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元素方城市》:再給皮克斯一個機會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為什麼要讓別人決定自己的人生呢?

低迷後的開路先鋒?

就我看來,皮克斯上一部好看的作品停留在了2017年的《可可夜總會》,往後雖然不斷產出有趣的奇幻冒險,但成品往往落於劇情俗套或平淡無奇的窘境。即便近幾年以更絢麗、多樣的視覺元素博取觀眾的眼球,甚至搬出強大的IP吸引老粉絲重返戲院,但我們似乎再也找不回童年時對皮克斯的熱忱和成年後回看皮克斯的感動。除此之外,政治正確的聲浪、串流平台的興起都接連影響的皮克斯動畫的作品品質,在幾個月前甚至因為票房收入慘淡,迎來了工作室歷史上首度大裁員。種種因素接連的影響都讓皮克斯無法順利拼湊起電影的一磚一瓦,更讓局外的觀眾對皮克斯的現狀喟然而嘆。
但在全球的影迷都在感嘆皮克斯無法重返當年的巔峰時,他們的全新力作《元素方城市》夾帶著一絲希望躍身在了大銀幕上。《元素方城市》的靈感來自導演彼得.孫的個人背景,將身為移民家庭的親身經歷編寫成電影的劇情內容,因此片中的情節多半出自是導演的真實人生。而選擇用「元素」來建構故事的原因,則是源於導演學生時期對各種元素比鄰而居的幻想。但眾所周知,大自然中的許多元素之間是有相剋狀態的,諸如土剋水、水剋火、火剋風等等,而《元素方城市》的主旨就建立在火與水兩元素之間的相剋關係,並將其套用在一段以移民家庭為題的浪漫愛情故事中,以擬人化的效果呈現這座天馬行空、別具一格的夢幻城市。

引人入勝,但無法掩飾缺點

先從最顯而易見、也是本片處理最好的「元素」開始談起。《元素方城市》的角色主要由火、水、土、風構成,用四種相異元素敘事的用意再明顯不過了,就是要呈現「文化差異」。《元素方城市》以小炎父母親的移民史做為開頭,我們能從這段蒙太奇直接看見火元素與其他元素的差異,看見他們是如何不被社會接納,也看見他們是如何與水元素之間建立深仇大恨,是如何在佈滿水的城市下苟且偷生,並為電影後續水火相容的橋段增加可看性。但本片的缺點也同樣在開頭就表露無遺,土和風元素在片中的戲份明顯不足,充其量也只是出來過個場或抖個包袱,沒有與火元素產生深刻的互動,也不存在相對水、火元素完善的動機和曲線。
但製作團隊對四種元素的美術設計可以說是煞費苦心,除了讓元素擬人化衍伸出頭腳四肢,更藉由火的燃燒與水的湧流等等為電影增添不少看點。而元素的特性更與角色的性格相互契合,舉例來說,火元素的小炎特別暴躁,積怨已久的怒氣時不時會爆發、水元素的水弟則多愁善感,時不時就哭得泣不成聲。更不用說元素之間的各種雙關語和諧音梗,擬人化後意想不到卻異常貼切的行為舉止,既讓《元素方城市》在設定上就略勝其他作品一籌,也因此吸引到更多青少年和兒童客群。但本片僅僅在視覺方面費盡心思,忽略了故事的本質之下,使片中令人眼睛為之一亮的視覺特效都像是在盡力填補故事的空洞,也讓這部電影對成年受眾比較不友善,似乎想透過這些抓眼的設計轉移觀眾觀影時的注意力。

看似精彩,實則輕率的敘事

很多人會拿《元素方城市》去和性質相似的《動物方城市》比較,但你可以說兩者的類型相似,畢竟都存在著熙熙攘攘的城市和擬人化的角色,但兩部電影的核心意義是大相逕庭。後者是透過警匪喜劇和講述社會上的歧視和偏見,前者的主旨和手段則不然。這部電影的劇情雖不像皮克斯著名的冒險故事那麼精采,但這部電影透過對移民文化的深入探討,來形塑出社會上因文化衝突而產生各種的挑戰,並傳達一些關於接納和包容的普世價值。導演為此對現實生活中的移民家庭進行多次訪談,將部份移民家庭的人生經歷編寫進故事中,讓我們這些即便沒有移民經驗的觀眾,也能被如此貼近人心的故事編排和角色言行給打動。
較為可惜的是《元素方城市》進展的節奏稍快,觀眾沒有太多時間停下來回溫劇情或吸收情緒,讓片中的多數橋段顯得太過倉促,又或者在不同情緒之間快速切換,使片中角色在心境上的轉變皆欠缺說服力,這點從主角小炎和父親的關係中就能看出。本片另一為人詬病之處則是說教的意圖太過明顯,皮克斯往往是藉由主角的言行舉止來烘托電影的核心意義,但《元素方城市》卻屢屢透過水弟的台詞為觀眾劃重點,更何況這種做自己、不被父母綁架的要旨在今日的作品中早已是老調重彈,藉由如此明顯的手段來傳達核心價值會令人相當反感且出戲,觀眾並沒有你想像的這麼笨,我們完全看得出你想表達什麼的。話雖如此,皮克斯仍是個貨真價實的淚點製造機,儘管全片處處充斥著可預測的通俗劇情,仍藉由扎實的鋪陳和湯瑪斯.紐曼觸動人心的配樂,在電影結尾為觀眾獻上挽救這次觀影體驗的精緻甜品。

綜觀來說仍值得一看

儘管《元素方城市》融合了多元種族、移民文化、傳統觀念等社會縮影,但去掉這些華麗的外殼包裝後,綜觀來看仍是段跨越種族藩籬的愛情故事,電影從開頭就不斷揭示「元素無法相容」這項觀點,賦予了主角推反這項理論的動機,同時也讓這對情侶探索愛情的過程附有戲劇性。但是這段愛情故事不具太多創新內容,就好像是從多部經典愛情電影裡各抽取一些內容來拼湊成這部電影,彷彿在電影的每個橋段都能瞥見其他電影的影子,只是透過新創的元素設定來掩蓋之,讓兩位主角之間具有一定程度的化學反應,一切卻顯得略為草率和不自然。但往好處想的話,這段跨越種族和傳統價值觀的設定還是皮克斯較為罕見的出發點,值得鼓勵。
《元素方城市》或許不是皮克斯最精采的作品,但卻是近幾年最有皮克斯味道的作品,即便故事再怎麼老套,節奏再怎麼混亂,皮克斯仍沒有失去他們動畫電影的優勢,就是為觀眾建立燦爛奪目的世界和別出心裁的角色,甚至於藉由穩定的劇情架構與角色塑造來描繪貼近日常的社會,既讓兒童看的開心、大人也能稱心如意。《元素方城市》即便不像兒時那些經典作品般完美無瑕,但至少仍清楚看到製作團隊嘔心瀝血之處。若你已近乎對皮克斯由粉轉路,不妨再給它一個機會吧。如果不想給正片一個機會,至少給片頭播放的《卡爾有約》一個機會嘛。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4會員
31內容數
正經評論電影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萊特看電影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最近耳邊真的越來越常出現這句心得感想,但「A24」這個形容詞似乎沒有一個明確的定義,好像只要這部電影夠古怪、夠離奇,以至於讓你看不懂的電影都能以此言蔽之,舉例來說,《寶可噩夢》就是部很A24的作品。
世界上應該沒有人沒聽過史蒂芬.史匹柏的名字,若是真的沒有聽過,也不可能沒看過這位影像大師的電影。他的作品類型非常豐富多樣,並且不斷地挑戰和拓展自己的創作風格和技術手法,無論是冒險、劇情、科幻還是犯罪片,他都能夠通過細膩的敘事和技術手法,營造出極具吸引力和感染力的效果。
湯姆.漢克斯的經典作品《阿甘正傳》在去年被印度影帝阿米爾.罕翻拍成印度風味濃厚的《拉辛正傳》,今年則自己下海來改編一部冷門卻廣受好評的瑞典電影《明天別再來敲門》。
眾所周知,漫威在經歷了長達十年的鋪陳和佈局後,在三年前的《復仇者聯盟:終局之戰》畫下了一顆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句點。但經過了第三階段的最大高潮後,第四階段發布的作品卻大不如前,甚至可以說是一蹋糊塗。如今參差不齊第四階段也終於走到了盡頭,本片究竟能否拯救今不如昔的漫威第四階段?或至少給它一個合理的收尾?
《沼澤謀殺案》改編自美國作家迪莉婭.歐文斯結合浪漫愛情、犯罪驚悚與生存故事的同名小說《沼澤女孩》,由奧利維亞紐曼執導,將這本驚天地泣鬼神的暢銷燒腦神作搬上大銀幕。
一部引人入勝的懸疑片可以透過曲折離奇的故事情節和扣人心弦的劇情反轉來刺激觀眾的腎上腺素,但很不幸的,做為一部改編自懸疑戲劇的《看你往哪跑》,兩項懸疑片的基本要求都沒有做到。劇情不夠扎實是本片的首要致命傷,在片長僅有一個半小時的情況下,鋪陳不足、內容粗糙、反轉的震撼也差強人意。
最近耳邊真的越來越常出現這句心得感想,但「A24」這個形容詞似乎沒有一個明確的定義,好像只要這部電影夠古怪、夠離奇,以至於讓你看不懂的電影都能以此言蔽之,舉例來說,《寶可噩夢》就是部很A24的作品。
世界上應該沒有人沒聽過史蒂芬.史匹柏的名字,若是真的沒有聽過,也不可能沒看過這位影像大師的電影。他的作品類型非常豐富多樣,並且不斷地挑戰和拓展自己的創作風格和技術手法,無論是冒險、劇情、科幻還是犯罪片,他都能夠通過細膩的敘事和技術手法,營造出極具吸引力和感染力的效果。
湯姆.漢克斯的經典作品《阿甘正傳》在去年被印度影帝阿米爾.罕翻拍成印度風味濃厚的《拉辛正傳》,今年則自己下海來改編一部冷門卻廣受好評的瑞典電影《明天別再來敲門》。
眾所周知,漫威在經歷了長達十年的鋪陳和佈局後,在三年前的《復仇者聯盟:終局之戰》畫下了一顆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句點。但經過了第三階段的最大高潮後,第四階段發布的作品卻大不如前,甚至可以說是一蹋糊塗。如今參差不齊第四階段也終於走到了盡頭,本片究竟能否拯救今不如昔的漫威第四階段?或至少給它一個合理的收尾?
《沼澤謀殺案》改編自美國作家迪莉婭.歐文斯結合浪漫愛情、犯罪驚悚與生存故事的同名小說《沼澤女孩》,由奧利維亞紐曼執導,將這本驚天地泣鬼神的暢銷燒腦神作搬上大銀幕。
一部引人入勝的懸疑片可以透過曲折離奇的故事情節和扣人心弦的劇情反轉來刺激觀眾的腎上腺素,但很不幸的,做為一部改編自懸疑戲劇的《看你往哪跑》,兩項懸疑片的基本要求都沒有做到。劇情不夠扎實是本片的首要致命傷,在片長僅有一個半小時的情況下,鋪陳不足、內容粗糙、反轉的震撼也差強人意。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美國 Pixar 在動畫電影中如何運用藝術元素和設計原理,包括形狀、色彩、光影和構圖等,以塑造角色形象和營造視覺效果。通過《反斗奇兵》、《怪獸公司》、《海底奇兵》和《反轉腦朋友》中的例子,家長如何與孩子一起看動畫學藝術元素及設計原理。下一篇文章將會介紹 Pixar 在動畫中的創新之處。
Thumbnail
皮克斯曾在2015年靠著一部《腦筋急轉彎(Inside Out)》在觀眾腦海中掀起一股情緒旋風,在當時藉由情緒小人控制大腦的有趣設定擄獲了大小朋友的喜愛。如今,睽違9年後上映的《腦筋急轉彎2(Inside Out 2)》,是否能夠再度給我們驚喜?抑或是淪為舊菜重炒、了無新意的續作呢?
Thumbnail
皮克斯動畫經典 IP 續集, 這次新增了成長後多出的情緒, 也強調了過往記憶如何塑造一個人的人格。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Thumbnail
9年前的首集是皮克斯進入10世代後最強的原創作品,相隔9年續集歸來,作為皮克斯繼《玩具總動員4》後最令人期待的新作,所幸9年的等待不負期待,在首集的驚人創意下擴充大腦世界觀,延伸出更多情緒探索,毫無疑問是疫情後皮克斯完整重振雄風的大銀幕回歸作。
Thumbnail
1.設定: 這個世界有四大元素:氣、木、水、火,每個元素就像現實中的不同族群,有各自的生活方式與傳統。主角一家人來自傳承意味濃厚的火炎大地,故事發生在如同種族大熔爐的元素市,可以看到不同信念與價值的互動、碰撞。   2.主題: 1.      移民來到新國家可能會面對種種不平等。 2.  
Thumbnail
 我的雙胞胎女兒有點怪胎,從小對於怪力亂神或顯然是虛構幻想的電影或小說,都沒什麼興趣,覺得浪費時間,只願意看紀錄片以及由真實故事改變的劇情片。     我覺得這種「偏食」不太好,後來因為幫「波西傑克森」這套以希臘神話為本的小說中文本寫序,就推薦給她們,果然她們也迷上這套小說,後來小說改編成的電影上
Thumbnail
《野火蔓延時》為克里斯汀佩佐導演元素三部曲中的第二部,他並沒有拍成相同風格與同等調性的系列續作,只為了追求片中書商欣賞的「渾然一體、層次一致」,此次增添了不少黑色幽默在角色互動上,去訴說四人從餐桌到隔壁床上的權力遊戲,輕盈簡練的敘事精準描繪了人物關係的流轉。身為粉絲的我依然得讚嘆導演,他仍願意做出改
Thumbnail
(有雷,建議看過電影再進入閱讀) 去年年底看了《元素方城市》,想起之前聊天時朋友說過她覺得不值得到電影院看這部。 這部電影哪裡「不好看」?哪裡「好看」? 如果從偉特塔羅牌惡魔牌的角度來看,可能有什麼樣的理解?
Thumbnail
女主角Ember是元素方程市中火族的居民,男主角Wade則是水族居民,兩個生活不曾有交集的人因為一場意外相逢、戀愛,學會elements can be mixed。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美國 Pixar 在動畫電影中如何運用藝術元素和設計原理,包括形狀、色彩、光影和構圖等,以塑造角色形象和營造視覺效果。通過《反斗奇兵》、《怪獸公司》、《海底奇兵》和《反轉腦朋友》中的例子,家長如何與孩子一起看動畫學藝術元素及設計原理。下一篇文章將會介紹 Pixar 在動畫中的創新之處。
Thumbnail
皮克斯曾在2015年靠著一部《腦筋急轉彎(Inside Out)》在觀眾腦海中掀起一股情緒旋風,在當時藉由情緒小人控制大腦的有趣設定擄獲了大小朋友的喜愛。如今,睽違9年後上映的《腦筋急轉彎2(Inside Out 2)》,是否能夠再度給我們驚喜?抑或是淪為舊菜重炒、了無新意的續作呢?
Thumbnail
皮克斯動畫經典 IP 續集, 這次新增了成長後多出的情緒, 也強調了過往記憶如何塑造一個人的人格。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Thumbnail
9年前的首集是皮克斯進入10世代後最強的原創作品,相隔9年續集歸來,作為皮克斯繼《玩具總動員4》後最令人期待的新作,所幸9年的等待不負期待,在首集的驚人創意下擴充大腦世界觀,延伸出更多情緒探索,毫無疑問是疫情後皮克斯完整重振雄風的大銀幕回歸作。
Thumbnail
1.設定: 這個世界有四大元素:氣、木、水、火,每個元素就像現實中的不同族群,有各自的生活方式與傳統。主角一家人來自傳承意味濃厚的火炎大地,故事發生在如同種族大熔爐的元素市,可以看到不同信念與價值的互動、碰撞。   2.主題: 1.      移民來到新國家可能會面對種種不平等。 2.  
Thumbnail
 我的雙胞胎女兒有點怪胎,從小對於怪力亂神或顯然是虛構幻想的電影或小說,都沒什麼興趣,覺得浪費時間,只願意看紀錄片以及由真實故事改變的劇情片。     我覺得這種「偏食」不太好,後來因為幫「波西傑克森」這套以希臘神話為本的小說中文本寫序,就推薦給她們,果然她們也迷上這套小說,後來小說改編成的電影上
Thumbnail
《野火蔓延時》為克里斯汀佩佐導演元素三部曲中的第二部,他並沒有拍成相同風格與同等調性的系列續作,只為了追求片中書商欣賞的「渾然一體、層次一致」,此次增添了不少黑色幽默在角色互動上,去訴說四人從餐桌到隔壁床上的權力遊戲,輕盈簡練的敘事精準描繪了人物關係的流轉。身為粉絲的我依然得讚嘆導演,他仍願意做出改
Thumbnail
(有雷,建議看過電影再進入閱讀) 去年年底看了《元素方城市》,想起之前聊天時朋友說過她覺得不值得到電影院看這部。 這部電影哪裡「不好看」?哪裡「好看」? 如果從偉特塔羅牌惡魔牌的角度來看,可能有什麼樣的理解?
Thumbnail
女主角Ember是元素方程市中火族的居民,男主角Wade則是水族居民,兩個生活不曾有交集的人因為一場意外相逢、戀愛,學會elements can be mix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