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3/04/22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雜談】當聽眾也需要學嗎?讓聽音樂樂趣加倍的三個提議

文/楊學長

前言

在正式開始前,想先分享讓我起意寫這篇文章的一個經驗。
事情發生在高二時的美術課,老師允許我們邊播音樂邊做勞作,大夥這下可興奮了,畢竟對不能使用手機的私校學生來說,要在上學期間聽到音樂幾乎是癡人說夢,也個個迫不及待想藉此展示自己的品味,我當然也不例外,當時放的便是下面這首日本爵士樂團bohemianvoodoo的〈Nomad〉。
播了十數秒後,一位同學大概是終於忍不住了,大喊:「怎麼都沒有歌詞啊?」讓我既錯愕又不甘,但也只能自個兒生悶氣,為曲子,更為自己打抱不平,難道沒歌詞就不是音樂、就不能放嗎?
不過很快地我領悟兩件事:第一,回想起來,不看場合挑曲子又沒人附和這件事十分尷尬;第二,有些(甚至是「大部份」)人聽音樂是只聽,或「只能」聽到人唱歌的,義務教育教過看五線譜跟吹直笛,卻沒怎麼教我們聆聽,這樣要如何真正享受音樂呢?
本文的主要目的,不在使各位成為「好」聽眾,畢竟這點我也還在努力,而是想協助各位更充分地享受音樂的樂趣。綜合與友人交流,還有教學工作中與學生互動獲得的經驗,我根據實踐難度,由淺入深提出三個層次的建議,搭配音樂以外的例子輔助說明,保證老嫗能解。

我的提議

一、聽見全景:認識常見樂器的聲音
除了人聲之外,吉他、貝斯、鼓,還有鋼琴、電子琴、合成器等鍵盤樂器(功能上和吉他類似),是樂團式編曲中最常見的樂器配置,無論風格是流行、搖滾或R&B,其中鍵盤樂器由於用途太過廣泛且音色多樣,這次暫且略過,請先認識鼓、貝斯和吉他吧。
這麼做的意義為何?以我那位大喊的同學為例,他之所以抱怨沒有歌詞,是因為他長久以來聽音樂就只有「人聲」一個焦點,這當然情有可原,畢竟人聲是我們最習慣的聲音。不過這就好比各位看蒙娜麗莎,那難以言喻的神秘微笑固然是其魅力所在,但若因此忽略達文西在背景和構圖上的巧思,未免可惜了這幅傑作。
學習辨識樂器,是為了聽見樂曲的「全景」,一旦具備這種能力,便能把原本混雜的音團根據樂器一一拆解,進而從各種角度聚焦,將視野所及盡收眼底,然後發現,原來那早已播了千百遍的愛曲,自己竟如此不熟悉,未曾「著耳」過的背景,又竟是如此豐富。
由左至右,我們可以看見貝斯手、手持口風琴的主唱、鼓手以及吉他手,每位樂手各司其職,用音符在時間畫布的空白上揮灑,共同創造了樂曲的畫面
由左至右,我們可以看見貝斯手、手持口風琴的主唱、鼓手以及吉他手,每位樂手各司其職,用音符在時間畫布的空白上揮灑,共同創造了樂曲的畫面
至於如何練習,我想聚焦單一樂器演奏是最直接的方法,下面分享三位我喜歡的樂手YouTuber,可以省去各位自行搜尋的成本,有興趣也不妨到他們的頻道逛逛。其實這個練習也不需做得多,對聲音產生印象即可,最重要的是在平日聽音樂時實踐,仔細尋找那些躲在耳朵角落的聲音。
(有關樂器各自的職責,一次說明各位恐怕難以消化,待日後再寫一篇專門講解,也能談得較多。)
◎鼓:黃子瑜
◎貝斯:Davie504
◎吉他:弓木英梨乃

二、縱向挖掘:了解作者和創作背景
先來釐清兩個詞的定義吧:所謂「橫寬」,指能藉感官從作品直接接收的資訊,以及其刺激產生的感覺;言之「縱深」者,可看作作品的一個部分,但須透過作品外的管道接觸,並且對作品解讀和價值判斷的影響,可能比「橫寬」還大。
套用簡單的例子,就好比小時候讀唐詩,第一次翻開課本,僅從詩作本身讀出的感想,即屬於「橫寬」屬性;之後老師講解了詩人生平,以及所處時代等創作背景,這些資訊不只增加,甚至改變你對作品原有的觀點,就是「縱深」的意義。
其實任何一種創作都是如此,李宗盛和林憶蓮的〈當愛已成往事〉何以深情?李白的〈月下獨酌〉何以瀟灑而淒涼?梵谷自畫像中,缺失的那隻耳朵何以讓人同情?偉大的作品之所以偉大,總與作者的親身經歷、時代環境脫不了關係
那該怎麼發掘縱深呢?當然是用各位最熟悉的Google囉,除了作品相關資料,查找一直聽不懂的歌詞也算在這個範圍。雖然看似比第一點容易,但比起只要聽聽音樂,找資料可麻煩多了,而且中文資料往往很不齊全,遇到外國創作更是如此,經常會需要一定的外語能力,故放在第二個層次介紹。
雖然最近用ChatGPT找資料也很熱門,但為了避免AI唬爛,還是先用Google吧

三、直接聯繫:學習一項樂器
我從小一開始學習古典鋼琴,直到國二準備升學才停止,老實說最後幾年是學得很不愉快,因為一來學的曲子枯燥,二來又幾乎是為了檢定練習,實在乏味,不過後來卻覺得,幸虧父母當時願意做這個投資。
無論如何,學過鋼琴確實讓我和音樂之間,建立了比一般人還強的連結,加上較早有意識地接觸樂團音樂,便自然關心起人聲以外的樂器演奏,逐漸從看譜,變成用耳朵學習,再透過不分雅俗地聆聽大量作品,用經驗慢慢歸納出何謂「高層次」(我想避免用「好/壞」分類)的編曲和演奏。
所以學習樂器,不僅能演奏自己喜歡的曲子、拉近和音樂的距離、辨別作品的層次,更甚者,當練到某個程度,將可以在腦海產生樂手演奏的畫面,並體會其編曲思維與心境,聽音樂的樂趣又進一步提升。
當然,把學樂器放在最後介紹是有理由的,它的門檻是比前兩者高出不少,這無關乎你有無天份,而是因為除了需要一筆額外花費,能否遇到教授「音樂」而非「樂器」的好老師,也很看緣分,即使如此我仍鼓勵各位,若有餘力請務必嘗試看看。
原本想放自己練習的照片,但每次都忘了拍⋯⋯上述各種經驗,對我日後學習爵士鼓幫助很大,而且會演奏樂器真的很幸福哦!

結語

以上三點提議,各位覺得如何呢?它們之間並沒有實行順序之分,也不需很強硬地要求自己達成,自然地實踐於生活才是最佳做法,就看作是筆者的小叮嚀,希望各位在聽音樂時可以想起它們。若各位有更好的想法,也歡迎分享給其他讀者認識,讓更多人能充分享受音樂。

後記

我雖專志於搖滾,對古典樂只略懂皮毛,卻十分敬愛焦元溥這位古典樂評論大家,不僅崇拜其廣博之見識、真摯入理之文字,還有對音樂乃至凡所謂藝術的本質理解之深。他所著的《樂之本事——古典樂聆賞入門》中,開卷第一章便以「是的,音樂很難懂」起頭,畢竟除了要能聽出各種的聲音,還要能記住稍縱即逝的音符,確實不是易事。
因此本文提出三項建議,試圖讓各位瞭解音樂大概怎麼聽比較有趣,體會我們從中獲得的快樂,而且相信各位也有發現,以上觀念其實都不難,只是可能需要人提點,並且本文其實還有一個遠大的抱負,是想為這個時代,人們對音樂的各種歧見紛爭,踏出解決的第一步。
無論是「主流/獨立」之爭,還是爭論「古典/流行」音樂的層次高低,又或是這幾年常見的「金曲獎」適格爭議,紛歧永遠都會存在,但現在的情況實在太嚴重,影響整體環境的健全發展。
我認為若想消弭該問題,最基本至少必須先讓更多人聽到「相同的聲音」,否則一個只聽人聲,另一個只聽吉他,兩人雖然在談同一首歌,實則牛頭不對馬嘴。接著是建立「相同的審美規則」,並不是要大家的口味變得一樣,而是要能理解評價產生,其實都有一定的規則可循,其中客觀的脈絡至關重要,絕不僅是憑主觀評斷。
最後,希望這篇文章有幫助到各位,若能分享自己嘗試後的心得,例如「愛聽的歌真的變得更好聽了!」或是「你這些方法不好,我覺得應該可以⋯⋯」等,我都會很開心,也誠摯邀請各位,為改善現在充滿爭執的風氣,盡一分心力。
長文看累了嗎?追蹤FBInstagram看我的日常碎嘴,即時取得文章發布資訊!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作者的相關文章

學長音樂黑白講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