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09|閱讀時間 ‧ 約 6 分鐘

《魚頭和節制的修鍊》

    再過幾小時,我就要登機開啟我的暑假。心情很期待,努力工作、書寫、兼作解讀了這麼久,終於可以好好休息一下。不過,我仍然享受周一早更新文章的時光,感覺是和大家一起,揭幕新的一周。
    今天,想和大家分享我在寫作上的兩個修鍊。可能不是所有的朋友都熱衷寫作,但這兩項學習,其實也適用於所有的事,特別是自己真心熱愛的事。
    和我工作久一點的夥伴,都有被我改新聞稿的經驗。我的「改」,不只建議調整方向而已,是全篇重寫。日子久了,慢慢變成某種江湖傳說。有次,Agency的老闆甚至邀請我替員工上一堂新聞寫作課,原因是大家被我「改」稿太過挫折,不如痛定思痛,來師法我的標準究竟如何。
    曾經,我是這麼驕傲的寫作者。從來不覺得自己的文字能力有甚麼問題,也沒有在意過朋友對我粉專內容的反饋。報應就一次爆發在自己寫書創作的時刻。
    記得總編輯告訴我,從專業出版的眼光來看,我的文筆無庸置疑,但我太著重於細節描寫,寫著寫著,容易讓人喪失耐心,很考驗專注力有限的讀者。
    我花了很多時間克服這個問題。因為鑽研細節,帶給我很多樂趣,我也一直自豪著能從細節裡重建新視野的能力。必須順服市場胃納的現實,一開始我始終拉不下身段,改得很痛苦。差一點就要放棄。
    有天,我收到一個讀者的來信。她並不是我粉專的既有追蹤者,只是在搜尋資料時,意外從關鍵字裡,循線跳出我的文章。她說,我的文字帶給她很大的力量,幫助她重燃希望,使她願意突破素昧平生的心防,寫信來跟我聯繫。
    我很吃驚,因為她所說的,帶給她無比力量和希望的那幾篇文章,並不是我最滿意的作品。充其量只能算日記等級。回想當時寫下的心情,多半是心裡有刺,不吐不快,沒花太多精力鋪陳,直接呈現困境,以及如何嘗試自我救濟。
    迄今,我都很感恩那一封信。我們後來又通了很多次信。在魚雁往返中,我慢慢釐清「創作」之於我和讀者的意義。我不是要讓大家看見,自己有多麼會寫;而是想讓大家知道,就算被整個世界拒絕,仍然有一件事情,是你願意持續為自己堅持下去的。
    讀者在意的,亦不盡然是九彎十八拐的華美詞藻,更在乎文字有沒有開門見山,直指忐忑曲折的那顆心。
    所以,我不能放任自己在細節裡閉門造車、妄自尊大。我得改變自己在創作上的陳規與陋習,讓文字成為橋梁與大門。
    那天以後,我重新學習寫作,利用《精準寫作》這本書。後來,借靠著這本書傳遞的觀點,我學會了一個影響我很深的寫作邏輯,終結了初期的退稿人生。
    那個邏輯-「魚骨寫作法」(請看留言附圖),主要培養的是「重點力」,怎麼讓人望文生義,一眼便看透要義。作者洪震宇老師,是跨越財經、時尚、生活領域的媒體工作者,創作和審閱過無數報導,繼而發現,台灣的國語文教育,偏重精雕細琢的「句子」思考,卻較少強調「段落」之於全篇文章的關鍵定位。
    多數寫作者,因此不習慣把「段落」思考清楚才下筆,通篇文章是以無數「句子」組成,文章的重點「魚頭」,就混雜在句子之中,不易閱讀。想想,我的朋友確實有跟我反應過,有時必須要將我的文章看過兩次以上,才會理解我想要表達的是甚麼。
    現在,寫文章之前,我會花一點時間先梳理魚骨(文章脈絡),確認我想端上桌的「魚頭」是甚麼?接著,就大膽擺上桌。不用分心擺設桌巾、添購碗盤,而把專注力放在,我該如何利用後續的段落,產製支持主題的內容。最後,文章也講究有始有終,「魚尾」的回馬呼應,會令「魚頭」餘韻無窮。
    總編輯也曾跟我分享過鍛鍊書寫的方法,同一個事件主題,用五百、一千五、二千五的字數,各自描述過一次,很快就會發現,把一件事情說得清楚而動人,究竟需要多少字。
    這大幅推進了我在細節的流連忘返,讓「魚頭」能熱騰騰地上桌,吃的時候不會叫人疑惑掛羊頭賣狗肉,吃剩完最後一口,會引導讀者還想重新看一遍這個故事,很滿足於這條魚帶來的豐美感受。
    都說文如其人,「魚頭」的鮮明和腴沃,固然重要,從我仰慕追隨許久的作家陳雪老師那裡,我則意會到,保有悠遊自得的節奏和韻律,是創作者對於讀者的體恤。
    她的新作《寫作課》,有一段是這麼寫的:「作者的感覺,讀者也會感受到。你的急切、你的狂躁、以及你的困窘,除非到最後下定決心一次一次修改,否則讀者就是會因為你的情緒起伏,感受到作品彷彿歷經亂流,也打亂他的閱讀。」
    我喜歡陳雪的觀點,保持規律的作息,一天寫一定的字數,以維護作品質量的穩固,同時,有意識地節制,避免自己因為靈感大爆發,而寫書到廢寢忘食的地步。這也是初期最困擾我的地方,有時可以寫整晚不睡,有時整晚不睡、卻也寫不出半個字,覺得自己江郎才盡。
    對此,陳雪說:「你就是得節制,為了讓整本書維持在一種可以長期發力的狀態,絕不能一次就把靈感與力氣用盡,得讓所有能量蓄積在體內,一點一點持續發散。」我嘗試修正發文的頻率,不再苦逼自己每日更新,周一的文章,通常經過了整個周末的醞釀,周間不定期的發文,是每天固定寫幾百字的累積。
    就算捧場人數寂寥,也沒關係,我知道,這是我和自己心魔的對弈。耐得住高與低,在喧騰和冷清裡面,依然寫得出發自內心的圓滿和凝聚。
    從練習精準、直截了當,到知所節制、分配精力,這一年,我逐步感受到體內的改變,如同陳雪形容的,不要立志成為作家,而把自己變成一個適合書寫、持續寫下去的人。
    面對自己衷心所愛的事,也是如此,勇於表達想法,別可惜了魚頭,埋沒在拐彎抹角的陳設裡。過程中,按照自己的節拍前行,做得好壞與否,保持平常心。陳雪的這段話,送給和我共同迎接周一的你們,把「寫」和「小說/書」的主詞替換掉,放在任何事物上,都值得參考。
    「寫的時候,不要患得患失,遇到挫折不要驚慌失措。因為寫不好才是常態,寫太好了反而要懂得剎車,因為我們太容易順著自己擅長的去寫,可是小說需要的,有時不是我們最擅長的。節制、忍耐、堅持,為了完成一本作品,你會把自己調整到最好。
    最後,當面面對千辛萬苦寫出來的書,你會清楚知道,這次,你因為節制自己,反而超越了自己。」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