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25|閱讀時間 ‧ 約 6 分鐘

熱奶茶的香味,開啟我對在台緬甸人的認識

撰文/攝影:賴芊芝
  這次參與的活動是VERSE雜誌的封面故事走讀,也是我第一次來到這個擁有緬甸生活型態的地方,萬利老師以「食」貫穿兩小時的走讀,不同於一般觀光,兩小時的行程中更多的是「吃」背後的來源與意識型態。

台灣多的是便利商店,而在緬甸,常見的則是專門坐下來喝杯熱奶茶的奶茶店
  由出生於緬甸,現在住在新北市的萬利老師帶領我們一起認識台灣這個同時會出現緬族話、雲南話和國語的「緬甸街」。
萬利老師(中間)/ 攝影:賴芊芝
萬利老師(中間)/ 攝影:賴芊芝

早期緬甸男性的社交場所:奶茶專賣店

  身為台灣人,向外國朋友介紹家鄉美食時,想必有不少人都是想到珍珠奶茶吧?在緬甸,他們也非常喜歡奶茶喔!與我們不同的是,他們會「坐下來」喝奶茶。
位於緬甸街的奶茶專賣店 / 攝影:賴芊芝
  奶茶店貫穿緬甸的南部與北部,在1970~1980年期間店家開始變多,走讀期間會發現坐在位置上喝茶的多是中年以上的男性,這是由於位在新北市緬甸街的奶茶店,早期是緬甸男性社交、聊天的場合,屬於在台打拼時,回味家鄉的聚集地,不知不覺就形成了這樣的現象,雖然這次走訪,並沒看見緬甸女性在奶茶店內聊天的足跡,部分原因也是因為,早期緬甸女性多半需在家中處理家務,當然,現在有更多女性也會出來喝茶,不過更有機會看到她們在市場、佛堂出現。萬利老師和我們分享到,老師的爸爸則是每天都喜歡以印度烤餅+熱奶茶作為一天的開始,而不論是什麼天氣,真正的緬甸人都是選擇喝熱的奶茶!
緬甸佛堂 / 攝影:賴芊芝
路上遇到的僧侶 / 攝影:賴芊芝

好香,好香,竟然是檳榔!?

  經過華新街50巷的轉角,仔細一聞,有著淡淡的香茅奶茶的味道,原以為也是一家具特色的緬甸奶茶專賣店,沒想到是檳榔店!老師說到,他們的檳榔是有加入香料的,當她回到緬甸時就會聞到這個味道,對她來說,這便是屬於「緬甸男生」的味道,因為緬甸男生幾乎都會吃檳榔,甚至有屬於小孩的檳榔,對他們來說檳榔是很高價值的東西,若是主動給外國人吃,也是屬於他對你的招待!
華新街轉角 / 攝影:賴芊芝

關於飲食,吃不習慣嗎?說不定是因為這真的很「道地」

  在台灣的各個縣市中都可以看見日本料理、泰國菜等等主打「他國」的料理,而我們其實也是很買單的,但大家有沒有想過,或許是因爲店家來符合台人的喜好而做出了改變呢?若是想要吃到所謂緬甸人會覺得「啊,回到緬甸了!」般道地的緬甸食物,那麼一定要來這邊的市場了。
炸金三角 / 攝影:賴芊芝
越南香菜,用於切碎時放在烤魚裡 / 攝影:賴芊芝
  所謂緬甸料理是「越油越香」、「菜少飯多」以及「會辣」,也因此要配飯吃,若是隨機查台灣人在這邊餐廳的google評論,很可能發現有些店的評價極低,內容不外乎便是「菜又少又辣又貴,還很油,不健康」,但其實是他們沒有正確的吃,沒有了解到緬甸的飲食特色,不免些可惜。
蝦鬆,基底為蝦、洋蔥與辣椒 / 攝影:賴芊芝

雜貨店與文化

  琳瑯滿目的緬甸傳統雜貨店中會販售食譜、佛經,也有著翁山蘇姬畫像,而在台灣緬甸街這邊的雜貨店還可以以一公斤400元的方式幫忙寄物到緬甸。
雜貨店所販售的書籍 / 攝影:賴芊芝

幸運數字不是Lucky 7,是Lucky 9

  在緬甸人的思維上,他們覺得能夠被9整除的便是幸運數字,連鈔票面額都有著45、90。在數字外,「貓頭鷹」也是他們的吉祥物,常常在店裡擺放,還要成雙成對!

小記

很多時候,我們可以再靠近一點、再主動一點
  這次很開心的一個部分,是兩個小時的走讀結束後,我和同樣也來參加活動的中國交換生實際去體驗緬甸街喝奶茶的文化,而我們在路邊喝熱奶茶時,老闆也很熱情的過來和我們聊天,發現也是間經營了數十年的店,熱奶茶加上鬆餅僅要60元,卻可以吃的相當飽,而且老闆主動過來找我們也太熱情了!
我 / 攝影:雋愷
  我想,人就是要在很多時候選擇「再主動一點」這件事吧,因爲有非常多的可能性都是在一個微笑,一次提問而產生的。中國的交換朋友和我分享到,他是因為台大的宿舍分配到這邊而開始接觸到他們的文化的,起初以為會是住在所謂「更台灣」、「更台北」的地方,一開始為濃厚的緬甸文化感到有點訝異,甚至帶有一點失望,然而在這幾個月的生活下來,發現自己更想了解這個地方的程度反而還大於自己的家鄉附近!也覺得能夠住在這邊,似乎除了是一種緣分外,在滿滿的人情味中,也是非常幸福與幸運的事。
  我們也討論到會更在乎這邊、更想認識這裡的可能原因。今年六月他就會結束大學的交換,回到原來的學校就讀了,而我認為正是因爲知道這些生活體驗都不是長期的,就像知道會結束,所以也更會想珍惜每一刻。
緬甸街街頭 / 攝影:賴芊芝

「花之所以美麗,是因爲他會凋零」
  一隅有花的花店老闆柏韋曾這麼說過,是的,每每我們在旅行時,是否都忍不住不斷用手機、文字等形式紀錄與分享呢?這是因爲他的可貴和獨特性,我們知道隔天就要離開這裡,所以想好好感受這個難能可貴的當下,而在放大感知並放慢腳步的狀況下,我們發現:「啊,一切都好美。」我想,不如我們試著抱持著知道句點在哪裡來生活,怎麼樣呢?知道我今天會結束這個走讀活動,所以我很想認真感受並分享出來;知道朋友會結束交換生的身份並離開台灣,所以我好好傾聽他說的每一句話;甚至是知道一段關係的開始是會結束的,所以更感謝有這個開始。生命會不會沒有那麼困難,會不會變得美一些呢?
與萬利老師的合照(右)/ 攝影:雋愷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