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26|閱讀時間 ‧ 約 6 分鐘

新疆再教育營|當極權遇上科技催生的恐怖

書封
書封
「你們沒有說話的權利,因為你們不是人。你們如果是人,就不會來到這裡。」

🕯這一切怎麼開始的?

2001年,作者戴倫拜勒還是學生,因為喜歡攝影造訪了新疆,那時受到許多新疆人的熱情歡迎讓他留下深刻印象,之後數度回訪甚至長居了兩年並結識了許多維吾爾族的朋友。
但他沒有料到,同年遠在美國發生的恐怖攻擊卻讓這群世居中亞地區的民族,遭受了歷史上最恐怖的對待——再教育營。
當年共產黨表面上順應全球升高的反恐行動,大筆一揮將所有維吾爾族戴上「恐怖主義」的帽子,在國際上合理化他們在新疆曾經或準備要實施的一切,實質上只是為了將新疆牢牢抓在手中,實踐他們滅絕少數民族的核心宗旨。

🕯最終解決方案
其實維吾爾人被掃蕩整肅的歷史並非最近才開始,百年來他們經歷過兩次的建國失敗、數次的高壓暴行,但自從1949共產黨接手中國之後,維吾爾族人面臨了巨大的危機——人口消失。
從一開始將大量漢族移往新疆,到嚴厲的計畫生育、強制與漢族通婚,最後是只因高度懷疑即可被送進去的再教育營(有很多婦女只是因為非計劃生育就被送進去),從文革、九零年代蘇聯解體、香港回歸,再到習近平上台,控制手段逐漸高壓緊縮,甚至來到了種族滅絕的最終解決方案(final solution)。
身為台灣人,似乎不必再問為什麼中國共產黨無法放棄這塊土地,但我還是在書的最後得到了答案。

🕯科技監控的力量
「他們告訴我家園如何變成一座科技圍場,我看到的是「再教育」的科技如何讓穆斯林陷入拘禁的羅網。監控系統本身就是有罪推定、將穆斯林視為預備犯。」
書中訪談了好幾位曾經被關押進營區後出逃至哈薩克或歐美的人,他們都沒有做過任何犯罪活動,有些甚至不是維吾爾族(一方面是維族人進去後很難離開),只是去探望朋友或處理資產,甚至只是下載了某個應用程式就被送進了再教育營。
讓新疆再教育營比納粹集中營更為恐怖的是「科技」,現在無需挨家挨戶去尋找目標或透過連坐法相互舉報;只要透過健康檢查留下指紋臉孔等身體資訊、設置監視器對準清真寺入口限制宗教活動、將生活機能如搭車購物綁定手機後的定位效果,中國政府只需不斷更新演算法,即可在警報響起後前往抓人。
在中華民國憲法裡我們視為理所當然的自由,如:居住遷徙、言論出版、秘密通訊、信仰宗教,對維吾爾族人跟大部分中國人來說都是遙不可及的夢想。

🕯疫情帶來的影響
本來覺得這些事情都離自己很遙遠、甚至在黨的宣傳下認定維族人活該的其他中國人,都在新冠疫情的這三年間嚐到了苦果,那些在新疆用過的手段如法炮製地應用於管制人口進出的封城時期。
三年間不僅爆發了白紙運動,也有許多人急著『潤』(英語run的諧音)出中國,根據華爾街日報報導,光是今年一到三月,就有3855名中國人非法進入美國。
之前無意在YT上發現了一個在美中國人的頻道,經由他的訪問,我才知道這條中國稱之為「走線」的偷渡路線有多艱難。有興趣的可以看這篇BBC報導這趟數千公里、甚至必須徒步穿越熱帶雨林的長征,難以想像到底有多少我們看不見的苦難,致使他們必須攜家帶眷逃出中國。

🕯我們可以從閱讀開始
一直都只聽過「今日香港,明日台灣」,卻沒想到這話的前面還有「昨日疆藏」。
這是一本沈重的書,但又是不得不讀的書,特別是在序言中有一篇是簡體中文版編輯小組的文字,我不知道他們將要為這個行動付出什麼代價,但是我們都不能放棄身而為人的能動性。
我想呼籲以下三種人不要錯過這本書:
1️⃣想更認識中國的人:
如果你一直聽人說中國好壞壞但不確實知道到底哪裡壞,推薦來讀這本書!他們所執行的暴行是超越想像的,如果沒有真正靠近凝視,在做判斷時會憑藉腦海裡模糊的印象而非有憑有據的事實,那就很可能誤判了它邪惡的程度。
2️⃣喜歡二戰歷史的人:
無論是描寫人性的光輝或墮落,如果你曾閱讀過這段歷史並且深受憾動,我想邀請你也注視新疆。
這樁人類史上最大的惡行是現在進行式,他們集結了過去極端政權用過的所有手段,並且運用現代科技將之發展到極致,維吾爾族、哈薩克族、回族,數百萬人只因他們的身份被抓捕被消失,並且過著非人的生活。
數十人被關押在小小房間裡,長時間維持坐姿不能移動、隨時都要露出臉部遭受監控等,跟我實際造訪過離慕尼黑不遠的Dachau集中營所見相比,請原諒我必須說維吾爾族再教育營裡所遭遇的是令人難以想像的殘酷。
3️⃣關心台灣前途的人:
作者長年觀察新疆地區的惡化,也目睹在香港發生的一切,甚至當年認識的許多維吾爾族朋友都已被送進再教育營,面對這一切暴行,他認為台灣擁有最強大的力量來阻止威脅變成現實,他也呼籲台灣人應該與維爾族人站在一起。
反對殖民反對壓迫的背面即是守護民主,台灣人應該如何透過公民意識、社會團結以及意志的展現來守護台灣現有的一切,因為這些真的危在旦夕,有可能因為民選領導者所做的錯誤決策(比如重啟服貿🙄),讓台灣無需因為戰爭即成為下一個新疆!
寫了這麼長,謝謝大家看到這裡,也想把作者受劉致昕訪談時這段溫暖的話送給大家,期盼有很多人能夠去閱讀這本書。
「這句維吾爾語是tama-tama köl bolar,滴水成湖,它基本上是在說,我們所有人都可以發揮自己的作用,創造一些不同的東西,每個故事加起來都超過了它本身。」
其他專訪: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作者的相關文章

Why Not Reading 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