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14|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貌似溫馨卻殘酷至極

其實就是我好不容易選上的一門課,叫做【家庭電影】,Home Movie起源於二次大戰後攝影機流入家庭,爸爸們拿著輕巧的膠捲攝影機,通常拍攝家庭成員的生日、聚會、去動物園、新生兒、有錢人會拍出國旅遊。後來在美國有柯達親民價格的家庭電影攝影機問世,再到我有記憶的,台灣SONY V8變普及之後,家裡有新生兒的爸爸都會很想要一台,然後出國旅行也都要帶著出去拍。
家庭電影就是基於對家人的愛的業餘製片
家庭電影就是基於對家人的愛的業餘製片
家庭電影攝影機早期是由爸爸擁有,拍的題材只有歡笑、溫馨、快樂的事物,影片腳色和內容僅限於自家人,所以這是私密性影片,大部分外人看了會覺得非常無聊,因為裡面並沒有他們認識的人物,拍攝技巧也會有搖晃鏡頭、過度曝光等觀看不太舒適的問題。爸爸們只願意拍攝快樂溫馨成功歡笑,但是家庭的重要議題,如爭吵、肢體衝突、憂鬱、沮喪、過胖、生活失控、流淚,甚至生病、死亡等“不好的”題材,在大多數私人家庭電影是付之闕如的。
老師趁他出國期間,讓同學在家裡看兩部“恐怖”的家庭電影,一部是有關失能的家庭:祖孫三代的故事,拍片的導演大約31歲,去回朔他母親為何會精神失常常要進醫院治療,因而挖掘出祖母可能有虐待幼年母親,並送她去進行電擊醫療。他跟母親都曾急需逃離休士頓(祖父母家),他自救成功後在紐約從事電影工作,還是對鏡頭喃喃地說他很愛他母親,他的血肉都是來自他母親,講話呼吸時母親的一部分也就在他身體內,所以會不明白母親為何要生在那樣的家庭,如果沒有去電擊,他母親在少年時期都還是電視廣告明星。
這部片子看下來很痛苦,一小時半的片我要分三次才能看完。現在美國校園槍擊案件數飆升,聽說93%犯罪人都是生活壓力很大的人,我突然覺得我自己的家庭和大多數台灣社會的家庭都好健康。生命至重無比,很多重型的醫療處置最好不要輕易施行(昨天還跟一位外表談吐健康無比的同事聊天,她說最近指數飆高,考慮要不要再去化療 (有癌症病史)),化療真的能像看牙醫一樣輕鬆討論嗎?
另一部就更恐怖了,導演直接用旁白說攝影機是在記錄死亡的,因為你去凝視亡者生前留下的影像有時會不寒而慄,然後他就真的去拍大體(老師都沒有放警語)。導演口白說:如果家庭電影都只有快樂歡笑和愛,不去面對也是重要的情緒:如痛苦、沮喪、失望、怒吼,那我們還能從影像裡學到更多嗎?
影像有各種實驗和想法,有很多令人不舒服的電影,其實在我不舒服一兩天之後,還是會留一個問號或哲學問題在我心中發酵,有時是對影像的運用有新靈感,但是影像真的就如同reflection這個字,重看的時候會發現很多新事情,是拍攝當下根本想都想不到的!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