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薇趨勢/人人都將成為機器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20年前開始,科幻電影喜歡描述瘋狂科學家發明了超級機器人,它們為人類服務,長出智慧後卻反撲人類;而後便出現一個英雄,或是一名「尚有人性」的機器人,願意解決困境,平息人機大戰。
若今天不是單純只開發機器人,而是人類可以變成機器人,你願意嗎?
科學鬼才伊隆.馬斯克旗下的大腦芯片公司Neuralink,最近獲得美國食品與藥品管理局(FDA)批准,將啟動在人類大腦植入晶片的臨床研究。Neuralink的目標是連結人類大腦與電腦,主要透過芯片1024個細小的電極植入大腦,厚度不超過一根頭髮,其外部連結器能收發信號,還可以無線充電。
Neuralink成立至今七年,企圖讓盲人恢復視力,讓癱瘓者重新走路。這項技術在動物實驗階段,嘗試將晶片植入老鼠、羊、豬、猴子的大腦,曾引發違反《動物保護法》的疑慮;然而此刻,終於邁入人體試驗的里程碑。
馬斯克認為,這項技術不僅能幫助盲人和癱瘓者,未來也可能協助肥胖、自閉、憂鬱、思覺失調症患者。雖然Neualink的初衷是解決疾病問題,但人類長期受到科幻電影的洗禮,也不禁多了些想像。
機器人的定義在坊間有多種說法,有些人認為透過程式設計完成任務的軟體應用程式即是機器人;也有些人認為必須全身上下由金屬零件組成才能稱為機器人。
常見的「機器人」有掃地機器人,目前坊間接受度高;軟銀製造的服務型機器人Pepper,也普遍出現在日常生活中。
機器人較常被人詬病的問題是服務不到位與不精準。舉例來說,Pepper這種人型服務機器人,若是使用者輸入的問題不在其資料庫中,便無法回答問題,還有手無法伸長的窘境。至於波士頓機器狗,算是目前市場上發展比較完備的機器人,已經用在巡邏與軍事場域,但花費高昂,不可能人人一隻。
想像一下,人腦植入晶片若能成真,我們就不用寒窗苦讀了,晶片裡輸入大量資料即可一秒學富五車;如果晶片儲存空間不足,或是運算力有限,還可以丟到雲端伺服器,執行一系列的處理。
到時人類就變成半個機器人,一半保有人類原始的「人性」與「服務到位」的特質;一半利用晶片驅動,能治癒疾病還能「開外掛」,還能加灌生成式AI,如有神助;但同時也需要承擔駭客侵入、機體突發狀況的風險。
各種資料庫線上購買下載,富者無所不知,窮者不識之無。你願意接受這樣的未來嗎?
這似乎不是願不願意變成機器人的問題了,而是時勢所趨。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4會員
98內容數
Podcast節目【數位趨勢醬子讀】的專欄作家文章匯流 從科技新聞帶你看產業趨勢,有別於坊間搖旗吶喊式的附和,本節目提供的獨家觀點絕對讓你耳目一新! 你想知道科技新聞背後的微趨勢將如何改變我們的未來嗎?跟著兩位專欄名家一起看就世界還沒發現的微趨勢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王薇瑄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日前台中捷運沿線砸落建築工地吊臂,造成一死十傷的慘劇,儘管政府已下令稽查該建設公司其他工地,但逝去的生命難以挽回。
新冠疫情與美中貿易戰之後,各國為了維持產業供應鏈的穩定,即使耗費鉅資,都要在自己國家設置產業供應鏈,全球因此迎來一波實體經濟的反全球化現象。
最近最熱門的科技話題當屬ChatGPT了,相信這個軟體大家已漸漸熟悉,其功能基於生成式AI (Generated-AI)可以回答問題,也可以論述與創作。
網際網路發展至今已經20餘年,從一開始低低嘟嘟的撥接機,到現在的寬頻和光纖,速度愈來愈快;而智慧型手機的發明,更是走到哪裡滑到哪裡,海量訊息唾手可得,因此常在報章雜誌上看到「資訊爆炸」、「大數據未來」等字眼。
2023年當紅的科技關鍵字,想必與「生成式AI」(AI-generated)脫不了關係;若不是生成式AI,那應該就是以它為主開發出的ChatGPT了。
上個禮拜,特斯拉工程主管於投資人日活動現場宣布:考量開採稀土造成的健康與環境風險,特斯拉的下一代電動車平台上,以維持電動車效能與性能為前提,將減少75%的碳化矽(SiC)用量,而設計出無稀土的永磁馬達。
日前台中捷運沿線砸落建築工地吊臂,造成一死十傷的慘劇,儘管政府已下令稽查該建設公司其他工地,但逝去的生命難以挽回。
新冠疫情與美中貿易戰之後,各國為了維持產業供應鏈的穩定,即使耗費鉅資,都要在自己國家設置產業供應鏈,全球因此迎來一波實體經濟的反全球化現象。
最近最熱門的科技話題當屬ChatGPT了,相信這個軟體大家已漸漸熟悉,其功能基於生成式AI (Generated-AI)可以回答問題,也可以論述與創作。
網際網路發展至今已經20餘年,從一開始低低嘟嘟的撥接機,到現在的寬頻和光纖,速度愈來愈快;而智慧型手機的發明,更是走到哪裡滑到哪裡,海量訊息唾手可得,因此常在報章雜誌上看到「資訊爆炸」、「大數據未來」等字眼。
2023年當紅的科技關鍵字,想必與「生成式AI」(AI-generated)脫不了關係;若不是生成式AI,那應該就是以它為主開發出的ChatGPT了。
上個禮拜,特斯拉工程主管於投資人日活動現場宣布:考量開採稀土造成的健康與環境風險,特斯拉的下一代電動車平台上,以維持電動車效能與性能為前提,將減少75%的碳化矽(SiC)用量,而設計出無稀土的永磁馬達。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篇文章總結了各種類型的機器人,包括人形機器人、機器狗、家用機器人和聊天機器人。同時,也提到了一些討論點和機器人可能的未來方向。
Thumbnail
隨著科技不斷進步,未來的世界將會有很多新玩意兒。你想像過自己駕駛無人汽車嗎?或是用手機就能治癒疾病?這些可能性都不是夢想,而是我們未來生活的一部分。
Thumbnail
幾個月前,特斯拉創辦人馬斯克在社群媒體上分享一則、自己投資的新創公司,已成功為一名病患的大腦植入晶片,重磅消息瞬間襲捲全球,引起諸多討論,人腦意念透過晶片的傳達,像多年前《阿凡達》電影般的情節,如今似乎在醫療上的運用即將付諸實現了。
Thumbnail
我認為在近未來,AI反而會加速人與人之間的不平等,加上首富馬斯克(Elon Musk)的腦機介面公司Neurolink,已經開始試著將晶片植入大腦,未來應該會比較類似《電馭叛客2077》Cyberpunk的世界,企業的權力將大到可與政府抗衡,人與人之間的地位會天差地遠。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人工智能對未來的影響,提到了人工智能不斷進步的速度,以及預測了未來幾年人工智能的發展。同時也提到了人工智能對人類的影響,包括了代替工程師寫CODE以及瞭解和療癒人類情緒。
Thumbnail
一家名為Figure的新創公司於本週三發布了一段令人印象深刻的影片,展示了他們與OpenAI合作後的最新成果。在這段影片中,名為Figure 01的人形機器人展示了與人類的交流能力和任務執行能力。 影片中,Figure 01機器人被要求執行各種任務,例如回應一般性的指令,如提供食物或清理垃圾。
Thumbnail
Hi 我是 VK~ 這期我們來聊聊《致富心態》作者 Morgan Housel 他如何思考財富?如何寫出暢銷書? 喜歡這期的內容,歡迎分享給朋友一起訂閱《VK 科技閱讀時間》,祝你今天一切順利~ 今年二月底,馬斯克在 X Spaces 提到他旗下腦機介面新創 Neuralink 的新進展:
Thumbnail
Neuralink的創辦人Elon Musk近日於社交平台X上宣布,公司已經在首位人類受試者身上成功安裝公司所研發的電極。他亦表示,目前病人恢復狀況良好,此腦機介面也可以穩定的收取大腦神經元所釋放的電訊號。
Thumbnail
AI,人工智慧,其實不是這幾年才有的,自從圖靈(Alan Turing)提出圖靈機模型和發表【計算機器與智慧】(Computing Machinery and Intelligence)論文以來,人工智慧,一直是程式設計人員、電腦工作者心目中的聖杯,讓我們一起來探討AI的未來。
Thumbnail
人類其實就是披著肉身的機器人 想像有一個機器人,它所做的任何一舉一動,全部都是由儲存在它晶片裡的電腦程式所控制的,比如說..走路時,遇到前方有障礙物,那麼它就會懂得要閃避,但是要弄明白的一件事情是,這個機器人懂得去閃避障礙物,並不是因為這是機器人知道若是看到前方有障礙物就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篇文章總結了各種類型的機器人,包括人形機器人、機器狗、家用機器人和聊天機器人。同時,也提到了一些討論點和機器人可能的未來方向。
Thumbnail
隨著科技不斷進步,未來的世界將會有很多新玩意兒。你想像過自己駕駛無人汽車嗎?或是用手機就能治癒疾病?這些可能性都不是夢想,而是我們未來生活的一部分。
Thumbnail
幾個月前,特斯拉創辦人馬斯克在社群媒體上分享一則、自己投資的新創公司,已成功為一名病患的大腦植入晶片,重磅消息瞬間襲捲全球,引起諸多討論,人腦意念透過晶片的傳達,像多年前《阿凡達》電影般的情節,如今似乎在醫療上的運用即將付諸實現了。
Thumbnail
我認為在近未來,AI反而會加速人與人之間的不平等,加上首富馬斯克(Elon Musk)的腦機介面公司Neurolink,已經開始試著將晶片植入大腦,未來應該會比較類似《電馭叛客2077》Cyberpunk的世界,企業的權力將大到可與政府抗衡,人與人之間的地位會天差地遠。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人工智能對未來的影響,提到了人工智能不斷進步的速度,以及預測了未來幾年人工智能的發展。同時也提到了人工智能對人類的影響,包括了代替工程師寫CODE以及瞭解和療癒人類情緒。
Thumbnail
一家名為Figure的新創公司於本週三發布了一段令人印象深刻的影片,展示了他們與OpenAI合作後的最新成果。在這段影片中,名為Figure 01的人形機器人展示了與人類的交流能力和任務執行能力。 影片中,Figure 01機器人被要求執行各種任務,例如回應一般性的指令,如提供食物或清理垃圾。
Thumbnail
Hi 我是 VK~ 這期我們來聊聊《致富心態》作者 Morgan Housel 他如何思考財富?如何寫出暢銷書? 喜歡這期的內容,歡迎分享給朋友一起訂閱《VK 科技閱讀時間》,祝你今天一切順利~ 今年二月底,馬斯克在 X Spaces 提到他旗下腦機介面新創 Neuralink 的新進展:
Thumbnail
Neuralink的創辦人Elon Musk近日於社交平台X上宣布,公司已經在首位人類受試者身上成功安裝公司所研發的電極。他亦表示,目前病人恢復狀況良好,此腦機介面也可以穩定的收取大腦神經元所釋放的電訊號。
Thumbnail
AI,人工智慧,其實不是這幾年才有的,自從圖靈(Alan Turing)提出圖靈機模型和發表【計算機器與智慧】(Computing Machinery and Intelligence)論文以來,人工智慧,一直是程式設計人員、電腦工作者心目中的聖杯,讓我們一起來探討AI的未來。
Thumbnail
人類其實就是披著肉身的機器人 想像有一個機器人,它所做的任何一舉一動,全部都是由儲存在它晶片裡的電腦程式所控制的,比如說..走路時,遇到前方有障礙物,那麼它就會懂得要閃避,但是要弄明白的一件事情是,這個機器人懂得去閃避障礙物,並不是因為這是機器人知道若是看到前方有障礙物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