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規劃時,不僅要關注北極星指標,很常也要在意反指標(Counter Metric),確保功能上線會不會發生 A 數據增加,但 B 數據卻異常下降的情況,篇想分享求職平台的常見產品指標。
誰適合看這篇文章?
✔ 對產品經理、產品企劃、產品規劃、產品數據、北極星指標有興趣的朋友
一、北極星指標:每日履歷投遞數
以求職平台來說,北極星指標為什麼是「每日履歷投遞總數」?因為這個指標影響到「(1) 公司到底能不能收到履歷、(2) 求職者到底願不願意投履歷」這兩個面向。
- 公司可以收到履歷:代表刊登有效,會讓公司願意繼續付費刊登。
- 求職者願意投履歷:代表有理想職缺,會讓求職者都會回來找工作。
另外求職平台雖然是雙邊平台,但收費僅對刊登企業收費,對求職者完全免費,因此比起「每日活躍用戶數」、「每月企業刊登總營收」,目前「每日履歷投遞總數」仍是最可靠的產品指標。
做產品規劃,第一步都要圍繞在「如何提高求職者投遞履歷的數量」,不論是透過快速投遞、附件投遞、多筆投遞、最新職缺推播、相關職缺推播、履歷撰寫優化 … 等功能,都需要注意是否可以滿足這個北極星指標。
若要再細拆「每日履歷投遞總數」,可以再拆成「活躍會員總數」x 「每日平均投遞履歷數」,去追蹤不同功能可以優化哪一項領先指標(Leading Indicator)。
二、求職平台的其他指標數據
除了北極星指標之外,為什麼反指標(Counter Metric)值得關注呢?
這也是我最近在產品工作的體悟,有時候一個功能上線,我們預計它會提到 A 數據,實際上線後,卻沒發現到 B 數據卻掉了一大截,這時才想到要去修復機制或漏洞都有點太晚。
以「優化履歷功能」為例:
- 目標:我們想透過簡化履歷撰寫,讓還沒有建立履歷的會員願意快速建立履歷,提高「會員履歷數」,進而提高「投遞履歷數」。
- 疏漏:功能上線後,我們發現市場預期沒有想像中好,雖然初期有讓新會員願意嘗試建立履歷、有提到履歷數,但原本有履歷的舊會員變得不會操作,導致離開網站、每日用戶數減少。
這也是我最近體悟到關注各項指標的重要性,不能完全仰賴北極星指標,要隨時盯緊跟產品有關的各項數據,因此如果北極星指標是「每日投遞履歷數」,那反指標就可以是下面這些數據。
- 每日新增會員數
- 每日履歷編輯數
- 每日履歷開啟數
- 每日職缺瀏覽數
當北極星指標上升,但上述指標卻下降時,我們就必須認知到該功能可能還需要修正。
三、為什麼要關注指標
身為產品團隊的一員,我們不只是把每一個功能做完推上線,更重要的是確認該功能有沒有對使用者創造價值(Impact),以及為公司帶來營收(Revenue),以求職平台來說:
- 對 C 端使用者的價值:履歷編輯更順暢、找工作更快、投履歷更順。
- 對 B 端徵才企業的收益:企業願意刊登付費、購買站內廣告版位。
因此我們不能只在意「做完什麼功能」(Output),而應該在意「達成什麼結果」(Outcome)。
這個產品思維我也是經歷一陣子才漸漸養成,一開始沒有產品數據概念時,覺得功能上線就已經歡天喜地了,但後來發現,若對產品指標沒有任何貢獻,但實在不算是一個成功的功能,即使是體驗優化,都應該要能從某個指標看出數據改動,e.g. 編輯履歷速度變快。
有了數據,做產品也才能更踏實,知道自己改了什麼、該產品創造什麼價值。
四、總結
這篇是紀錄我近期的產品學習心得,如對這系列有興趣,也可以持續觀看:
非常謝謝你的閱讀!上述單純以我的職場生活來整理,未能涵蓋所有案例,
如對內文有任何疑問,都歡迎留言或私訊聯繫。
如果文章有一點啟發或幫助,可以點擊愛心讓我知道 👏
.撰寫於:2023/05/21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