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07|閱讀時間 ‧ 約 7 分鐘

有觸感的進入紋理之中

    那天在手機的備忘錄裡寫下:
    連結,是有觸感的進入紋理之中
    …..
    百年前,赫曼赫塞在《鄉愁》這本書的首篇寫下一段文字
    兒時,還不知道故鄉那些山川湖泊的名字,只看到一片靜謐藍綠湖面,在陽光下閃耀著點點波光;看到湖的四周連綿的陡峭山巒,山壁遍佈涼白的積雪和涓細的瀑布;看到山腳下的草原,斜坡上稀疏點綴著果樹、茅舍和高山灰牛。年幼的心靈如此貧乏、寧靜,而且充滿期待。
    我從這段文字裡看到的不是文字,而是一幅畫。大自然的紋理被充滿情感的筆觸勾勒著。
    另外一位我很喜歡的作者,夏曼藍波安,達悟族人。他在《大海浮夢》中也寫童年。
    小時候的成長完全是在沒有電燈的歲月,繁星月光的夏季,部落裡的耆老常常聚集在最接近海的地方,通常是某人家的院子,由年長的人說古老的故事,故事說到某個段落劇情時,說話人就以詩歌古調吟唱,眾人或其他的晚輩就在此時練習古調的吟唱,學習詩歌的雅韻…..我非常喜歡部落的耆老在明媚的夏夜合聲歌唱,合音穿越靜謐的聚落,也穿透一群祖母的耳膜,旋律激起她們的記憶,她們年輕貌美時自創的情歌宛若封存一個世紀的情書,曖昧的,刻意的模糊關鍵的詞彙,也哼著屬於女人的感情世界….達悟人每每在寂靜的晚霞中歌唱陪著這個孤島的靈,溢出人們單一的寂靜美感,如此的成長記憶,孕育了我喜歡追求寧靜的個性,一切的氛圍都是自由的,也是放任的,然而,每個人似乎也都在恪守,萬物皆有靈魂的信念。
    兩位作者撫觸各自的成長記憶,讓閱讀的我跟著進入他們那個世界的紋理之中。而這樣的片刻,我內在也湧現了豐富感情,我搖頭微笑,讚嘆他們竟能用他們的記憶滋潤了我。
    ….
    現代的社會,我們常說連結很重要,對話很重要。但你跟一個人說話三十分鐘後,能否感受到他的紋理質地?還是你只是把該說的話說完而已?
    托勒告訴我們,若帶著孩子來到一棵樹前,不是急於告訴他這棵樹的名字,而是要讓孩子去觸摸這棵樹,看看葉子,感受陽光穿過葉子的顏色變化,這才是認識一棵樹。這種認識,是觸感的,是紋理的,但這不只是關於「樹」的事,用托勒的語言來說,人在那一刻自身也會進入一種「臨在」狀態,讓我們的存在擁有一種質地。
    助人工作者,學習很多理論技術,但如果回歸到這一個簡單的問題:你和這個人接觸的過程裡,除了他帶來的困惑與症狀之外,你能感受到這個人的紋理質地嗎?
    或者,身為父母師長,看著自家的孩子,這一天天的相處,一起面對許多生活事務,但我們能否也在這些生活事務進行的同時,感受到這孩子這個人獨有的紋理質地?
    關於連結、關於對話、關於認識一個人
    「我們能否有觸感的進入他的紋理之中?」
    我想,這是一個可以常問自己的好問句。
    ……
    生活如同天氣,我有時也會感到燥熱難以安靜,對周遭事物沒有耐心也沒有感覺。常常在走入山裡,看著白雲掛在山半腰,海風一陣陣輕拍著我的身體衣裳,閉起眼睛,感受這自然節奏碰觸的時候,我會安靜下來。
    有時,則是聽著耳機傳來的歌聲,甚至在大白天聽著謝銘祐唱著「月色照在,三線路,風吹微微,等待的人,怎麼還沒來…」,有種情感也會從自身的某處溢出。這種情感狀態一出現,我的內在就有種溫度與安靜來到,好像可以重新睜開眼睛。
    觸感是要我們自己先伸出手,準備用指尖最敏銳的地方聽世界說話的。有如那天我刻意停下來,多去感受母親節時女兒手做給太太和母親的蛋糕,見三代一起坐在母親極簡餐桌上,心裡頭竟有首歌就開始繞著。
    有意識地用「有觸感的自己」來連結,是這裡頭很重要的方法與心意。而不論是與大自然連結、與人或與人的創作連結,這裡會建立起一條通道:當我們能真正的「走入他的紋理」時,安慰與感情也會從那裡流過來,人會從這裡「回家」。
    所以,有觸感的進入世界的紋理之中是連結的方法,同時也是靜心之道。
    ……
    電影中,主角對著友人說起自己的心痛:「他的死去,彷彿是我的一部分也跟著死去了。」
    敘事治療談Say Hello Again也是這麼理解人面對親友的離去所代表的意義。所以面對重要親友的離去(死亡),不是切割式的道別,不是遺忘,因為那樣人的一部分當真會死去。要先與這關係Say Hello Again,再建立起新的形式的連結,如此面對「死亡的事實」,我們才能對形體的死好好Say Goodbye。
    而若我們把「他的死去,彷彿是我的一部分也跟著死去」這句話反過來讀,那就更有意思了。這表示當我們與某人連結時,我們的一部分也將活在這關係之中。因此,創造有質地的連結,就是創造自己某種有質地的存在。
    於是我們就有了一種新想像,若我們能與天地之間建立起有質地的連結,和人、和樹、和山、和物,那麼我們的許多部分就會存活在這有情天地之間。突然,我們擴大了自己,而這種擴大會讓我們面對與這世界的碰觸時,存在一種愛。因為,他們的存活也就是我們的存活。
    …..
    這個月(2022年5月),因為疫情關係,我取消與延遲了兩場工作坊。但因為都是老朋友,因為想念,我臨時在線上招集了一場《敘事的五四三劇場》。五四三,是閩南語的說法,用來描述那些不著邊際、遠離主題、胡亂說話的內容。生活中許多時候的說話都是不著邊際的,這種閒聊卻有一份輕鬆和生活感在裡頭。我用「五四三」正是說著這場相聚不為工作(教學)目的,而是為關係目的、生活目的。
    課程後我寫了一封信給大家
    昨天貪玩,在海上受寒
    剛剛切了幾片薑,放到火上燒熱熱的薑茶
    用著自己種了一整年的薑,驅走身上的風寒
    浪漫又溫暖
    今天的五四三的場景,只是隨意說話,看起來沒什麼事,但心裡感受卻有什麼
    也是我們一起親手種了幾年的薑
    能驅風寒
    但卻又好像比薑厲害
    不必大火,一相聚就浪漫溫暖
    剛剛讀著林夕的散文
    借用他的話
    「吃得好、穿得夠,若那天來到,真能團聚,才能說一聲別來無恙。」
    我們都好好照顧自己
    錦敦
    2022/5/15
    都蘭
    我慢慢知道,這些年在敘事治療的工作坊裡,一年、兩年、五年,積累的不再只是專業知識與技巧而已,而是一種人的連結。我們在一場又一場的說與聽裡,就把個自的某些質地種在關係裡,於是在有點辛苦的時候,煩躁或遺忘自己的時候,我們只要一相聚,就能遇見自己。
    你想把自己種在哪些連結裡?
    是太平洋的波光粼粼?都蘭山的綠意微風
    還是孩子的美麗眼眸、愛人的溫暖擁抱
    或者是一首又一首的詩裡、歌裡
    讓我們一聚,就重逢自己。
    .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