現代人只知向外尋找能源;然而外在的物資即使再豐富,終究有告磬的一天,因此世界各國為了解決「能源危機」,無不派遣專家上山入海,到處探勘、開發能源。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是開採能源的專家,只要我們懂得「反求諸己」,向自己的內心開採信仰的財寶,人生就會更富有。
信仰就是對真理信受奉行;能夠對所聞所解的道理信而不疑,當下就能獲得身心的清淨;產生無比的力量。
信心與人生的關係密切。從許多名詞、用語中可以獲得印證,諸如信念、信服、信任、信奉、信守…信用卡、信用狀等;過去佛教有以衣缽為信,皇帝以玉璽為信;君子則以信譽為信,朋友更以有德為信。
做人要守信用,更要有信心;有信心的人,凡事「信守不渝」,何愁做事不能成功?僧璨大師的《信心銘》說:「至道無難,唯嫌揀擇。」有信心才能遠離一切對立、差別、是非、得失之妄念,而住於平等自在之境地。
信心是失敗時的火種,往往在你摸索的黑夜裡,照亮前面的路途。《信心門》之歌說:「世間的財富,要用信心的手去取;遼闊的江海,要用信心的船來渡。豐碩的果實,要用信心的根生長;無盡的寶藏,要從信心的門進入。有信心就有希望,有信心就有力量。信心是道德的根源;信心是智慧的媬姆,信心門裡有無限的寶藏。」
人生最大的敵人是自己,對自己缺乏信心,是失敗的主要因素;有信心不但能成就世間的功業,更能長養出世間的菩提道業。
世間上,還有什麼比信心更珍貴的寶藏呢?
—摘錄《迷悟之間1》〈信心是寶藏〉
【延伸閱讀】
《迷悟之間1》〈信心是寶藏〉
人間最永恆的那顆星
~佛光山佛陀紀念館關心您~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勵志、激勵人心的正能量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叫你們的信心既被試驗,就比那被火試驗仍然能壞的金子更顯寶貴,可以在耶穌基督顯現的時候得着稱讚、榮耀、尊貴。(彼得前書‬ ‭1‬:‭7‬) 神不在我們信心之外成就事情,「人非有信,就不能得神的喜悅;因為到神面前來的人必須信有神,且信他賞賜那尋求他的人。」決定相信主的那一刻,我們的心便開始放鬆
Thumbnail
缺少了最基本的信念 在生活中,我們常常會因為面對未知的挑戰而感到懷疑或退縮,內心充滿對自己的不確定。然而,很多時候,我們並非無法成功,而是缺少了最基本的信念——相信自己。這種信念不是一種自負,而是一種發自內心的力量,是對自己能力的堅定信任。相信自己,就像是為內心點燃一盞燈,照亮通向夢想的路。當你學
Thumbnail
信字非常重要。經云:「信為道元功德母」。開示我們,信乃是道之本元,一切功德之母。因為從信才出生一切功德。又說:「佛法大海,信為能入,智為能度。」這就是說,必須先具信心,才能深入佛法之海。若無信心,縱然廣讀佛書,對於佛法也是難於入門的。又說:佛法如寶山,信為手。所以必須有信心,才能在寶山中取得寶物。
Thumbnail
基督徒作家楊腓力:「信心就像肌肉一樣,可以鍛鍊出來。」(《禱告》,楊腓力,p134)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提升自信心的重要性以及在面對困難時堅定自信的方法。它強調了在面對打擊時如何改變自己的修為和行為,以維持自信心。此外,文章還闡述了佛教觀點,說明瞭佛菩薩對自信心的重視,以及如何培養和保持自信心。
Thumbnail
今天來談談我認為現代教會交換論歪風與靈恩騙局裡非常嚴重的現象,就是信心的問題。 「信心」跟「信」是不大一樣的東西,要先說清楚,信會有個對象,通常是某種論點、說法、事實、期待或人物、神明之類的東西,但信心多少有點強度計量的內含,例如我有80%的信心這種,但其實也無法絕對量化,總之是一種表示程度的名詞
Thumbnail
世尊在經上說:「信為道元功德母」,信是入道的源頭,一切功德都是從信心裡面生出來的,信心成就了,沒有一樣不成就。為什麼會沒有信心?就是對於事實真相不了解,只要事實真相清楚明白了,信心才會生得起來!
Thumbnail
甘堅信牧師在《真實的信心》最後一章提到對〔信心的敵人〕應嚴加提防,保持警醒。信心的敵人往往不是來自外部因素,相反的常常是由內在心理產生。
Thumbnail
「信心不足」是基督徒弟兄普遍的現象,禱告未蒙垂聽、未得祝福,很可能就陷入軟弱的境地。為什麼會這樣?甘牧師指出,因為我們是活在自然界,傾向倚賴自己的「感官知識」,而非「神話語的真理」。他又說,真實的信心就是亞伯拉罕式的信心,不是根據感官的證據,而是「神的話語」。
Thumbnail
叫你們的信心既被試驗,就比那被火試驗仍然能壞的金子更顯寶貴,可以在耶穌基督顯現的時候得着稱讚、榮耀、尊貴。(彼得前書‬ ‭1‬:‭7‬) 神不在我們信心之外成就事情,「人非有信,就不能得神的喜悅;因為到神面前來的人必須信有神,且信他賞賜那尋求他的人。」決定相信主的那一刻,我們的心便開始放鬆
Thumbnail
缺少了最基本的信念 在生活中,我們常常會因為面對未知的挑戰而感到懷疑或退縮,內心充滿對自己的不確定。然而,很多時候,我們並非無法成功,而是缺少了最基本的信念——相信自己。這種信念不是一種自負,而是一種發自內心的力量,是對自己能力的堅定信任。相信自己,就像是為內心點燃一盞燈,照亮通向夢想的路。當你學
Thumbnail
信字非常重要。經云:「信為道元功德母」。開示我們,信乃是道之本元,一切功德之母。因為從信才出生一切功德。又說:「佛法大海,信為能入,智為能度。」這就是說,必須先具信心,才能深入佛法之海。若無信心,縱然廣讀佛書,對於佛法也是難於入門的。又說:佛法如寶山,信為手。所以必須有信心,才能在寶山中取得寶物。
Thumbnail
基督徒作家楊腓力:「信心就像肌肉一樣,可以鍛鍊出來。」(《禱告》,楊腓力,p134)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提升自信心的重要性以及在面對困難時堅定自信的方法。它強調了在面對打擊時如何改變自己的修為和行為,以維持自信心。此外,文章還闡述了佛教觀點,說明瞭佛菩薩對自信心的重視,以及如何培養和保持自信心。
Thumbnail
今天來談談我認為現代教會交換論歪風與靈恩騙局裡非常嚴重的現象,就是信心的問題。 「信心」跟「信」是不大一樣的東西,要先說清楚,信會有個對象,通常是某種論點、說法、事實、期待或人物、神明之類的東西,但信心多少有點強度計量的內含,例如我有80%的信心這種,但其實也無法絕對量化,總之是一種表示程度的名詞
Thumbnail
世尊在經上說:「信為道元功德母」,信是入道的源頭,一切功德都是從信心裡面生出來的,信心成就了,沒有一樣不成就。為什麼會沒有信心?就是對於事實真相不了解,只要事實真相清楚明白了,信心才會生得起來!
Thumbnail
甘堅信牧師在《真實的信心》最後一章提到對〔信心的敵人〕應嚴加提防,保持警醒。信心的敵人往往不是來自外部因素,相反的常常是由內在心理產生。
Thumbnail
「信心不足」是基督徒弟兄普遍的現象,禱告未蒙垂聽、未得祝福,很可能就陷入軟弱的境地。為什麼會這樣?甘牧師指出,因為我們是活在自然界,傾向倚賴自己的「感官知識」,而非「神話語的真理」。他又說,真實的信心就是亞伯拉罕式的信心,不是根據感官的證據,而是「神的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