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長老教會派到海外的第一位宣教士馬偕 (George Leslie Mackay, 1844.03.21-1901.06.02,漢名偕叡理) 1871.12.29 從汕頭到打狗 (高雄),1872.03.09登陸淡水,是北臺灣第一位長老教會宣教士,於焉展開他在臺灣的卅年宣教人生。2022年是馬偕來臺灣宣教150週年,臺灣神學研究學院於同年十月主辦「論述與傳承」國際研討會,邀請學者發表論文,以學術研究形塑“馬偕學”,透過論述過往,期許傳承將來;並於年底出版論文集—
《論述與傳承:紀念馬偕來台宣教150周年論文集》鄭仰恩,曾宗盛主編。新北市:橄欖華宣,2022, 12。280面。
全書分兩部,第一部是發表論文,第二部是回應文;發表論文共十篇:
- 馬偕學的發展及其時代意義
- 馬偕的原住民書寫:從接觸到理論建構
- 馬偕神學思想拼圖
- 馬偕宣教意識下的宗教對話
- 馬偕和噶瑪蘭民族復興運動 (1883-1890)
- 馬偕的福音行動與帝國主義
- 臨終歲月:馬偕的疾病與死亡
- 與馬偕同行的詩歌
- 兩位宣教師的故事:馬偕和閏虔益如何應對北台的各種權勢
- 馬偕的神學思想背景:蘇格蘭自由教會的福音主義
我受益
馬偕的宣教策略、噶瑪蘭群體歸主的案例探討,以及馬偕對宣教和教會的關係與界定,實用指數爆表,惠我良多:
馬偕的「...理想是他自始即主張的"本地化教會",且認為台灣教會的成功唯有倚靠本地傳道者」 p.23,因此,馬偕相對「很早指出“本地化”的原則」p.18。與其說是馬偕天賦異稟,不如說是因為「“尊重異文化”...,為宣教而進行文化認同,...是十九世紀中葉整個海外宣教的主流思想」p.70,可以這麼說,是時代氛圍、是教會教導,為馬偕的海外宣教策略定了調,甚至可以上溯自十七世紀耶穌會士在中國和印度的“文化調適主義”p.93。
馬偕屢屢被問到「宣教成功的秘訣」,素來回以:「持續不斷旅行travelling」p.23;「“文化調適主義”將宣教與文化分開,以“認同文化”做為“改變信仰”的切入點 符合“宣教主義”的宣教對話模式」p.94,因此馬偕非常強調對話,主張「所有觀察、辯論與對話,都是為了宣教策略」p.92,因此,總結“行動者”馬偕的宣教策略,實際操作層面就是旅行和對話。
馬偕在不斷移動的旅行過程,和門徒、和仕紳、和官府、和販夫走卒、和漢民原民,持續對話;探索、建立、修正他的宣教策略。用今天的話說,就是用接地氣的方式,滾動式調整他做人做事的方式。
「1945-1960台灣山區原住民的迅速改宗,被稱為廿世紀的奇蹟。... 15年內80%的山區原住民群體成為廣義基督徒」p.101這件群體歸主的屬靈復興,竟然溯及馬偕半世紀前在噶瑪蘭的工作,
「十九世紀80年代初期,近半數噶瑪蘭因馬偕及其學生的佈道而大規模歸信」p.108馬偕自己都嚇一跳!因為「這與台灣北部其他地方的皈信過程相當不同。...他不明白他所看到的...」p.109 論文發表者史邁克(Michael Stainton)從時代背景的政治社會情境切入,定位噶瑪蘭的群體歸主—「噶瑪蘭不是外部文化入侵的被動受害者,而是表現出相當大的動能性,將馬偕帶入他們的民族復興運動。...噶瑪蘭改宗的成功,不是十九世紀馬偕的偉大奇蹟,而是一場噶瑪蘭的社會運動」p.117。噶瑪蘭「1883-1900年大規模歸信」p.107的獨立事件,「遠遠超過傳教士的意圖和理解」 p.117,而「噶瑪蘭人也無法完全從神學的角度來理解它」 p.109,含蓄優雅點說「這是由天堂締結的婚姻」p.109,更直白些,只能說是始料未及、純屬意外。
屬靈復興由不得人為炒作,百分百神的工作!連馬偕這種告示板排行榜上的宣教士,都只緣身在此山中,卻不識廬山真面目,「馬偕對噶瑪蘭人對他的宣教的反應感到震驚」p.109!既是當事人,卻儼然旁觀者,一臉無辜、飽受驚嚇,墜五里霧、莫名所以。
馬偕宣教的目的是要「用神學教育來建立一個本地人的宣教團隊,藉此來建立教會」p.213,而且馬偕信誓旦旦「只要我想建立教會,任何事都不可能阻擋我」p61。至於建立教會要做甚麼?馬偕定義「教會是福音宣教的器皿,教會的首要任務就是宣教。...教會責無旁貸的任務就是宣揚福音,...教會所有的力氣和資源都要以這個任務為核心來規畫安排」p.213。馬偕看宣教和教會,儼然雞生蛋、蛋生雞。
這應該跟馬偕個人的經歷應該有關。
「英國長老教會派到中國的首位宣教士賓威廉 (William Chalmers Burns, 1815-1868) 於1844-46年到加拿大舉行培靈會,分享他在中國的宣教,曾到左拉,也到馬偕家中作客,馬偕自陳"我幼年的心靈也頗受他的思想影響" 」p.91。放在今天,大約就是在宣教特會或差傳年會,邀請述職宣教士做講員,宣講宣教信息、傳遞宣教負擔、做宣教見證。顯然在教會裡聽到宣教士的分享,成了馬偕宣教的啟蒙之一。
除了述職年遊走教會、分享傳遞宣教,馬偕也書寫出版「《來自遙遠的福爾摩沙》作為一本引領加拿大讀者認識臺灣的入門書... 本書的最主要目的在於激起加拿大讀者對臺灣這個教區的關心,或青年人願意前往服事的熱情」p.48-49,出書為了推動宣教,全書都是業配文,可是有人願打、有人願挨,兩相情願的“置入性行銷”。
我建議
誠如編者在序言和導讀所言:「馬偕成名甚早,也成為加拿大長老教會的宣教象徵人物,關於他的介紹與論述很早就出現在宣教文獻裡」,也如第一講的作者所說:「馬偕應該是台灣宣教師當中文獻與資訊最完整,也有最多學者投入研究的一位」,編者既然有意開發“馬偕學”,如果全書能加碼附篇:〈第三部 “馬偕學”參考書目〉,條列馬偕書寫的第一手資料,含括不同版本的《馬偕日記》和《馬偕回憶錄》,和《馬偕紀事》、《馬偕書信》,以及以馬偕為書寫主體的專著,甚至加上書評書目,咸信會成為皇冠上的珍珠,倍增本書的史料價值。
我逃避
蓋棺論定,馬偕的功業彪炳、業績輝煌—「設立教會60間,培育本地傳道師60人、本地牧師2人、本地女宣道婦24人,陪餐者1738人、受洗者2633人,診所60處」,而且馬偕天賦異稟「來台五個月就首次以台語講道,第三年開始編字典」p.81 即使放到今天,仍難有出其右者。馬偕實在太強大惹!請接受我的膝蓋。
作為台灣人,而且是基督徒,我感謝上帝差派宣教士到台灣傳福音報喜信,接二連三、前仆後繼,讓耶穌基督救世的福音,在臺灣得以代代相傳。馬偕身先士卒、焚膏繼晷,我身受其惠,衷心感激、自不待言。再一次,請接受我的膝蓋。
馬偕主張「臺灣教會的成功唯有依靠本地傳道者」,他的異象是建立「本地化教會」,而且是「透過本地人的宣教,建立自己自養的教會」。p.82 作為宣教士同行,我再同意不過!因此,對馬偕來說,“帶門徒”當然是帶本地人,怎麼會是宣教士?!投注時間心力在本地人身上,符合他的異象和使命,跟宣教士同僚攪和啦咧,無異有虧職守,就是浪費生命。
我難免忐忑,如果我們在同一個宣教工場上,馬偕肯定看不上我枚同工。不等馬偕皺眉頭,我會先行告退,不加入他的團隊;被他嫌棄之前,我會逃之夭夭,對他敬畏有加、跟他保持距離。“逃避雖然可恥,可是有用”,至少我可以在別的團隊苟且偷生持續我的宣教生命、成全我的宣教呼召,不至於因為人微言輕、而自慚形穢,甚至半途而廢。
馬偕愛神、愛人,沒人質疑、也不容挑戰,他「寧願燒盡、不願朽壞」,即使「缺乏有力助手」 p.27,一個人悶著頭幹、沒有同類,神造萬物、各按其類,可是馬偕已經無法分類,因此沒得歸類。“馬偕學”的是單挑,一個人的武林,不需要同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