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心得】夢中的《橄欖樹》在遠方流浪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從鹽分地帶破滅的青春戀曲,明月展開天註定的硬頸人生,一家人轉向高雄都會謀生,在這座陌生的城市晨昏打拼,為家計辛勞付出但求溫飽。蔡素芬暨《鹽田兒女》之後推出的二部曲《橄欖樹》,場景轉換到女兒祥浩北上淡水小鎮,就讀大學迎接一個嶄新的開始,而她未知身世之謎也逐漸揭曉。
▲《鹽田兒女》三部曲之二
滑落的《鹽田兒女》淚水,帶著淡淡的海腥味,樸實中帶有畫面的文字,捕捉細膩的情感描繪,於1993年獲得聯合報長篇小說獎,1994年經聯經出版社發行,受到讀者歡迎後1998年推出三部曲之二《橄欖樹》,延續的原有的背景人物,第二代女兒祥浩在淡江校園的生活、戀情、打工、社團,成為故事闡述的主題。同樣在台北工作的哥哥祥春,則是就近關照妹妹的親人。
在《橄欖樹》發行四分之一世紀後閱讀,許多時空背景的畫面都會浮上腦海。作為台灣第一條鐵路支線的淡水線,於1988年停止營運,不少曾經搭乘通勤的民眾與鐵道迷朋友,不約而同前來送行致意;雖然那時我還是南部小孩,但日後的戲劇與影視作品,都有類似情節或橋段的懷念,不僅是對逝去年代的勉懷,也是遙望曾經生活的痕跡。
故事描述70年代中期的大學生活,未曾進入淡江校園的我,隨著大一新鮮人祥浩走入時光長廊,去感受她的淡水印象,同時對照我自己90年代的大學記憶。時空環境的差異,生活面貌自然不同,但舉凡大學生接觸的社團、宿舍、翹課、舞會、出遊的自在寫意,仍有相似的心情讓回憶鮮活。當我尚未北上就學前,1989年晨星出版社發行《大學之愛》的小說,由張曼娟、侯文詠等多人合著,那是我對大學生活初始的嚮往。
祥浩踏入校園的第一天,就與往學生生活有截然不同的體會。遺傳媽媽姣好的面貌,青春健美的體態,她大學多彩的日子可以想見。在宿舍室友兼外夕學姊的帶領下,認識周遭環境、結識新的人際圈、夜探男生宿舍暢聊至白晝;即便時代不同,這個章節與今日時下大學生的情景相去不遠。
身為淡江大學中文系畢業的蔡素芬,對於校園景致的著墨應當十分寫實(因為我沒去過),對於她曾經走過的民歌時代,自然也寫入故事情節。台灣的校園民歌風潮因為國際政治現實情勢進入轉淚點,1976年在淡江大學的西洋民歌演唱會上,李雙澤在台上拋掉可樂瓶,拿起吉他開始唱起了自己的歌,揭開民歌運動的序幕,這一事件被稱為「可口可樂事件」之稱。
小說情節也循著這樣的脈絡發展,祥浩為了減輕家裡負擔兼家教打工,因緣際會下得到民歌比賽的冠軍(這副好歌喉遺傳自生父,在前部作品《鹽田兒女》有提到),之後也順利爭取到民歌餐廳演唱的檔期。但看似順遂的打工,隨著人心不古而有意外發展,也有身事真相的後續揭曉,
台灣在1980~1990年代是民歌餐廳鼎盛時期(如木船、吉普賽),不少歌星也出身於民歌餐廳。小說內容輔以當下的台灣社會發展,也是這本小說值得推薦之處。而書名《橄欖樹》的命名也與此相關,為了追尋自己的夢想,於是書中人物都走進了一個夢。
海風鹹鹹陽光烈烈的鹹土地,接觸蔡素芬創作的小說,翻閱文字一氣呵成讀來順心,遣詞用字描繪景象和人物心情的手法,韻味十足豐富生動。秋來冬去、春花落盡、夏日初臨,隨著情節呼應發展,我在時光迴廊遊走,她的筆下人生疊印我走過的足跡,彷彿看見當年我夢中的橄欖樹,在遠方呼喚。
齊豫首張國語專輯《橄欖樹》於1979年發行,專輯中的歌曲「橄欖樹」由作家三毛作詞,是齊豫的成名作。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歡迎追蹤【NOWA 50+ 的風景】的粉專與我互動唷!
avatar-img
22.8K會員
439內容數
任職的公司遭逢變故,忽如其來的變化不只是生活作息,年過五十的人生階段碰到這個意外,除了幫自己加油打氣外,同時告訴自己向「茶葉蛋」學習,蛋殼表面越多紋路的越好,經由裂縫才能越入味,口感也會更好吃。如同職場人生一樣,當見識越廣歷練越多,每個燙手山芋的修練,都是路上無限美好的風光。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NOWA 沙龍 的其他內容
聽聞此間書店易主的新聞已有多時,心中一直想找時間過來朝聖,一方面接手的老闆張潔平之前曾經在端傳媒擔任總編輯一職,離開後不僅創業(Matters)又扛起書店的文化大業;另一方面是選在中華上巷子裡開的是書店而不是咖啡店,這股勇氣說什麼都要行動支持的,不論是人氣還有買氣。
中台灣有一間「網銀基金會」成立的《拾本書堂》,挑高的場域,明亮的空間,滿室超過數萬冊的藏書任君選讀。寬敞舒適的閱覽空間,溫暖柔和的室內設計,豐富且主題多元的書本,愛書人肯定能待上一整天,輕鬆悠閒的享受紙張傳遞文字的溫度。來一趟這裡你會愛上它!
曾經活躍於台灣電視圈的曹啟泰,90年代是他的黃金時期,手上有三個黃金檔綜藝節目,住四千萬豪宅,兩部名牌跑車,30歲就已經五子登科;但意氣風發的他開始挑戰極限,辦雜誌、開珠寶公司,伴隨著風光自信,危機也接踵而來。創業者的挑戰總有禍起蕭牆的無奈,負債人生的故事就此開始…
故事從海風鹹、日頭毒,台南沿海地帶的濱海小村落開啟,女性仍屬於油麻菜籽命的年代,生在貧脊鹹土地上的人家,刻苦耐勞、樂天知命是過日子的基本條件,主角前半生的命運經歷養家、招贅、生子、還債、離鄉的種種困境,承受家暴、怨懟、偷情的插曲,在大時代環境的變遷下為了生活努力拚搏。
去年直到看完電視劇後撰寫心得:《媽,別鬧了!》一場三缺一的麻將,充滿碎嘴與思念!才發現有黃大米這麼一號人物,查網路資料文章,與臉書上網紅的發文對話,遂對這位說話直率不扭捏的黃大米產生了好奇。隨後收到好友相贈的生日禮物書【可以強悍 也可以示弱】,藉著此書與我的職男茶葉蛋的專欄文章呼應對照。
書店的存在,如同魔戒般的魅力,走進它,就會被其中的文藝氣息深深吸引,越是接觸越難抗拒,如同宇宙的黑洞,陷入其中。倘若,社區鄰里間的某個巷弄街角,有一間文人氣質的書店靜靜地待著,遠觀賞心近看悅目,自然沉澱散發舒適怡人的氛圍,將會是文明社會裡最迷人的角落。
聽聞此間書店易主的新聞已有多時,心中一直想找時間過來朝聖,一方面接手的老闆張潔平之前曾經在端傳媒擔任總編輯一職,離開後不僅創業(Matters)又扛起書店的文化大業;另一方面是選在中華上巷子裡開的是書店而不是咖啡店,這股勇氣說什麼都要行動支持的,不論是人氣還有買氣。
中台灣有一間「網銀基金會」成立的《拾本書堂》,挑高的場域,明亮的空間,滿室超過數萬冊的藏書任君選讀。寬敞舒適的閱覽空間,溫暖柔和的室內設計,豐富且主題多元的書本,愛書人肯定能待上一整天,輕鬆悠閒的享受紙張傳遞文字的溫度。來一趟這裡你會愛上它!
曾經活躍於台灣電視圈的曹啟泰,90年代是他的黃金時期,手上有三個黃金檔綜藝節目,住四千萬豪宅,兩部名牌跑車,30歲就已經五子登科;但意氣風發的他開始挑戰極限,辦雜誌、開珠寶公司,伴隨著風光自信,危機也接踵而來。創業者的挑戰總有禍起蕭牆的無奈,負債人生的故事就此開始…
故事從海風鹹、日頭毒,台南沿海地帶的濱海小村落開啟,女性仍屬於油麻菜籽命的年代,生在貧脊鹹土地上的人家,刻苦耐勞、樂天知命是過日子的基本條件,主角前半生的命運經歷養家、招贅、生子、還債、離鄉的種種困境,承受家暴、怨懟、偷情的插曲,在大時代環境的變遷下為了生活努力拚搏。
去年直到看完電視劇後撰寫心得:《媽,別鬧了!》一場三缺一的麻將,充滿碎嘴與思念!才發現有黃大米這麼一號人物,查網路資料文章,與臉書上網紅的發文對話,遂對這位說話直率不扭捏的黃大米產生了好奇。隨後收到好友相贈的生日禮物書【可以強悍 也可以示弱】,藉著此書與我的職男茶葉蛋的專欄文章呼應對照。
書店的存在,如同魔戒般的魅力,走進它,就會被其中的文藝氣息深深吸引,越是接觸越難抗拒,如同宇宙的黑洞,陷入其中。倘若,社區鄰里間的某個巷弄街角,有一間文人氣質的書店靜靜地待著,遠觀賞心近看悅目,自然沉澱散發舒適怡人的氛圍,將會是文明社會裡最迷人的角落。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母親頓日愁煩  教了五年書,有意再升學,申請保送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母親卻頓日愁煩 隔壁家正在蓋房子正搭了鷹架,我從自己家裡後陽台爬過去,翩翩然下到樓下來,穿著外出服自外走入自家門。有一群人,和一個媒婆正在聊天,最近這種情形特別頻繁。雖然媽媽無意早早把我嫁出去,可是正值芳年20的卻像是一朵盛
Thumbnail
第一次讀到林佳樺的散文是在聯合報繽紛版, 寫她童年和外婆在菜園摘九層塔種蔥,在院子曬藥草, 文字散發出猶如懷舊戲劇六零年代的氛圍。 拿到《當時小明月》這本書,讀到文案介紹, 作者林佳樺生長於宜蘭,四歲時因父親患病,家中三姊弟, 只有排行第二的她離開原生家庭,被送往宜蘭三星大洲村的外公外婆家
  接觸〈多桑〉這首歌時,我才不過中學生爾爾。印象中,當時的我覺得這首歌十分契合父親給我的感覺,或許因此在腦海中刻下了深刻印記。多年後為了要寫小說,這首歌突然從記憶之海中竄出,我才發覺這首歌描述了以前台灣社會的父親(或稱男人)「形象」。
《燈火闌珊》單曲 根據「青春·記憶·西子灣」(四)西子灣邊的MBA故事 一文創作 歌詞: 在西子灣的岸邊,夕陽把愛情照耀得閃閃發光 阿政宿舍裡,歡聲笑語述說青春的夢想 手牽手的影子,長長地鋪在回家的路上 這是我們的故事,校園裡最美的風景線 我們夜深人靜,思緒飄向遙遠的家鄉 孤
Thumbnail
作者李雅容,也就是李應鏜的女兒,在自序裡提及自己兒時在家中從旁觀察的時刻,那些來訪的客人和父親、母親的交談,總是用著一口道地的臺語,對許多人而言,生活於1930-1950年代的臺灣地方仕紳,總好像蒙上一層神秘的面紗,而對於她而言,卻是一段真實的童年。
走與停 第一章:「旋律」     「手牽手,我們一起走。」這一首歌是我兒時開始有記憶以來的第一首歌,那時不知道蔡依林是誰,更不知道陶喆,偶爾聽見我媽媽在店裡面會放這幾首歌,不過很酷的是,我媽明明是外籍配偶,但仍然喜歡著台灣這邊的音樂,特別是蘇打綠,我對於蘇打綠的認識,是從我媽這邊來的。    
Thumbnail
三浦紫苑的地方青春小調,寫著虛構的溫泉區的青年故事,探索自己家庭身世之謎,以及地方館物遭竊取的事件,然後想著未來、地方和生命。
Thumbnail
聽著聽著,心緒瀰漫著一片感傷。似水年華,可憶不可追,但彷彿青春欠了我什麼?抑或,我欠了青春什麼?好久了,我不曾有過鄉愁。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母親頓日愁煩  教了五年書,有意再升學,申請保送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母親卻頓日愁煩 隔壁家正在蓋房子正搭了鷹架,我從自己家裡後陽台爬過去,翩翩然下到樓下來,穿著外出服自外走入自家門。有一群人,和一個媒婆正在聊天,最近這種情形特別頻繁。雖然媽媽無意早早把我嫁出去,可是正值芳年20的卻像是一朵盛
Thumbnail
第一次讀到林佳樺的散文是在聯合報繽紛版, 寫她童年和外婆在菜園摘九層塔種蔥,在院子曬藥草, 文字散發出猶如懷舊戲劇六零年代的氛圍。 拿到《當時小明月》這本書,讀到文案介紹, 作者林佳樺生長於宜蘭,四歲時因父親患病,家中三姊弟, 只有排行第二的她離開原生家庭,被送往宜蘭三星大洲村的外公外婆家
  接觸〈多桑〉這首歌時,我才不過中學生爾爾。印象中,當時的我覺得這首歌十分契合父親給我的感覺,或許因此在腦海中刻下了深刻印記。多年後為了要寫小說,這首歌突然從記憶之海中竄出,我才發覺這首歌描述了以前台灣社會的父親(或稱男人)「形象」。
《燈火闌珊》單曲 根據「青春·記憶·西子灣」(四)西子灣邊的MBA故事 一文創作 歌詞: 在西子灣的岸邊,夕陽把愛情照耀得閃閃發光 阿政宿舍裡,歡聲笑語述說青春的夢想 手牽手的影子,長長地鋪在回家的路上 這是我們的故事,校園裡最美的風景線 我們夜深人靜,思緒飄向遙遠的家鄉 孤
Thumbnail
作者李雅容,也就是李應鏜的女兒,在自序裡提及自己兒時在家中從旁觀察的時刻,那些來訪的客人和父親、母親的交談,總是用著一口道地的臺語,對許多人而言,生活於1930-1950年代的臺灣地方仕紳,總好像蒙上一層神秘的面紗,而對於她而言,卻是一段真實的童年。
走與停 第一章:「旋律」     「手牽手,我們一起走。」這一首歌是我兒時開始有記憶以來的第一首歌,那時不知道蔡依林是誰,更不知道陶喆,偶爾聽見我媽媽在店裡面會放這幾首歌,不過很酷的是,我媽明明是外籍配偶,但仍然喜歡著台灣這邊的音樂,特別是蘇打綠,我對於蘇打綠的認識,是從我媽這邊來的。    
Thumbnail
三浦紫苑的地方青春小調,寫著虛構的溫泉區的青年故事,探索自己家庭身世之謎,以及地方館物遭竊取的事件,然後想著未來、地方和生命。
Thumbnail
聽著聽著,心緒瀰漫著一片感傷。似水年華,可憶不可追,但彷彿青春欠了我什麼?抑或,我欠了青春什麼?好久了,我不曾有過鄉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