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向宇宙!「和航太工程師一起來趟太空旅行!挑戰地球之外的未知世界」帶你認識神秘的太空(0327上市)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滿佈星星的夜空中有什麼秘密呢?
跟隨科學家的視野,一起探尋謎團
學習太空中的各種知識!
在浩瀚的宇宙中,誕生了許多未解之謎。我們能夠摸到天空嗎?為什麼星星會亮呢?宇宙有盡頭嗎?
人類首次前往太空已經是超過60年前的事了,1961年俄羅斯的東方號(Vostok)帶著太空人尤里.加加林(Yuri Gagarin,1934~1968)飛向太空,正式發動了人類探索太空的引擎。
可是就算經歷了各式各樣的太空任務,宇宙的謎團卻只增不減?
本書《和航太工程師一起來趟太空旅行!挑戰地球之外的未知世界》將由航太工程師的角度,從人類經歷過的各種重大突破及太空任務,介紹人類與宇宙之間充滿魅力又令人好奇的冒險。
❓ 什麼是航太工程?
航太工程是一門包含了工程力學、流體力學、熱力學等等研究航空飛行器的學科,對於太空探索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一門學問!

和航太工程師一起來趟太空旅行!挑戰地球之外的未知世界|田知恩著|小角落文化出版

【書籍介紹】

《和航太工程師一起來趟太空旅行!挑戰地球之外的未知世界》

跟著科學家的視野一起探尋謎團,學習前瞻知識!
登陸月球、小行星、火星,甚至航向太陽系之外,即使遭遇困難與失敗,
充滿挑戰的太空任務仍會持續下去……

「夜空中的星星到底在哪裡呢?」從很久以前,人們就會觀察天空、記錄星象。然而,直到六十幾年前,人類才真的首度突破大氣層,展開了第一個「太空任務」!
為了探索未知的宇宙,解答「月球上有生物嗎?」「天上的星星離地球多遠?」「還有其他星球可以住人嗎?」「我們可以去太空旅行嗎?」等疑問,太空任務一個接一個展開,不只送探測儀器上太空,還在太空中打造了超巨大的「國際太空站」呢!

快跟著航太工程師田恩知老師,一起航向無垠,解開太空的祕密吧!
適讀年齡:小學中年級以上,建議10歲以下親子共讀或教師導讀
作者:田恩知
繪者:金多貞
繁體中文版審訂及推薦:陽明交大機械系助理教授、陽明交大 ARRC 前瞻火箭研究中心副主任|魏世昕

【本書特色】

難道登上太空很容易嗎?跟著火箭一起飛進宇宙,探索令人好奇的星空吧!

  • 打造科學腦,108課綱自然科學領域最佳延伸閱讀
  • 由陽明交大ARRC前瞻火箭研究中心副主任,魏世昕審訂推薦
  • 適合中年級以上閱讀,10歲以下建議親子共讀或教師導讀
  • 本書學習重點:#太空任務 #阿波羅計畫 #航海家號 #國際太空站 #太空梭 #火星探測器

【書籍試閱】

※試閱順序不代表書內頁面順序,請以書內頁碼為主
〔試閱〕以太空任務為分界,解釋每次任務人類對太空的新發現
〔試閱〕深入淺出的文字與插圖,帶領孩子前進太空旅行
〔試閱〕讓孩子在進入太空探索前了解基本概念
〔試閱〕讓孩子在進入太空探索前了解基本概念
〔試閱〕讓孩子在進入太空探索前了解基本概念
〔試閱〕章節後補充歷史上發生的重大事件

【購買連結】

博客來誠品金石堂momo購物網TAAZE 讀冊三民網路書店

【作者介紹】

作者:田恩知
雖然已踏上航太工程師之路十五年,現在看見前往太空的探測船時,內心仍會感到激動。很開心自己從事著世界上最令人感到興奮的職業,今天也走向了書桌。合著作品有《少年少女,做科學吧!》。
完成韓國延世大學天文宇宙學學士及碩士課程後,在美國密西根大學取得航太工程博士學位。曾於德國航太中心與英國愛丁堡大學擔任研究員,現於夏威夷州立大學擔任助理教授,與學生們一起學習及研究。
繪者:金多貞
以前是個在休息時間畫漫畫,在書角四處塗鴉的孩子,長大後從事編輯設計,依然覺得自己最喜歡的是畫畫,於是轉行成為插畫家,夢想是即使上了年紀也要繼續堅持畫畫。繪有《金班長的誕生》、《雪兒改變的原因》、《我不是膽小鬼,是小心大王!》、《一家62口太多人了!》、《王牌畫片》、《瑞妍的女權日記》、《訂購家人》等。
※以上書名為暫譯。
譯者:黃千真
嚮往興趣與工作結合的生活,在職場打滾一大圈依然懷念在首爾專心進修韓文的日子,為了成為自己喜歡的樣子,積極透過韓文接觸各種領域,過著每天與文字打交道的譯者人生。
中文版審訂:魏世昕
國立陽明交大機械系助理教授、陽明交大 ARRC 前瞻火箭研究中心副主任。

【延伸閱讀】

「和古人類學家一起來趟時空旅行!解開人類祖先的演化之謎」

  原本許多人猜測,我們的祖先一定從遠古時代就稱霸了地球,卻沒想到化石證據告訴我們,人類祖先的體型竟然曾像幼兒園孩童一樣嬌小,在非洲草原上也不像獅子或豹一樣是勇猛的獵手。
  雖然人類並不是生來就很強悍,但在演化的漫漫長路上,人類用了最適合的方式適應環境走到了現在,成為充滿智慧的智人。或許,這才是我們人類最帥氣的地方呢!
適讀年齡:小學中年級以上,建議10歲以下親子共讀或教師導讀

【找到我們】

avatar-img
17會員
95內容數
小角落文化是台灣角川出版社旗下的童書書系,以科普類型的選書為主,致力於讓孩子愛上閱讀。另外還有【親子教養】選書、【作者專欄】等專題陸續登場。如需客服服務,請前往小角落文化FB粉絲專頁。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小角落文化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精選搞笑諾貝爾物理學獎TOP10 一起發現讓人驚喜又發笑的有趣科學! 諾貝爾獎(Nobel Prize)於1901年頒發至今,也超過了122年,授予努力於各領域的專業人士至高無上的殊榮。不過你知道其實還有另外一個獎項叫做「搞笑諾貝爾獎」嗎?是真的在搞笑嗎? 其實這些驚人的研究都來自日常生活的觀察!
【社會發生什麼事?】系列第二彈!帶你思考什麼是「公平」! 「不公平!」你在什麼時候會這樣大喊呢? 家長不曉得如何解釋的社會議題,就讓本書來幫你!
★韓國世宗圖書文化體育觀光部優秀圖書★ ★國立臺灣大學生命科學院生化科技學系副教授 陳彥榮審訂★ 不愛洗手的小孩和怪獸的奇幻探險,就此展開! 進入肉眼看不見的細菌世界,見識細菌的真實面貌!
好奇心旺盛的海倫不斷接受挑戰, 最後成為世界的希望之光! 以漫畫形式呈現影響世界的知名人物,透過閱讀潛移默化,養成孩子的好奇力、思考力與創造力!
難道長得太漂亮、個子太高大也是缺點? 日本超人氣動物學家今泉忠明 為你揭開69種滅絕動物的演化祕辛!
【生活裡的酷科學】系列,​將為小腦袋瓜裡的有趣提問提供解答,​生活裡的觀察和發現,​原來都跟科學有關係!?Wow!Amazing!​
精選搞笑諾貝爾物理學獎TOP10 一起發現讓人驚喜又發笑的有趣科學! 諾貝爾獎(Nobel Prize)於1901年頒發至今,也超過了122年,授予努力於各領域的專業人士至高無上的殊榮。不過你知道其實還有另外一個獎項叫做「搞笑諾貝爾獎」嗎?是真的在搞笑嗎? 其實這些驚人的研究都來自日常生活的觀察!
【社會發生什麼事?】系列第二彈!帶你思考什麼是「公平」! 「不公平!」你在什麼時候會這樣大喊呢? 家長不曉得如何解釋的社會議題,就讓本書來幫你!
★韓國世宗圖書文化體育觀光部優秀圖書★ ★國立臺灣大學生命科學院生化科技學系副教授 陳彥榮審訂★ 不愛洗手的小孩和怪獸的奇幻探險,就此展開! 進入肉眼看不見的細菌世界,見識細菌的真實面貌!
好奇心旺盛的海倫不斷接受挑戰, 最後成為世界的希望之光! 以漫畫形式呈現影響世界的知名人物,透過閱讀潛移默化,養成孩子的好奇力、思考力與創造力!
難道長得太漂亮、個子太高大也是缺點? 日本超人氣動物學家今泉忠明 為你揭開69種滅絕動物的演化祕辛!
【生活裡的酷科學】系列,​將為小腦袋瓜裡的有趣提問提供解答,​生活裡的觀察和發現,​原來都跟科學有關係!?Wow!Amazing!​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隨著國際間對月球資源的競爭加劇,本文探討為何現階段各國急於返回月球,以及未來可能發掘的資源與人類的太空任務計劃。分析了月球的稀有金屬、氦與水等資源的潛在價值,同時也反思了太空科技在國際間角力中的角色與未來發展。透過對科普文章的分析,揭示了這些知識如何啟發讀者對未來探索的想像。
Thumbnail
本文探討太空科技在全球及臺灣的發展歷史,從美蘇冷戰開始至今,重點介紹臺灣的太空技術發展階段及第一顆自製氣象衛星「獵風者」的成功發射,並分析這些發展對未來產業的重要性。雖然文章的內容較為晦澀,卻提供了有關臺灣在太空科技領域進展的深刻見解,對於理解全球太空競賽的背景及其影響具有啟發性。
Thumbnail
《富士號與南極企鵝》是有趣的南極考察團的日常雜談漫畫,取材1965年,日本第一艘破冰艦「富士號」的航行日誌與南極基地日常。以當年觀測員和自衛隊為模板,來敘述有趣的南極之旅的故事,跟著富士號上的船員們一起經歷這些突發世界、船上困境、與南極新鮮人物語,除了企鵝很可愛以外,南極之旅還有著什麼未知的秘密呢?
Thumbnail
根據那些西方科普作家對古老東方的想像:萬戶手持大風箏,將47枝「火箭」(或者說:煙火)綁在椅子底下,準備就緒之後,命僕人將他們一齊點燃。沒有可考的史料說明從出發到墜毀花了多短的時間(也許是因為在濃煙散去之前我們來不及觀察),也沒有人記錄下來仰著頭的數十位僕人到底是驚慌失措多一些還是恍然大悟多一些……
科技在科學的基礎上發展,能做到好多個人無法想像、無法辦到的,在看太空相關的科普資訊時,都能好有「個人之渺小,集眾人之力之偉大」的感受。
太空探索一直是人類科技進步和夢想的重要驅動力之一。
Thumbnail
Elon Musk介紹如何將人類送往火星的計劃的最新情況與偉大願景。內容提及有許多技術與想法是人類從未做過的,既然人類都未曾上火星,那麼做從沒做過的事才有可能成功,也是很合理的。 我將內容整理8項為飛往火星的關鍵技術,身為曾與太太一起看過UFO的人類
Thumbnail
登入火星、移民火星~~ 登入火星、移民火星,這似乎是電影中才有的情節。 實際生活中卻有一樣的公司,這家公司是太空科技探索公司(SpaceX),其開發了一種可重複使用的重型運載火箭SpaceX星艦,正朝著這個我們認為不可能的目標前進。 當我們腦中還停留在這個登陸火星、移民火星的想法是不可行,笑著
十五、國家航空太空總署的記錄 甚至連國家航空太空總署也有不明飛行物目擊事件。就在國家航空太空總署的太空火箭發射之後,許多不明飛行物就被許多官員看見並提出報告。國家航空太空總署對不明飛行物不採取官方態度,也不做任何可能的解釋,他們保存了被雙子星、太陽神和太空實驗室太空人目擊的數件不明物體的記載報
十三、1969年航太總署工程師 1969年,空軍調查最後一椿藍皮書的例子,這事件的文件相當有趣,因為目擊者是一位國家航空太空總署的雇員,他是一位對太空船及其設計相當熟悉的人。他所描述的不明飛行物和1948年的紀爾與懷特所目擊的很類似。他所敘述的第二部份,也相當有趣:他所描述的聲音,和別的目擊者在1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隨著國際間對月球資源的競爭加劇,本文探討為何現階段各國急於返回月球,以及未來可能發掘的資源與人類的太空任務計劃。分析了月球的稀有金屬、氦與水等資源的潛在價值,同時也反思了太空科技在國際間角力中的角色與未來發展。透過對科普文章的分析,揭示了這些知識如何啟發讀者對未來探索的想像。
Thumbnail
本文探討太空科技在全球及臺灣的發展歷史,從美蘇冷戰開始至今,重點介紹臺灣的太空技術發展階段及第一顆自製氣象衛星「獵風者」的成功發射,並分析這些發展對未來產業的重要性。雖然文章的內容較為晦澀,卻提供了有關臺灣在太空科技領域進展的深刻見解,對於理解全球太空競賽的背景及其影響具有啟發性。
Thumbnail
《富士號與南極企鵝》是有趣的南極考察團的日常雜談漫畫,取材1965年,日本第一艘破冰艦「富士號」的航行日誌與南極基地日常。以當年觀測員和自衛隊為模板,來敘述有趣的南極之旅的故事,跟著富士號上的船員們一起經歷這些突發世界、船上困境、與南極新鮮人物語,除了企鵝很可愛以外,南極之旅還有著什麼未知的秘密呢?
Thumbnail
根據那些西方科普作家對古老東方的想像:萬戶手持大風箏,將47枝「火箭」(或者說:煙火)綁在椅子底下,準備就緒之後,命僕人將他們一齊點燃。沒有可考的史料說明從出發到墜毀花了多短的時間(也許是因為在濃煙散去之前我們來不及觀察),也沒有人記錄下來仰著頭的數十位僕人到底是驚慌失措多一些還是恍然大悟多一些……
科技在科學的基礎上發展,能做到好多個人無法想像、無法辦到的,在看太空相關的科普資訊時,都能好有「個人之渺小,集眾人之力之偉大」的感受。
太空探索一直是人類科技進步和夢想的重要驅動力之一。
Thumbnail
Elon Musk介紹如何將人類送往火星的計劃的最新情況與偉大願景。內容提及有許多技術與想法是人類從未做過的,既然人類都未曾上火星,那麼做從沒做過的事才有可能成功,也是很合理的。 我將內容整理8項為飛往火星的關鍵技術,身為曾與太太一起看過UFO的人類
Thumbnail
登入火星、移民火星~~ 登入火星、移民火星,這似乎是電影中才有的情節。 實際生活中卻有一樣的公司,這家公司是太空科技探索公司(SpaceX),其開發了一種可重複使用的重型運載火箭SpaceX星艦,正朝著這個我們認為不可能的目標前進。 當我們腦中還停留在這個登陸火星、移民火星的想法是不可行,笑著
十五、國家航空太空總署的記錄 甚至連國家航空太空總署也有不明飛行物目擊事件。就在國家航空太空總署的太空火箭發射之後,許多不明飛行物就被許多官員看見並提出報告。國家航空太空總署對不明飛行物不採取官方態度,也不做任何可能的解釋,他們保存了被雙子星、太陽神和太空實驗室太空人目擊的數件不明物體的記載報
十三、1969年航太總署工程師 1969年,空軍調查最後一椿藍皮書的例子,這事件的文件相當有趣,因為目擊者是一位國家航空太空總署的雇員,他是一位對太空船及其設計相當熟悉的人。他所描述的不明飛行物和1948年的紀爾與懷特所目擊的很類似。他所敘述的第二部份,也相當有趣:他所描述的聲音,和別的目擊者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