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分享 黃楚翔 【我們用什麼語言在談創作】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採訪/撰寫:賴芊芝 藝術家:黃楚翔

「我操作的技術是水泥板嗎?是佈展嗎?不是的,我操作的,是 #一個讓大家可以互動與對話的機會。 」藝術家黃楚翔如此說到。

  大家好,我是曾經在鐵道藝術村擔任分享者的芊芝,今天再次來到藝術村,看了一個很動人的展覽,且這個展覽和多數我們想像的形式不同,它是藉由你、藉由我來一起構成的,這是什麼意思呢?當我們今天看了A畫家的畫展、B攝影師的得獎作品、C導演的電影,藝術影視相關工作者關注它的藝術流派、畫面掌握;工程師在意它的內容脈絡是否有邏輯;國小老師思考的可能是要如何製作成學習單給學生;普羅大眾則是想到「它要表達什麼?」、「我有看懂嗎?」、「等等發限時要打什麼字啊(笑)」。

與楚翔的合照

與楚翔的合照


#我們用什麼語言在談創作 】一展覽有著三大類的拓印讓到來的人自行選擇:
#結構譬喻:如「玩」、「裁紙」等
#中介:通常是名詞
#美學追求


來一場貼近的饗宴吧,我們可以少一點距離


  三大類別由《#我們賴以生存的譬喻》一書衍伸而出,每個詞彙擺放的位置不同,有些高、有的低,也有幾個放在桌子裡,唯有靠上去方得碰到,拓印版上的字詞可由參與者自行進行拓印,選取想要的拓印板和顏色,你 #內心深處最真切的東西#最在意的#認為你有的,便會隨之出現。在書中也提及時間與金錢具有一定程度的 #類比性,舉例來說「你這樣很浪費錢。」、「這花多少時間啊?」這兩句話中的「錢」與「時間」在互換的情況下,是否也非常說得通呢?事實上有很多字彙都是這樣的,而不論怎麼排列屬於你的拓印,上方的字似乎都會與創作有關,那是因為每個板上的詞彙,都是這一年來駐村藝術家楚翔所辦的每月藝術家分享會中藝術家所提及過的思維有關。

觀者的拓印

觀者的拓印

是創作者還是觀者,很重要嗎?


  好的,那麼楚翔的這檔展覽究竟與別的創作者差在哪呢?其實,他想要 #消除的,便是「#創作者」這樣的概念,前方我提到不同人在看展覽時都會朝不同,但是貼近自己「#身分」的方向去看展,而你我在看展時,即便我們都不同,但我們基本上都處在一個名為「觀者」的 #標籤下,這便是一個出於本質上與創作者產生的距離,你是藝術家,而我是_(自由填空,可能就是觀眾、就是個來看展覽的人),接者呢?接者也許我們很用力感受到、吸收到什麼,然後我們離開展場,從此與辦這場展覽的人 #再無連結,你被他的作品感動到了,可是你與他的關係就是「那是一個 #作品」,而你是一個「#看展的人」。楚翔認為創作沒有那麼「個別化」,他可以是一起製造出來的,今天它是普普藝術還是後現代主義,屬於水彩還是油畫,分類會造成限制,但它難道只能是其中一個樣子嗎?

當初我在分享會時說的話,楚翔將其寫在展覽裡

當初我在分享會時說的話,楚翔將其寫在展覽裡

其他創作者認為「藝術對他來說是......」

其他創作者認為「藝術對他來說是......」


標籤化不一定就是糟


  前段提到要留意分類所侷限的部分,這邊也分享一個思維,即便分類會成為框架,但 #理解分類固然是重要的!大家想到「貼標籤」、「限制」會不會覺得是負面的呢?我們換個角度想,其實它也是讓人更快速理解一些事的方式,我們每天都會遇到很多人,「這個人是生理女性」、「他大概是學生」、「他穿著便利商店的制服,所以我想他在超商工作」這些想法,其實就是在給遇到的人下一些標籤,可是我們難道帶有惡意嗎?答案明顯可見,我想分享的是,很多時候字詞與東西本身是中性的,端看我們如何詮釋、怎麼使用,因此,自我判斷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喔~

在這邊分享過的藝術家,也成為展覽的一部分

在這邊分享過的藝術家,也成為展覽的一部分

展覽名稱|《#我們用什麼語言在談創作》黃楚翔個展
展覽地點|新竹市鐵道藝術村-大展場
展覽日期|2022/12/20(二)- 2023/01/29(日)
開幕日期|2023/01/08(日)15:00

藝術家資訊:黃楚翔藝術家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芊芝賴的沙龍
25會員
11內容數
芊芝賴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11/09
撰文/圖片:賴芊芝 「私攝影師不只是只有排版給你後所看到的生活,他們也有自己的生活」 對家夯藝術家來說,私攝影一個探討自己生命的過程,而在每個階段都會有著不同的課題。有如是你我手機裡的每一張照片,他反應著你注意到的、在意的事情。在當初接觸攝影時,社會對同志身分不太了解。家夯想透過攝影一方式,告訴
Thumbnail
2023/11/09
撰文/圖片:賴芊芝 「私攝影師不只是只有排版給你後所看到的生活,他們也有自己的生活」 對家夯藝術家來說,私攝影一個探討自己生命的過程,而在每個階段都會有著不同的課題。有如是你我手機裡的每一張照片,他反應著你注意到的、在意的事情。在當初接觸攝影時,社會對同志身分不太了解。家夯想透過攝影一方式,告訴
Thumbnail
2023/09/09
撰文 / 攝影:賴芊芝 文森在個展中以性與童年結合成多組繽紛的平面作品,包含痛與快樂並存之與LGBTQ五族群的性經驗、透過肉體理解另一個體,及慾望橫流的打樁機、深蹲、瑜珈下埋下的隱喻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2023/09/09
撰文 / 攝影:賴芊芝 文森在個展中以性與童年結合成多組繽紛的平面作品,包含痛與快樂並存之與LGBTQ五族群的性經驗、透過肉體理解另一個體,及慾望橫流的打樁機、深蹲、瑜珈下埋下的隱喻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2023/08/16
文字:賴芊芝。圖片:毓繡美術館 αΩ 開始與結束的循環 在克萊因.赫茲 α 溫室地境中,于軒期待呈現出還沒發生的未來,用像標本一樣細緻度方式呈現未來的「過去式」,隨著靠近觀看展品,便會有如進到另一個時空。 時間感在作品中賦予的雙向意義與魅力 1. 于軒在這次呈現的準備期長達10年 2. 在克
Thumbnail
2023/08/16
文字:賴芊芝。圖片:毓繡美術館 αΩ 開始與結束的循環 在克萊因.赫茲 α 溫室地境中,于軒期待呈現出還沒發生的未來,用像標本一樣細緻度方式呈現未來的「過去式」,隨著靠近觀看展品,便會有如進到另一個時空。 時間感在作品中賦予的雙向意義與魅力 1. 于軒在這次呈現的準備期長達10年 2. 在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關於 #噪山 的這場「平滑漸層帶」的展覽,已經分享了前三場。希望能夠在整場展覽結束時,將五場展覽重新整理分析。不過在這禮拜展覽結束前,記得留時間去這高雄難得的替代空間,欣賞倒數第二場,由策展人黃至理,邀請藝術家林欣儀與許佳琪的展覽。
Thumbnail
關於 #噪山 的這場「平滑漸層帶」的展覽,已經分享了前三場。希望能夠在整場展覽結束時,將五場展覽重新整理分析。不過在這禮拜展覽結束前,記得留時間去這高雄難得的替代空間,欣賞倒數第二場,由策展人黃至理,邀請藝術家林欣儀與許佳琪的展覽。
Thumbnail
採訪/撰寫:賴芊芝 「我操作的技術是水泥板嗎?是佈展嗎?不是的,我操作的,是 #一個讓大家可以互動與對話的機會。 」藝術家黃楚翔如此說到。   大家好,我是曾經在鐵道藝術村擔任分享者的芊芝,今天再次來到藝術村,看了一個很動人的展
Thumbnail
採訪/撰寫:賴芊芝 「我操作的技術是水泥板嗎?是佈展嗎?不是的,我操作的,是 #一個讓大家可以互動與對話的機會。 」藝術家黃楚翔如此說到。   大家好,我是曾經在鐵道藝術村擔任分享者的芊芝,今天再次來到藝術村,看了一個很動人的展
Thumbnail
新寫作漫漫談@艺鵠 2023.01.07 是一個怎樣的晚上? 九位作者第一次相聚,在文字中我們互相理解,在真正的分享時我們暢所欲言。這是文字的魅力,素未謀面的人們藉著文字相遇,萍水相逢的人透過文字溝通。寫作也許要在乎歷練,寫書的人總是盡善盡美,文字盛載著作者精雕細琢的想法。
Thumbnail
新寫作漫漫談@艺鵠 2023.01.07 是一個怎樣的晚上? 九位作者第一次相聚,在文字中我們互相理解,在真正的分享時我們暢所欲言。這是文字的魅力,素未謀面的人們藉著文字相遇,萍水相逢的人透過文字溝通。寫作也許要在乎歷練,寫書的人總是盡善盡美,文字盛載著作者精雕細琢的想法。
Thumbnail
這次在台北世貿中心展出的藝術盛會,不僅匯集了89家台灣畫廊與38家的國際畫廊(跨越8個國家),整個展場還呈現許多藝術家個人特色、獨特創作風格、主體奇趣的精彩傑出作品。經過專業導覽人員的仔細解說,原來藝術創作有如此迷人的魅力,讓我更能理解藝術欣賞的入門觀點。
Thumbnail
這次在台北世貿中心展出的藝術盛會,不僅匯集了89家台灣畫廊與38家的國際畫廊(跨越8個國家),整個展場還呈現許多藝術家個人特色、獨特創作風格、主體奇趣的精彩傑出作品。經過專業導覽人員的仔細解說,原來藝術創作有如此迷人的魅力,讓我更能理解藝術欣賞的入門觀點。
Thumbnail
我想其實有很多台灣的創作者也許正踏上「尋找自己的原創風格」的路上。他們只是需要多嘗試。就像小時候我寫作文或練習上台說故事比賽的時候,多試幾次,就會從中找到自己的特色。
Thumbnail
我想其實有很多台灣的創作者也許正踏上「尋找自己的原創風格」的路上。他們只是需要多嘗試。就像小時候我寫作文或練習上台說故事比賽的時候,多試幾次,就會從中找到自己的特色。
Thumbnail
2022 . 4 . 15 https://artemperor.tw/focus/4769 1955年生於臺南市,就讀文化大學美術系國畫組期間,受教於歐豪年、江兆申、吳學讓、李蕭錕等老師,並師從書法家朱玖瑩,為其日後的水墨創作奠定基礎。 浮世書
Thumbnail
2022 . 4 . 15 https://artemperor.tw/focus/4769 1955年生於臺南市,就讀文化大學美術系國畫組期間,受教於歐豪年、江兆申、吳學讓、李蕭錕等老師,並師從書法家朱玖瑩,為其日後的水墨創作奠定基礎。 浮世書
Thumbnail
距離上次作畫已經是三年前柬埔寨之旅的事⋯當時挑選當地的建築做具象繪畫;而這次在畫室看到一幅很對眼的抽象畫,立馬跟老師說我想臨摹這幅畫!再加上金箔來提亮整幅畫好嗎? 利用金箔讓畫變立體 會挑抽象畫,一來顏色對了,整幅畫看起來不會和原版有太大差異,能夠最接近我想要的成品,而且感覺抽象畫不需要什麼繪畫技巧
Thumbnail
距離上次作畫已經是三年前柬埔寨之旅的事⋯當時挑選當地的建築做具象繪畫;而這次在畫室看到一幅很對眼的抽象畫,立馬跟老師說我想臨摹這幅畫!再加上金箔來提亮整幅畫好嗎? 利用金箔讓畫變立體 會挑抽象畫,一來顏色對了,整幅畫看起來不會和原版有太大差異,能夠最接近我想要的成品,而且感覺抽象畫不需要什麼繪畫技巧
Thumbnail
想用繪畫或文字的方式,記錄自己在木雕創作過程中,無法在作品當中看到的種種,畢竟作品完成的樣子,比較像是一個結果,但過程中會有各種看的到,或是看不到的經過,有時候自己在回看作品的時候,會想起當時自己正面臨的狀況,情緒糾結抑或怡然自得的放鬆,人的記憶力有限,可能會在一段時間後,漸漸地也淡忘了很多事,但我
Thumbnail
想用繪畫或文字的方式,記錄自己在木雕創作過程中,無法在作品當中看到的種種,畢竟作品完成的樣子,比較像是一個結果,但過程中會有各種看的到,或是看不到的經過,有時候自己在回看作品的時候,會想起當時自己正面臨的狀況,情緒糾結抑或怡然自得的放鬆,人的記憶力有限,可能會在一段時間後,漸漸地也淡忘了很多事,但我
Thumbnail
「這是一場aka里民大會的座談。」 座談開始直接開門見山談論,關於一個人對應三個碩大的、著名的、資源豐沛的等等場域,甚至一個人就代表一個雙年展?這樣的提問直接正面對決。
Thumbnail
「這是一場aka里民大會的座談。」 座談開始直接開門見山談論,關於一個人對應三個碩大的、著名的、資源豐沛的等等場域,甚至一個人就代表一個雙年展?這樣的提問直接正面對決。
Thumbnail
我在乎的已不只是畫風獨特、構圖穩定、精緻度高而已。世俗一點說,作品的獨創性、故事性、呈現手法等面向,是這個階段的我願意掏錢買的東西。
Thumbnail
我在乎的已不只是畫風獨特、構圖穩定、精緻度高而已。世俗一點說,作品的獨創性、故事性、呈現手法等面向,是這個階段的我願意掏錢買的東西。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