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經典電影的觀眾都知道那部因為譯名讓很多人錯過的經典電影"The Shawshank Redemption",被當時的台灣片商冠上了上映年份而成了《刺激1995》。而同樣因為上映年份被給予令人啼笑皆非名稱的《1987大懸案》,則為我們今天的主題拉開了一面前景堪憂的序幕。
漢尼拔系列
事實上,1980年代成功的驚悚恐怖片並不少,《月光光心慌慌》、《十三號星期五》、《半夜鬼上床》甚至《小精靈》都是那個時期的作品。但是,當時主流的恐怖擔當要嘛是有著特定動機的復仇兇手、要嘛是瘋狂或悲慘到令人有些同情的社會邊緣人,不然就乾脆是超自然怪物。一個精準、沉穩又令人無法看穿的反派,不只是觀眾沒有想過,好萊塢的老闆也並不怎麼相信那行得通。
於是,在由自己第二部小說改編成的電影《1987大懸案》票房失利後。失望的原作者並不怎麼期待地讓經紀人試著向電影行業賣出第三本書。而在這樣的背景下,無論是作者、經紀人、還是整個電影圈都完全沒有料想到,這部讓主演看到名稱時問了一句「是兒童故事嗎?」的作品,竟會如此深刻地影響了電影的歷史。
《沉默的羔羊》嚇壞了所有人的同時,它也嚇壞了所有人。因為它成了至今唯一拿下奧斯卡最佳影片的恐怖電影,也是唯三拿下奧斯卡「五大獎(Big Five)」的電影。在它改變了人們對於恐怖片認知的同時,我們也重新意識到,恐怖片可以不僅僅是恐怖,還可以有更深的東西。有時候,就是那些更深的東西,帶來了更深的恐怖。
性別議題與心理分析
從2023年的我們看來,電影中有一些性別議題並不是多麼稀奇的事。甚至有些時候我們會感受到電影為了表現或迎合某些立場所做的設計有些過於刻意。但在《沉默的羔羊》出現的時代,以一個勇敢的女性做為主角,並讓我們看到她在充滿輕視與敵意的男性主導環境下,展現出無比的堅定和過人的能力,是一件非常特別也令人印象深刻的挑戰。我們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數名高大的警察或FBI環繞克麗絲的場景,但令人有目共睹的是,克麗絲比那些男性做得更好,並在和萊克特醫生的合作中,解決了事件也克服了心魔。
除了這一極具特色的「女力展現」之外,這個故事的另一個獨特的魅力就是萊克特醫生這個經典反派,以及與之緊密相關的,關於所有主要角色的心理分析。從《沉默的羔羊》到每一部前傳與續集,無論是探員、反派甚至是萊克特醫生都有一組深刻地塑造其人格的成長經歷。對這些經歷的刻畫讓《沉默的羔羊》中的「水牛比爾」、《紅龍》中的「牙仙」乃至於做為整個故事「大魔頭」的漢尼拔萊克特都在其邪惡與殘暴之外,有著一絲令觀眾同情的地方。
這些反派、克麗絲和威爾,都因為各自的創傷而尋求著突破。但在這些電影中,想變成美麗女人的水牛比爾、想得到尊重與正視的牙仙都為自己招來了毀滅。兩位探員和漢尼拔,最終也沒有達到他們真正嚮往的成功。
慾望與道德/藝術與商業
就像相對圓滿但被認為過於黑暗所以調整的《蝴蝶效應》結局,《沉默的羔羊》電影也摒棄了讓漢尼拔與克莉絲得到圓滿的小說版結局。雖然漢尼拔仍舊逍遙法外,但小說版的故事對電影製作方而言或許還是「讓壞人太如願以償」而沒有辦法對大眾交代。
而這樣的結果,諷刺地再現了漢尼拔與社會價值觀的對抗。電影的大眾性與道德性,同時也是漢尼拔作為「彬彬有禮的惡魔」所面對的深刻掙扎。藝術作品為了受到更大群體的青睞需要作出取捨,無論是否同意,這一點是每個藝術家都有所認識的。漢尼拔看起來高高在上,但在他與克莉絲和威爾的互動中,我們也能隱約地發現他內心渴望的那種認同。而藝術也是一樣,藝術中也有那些基於經驗與感受而無法放棄的部分,也有那些無法承擔的苦痛、吞噬的慾望和自我救贖的需求。
漢尼拔一方面希望克莉絲和威爾可以認同他,離開原來的社會與價值觀。但令一方面,他也崇尚教養與高文化的社會生活。漢尼拔需要一個理解他並能給予他親密的愛的對象、克莉絲則希望自己往一個羔羊的拯救者與保護者的方向成長。但電影版結局並不讓漢尼拔得到救贖與認同,他們必須繼續戰鬥,就像藝術要繼續在這個商業世界裡的戰鬥一樣。
漢尼拔的旅程還沒結束
2007,這個四部電影的系列在沒有安東尼.霍普金斯參演的前傳《人魔崛起》的慘淡評價中結束。然而,就像《1987大懸案》的失敗阻止不了萊克特醫生在幾年後成為影史經典反派,漢尼拔的旅程遠遠沒有結束。2013由邁茲.米克森飾演的另一個版本的漢尼拔萊克特重新回歸螢幕,並再次席捲了全世界。雖然本劇也已經告一段落,而且他們也一直難以取得《沉默的羔羊》和主角克莉絲的版權,所以要看到影集版的《沉默的羔羊》故事有著許多困難。但蜘蛛人都參演復仇者聯盟了,我們或許能夠再次看到另一個版本的克莉絲與漢尼拔再次共演。
而事實上,在前三部電影成功之後,出版商和作者哈里斯簽下了關於漢尼拔故事的兩本書的合約。如果《人魔崛起》之外的另一本書有一天會出現,漢尼拔的螢幕旅程就還會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