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劍金釵》為王度廬早期以俠情為主題的小說,較後來寫的首部曲《鶴驚崑崙》遜色,部份人物和情節應可處理得更好。
書名的「寶劍」指李慕白,「金釵」指俞秀蓮,也指當年思昭和秀蓮定下婚事的信物。到了結局,秀蓮得到了慕白所用的寶劍,並收好自己的金釵,再一次呼應主題。
作者透過書中正派人物的互相信任、彼此幫助,把「俠義」發展得淋漓盡致,其描寫的兄弟朋友之情比男女間的愛情更為成功。反派人物則描繪得不夠立體,登場時間短、實力也弱,由慕白、秀蓮出馬,反派人物就變得不堪一擊,未能營造出緊湊緊張的氣氛。
作者不擅寫武打械鬥,書中刀劍相拼的情節常用「若干回合」輕輕帶過,是一個沒有內功的武俠世界,所謂輕功亦只有飛簷走壁之術。而魏鳳翔右臂被慕白刺了一劍,在平地之上亦能摔倒而死,尤其不合情理。
在敘事方面,作者屢用多線發展並後補前事的手法,如慕白離京趕去見重傷的思昭時,則撇下慕白不提,仍舊敘述北京城內的事態發展。當慕白回到北京城後,作者再大篇幅補敘前事,數線匯流於一。遺憾的是思昭獨鬥苗振山、張玉瑾一段,作者只用史健的數語帶過,錯過讓思昭、苗、張等人形象立體化的良機。另外,作者在慕白與秀蓮和翠纖的關係上著墨頗多,並重複描寫其心理狀態,如慕白思念秀蓮、秀蓮感懷身世,二人哭啼垂淚不下數十次,心情大同小異,頗為冗長乏味。
本書另一大特色在於詳寫北京城的風貌,使用真實地名,如彰儀門、丞相胡同等等,又會仔細交代角色在城中來往的方位,感覺逼真。
總而言之,《寶劍金釵》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不甚突出,而描寫俠義、重承諾方面則為全書亮點;整體敘事節奏緩慢,較擅於詳寫人物內心情緒。 2021.7.28 臺北 書籍資料:
書名:《寶劍金釵》
作者:王度廬(批校:葉洪生)
出版資訊:臺北,聯經,198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