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2/09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維京藝術導論 (2):維京人的跨時代藝廊!

系列開篇迴響真好,果然誰不喜歡漂亮的東西呢?有朋朋表示看完還是分不出來,老實說我也是半斤八兩。不過,這種事情就跟直男研究社一樣看多就習慣了;所以,這一篇就帶大家逛過一輪不同時期的古北歐工藝品本人長怎樣,強烈推薦先讀完上一篇再回來會比較好懂。

古北歐藝術起源

關於維京藝術與維京時代以前的古日耳曼人藝術研究,也是上個世紀才開始。古日耳曼人發展出相對明確的藝術風格最早可追溯至 5 世紀,可能是參考羅馬人的金屬裝飾工藝,揉入自家文化與偏好而漸漸演變出以動物圖像為基礎的風格。
以前介紹過哥特蘭島的蛇女巫石畫像,已經可見動物抽象化,呈現帶狀交織的範式雛形。隨時間推演,圖案變得越來越抽象難解,卻又在維京時代晚期變得具體。

布羅阿風格 (Broa Style)

布羅阿風格特別流行於東斯堪地那維亞,也就是瑞典、哥特蘭島等地區;有時又稱為「Style III/E」,往後再找機會詳述維京時代以前的斯堪地那維亞藝術,便會了解從何而來。
此時維京人仍被視為世界邊陲的蠻邦,獨一無二的藝術傳統慢慢醞釀著。布羅阿藝術的代表作自然來自哥特蘭島的布羅阿古墳中,其中最著名屬一組鍍金青銅的馬具 (harness mounts),由於皮革部分已經完全腐爛,僅剩這些華麗的裝飾留存至今。

奧賽貝爾格風格 (Oseberg Style)

奧賽貝爾格風格與布羅阿風格是一個連續體,因此有些探討維京藝術的書籍會將奧賽貝爾格風格視作第一個維京藝術的時期;不過,基於上一篇介紹中的理由,我傾向將它們區分開來。
奧賽貝爾格風格經典亦來自奧賽貝爾的船葬墓 (Oseberg ship),這一坐船葬墓塞滿了各種酷東西;船主是女性,且有女伴和一群女僕,還陪葬了 14 匹馬、3 條狗、1頭牛與一堆哩哩叩叩的好東西,簡直是古北歐金字塔。凶猛的玩意兒太多,這裡只拉一座獸頭木雕作展出。

波爾風格 (Borre Style)

藝術風格最叛逆的時代來了,但可能只有對當地工藝家來說(到底誰看得出來喇)。波爾風格的工藝品最早在挪威維斯特弗爾德 (Vestfold) 的波爾土丘墓 (Borre)發現的一組鍍金青銅馬具上定位(又是馬具)。
之前提到的抓獸 (gripping beast) 更用力抓,然後引入了一發不可收拾的螺旋紋。之前秀過馬具了,那就用現今德國北部赫德比 (Hedeby) 發現的獸頭吊墜來結束這一回合!

耶靈風格 (Jelling Style)

偉獸 (great beast) 時代的黎明就此揭開序幕!這個時期以後,看不懂就說「我知道阿,這就是偉獸嘛」裝懂混過去也沒有問題。把動物當拉成長條狀的風氣又回來了,這樣還不過癮,一口氣連同口部、頸部全部都拉長打成一坨死結水噹噹。
為避免大家都以為維京人只用牛角杯喝東西,介紹風格經典限定款銀杯。是內部鍍金的奢華小物,高 4.3 公分,來自丹麥耶靈的古老墓穴。據說北歐民謠的樂團 Heilung 亦有收藏一件銀杯的複製品呢(我也好想要)。

馬門風格 (Mammen Style)

偉獸這麼酷要幹嘛?當然是要來一場寶可夢對戰!於是馬門風格各種偉獸大戰開始了。除了承襲耶靈風格不打死結不高興的精神,還跟歐洲貴族學壞,裝飾明顯越來越精緻、張揚。
不負眾望,這次的經典款是滿滿維京風情的斧頭,厲害到本風格就是用這把斧頭定調的。斧面長 17.5 公分,是在一位耶林王朝關係人士的貴族陪葬品中發現(位於馬門的墓葬)。
鑲銀裝飾一側是發瘋的波浪狀的捲鬚,另一側是一隻發瘋的蜷曲鳥鳥;極其尊爵不凡被認為是丹麥的宮廷風格,簡直不能用來砍人,只能拿來欣賞。

林格里克風格 (Ringerike Style)

受馬門風格啟發,偉獸大戰持續火烈熱映中(其中最強大的九隻…),偉獸也理所當然進化出新的形態,出現了 Mega 偉獸——嘴巴更噘、帶狀的分岔更多、線條扭曲、交織得更複雜,但仍不失強壯的軀體刻劃,眼部變成銳利的杏仁狀。
此時維京人也愛上刻石頭,客製化自己的偉獸蔚為風潮,再搭配盧恩文字整個帥炸。這個時期要找出代表作真是太為難我了,就用上一篇封面作結;出土於倫敦的石雕作品,而且是少數能還原出原始塗料的傳說偉獸!

烏爾內斯風格 (Urnes Style)

維京藝術的黃昏,卻反而因為印象最為鮮明成為代表性風格的時代。林格里克風格的暴力偉獸其最終型態全部漸漸變成優雅高挑的瘦長精靈系,想不到炎帝還殼蟻進化成九尾呢。
所謂物極必反,烏爾內斯風格沒有什麼分支,也不做太多裝飾,單純用大量帶狀交織相疊來輾壓各位的眼睛。最後就用被高原騎士威士忌 (High Land Park) 拿去當酒標的挪威烏爾內斯木板教堂雕刻作 Ending 吧。

小結

關於維京藝術能著墨的東西還很多,尤其是開頭提到的奧斯貝爾格船葬中還有一堆寶可挖(出土於 1904 年,誘發一系列維京藝術的研究熱潮);藝術作品中亦能展現出當時的信仰與著重的社會價值。
只可惜這些文物幾乎全部都安放在北歐諸國的博物館內,想看真品很不容易呢,希望以後有機會揪團大家一起去,我殼蟻當親善大使兼導遊!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作者的相關文章

異教人議會.ᚢᛁᛏᛁᚢᛅᚦᛁᚴ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