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賢的認識——《中國傳統學術之結構》簡介(之二)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楊道還 12/17/2016
(Google內容預覽 https://www.google.com/books/edition/%E4%B8%AD%E5%9C%8B%E5%82%B3%E7%B5%B1%E5%AD%B8%E8%A1%93%E4%B9%8B%E7%B5%90%E6%A7%8B/w7d6DwAAQBAJ?hl=en&gbpv=1&dq=%E6%9D%A8%E9%81%93%E8%BF%98&printsec=frontcover )
先秦的中國學術,表面看起來是百家爭鳴,其底層卻實際上是學術的分化和流變,百家有共同的起源——道。這種分化,正如《莊子·天下》篇所說:「悲夫!百家往而不反,必不合矣。後世之學者,不幸不見天地之純,古人之大體,道術將為天下裂。」先秦諸家,大多都以尊道為準則。後世的學術也繼承了這一點,如韓愈即以「傳道」為師道的最重要部分。如果將先秦學術比作河流,道就是發源地,其他各家都是從這一活水源頭流變分化出來的支流。
《天下》篇是一篇道家學術批評史。這一篇概述了道家的各個學術分支,包括了墨子。《天下》篇末,也有對名家的批評,指出名家對名實邏輯的追求是一種本末倒置的迷失。這些人的學術,《天下》篇的作者認為都是古道術的流觴,他們學術的根本都是「道」。這些人的不同是因為「道德不一,天下多得一察焉以自好」,即從同樣的道,這些人所得(德)卻不同,多數人的所得不完備。這些人以自己得到的一曲之見為是,而以他人為非,互相批評。
《淮南子·要略》則從歷史需求的角度分析了儒,墨,縱橫,和法家的先後繼起。《要略》認為,各家的學說是「與世推移」。因為時代變遷,新的問題和情況引起了新學術的出現,各家相繼出現,後者是對前者流弊的糾正和補救,例如「墨子學儒者之業,受孔子之術,以為其禮煩擾而不說,……故節財、薄葬、閑服生焉」。這種觀點認為諸家有繼承性,因外部背景變遷而分化和形成。
《天下》篇所言,屬於一種「內因」說。學術有其假設,也有內部邏輯自洽的願望,所以內因,從基本假設的推衍推廣和逐漸糾正是學術發展的內在動力。《要略》篇所言,屬於一種「外因」說。新的問題發出的挑戰,需要學術去回應,去處理,然後納入自身的框架,這是學術發展的外在動力。
老子說:「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五十一章》)這裏老子所講的是萬物中任何一物從道發端到成熟的一般情形。《天下》篇所講的「道德不一」,是從道而來的德不一,即「道同,德有差異」的意思,這就引出了道這一源頭之下的第一個分叉點,德。德是道生萬物的第一步,學術作為一物也不例外,也是一種德。《天下》篇所講正是「德畜之」,德是個立足點,「德者道之舍,物得以生」(《管子·心術上》);而《要略》篇所講正是「物形之」。即學人有這樣的德,有這樣的社會情況,學術就順理而成章,得以形成而被提出來。但老子又有「勢成之」一句。學術的發展和成熟,又需要有人的采用和運用。沒有得到采用和運用,學術就始終處於萌芽狀態。《天下》篇和《要略》篇所講,是學術之「體」的兩個方面。沒有任何學術可以解決任何問題,必須有人之用,然後學術才可以解決問題,順勢而發展成熟。沒有人之用的學術,只是故紙,死文字,流傳尚不可得,更遑論解決問題或發展成熟。所以傳統學術所講的體用範疇,是道術(術是邑中小路)和德行(有德在心的行為)合一,隱含著人這一因素,而不是純乎客觀的。這一原理也適合於任何學術。(註3)
《天下》篇和《要略》篇所講,似乎不是有意識地將各家總歸在一起,當然這與他們所處的時代有一定的關系,那時的學術家流並沒有現在人所設想地那麽分明。漢儒回溯先秦學術,旁觀者清,就有意識地將所有諸子組合在一起,以顯出其中的結構,這是一種分而又合的發展,也是漢儒對先秦學術整體性的內在要求的回應。漢代出現了「諸子出於王官」的觀點。此說見於班固的《漢書·藝文誌》,如:「儒家者流,蓋出於司徒之官……」,「道家者流,蓋出於史官……」,等等。近代章太炎認同此說,但胡適反對此說,他說:「古者學在王官是一事,諸子之學是否出於王官又是一事」。(胡適《諸子不出於王官論》,註4) 。胡適此論,非常中肯。學術之體並不在王官,但學術可以指導王官;學術之用可以在政府具官分職中表現出來,這是顯而易見的。外在功用與體的起源並非一回事。漢儒並非毫無所見,漢儒窺到了先秦學術在用這一方面的某種整體,但漢儒所講帶有大一統的意味,隱隱帶有學術在政統之下的意思,這是明顯的錯誤。《天下》篇,《要略》篇,和「諸子出於王官論」,合在一起,就覆蓋了先秦學術作為一個整體來講的體用,得到了一個粗陋的輪廓。
近代錢穆主張學術應該重會通,他說:「非通百家,亦不足以通一家」。(錢穆《莊老通辨》自序)錢穆此言也是著眼於先秦學術的整體結構。沒有整體觀,有如盲人摸象,摸到象牙的人盡可以熟知象牙的形狀,但對於自己所知為何卻沒有頭緒。又如一個眼科專家,如果他竟不知道眼睛處在什麽部位和作何用途,他盡可以精熟自己的所知,但不可能有真正理解。所以錢穆接著又說:「清儒考據,其失在於各別求之,而不務於會通。」(同上)現代人用分析的方法解釋中國人的道,或者講西方哲學,喜歡羅列出一二三四,以分得細致為能——這正是錢穆所指出的誤區。老子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四十二章》)。將道分成陰陽,本體論和認識論,就已經是「二」的層次的東西,愈分愈多,更是愈講愈遠,是向「三」和「萬物」層次的南轅北轍。這樣的解道,一無所獲可想而知。
同樣的道理也適合於西方哲學。現在的西方哲學,幾乎碎片化到了難以收拾的地步。將西方學術收拾起來,對中國人來說唯一的途徑就是從先秦學術的結構出發去認知和整理;這或許對所有人來說,也是唯一的途徑。《結構》一書,與以往單純討論中國哲學,向隅獨說,不涉及西方哲學的書不同;也與用西方哲學整理中國哲學的書不同。《結構》兼及內外因和體用,從多方面,多點用中國哲學去分解和滲透西方哲學和文化。其中包括了,西方哲學,宗教,政治,商業,和科學在先秦學術結構中各自所處,所對應的地位。這部分內容是《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例如西方的實證主義與經驗主義,其實質是中國哲學中的名實關系中的名實相符和正名而用。前者對應著實證的知識和邏輯,後者對應著常識和良知。又如,西方哲學中名實的分析,因為缺乏時間一維,造成諸多名,實,真混淆的問題,這些問題在德與名關系中,可以充分展開而得到厘清。
備註
3.
《管子·君臣下》,「是故道術德行,出於賢人。其從義理,兆形於民心,則民反道矣。」
體用這一新模型,即(內涵-人-外延)->用,在《結構》中第十三章(解德(上):名實,體用)中首次提出,並有詳盡的討論。朱熹和陳榮捷總結和綜合了六種體用關系,這一體用模型揭示了所有體用關系的內在聯系。這一新的體用模型包括了形式邏輯中內涵和外延的動態和動力學,只有在動態而非靜態的內涵和外延中,才能解釋道和德的特性。否則以無內涵和無限外延去看,道就是死寂的空空如也,如馮友蘭《中國哲學書新編》中的解釋——顯然這種解釋與道的生生不息是相悖的。
4.
關於這個公案,可以參見劉巍《「諸子不出於王官論」的建立、影響與意義》一文。以下轉引了此文中錢穆和馮友蘭對此的看法。
錢穆說:「嘗謂近人自胡適之先生造《諸子不出王官之論》,而考辨諸子學術源流者,其途轍遠異於昔。《漢誌》所列九流十家,決非一源異流,同時並出,此即觀於各家立名之不同而可見。……儒者乃當時社會生活一流品,正猶墨為刑徒苦役,亦當時社會生活一流品也」。
馮友蘭說:「……看見傅斯年的一篇稿子 ,其中說:『諸子不同 ,由於他們的職業不同』。這個說法給了我啟發。
道還按:以體用來講,這幾個人的見解,包括章太炎,皆可以成立。他們所述都是同一體用的某一個側面。所謂兼聽則明,將他們所講按照先秦學術體用結合在一起,就都可解,都有意義。而如果專同一家,這一家也難以成立。這是莊子所講的「兩行之」,兩行並非鄉願或調和能達到的。
胡適此言的邏輯,見於《管子·說符》,「人取可食者而食之,豈天本為人生之?且蚊蚋噆膚,虎狼食肉,非天本為蚊蚋生人、虎狼生肉者哉?」同理可問,人是為了社會或資本主義而生麽?人是為科學,真理或理想而生麽?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7會員
33內容數
對現代科技、科技文明、哲學、和未來的反思。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Daohuan Yang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个人思想必求一致而圆融;这种一致而圆融在于中国人的思想,而中国人不能脱离历史,因而得知这个过程一定以中国人的方式进行,最终的解决一定带有中国精神的印记;而不能是纯粹外来的东西。
中國文化兩千多年不曾中斷,與其他任何文化都不同,此間區別,不可不辨。中國文化不是囫圇個地流傳下來,沒有損失。而是有個主軸沒有失去,這個主軸存在於賢人、隱君子階層文化中。西方文化中斷,即是文化只存在於宮廷和民俗兩層,一旦失落,就只有重新開始的異樣文化。
我對「中」字字源的猜想是,「中」乃是結繩記事之具。中间的一竖,应该是纲。波浪线是结的绳,其名称或是纪。“纲纪四方”中的“纲纪”,就是个“中”。引申出来,“纲纪”就成国家社会的历史、秩序与规律,执这个“中”而治。
我的猜想是,「中」乃是結繩記事之具。書有我未曾讀,讀者諸君如知有人早已提出此說,以提供線索為盼。
歷來對「中」字字形的字源解釋中,有兩種最為重要:一為旗幟,一為儀器。
「中」字的字源與意味,使我困惑了很久。這裏是積歷年所得的一個階段性的小結。 (一)「中」字的重要性 「中」這個字的重要性,大概不需講,但還有些部分不大為人註意,因而有可講處,如史,吏,用,庸等皆與「中」關係甚巨。
个人思想必求一致而圆融;这种一致而圆融在于中国人的思想,而中国人不能脱离历史,因而得知这个过程一定以中国人的方式进行,最终的解决一定带有中国精神的印记;而不能是纯粹外来的东西。
中國文化兩千多年不曾中斷,與其他任何文化都不同,此間區別,不可不辨。中國文化不是囫圇個地流傳下來,沒有損失。而是有個主軸沒有失去,這個主軸存在於賢人、隱君子階層文化中。西方文化中斷,即是文化只存在於宮廷和民俗兩層,一旦失落,就只有重新開始的異樣文化。
我對「中」字字源的猜想是,「中」乃是結繩記事之具。中间的一竖,应该是纲。波浪线是结的绳,其名称或是纪。“纲纪四方”中的“纲纪”,就是个“中”。引申出来,“纲纪”就成国家社会的历史、秩序与规律,执这个“中”而治。
我的猜想是,「中」乃是結繩記事之具。書有我未曾讀,讀者諸君如知有人早已提出此說,以提供線索為盼。
歷來對「中」字字形的字源解釋中,有兩種最為重要:一為旗幟,一為儀器。
「中」字的字源與意味,使我困惑了很久。這裏是積歷年所得的一個階段性的小結。 (一)「中」字的重要性 「中」這個字的重要性,大概不需講,但還有些部分不大為人註意,因而有可講處,如史,吏,用,庸等皆與「中」關係甚巨。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3.0 歧義的處理 — 函算語法的一個應用 二 《道德經》的首句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箇中的歧義句包括「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和「常有欲以
真我無形尚未定局,學說有形條件存在。 老莊自然世界而生,孔孟排列而生世界。 無為而治原生當道,有為而治次生人道。 海燕貫徹百家典故,和敬局中可以見天。 這裡說真我和學說的關係,有形和無形的關係,合一是一不是二,這是一個道理。也說了老莊和孔孟的關係,原生和次生的關係,合一是二不是一
Thumbnail
原文: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城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這一篇講的是道生成於無形的天,生生息息周而運行的天是大地的
Thumbnail
道可為始,亦可以為止,它是一切的起源,也是萬物的歸屬,天下萬物由道所生,從道而知終始,人亦屬萬物之一,卻多於「意識」,阻隔本性與道之連結,所以須「知性」,「知止」,以了正道。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導讀】「道」是宇宙自然界的規律(无),是萬物的根源(有),是萬物的父(无)母(有),真正的「道」是無法形容與描寫的 ●道可道 非常
Thumbnail
人們通常養成以知、欲過生活的習慣,但在道裡,使民無知無欲,是要放下知、欲的,要放下個人的想法、習性、個性等。在知道如何走入道後,第四章則是說明我們要如何真正在道裡,而能體驗到道帶給我們什麼力量。
莊子說:「我一輩子說了那麼多的話,但是,我實在沒有說過一句話。」,這句話本身就是道路。
Thumbnail
未知為「玄」,「道」與「名」乃一體兩面。
Thumbnail
3.0 歧義的處理 — 函算語法的一個應用 二 《道德經》的首句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箇中的歧義句包括「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和「常有欲以
真我無形尚未定局,學說有形條件存在。 老莊自然世界而生,孔孟排列而生世界。 無為而治原生當道,有為而治次生人道。 海燕貫徹百家典故,和敬局中可以見天。 這裡說真我和學說的關係,有形和無形的關係,合一是一不是二,這是一個道理。也說了老莊和孔孟的關係,原生和次生的關係,合一是二不是一
Thumbnail
原文: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城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這一篇講的是道生成於無形的天,生生息息周而運行的天是大地的
Thumbnail
道可為始,亦可以為止,它是一切的起源,也是萬物的歸屬,天下萬物由道所生,從道而知終始,人亦屬萬物之一,卻多於「意識」,阻隔本性與道之連結,所以須「知性」,「知止」,以了正道。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導讀】「道」是宇宙自然界的規律(无),是萬物的根源(有),是萬物的父(无)母(有),真正的「道」是無法形容與描寫的 ●道可道 非常
Thumbnail
人們通常養成以知、欲過生活的習慣,但在道裡,使民無知無欲,是要放下知、欲的,要放下個人的想法、習性、個性等。在知道如何走入道後,第四章則是說明我們要如何真正在道裡,而能體驗到道帶給我們什麼力量。
莊子說:「我一輩子說了那麼多的話,但是,我實在沒有說過一句話。」,這句話本身就是道路。
Thumbnail
未知為「玄」,「道」與「名」乃一體兩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