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薇趨勢/為何蘋果沒有大舉進攻生成式AI?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2023年當紅的科技關鍵字,想必與「生成式AI」(AI-generated)脫不了關係;若不是生成式AI,那應該就是以它為主開發出的ChatGPT了。
ChatGPT是由微軟投資的Open AI開發的新應用,在各行各業掀起狂潮,不論是彙整過往事件資料,還是改寫段落文字,甚至到生成圖像,大眾無不驚艷人工智慧創造的內容,所以Meta創辦人祖克柏、Google母公司Alphabet紛紛宣布大舉進攻生成式AI。
而作為科技巨擘之一的Apple,究竟為何遲遲沒有回應呢?
根據外媒《Unwire HK》,蘋果的前工程師指出Siri的功能其實類似ChatGPT,但理解能力有限,更新速度也緩慢。Siri的程式碼非常複雜又過時,資料庫涵蓋的語言近20種,若要追上目前版本的ChatGPT,少說還要一年。
科技產業資訊室的一篇專文也提到,蘋果已經開發了許多AI相關的功能應用,包括臉部辨識、語音辨識等,比起跟著市場瞎起鬨,蘋果的習慣是靜觀其變,依據反應才謹慎布局。
上述外媒與國家實驗研究院專文指出的,確實都可能是蘋果沒有「冒然」投入生成式AI的原因;但其最根本,還是需要回歸蘋果的商業模式與數位匯流產業的先進者優勢。
自2007年第一支iPhone問世後,蘋果較為人知的獲利源自硬體,最大宗的當然是iPhone,而後還有蘋果電腦(Mac)、手表(Apple Watch)、藍芽無線耳機(Airpods)等。一直以來,蘋果在硬體的表現比應用服務出色,而在應用服務的創新上,必須仰賴全球眾多開發者上傳到App Store的內容。
現在最新的iPhone 14,除了升級相機鏡頭以及一鍵去背景外,手機自身並沒有任何劃時代的應用程式。
然而,隨著智慧型手機銷量逐年下滑,蘋果公司當然未雨綢繆。於是在2021年,蘋果開啟了Podcast內容訂閱制,限制其他競爭對手存取使用者資訊,並在自家App Store賣起廣告,軟實力看來遍地開花,但即使是最先開發出「Podcast」這個廣為人知的聲音內容App,在推廣內容訂閱制上仍有許多需要解決的問題,像是:不友善的使用介面、嚴格的審核機制、彈性低的訂閱方案等。
其廣告業務推廣之路也頗坎坷,像在「協助戒賭」App下載頁面出現推薦賭博遊戲的廣告,便引起不少撻伐。
另一個面向是,蘋果甘於在數位科技創新上位居老三嗎?
蘋果一直是數位科技企業中特別追求創新與完美的公司,iPhone讓全球科技公司陸續上架自己的智慧型手機,有的外觀甚至與iPhone手機十分相似;而Apple Watch也讓Google、小米等科技公司紛紛跟進;Airpods更不用說了,藍芽無線耳機處處可見,這是在硬體創新寫下的光榮紀錄。
至於生成式AI,第一個推出的是蘋果的死對頭——微軟(旗下的Open AI),再跟進的是剛被蘋果下廣告禁制令的Google。
真的要做生成式AI,勢必在功能與應用層面上有更突出的表現;若真如前述蘋果前工程師所述,要推出能比擬ChatGPT生成式AI的應用就要一年,如果還想超越,更是難於上青天。
比起軟實力的生成式AI,以硬體為強項的蘋果,可能還是先推出「AR/VR穿戴式裝置」更為實際。Meta口號喊了一年,全球販售數仍僅2,000萬,蘋果要坐穩數位科技硬體的霸主,依然需要一呼百應的聲勢,才能凸顯地位。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4會員
98內容數
Podcast節目【數位趨勢醬子讀】的專欄作家文章匯流 從科技新聞帶你看產業趨勢,有別於坊間搖旗吶喊式的附和,本節目提供的獨家觀點絕對讓你耳目一新! 你想知道科技新聞背後的微趨勢將如何改變我們的未來嗎?跟著兩位專欄名家一起看就世界還沒發現的微趨勢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王薇瑄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上個禮拜,特斯拉工程主管於投資人日活動現場宣布:考量開採稀土造成的健康與環境風險,特斯拉的下一代電動車平台上,以維持電動車效能與性能為前提,將減少75%的碳化矽(SiC)用量,而設計出無稀土的永磁馬達。
Spotify,來自瑞典斯德哥爾摩的聲音串流平台,創立於2006年。早期其商業模式非常單純,支付訂閱費的會員在平台上能收聽全球的音樂,而使用免費版的用戶,在音樂前則會聽到一段廣告。
近年數位經濟發展遲滯,訊號端電信公司固然推出了5G服務,但根據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的統計,截至2022年8月,台灣5G用戶突破600萬,滲透率不過是25%而已
這次在美國舉辦的消費性電子展(CES),參展商約3,200個,種類琳瑯滿目,其中一個發燒品就是「虛擬眼鏡」(AR/VR/MR/XR)。 Panasonic旗下新創ShiftALL、Caliverse、Sony皆展出相關產品,但讓我印象最深刻的,還是HTC的新產品VIVE XR Elite
美國消費性電子展(CES)於美西時間1月4日至8日展開,此次共有3,200間展商,較去年多出1,000多家,吸引逾11.5萬人到場。我也有幸與會,跟讀者分享對展會的幾個觀察。 首先是數位經濟的落地程度,「非個人」體驗勝過「個人」。
根據路透的一則報導,微軟(Microsoft)計畫將在2023年收購Netflix,兩間公司在2022年稍早才合作推出Netflix的低價廣告訂閱方案,此方案讓微軟總裁進入了Netflix的董事會,進而有了收購案的契機。這收購案若是成交,也應證了我此前的幾個推論。
上個禮拜,特斯拉工程主管於投資人日活動現場宣布:考量開採稀土造成的健康與環境風險,特斯拉的下一代電動車平台上,以維持電動車效能與性能為前提,將減少75%的碳化矽(SiC)用量,而設計出無稀土的永磁馬達。
Spotify,來自瑞典斯德哥爾摩的聲音串流平台,創立於2006年。早期其商業模式非常單純,支付訂閱費的會員在平台上能收聽全球的音樂,而使用免費版的用戶,在音樂前則會聽到一段廣告。
近年數位經濟發展遲滯,訊號端電信公司固然推出了5G服務,但根據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的統計,截至2022年8月,台灣5G用戶突破600萬,滲透率不過是25%而已
這次在美國舉辦的消費性電子展(CES),參展商約3,200個,種類琳瑯滿目,其中一個發燒品就是「虛擬眼鏡」(AR/VR/MR/XR)。 Panasonic旗下新創ShiftALL、Caliverse、Sony皆展出相關產品,但讓我印象最深刻的,還是HTC的新產品VIVE XR Elite
美國消費性電子展(CES)於美西時間1月4日至8日展開,此次共有3,200間展商,較去年多出1,000多家,吸引逾11.5萬人到場。我也有幸與會,跟讀者分享對展會的幾個觀察。 首先是數位經濟的落地程度,「非個人」體驗勝過「個人」。
根據路透的一則報導,微軟(Microsoft)計畫將在2023年收購Netflix,兩間公司在2022年稍早才合作推出Netflix的低價廣告訂閱方案,此方案讓微軟總裁進入了Netflix的董事會,進而有了收購案的契機。這收購案若是成交,也應證了我此前的幾個推論。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蘋果公司將ChatGPT整合至iPhone,成為AI技術與智慧型手機融合的新里程碑。這項創新能否真正提振銷量?在全球AI市場爆發、競爭日益激烈的背景下,蘋果如何運用生成式AI重塑市場地位?本期為台灣觀眾深度剖析技術影響及投資啟示,探索蘋果的未來潛力與挑戰!
蘋果與博通攜手合作,開發自家人工智慧晶片,並將 Siri 與 OpenAI 的 ChatGPT 技術結合,進一步強化其智慧語音助手的競爭力。本文將詳細解析蘋果在AI領域的最新戰略,以及這對未來產品與技術創新的影響。
Thumbnail
蘋果跨入生成式AI的時間比對手晚,雖然該公司已開發出小型AI模型,但較複雜或特殊的任務,仍希望交由AI夥伴接手。蘋果軟體負責人Craig Federighi先前表示,該公司希望一開始就提供最優秀選項;ChatGPT是蘋果用戶當今的最佳選擇。他並說,蘋果也想整合Google AI模型「Gemini」
Thumbnail
蘋果透過封閉的iOS和iPhone取得成功,而Google和Meta則運用開放的Android和社群網站,以及生成式AI技術改變數位平臺競爭。文章探討了Google與Meta案例,以及蘋果與雅虎的賽局思維。對企業來說,需要了解自己的產品位於哪個循環階段,以及格局決定視野的觀點。
Thumbnail
《華爾街日報》引述知情人士消息指出,蘋果正在與多家巨頭展開合作,甚至包含長年不合的競爭對手──Meta。報導指出,雙方正在針對將 Meta 生成式 AI 模型整合到 Apple Intelligence 進行磋商。
Thumbnail
從目前來看,蘋果與 OpenAI 的這次合作,可以說是各取所需 – 蘋果擺脫在 AI 時代落後的形象,並且善用其掌握通路的優勢卡住了在 AI 經濟興起中的一個關鍵位置。OpenAI 則是獲得了一個獲取新用戶的巨大機會......
Thumbnail
採用大型語言模型的生成式 AI,是在前年年底 ChatGPT 推出後開始成為話題的,之後各家大廠紛紛推出多種競品,相信各位也都用過,也經歷過去年一整年的 AI hype。但同一時間,大家也都在問:Apple 在幹嘛?
Thumbnail
蘋果引領硬體技術潮流,並擁有嚴格的品牌力、成本控管和供應鏈技術。
Thumbnail
2023年全球AI成為熱門話題,Google、Samsung等手機品牌相繼推出了他們的「AI手機」。作為手機巨頭之一的蘋果,當然不會放棄這塊大餅。傳言和蘋果執行長庫克本人的言論都指向2024年將是蘋果將推出AI產品,預計iOS 18將帶來重大更新。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蘋果公司將ChatGPT整合至iPhone,成為AI技術與智慧型手機融合的新里程碑。這項創新能否真正提振銷量?在全球AI市場爆發、競爭日益激烈的背景下,蘋果如何運用生成式AI重塑市場地位?本期為台灣觀眾深度剖析技術影響及投資啟示,探索蘋果的未來潛力與挑戰!
蘋果與博通攜手合作,開發自家人工智慧晶片,並將 Siri 與 OpenAI 的 ChatGPT 技術結合,進一步強化其智慧語音助手的競爭力。本文將詳細解析蘋果在AI領域的最新戰略,以及這對未來產品與技術創新的影響。
Thumbnail
蘋果跨入生成式AI的時間比對手晚,雖然該公司已開發出小型AI模型,但較複雜或特殊的任務,仍希望交由AI夥伴接手。蘋果軟體負責人Craig Federighi先前表示,該公司希望一開始就提供最優秀選項;ChatGPT是蘋果用戶當今的最佳選擇。他並說,蘋果也想整合Google AI模型「Gemini」
Thumbnail
蘋果透過封閉的iOS和iPhone取得成功,而Google和Meta則運用開放的Android和社群網站,以及生成式AI技術改變數位平臺競爭。文章探討了Google與Meta案例,以及蘋果與雅虎的賽局思維。對企業來說,需要了解自己的產品位於哪個循環階段,以及格局決定視野的觀點。
Thumbnail
《華爾街日報》引述知情人士消息指出,蘋果正在與多家巨頭展開合作,甚至包含長年不合的競爭對手──Meta。報導指出,雙方正在針對將 Meta 生成式 AI 模型整合到 Apple Intelligence 進行磋商。
Thumbnail
從目前來看,蘋果與 OpenAI 的這次合作,可以說是各取所需 – 蘋果擺脫在 AI 時代落後的形象,並且善用其掌握通路的優勢卡住了在 AI 經濟興起中的一個關鍵位置。OpenAI 則是獲得了一個獲取新用戶的巨大機會......
Thumbnail
採用大型語言模型的生成式 AI,是在前年年底 ChatGPT 推出後開始成為話題的,之後各家大廠紛紛推出多種競品,相信各位也都用過,也經歷過去年一整年的 AI hype。但同一時間,大家也都在問:Apple 在幹嘛?
Thumbnail
蘋果引領硬體技術潮流,並擁有嚴格的品牌力、成本控管和供應鏈技術。
Thumbnail
2023年全球AI成為熱門話題,Google、Samsung等手機品牌相繼推出了他們的「AI手機」。作為手機巨頭之一的蘋果,當然不會放棄這塊大餅。傳言和蘋果執行長庫克本人的言論都指向2024年將是蘋果將推出AI產品,預計iOS 18將帶來重大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