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幻學術旅程|寫學位論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raw-image

「我不太確定這題目會不會直接指涉新疆的再教育營,畢竟台灣現況很危險,萬一有個萬一,家人都在台灣。」「很多對新疆議題有興趣的人最後都這樣說,」教授一副瞭然的神情,又補一句:「結果還是沒什麼人願意寫相關論文。」

這是去年夏末和教授的對話,當時再教育營的故事已經被廣泛報導,然而在西方學術圈還有點像都市傳說,倒不是指沒有學者研究新疆問題,只是整體來說,全球大概就是那幾個新疆專家繼續他們的本來的研究,21世紀最大規模的種族滅絕,至今也只有約莫20篇相關學術論文罷了。

Academic Publications - Xinjiang Documentation Project
This section provides a curated list of academic research that has greatly contributed to an understanding of the…xinjiang.sppga.ubc.caa

踩進這個題目終究是意外。

2018年世界盃後德國對 Özil的落井下石讓我這迷妹打定主意要寫一篇論文批評德國社會對土耳其移民的歧視和其中的伊斯蘭恐懼症,可是學位論文通常是這麼回事:一旦開始讀新的理論,對事物的見解會被解構、重組、甚至顛覆,原有的想法也就不復存在了;再說兩年不算短,世界局勢變化太快,身在加拿大國際關係領域最前沿的學院裡,不可能無所察覺;最後,是終究得承認土耳其人和德國人的愛恨情仇已經有太多討論,我實在也講不出什麼新解了。

而2019暑假一趟德國行(在2015難民危機後的第一次重訪德國),各類種族歧視遭遇一應俱全,讓我體認到這個前後待了七年多的國家,終究與我的人生無涉,雖然其他人會說碩論不比博論,不過就是篇50頁以內的長論文,咬牙撐過去就算了,但我倒底對它再無話可說。

碩士二年級剛開始,已經打定主意換題目。

不過說要改題目談何容易?對於歐洲僅存的興趣只在巴爾幹半島,偏偏能夠指導這題目的只有系主任,卻是我想再三避免的,而整個二年級上學期因為誤選一門完全不知所以然的人類學,精氣神全耗在這堂課,再說這堂課仍然在討論德國的伊斯蘭恐懼症,幾篇即將發表的會議論文亦然,二上學期末,換題目的各項方案已然窮途末路,同學說得好:「別改了,反正妳就是盡一切力量批評德國的移民政策就是了。」

百般無奈下把之前寫好的論文計畫到所上,卻始終拖延著聯絡任何一個教授來指導。

二年級下學期的第二個月,所上舉辦兩場閉門會議要大家介紹自己的論文題目,按字母排列,我本該在第一場,找了個藉口逃過了,但第二場在一星期之後,我到底該怎麼辦?隔天在中亞研究課上,一年級的學弟們紛紛提到自己的題目會和中亞國家有關。

誒什麼?等等!中亞研究也算數?!?!

不能怪我如此訝異,畢竟近兩年來,我以為自己讀的是MA European and Russian Affairs啊!這個研究所的宗旨就是你要做什麼主題、從哪個領域切入任你選,但是地理範圍侷限在歐洲和俄羅斯地區,結果都快讀完了竟有人跟我說中亞五國也在所上認定的範圍內?

學弟的好笑的看著我因為太過震驚打翻零食弄亂一地,說本系縮寫CERES是Centre for European, Russian, and Eurasian Studies,這個Eurasia指的不是歐亞大陸,而是泛指前蘇聯國家如烏克蘭、白俄羅斯,中亞五國當然也在此範圍。

這時候離第二次介紹論文題目的會議只有56個小時,我果斷地跑去跟中亞課的教授告白:「請做我的指導教授吧!我要寫和哈薩克公民陷在新疆再教育營相關的論文。」

當然,也不是對這個主題毫無準備就跳進來。

這一切還要從自己無聊地打開中國國務院發表的白皮書新疆的若干歷史問題說起。這一篇內容一本正經地胡說說八道,以致於微妙的引人入勝(?),我意猶未盡往回翻閱,一口氣追溯到1991年的中國的人權狀況

必須說:中共的白皮書絕對是一個奇幻世界,儘管每一次的白皮書內容都不會差太多,就像公務員做年終預算,說法雷同,視情況修改數字,然白皮書裡的「修改」,微調毫哩,境內少數民族的命運卻可能被紮紮實實的改變。我越往回頭看,對於維吾爾人的現狀就越擔憂,中國政府白紙黑字寫在那了:

少數民族、或是中共眼裡多數裡的少數,除了(物理)滅絕以外,沒有絲毫其他的可能性。

(至於怎麼推演出這個結果?涉及研究內容我就不多解釋,有興趣的人可以自己去讀一讀過去10年和少數民族政策有關的白皮書,感受其中奧義。)

以審視中共過去19年的政策白皮書和建構再教育營之中心思想,在多大今年一月的種族和多元主義學生會議上發表了一篇論文,還得到最佳論文獎。會議上,參與的教授們最關心的是終究是 What has been actually happening in the reeducation camps?

這個問題讓我開始在Xinjiang Victims Database上閱讀受害人和受害人家屬的證詞,並千方百計地認識了哈薩克人權組織Atajurt Kazakh Human Rights的現在和過去的義工,在他們無私的幫助下,對於大量哈薩克人被拘禁在中國有了更深入地的認識。

是直到七月底,才終於開始把散落在十幾頁上的論文筆記慢慢串起來,這進展是我始料未及的。儘管自己的英文學術寫作堪稱不錯,畢竟不是母語,得一句一句磨,常常光是800個字就能讓我寫上三天兩夜,至少一萬個字的論文幾乎就是天荒地老了。

論文書寫的過程裡又重新認識一次自己:原來自己在文字上如此錙銖必較,原來內在的冒牌恐懼症已入膏肓,我花了好幾星期修改簡介和文獻回顧,就怕這篇論文到頭來會顯示自己研究能力不足。

也擔心自己寫不好,擔心用第二外語書寫表達不出對這些不幸事件的溫情、以及對那些勇與開口作證的受害者的敬意,(錢穆的寫史情懷竟然在這節骨眼浮現)。我怕最終這篇論文展現的不是讓證詞帶著我按圖索驥找到中國如此入魔的緣由,卻是冷酷無情的揀選證詞來證明自己的論點,雖殊途同歸,卻有違初衷。

整個夏天,就在大喊著寫不完、哭著說好難寫、和因證詞內容睡不安穩中交錯的度過。

八月的倒數第三天,論文總算交出去了,以為自己寫的嘔心瀝血肝腸寸斷,教授只花了半天就給我成績,這段奇幻學術旅程在莫名空虛中暫時告一段落(喂)。

面对新疆危机,一个 2020 年的普通人可以做些什么? - Matters
面对新疆危机,当问「我可以做些什么?」的时候,我们在问什么? 这个问题分解为两个因素:我们认为我们有责任做些什么,但我们不知道能做什么…matters.newsa

這一篇也算是對逃出生天的維吾爾人Huma問題的反思:

面對新疆危機一個普通人能做什麼?

坦白說,學術論文和新聞報導不一樣,學術論文是後知後覺的,受眾也有限,假如沒有被發表,幾乎也不會有人閱讀,更何況我目前只是個碩士學生。然而,任何形式的書寫都能夠抵住遺忘,每一次和人討論到自己的研究主題,就多一個人對新疆危機有更深刻的了解,終究也能慢慢傳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捲|YZ的沙龍
52會員
47內容數
寫奇幻學術旅程上的所見所聞,會盡量不清議時事(我說盡量),並保持理智而幽默的書寫,若鬱期來襲,則文字可能會極度感性。
捲|YZ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10/19
博士生應該被視為學術產業的「初級入職者」,尤其是需要待在實驗室的博士生,工作和研究是綁在一塊的,而指導教授是你在這一行的第一個可能決定自己學術職涯順利與否的主管,萬一不合怎麼辦?這篇文章從「當一個台灣女生在加拿大博士班遭遇指導教授的隱性性別歧視時該怎麼辦?」談起,並衍生出一些台加學術職場上的不同之處
Thumbnail
2021/10/19
博士生應該被視為學術產業的「初級入職者」,尤其是需要待在實驗室的博士生,工作和研究是綁在一塊的,而指導教授是你在這一行的第一個可能決定自己學術職涯順利與否的主管,萬一不合怎麼辦?這篇文章從「當一個台灣女生在加拿大博士班遭遇指導教授的隱性性別歧視時該怎麼辦?」談起,並衍生出一些台加學術職場上的不同之處
Thumbnail
2021/07/16
這是一段在2021年政治學留學講座後的問答,回信時覺得自己寫太多,但既然寫了,就乾脆整理一篇問答集好了雖然這是政治系學生的疑問,不過其他人文社會學科大概也可以參考。
Thumbnail
2021/07/16
這是一段在2021年政治學留學講座後的問答,回信時覺得自己寫太多,但既然寫了,就乾脆整理一篇問答集好了雖然這是政治系學生的疑問,不過其他人文社會學科大概也可以參考。
Thumbnail
2021/04/20
2021秋季班申請季競爭很激烈:疫情讓美國許多大學的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減招甚至停招,以至於加拿大境內的博士班申請競爭更甚以往。在這非常時期,我幸運得到在不同學校甚至不同的科系之間做選擇的機會,不過選擇offer真是一個煩人的過程。文章最末也會說明加拿大博士獎學金的概況。
Thumbnail
2021/04/20
2021秋季班申請季競爭很激烈:疫情讓美國許多大學的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減招甚至停招,以至於加拿大境內的博士班申請競爭更甚以往。在這非常時期,我幸運得到在不同學校甚至不同的科系之間做選擇的機會,不過選擇offer真是一個煩人的過程。文章最末也會說明加拿大博士獎學金的概況。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書買了很久,遲遲沒有打開來看是知道內容衣錠不是什麼愉快的資訊。而且身邊還有懷疑論者說著又沒親眼見過,怎知有在教育營這種類似集中營的不人道行為之類的惡言。不懂事泯滅人性,抑或者對支那有著不知道哪裡來的信任,讓這書裡的內容更顯尖銳。作者說著在一個世紀後依舊上演的集中營、種族滅絕惡行,但仍有不信者、事不關
Thumbnail
書買了很久,遲遲沒有打開來看是知道內容衣錠不是什麼愉快的資訊。而且身邊還有懷疑論者說著又沒親眼見過,怎知有在教育營這種類似集中營的不人道行為之類的惡言。不懂事泯滅人性,抑或者對支那有著不知道哪裡來的信任,讓這書裡的內容更顯尖銳。作者說著在一個世紀後依舊上演的集中營、種族滅絕惡行,但仍有不信者、事不關
Thumbnail
這是我 2019年,在大學時期,臉書 PO的最後一篇心得文。 後來都直接更新在 Medium,發現上一篇的從 0~1 竟然重複了.......,2021 年也有再更新一些,不過我就不再重複發在方格子這邊水文章了,先把臉書的網誌文章救回來即可。
Thumbnail
這是我 2019年,在大學時期,臉書 PO的最後一篇心得文。 後來都直接更新在 Medium,發現上一篇的從 0~1 竟然重複了.......,2021 年也有再更新一些,不過我就不再重複發在方格子這邊水文章了,先把臉書的網誌文章救回來即可。
Thumbnail
本文主要探討台灣移工議題,以筆者個人對於移工議題的認識,並以《真相製造》一書中提及的比利時移民議題作為借鏡和對照。
Thumbnail
本文主要探討台灣移工議題,以筆者個人對於移工議題的認識,並以《真相製造》一書中提及的比利時移民議題作為借鏡和對照。
Thumbnail
「你們沒有說話的權利,因為你們不是人。你們如果是人,就不會來到這裡。」 🕯這一切怎麼開始的? 2001年,作者戴倫拜勒還是學生,因為喜歡攝影造訪了新疆,那時受到許多新疆人的熱情歡迎讓他留下深刻印象,之後數度回訪甚至長居了兩年並結識了許多維吾爾族的朋友。
Thumbnail
「你們沒有說話的權利,因為你們不是人。你們如果是人,就不會來到這裡。」 🕯這一切怎麼開始的? 2001年,作者戴倫拜勒還是學生,因為喜歡攝影造訪了新疆,那時受到許多新疆人的熱情歡迎讓他留下深刻印象,之後數度回訪甚至長居了兩年並結識了許多維吾爾族的朋友。
Thumbnail
受難日應是聖周中最高潮的部分,但我選擇捨棄參與信仰禮儀,為何如此行,也許之後有機會書寫一篇微心得,暫按下不表。在細雨中抵達新手書店,小小的空間已經坐滿了人,我正好是最後一批能坐下的聽眾,再晚些就必須站立聆聽...
Thumbnail
受難日應是聖周中最高潮的部分,但我選擇捨棄參與信仰禮儀,為何如此行,也許之後有機會書寫一篇微心得,暫按下不表。在細雨中抵達新手書店,小小的空間已經坐滿了人,我正好是最後一批能坐下的聽眾,再晚些就必須站立聆聽...
Thumbnail
到那時候,誰來寫詩?詩究竟會在遠方還是在牢裡?(至少請你讀完Tarim這首詩)
Thumbnail
到那時候,誰來寫詩?詩究竟會在遠方還是在牢裡?(至少請你讀完Tarim這首詩)
Thumbnail
「我不太確定這題目會不會直接指涉新疆的再教育營,畢竟台灣現況很危險,萬一有個萬一,家人都在台灣。」「很多對新疆議題有興趣的人最後都這樣說,」教授一副瞭然的神情,又補一句:「結果還是沒什麼人願意寫相關論文。」
Thumbnail
「我不太確定這題目會不會直接指涉新疆的再教育營,畢竟台灣現況很危險,萬一有個萬一,家人都在台灣。」「很多對新疆議題有興趣的人最後都這樣說,」教授一副瞭然的神情,又補一句:「結果還是沒什麼人願意寫相關論文。」
Thumbnail
以Off Xinjiang 為名,我記錄了下那些閱讀哈薩克倖存者證詞裡最讓我印象深刻的人事和我自己的情緒變化。用書寫抵抗遺忘,是驅動我開始書寫和研究新疆人權危機(種族滅絕)、以及哈薩克人經驗最原始的動力。
Thumbnail
以Off Xinjiang 為名,我記錄了下那些閱讀哈薩克倖存者證詞裡最讓我印象深刻的人事和我自己的情緒變化。用書寫抵抗遺忘,是驅動我開始書寫和研究新疆人權危機(種族滅絕)、以及哈薩克人經驗最原始的動力。
Thumbnail
雖然這個題目由我這個糞校藝考生來講有點好笑,而且近期重溫歷史的次數也只有準備文化行政時有認真讀而已,我也不知道我究竟有沒有資格來寫這個問題。不過因為看到身邊有些小朋友覺得學歷史很辛苦,或者是在解讀歷史事件時缺乏比較宏觀的視野,所以我嘗試用我自己的方法來寫我學歷史的心得。
Thumbnail
雖然這個題目由我這個糞校藝考生來講有點好笑,而且近期重溫歷史的次數也只有準備文化行政時有認真讀而已,我也不知道我究竟有沒有資格來寫這個問題。不過因為看到身邊有些小朋友覺得學歷史很辛苦,或者是在解讀歷史事件時缺乏比較宏觀的視野,所以我嘗試用我自己的方法來寫我學歷史的心得。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