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有視訊演講,今天就留在家裡準備,沒有進診所。一早跟老婆大人在社區步道散步,她循例帶個垃圾袋與夾子順便撿垃圾。
這條出入口都在社區內,沿著溪流的山徑,也是荒野保護協會每年在四、五月,油桐花盛開與螢火蟲飛舞時,辦自然導覽的地點之一。
出了步道回到社區的產業道路,發現路邊有好幾個只喝一半就被丟棄的瓶裝飲料,看來應該是路過車子開車窗往外扔出的。
我實在很好奇,究竟是怎樣的成長環境會教養出如此無感又自私的素質?
在美麗的山林間,只要出現一罐罐棄置的空瓶空罐,殘破的塑膠袋或煙蒂吸管咖啡紙杯……看起來就會很礙眼。
隨手一丟很輕易,要把它撿起來往往是不容易的。像是前幾天在北橫公路上,老婆大人爬過護欄去撿拾邊坡上的瓶罐,以為踩踏的是邊坡的泥土地,不料卻是懸空的落葉枝條,一瞬間就滑到坡下的溪裡,幸好高度只有三、四公尺,很快就爬上來了,不過滿頭滿臉都是泥土。這番驚險沒有讓她退縮,反而更加勇猛。
我常常想,那些大喇喇搖下車窗往外丟出垃圾的人,究竟是如何被教養出來的?是怎樣的成長環境塑造出如此無感又自私的素質?
很多年前,還流行許下新年新願望的時代,我就許願,假如上蒼能滿足我一個願望的話,我希望每個從車窗丟出去的垃圾立刻就黏回他本人的鼻子上24小時拿不下來(看他以後還敢不敢亂丟!)。
結合運動、休閒與環境行動的活動愈來愈多了,世界上目前正開始流行「拾荒慢跑」,這是二0一六年在瑞典誕生的,在社群媒體推波助瀾下,現在已有四十多個國家看得到民眾邊跑步邊撿垃圾。台灣這兩年也有人發起潛水時邊撿卡在珊瑚礁裡的垃圾。
其實只要我們願意,生活中時時可以為守護環境盡一點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