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佔有的愛是用講得就講得出來的嗎?
為了找尋這個答案,我把Blind Free Hug:矇眼擁抱當作志業,
試圖在行動中體會並實踐不佔有的愛。
我一直也清楚,愛從來不是語言能表達出來的,
因此有別於過去我還會主動開口詢問問題,
近來的行動早已不以互動為主,只是純粹的給予,讓愛得以流動下去。
--
愛是流動,不管是誰,對任何人的愛都不可能永遠存在,
感受會隨著時間改變,躺在你身邊的人可能隔天就不同了。
雖然他的外在樣貌沒有什麼太大的變動,
但內心卻開始對另一位對象魂牽夢縈:
是昨天與他擦身而過的人讓他念念不忘?
還是對工作上一起共事的人產生情愫?只有對方清楚,
而要是當對方想離開的時候,你也只能給予祝福,
再怎麼挽留都沒用,任何唇舌之爭都沒有意義,
因為感覺不再,說再多都是徒勞:愛流走了。
--
並非彼此互相擁有,而是兩者互為主體,瞭解彼此本就獨立。 當一段關係因為佔有而變質,那段關係就沒有愛了,
沒有愛,就只是個空殼。
現在太多婚姻都是這樣,因為制度而苦苦支撐住,
受到有限金錢社會匱乏的荼毒,遺忘愛本身擁有的強大力量。
但那不是他們的錯,他們也只是體制下的受害者,
不理解一切都是自身所作所為下創造出來的結果,
繼續向不存在的過去和未來苦苦索求,它們從不存在,
是故不會有任何回覆,一切都只在當下。
而婚姻的存在本身就是一個讓愛停止流動的制度,
愛在規範下終將變質,愛不可能是法律能定義的,
法律和道德都不能規範或約束家庭暴力等問題發生。
那得是島民認知到彼此都共處在這個島嶼上,
才可能讓所有女性及子女在公領域或私領域下都不再受剝奪。
子女是我們全島共同的遺產,不分性別、種族和國籍,
生而為人理應如此,那就是不佔有的愛。
--
人造環境的匱乏讓人們彼此汲汲營營的相處,
人們在資本主義社會的制度規範中無法解脫,
忘記自己的存在即是一切、反過頭來與外在:與資本主義社會鬥爭。
他人賦予你的即是你賦予自己的一切,
鬥爭終究是沒有結果的,從一開始就應該是施與受,
從生活方式、待人處事,都應該是不需要貨幣當媒介的模式。
意即擺脫物質社會的束縛,一切都能為你所用,
從自身的存在開始,一步一步地回饋社會。
愛就是這麼簡單的東西:只管去做。
畢竟我們還在三維空間的有限時間向度,生命將盡之時我們終將輪迴,
而我們要做的只有一件事:活出自己想要的樣子,
並在當下就去做,將自身夢想的願景付諸實現。
--
所以那一定就是不佔有的愛,沒有強迫沒有威脅,一切都是發自內心。
情感的建立縱然跟外在審美觀與內在價值觀相連,
但絕不是建立在外在物質的匱乏。
縱使生活困頓,愛情的力量就足以改變那些。
創造出來的將不是兩人世界,
而是認知到自然萬物與我們本就同為一體,攜手維護動態平衡。
從生活模式開始為未來子女們負責,不再推卸創造未來的責任:
不再增加債務貨幣造成他者的不幸;不再剝奪生而為人的尊嚴;
不再用婚姻制度綁住本質流動的愛;不再奴役動物為我們所用。
那會是心靈層次的,外在物質最終什麼都帶不走,
就連你當下最愛的人也是,一切終將逝去。
最重要的是,人類能不能永續共存在這個星球上?
如果要達到這個目標,愛勢必得流動,轉變才會繼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