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如何開始學習網路寫作的 (1) — 分享我的故事,並聊聊剛開始寫作時最重要的心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寫作的好處很多,它豐富了我的生活與思考。

我從 2019 年開始在網路上發表文章,中間經歷過許多低潮與困難,也收穫許多意想不到的成果。如果要我說一個人生中必學的技能,我會豪不猶豫地回答:寫作。

這系列的文章我想分享自己的寫作故事。我不只想要分享好的一面、更想要分享其中的辛酸過程。網路上任何一件看起來美好的事物,背後必定是由無數努力的夜晚累積而成的結果。只講好的一面沒意思,寫點真實的才更有價值。

如果你也想開始透過網路寫作讓更多人認識你,我的故事或許可以帶給你一些啟發。

接下來,就讓我們來一趟時光旅行吧!

一、啟程:一篇網路文章讓我踏上寫作之旅
我從 2019 年開始寫部落格,一開始當然也是隨性而寫。

我記得很清楚,當時因為想要補足自己的技能,給自己半年的 gap year 充電學習,禮拜一到五都窩在江子翠圖書館看書、上線上課。

8/22 禮拜四我在隨意上網時,意外的發現了「蕭景宇 (aka 小金魚)」的日更計畫部落格,心想:「這人也太厲害了吧,竟然可以每天寫篇文章!」重點是可以持續做 365 天不間斷耶!我真的很好奇她做完這件事情後發生哪些改變。

一篇篇日更新文章看下來,我發現文章中的「蕭景宇」慢慢發生了改變,真是個有趣的過程。因此我想:「反正現在也是閒著,我來練習透過日更讓自己每天都紀錄些事情吧!」

起心動念之後,就直接開始做吧!

二、開始寫作時最重要的心態:一切從簡,先開始再說

要開始一個新習慣,摩擦力一定要儘量減到最低。

我的方式很簡單:我使用 Evernote 和 Postach.io 的功能,在 Evernote 寫完 300–500 字的文章後,打上「Publish」的標籤就自動發佈成部落格文章了。

我當時寫文的主題完全沒有挑選,反正當天發生什麼事情我就記錄下來,有點像是 Jack Knapp 在《生時間》這本書裡提到的「找到今天的精華」。精華可以是什麼呢?可以是學魔術 (我的興趣)、過生活(美文推薦)、寫心得(上課筆記)、看電影(練習評測)、學新知(經驗紀錄)、用工具(工具分享)…等。

我擷取文首、文末約 100 字發表在 Facebook 上,多少希望也能獲得一些關注。那發文結果呢?時好時壞 XD,如果是比較冷門的主題,大概 5 人按讚吧,好一點的有 30–50 人。

沒關係,先養成一天寫一篇文章的習慣才是重要的。

三、觀察過程中的風景,你會慢慢培養一些 Sense

在這段時間裡。我用日更慢慢培養一些 Sense。

你不需要學過什麼「大數據分析」,也不需要用特別的程式,只要對數字做一些觀察就好。

我當時觀察的內容包含了:
1. 觀察發文時間,什麼時候發最好
2. 觀察寫作主題,哪些主題大家會按讚
3. 觀察回文頻率,哪些主題可以引起討論
雖然說有些 Sense,但其實還是處於很模糊的狀態,但是我想:「如果這一篇沒反應,就試看看下一篇吧,每天寫一篇總會發現一些規律吧!」

今天沒中,明天再試 ; 明天不中,後天繼續。開始日更之後,我發現每一天都是一個新機會,總會有一天剛好寫到網友特別有共鳴的主題。

這很像抽獎,多丟幾個籤進去桶子裡,中獎的機率總會變高一些。

小結:我開始了一個新習慣,但也碰到了一些新困難

時間快轉半年,我開始寫的愈來愈上手了,但也發現了一些問題。

我將主要的問題歸類為 3 個:
1. 寫太久:沒有一定的框架或模板,寫一篇文章至少要半天起跳,說實話很浪費時間。
2. 不知道寫什麼:一天一個主題,半年也 180 個主題了耶,那接下來我要寫什麼?
3. 沒人看:有些文章發在 Facebook 回應很好,有些回應很差,為什麼?
恩…我開始思考是該做些改變了,怎麼辦呢?

當時在 Facebook 上看到有人寫 Barbara Minto 的《金字塔原理》心得,聽說是學習寫作的一門好書,也是後來奠定我基本寫文風格的重要的書。

怎麼奠定呢?下集待續。


喜歡我的文章嗎?以下是更多關於我的資訊。

▶ 關於文章

1/ 歡迎訂閱 我的電子報 獲得實用的生活與工作技巧,每週二中午 12:00 準時發刊
2/ 常滑 Facebook 嗎?可以幫我的 Facebook 粉絲團 按個讚,就可以看到文章啦~
3/ 想要掌握最新文章,可以點擊「追蹤」我~
4/ 如果你覺得文章寫的不錯,可以對文章點愛心讓我知道 ❤️

▶ 關於我
Software Technical writer @ OwlTing 奧丁丁集團 我專注寫
1/ SaaS 軟體產品規劃
2/ 個人知識管理
3/ 線上寫作的文章。
擁有6+ 年的SaaS產品經理工作經驗,☕️ 歡迎講座邀約、諮詢或跟我喝杯咖啡聊聊天,我的信箱是 muhenry608@gmail.com

▶︎ 聯繫方式
• 📪 Email:muhenry608@gmail.com
• 💬 Facebook:請先加我 個人好友 並簡短說明想要諮詢的主題

▶︎ 建立人脈
歡迎使用 LinkedIn 與我交流,你可以「加我為好友」建立連結 | LinkedIn @ Chi Chu 歡迎交流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朱騏的沙龍
215會員
129內容數
分享學習相關的技巧、工具與方法
朱騏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8/21
忙碌的現代人常面臨學習效率低的問題。我也是愛買課程的人,直到整理出四步驟學習系統:起心動念、拆解目標、開始學習、檢視成果。首先,找到學習的動機,確保學習有明確的目的。接著,運用SMART原則拆解學習目標,讓目標具體可行。第三步,直接在實際場景中學習。最後,通過AAR檢視學習成果,提升下一次學習效果。
Thumbnail
2024/08/21
忙碌的現代人常面臨學習效率低的問題。我也是愛買課程的人,直到整理出四步驟學習系統:起心動念、拆解目標、開始學習、檢視成果。首先,找到學習的動機,確保學習有明確的目的。接著,運用SMART原則拆解學習目標,讓目標具體可行。第三步,直接在實際場景中學習。最後,通過AAR檢視學習成果,提升下一次學習效果。
Thumbnail
2023/09/22
我已經在 Facebook 和部落格上連續寫作超過 365 天了。 2 年前還不太會寫作時,早上坐捷運時腦中都有個聲音:「完蛋了,今天不知道要寫什麼啊啊啊!」 後來我發現,建立容易達成的小習慣很有用。 下面的 3 個小習慣,幫我能夠克服這個困難。 允許自己可以寫出垃圾:根據作家 Anne L
Thumbnail
2023/09/22
我已經在 Facebook 和部落格上連續寫作超過 365 天了。 2 年前還不太會寫作時,早上坐捷運時腦中都有個聲音:「完蛋了,今天不知道要寫什麼啊啊啊!」 後來我發現,建立容易達成的小習慣很有用。 下面的 3 個小習慣,幫我能夠克服這個困難。 允許自己可以寫出垃圾:根據作家 Anne L
Thumbnail
2023/07/25
Source: Nicolas Cole — Medium 這是一個特殊的職業。 世界上有一種人,專門幫那些腦袋有非常多專業知識,但沒有時間的人寫文章。 他們叫做 Ghostwriter (影子寫手),通常為公司老闆代筆。 Nicolas Cole 曾經擔任過 100+ 位公司老闆的 G
2023/07/25
Source: Nicolas Cole — Medium 這是一個特殊的職業。 世界上有一種人,專門幫那些腦袋有非常多專業知識,但沒有時間的人寫文章。 他們叫做 Ghostwriter (影子寫手),通常為公司老闆代筆。 Nicolas Cole 曾經擔任過 100+ 位公司老闆的 G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再過幾小時,我就要登機開啟我的暑假。心情很期待,努力工作、書寫、兼作解讀了這麼久,終於可以好好休息一下。不過,我仍然享受周一早更新文章的時光,感覺是和大家一起,揭幕新的一周。
Thumbnail
再過幾小時,我就要登機開啟我的暑假。心情很期待,努力工作、書寫、兼作解讀了這麼久,終於可以好好休息一下。不過,我仍然享受周一早更新文章的時光,感覺是和大家一起,揭幕新的一周。
Thumbnail
或者,與其想著寫作,不如培養其他嗜好、或試點新挑戰。
Thumbnail
或者,與其想著寫作,不如培養其他嗜好、或試點新挑戰。
Thumbnail
這是《寫出我心》的領讀老師——王輝老師出的題目 :D 題目:以10分鐘為一個計時單位,用70分鐘完成以下動作: 1. 從【我記得…】開始寫 2. 休息10分鐘 3. 從【我不記得…】開始寫 4.休息10分鐘 5. 從【我想要…】開始寫 6.休息10分鐘 7. 從【我不想要…】開始寫 【我記得…】
Thumbnail
這是《寫出我心》的領讀老師——王輝老師出的題目 :D 題目:以10分鐘為一個計時單位,用70分鐘完成以下動作: 1. 從【我記得…】開始寫 2. 休息10分鐘 3. 從【我不記得…】開始寫 4.休息10分鐘 5. 從【我想要…】開始寫 6.休息10分鐘 7. 從【我不想要…】開始寫 【我記得…】
Thumbnail
寫作的好處很多,它豐富了我的生活與思考。我從 2019 年開始在網路上發表文章,中間經歷過許多低潮與困難,也收穫許多意想不到的成果。我不只想要分享好的一面、更想要分享其中的辛酸過程。網路上任何一件看起來美好的事物,背後必定是由無數努力的夜晚累積而成的結果。只講好的一面沒意思,寫點真實的才更有價值。
Thumbnail
寫作的好處很多,它豐富了我的生活與思考。我從 2019 年開始在網路上發表文章,中間經歷過許多低潮與困難,也收穫許多意想不到的成果。我不只想要分享好的一面、更想要分享其中的辛酸過程。網路上任何一件看起來美好的事物,背後必定是由無數努力的夜晚累積而成的結果。只講好的一面沒意思,寫點真實的才更有價值。
Thumbnail
平時有看到覺得不錯的東西就要記錄下來,日積月累的成果,會慢慢被看見的從一個單一習慣,慢慢地去培養新的習慣,慢慢地戒絕以前連自己都看不下去的念頭。 在制定目標的時候一定要給自己獎勵,達成後不要虧待自己 慢慢蛻變成一個擁有敏銳嗅覺的寫手,然後取的了正向的習慣之後就是:自律與維持
Thumbnail
平時有看到覺得不錯的東西就要記錄下來,日積月累的成果,會慢慢被看見的從一個單一習慣,慢慢地去培養新的習慣,慢慢地戒絕以前連自己都看不下去的念頭。 在制定目標的時候一定要給自己獎勵,達成後不要虧待自己 慢慢蛻變成一個擁有敏銳嗅覺的寫手,然後取的了正向的習慣之後就是:自律與維持
Thumbnail
一個多星期沒有寫文章,那種想要分享的爆炸心情,揮之不去卻也成為了自己寫下去的動力,而您為什麼而寫呢?過去的一週,我都沒有寫作。部落格跟原本訂好要發刊的電子報,上一週都處於停更的狀態。不是因為沒有東西可以寫,而是重複的經歷一個整理的過程,然後正在漸漸的收尾。
Thumbnail
一個多星期沒有寫文章,那種想要分享的爆炸心情,揮之不去卻也成為了自己寫下去的動力,而您為什麼而寫呢?過去的一週,我都沒有寫作。部落格跟原本訂好要發刊的電子報,上一週都處於停更的狀態。不是因為沒有東西可以寫,而是重複的經歷一個整理的過程,然後正在漸漸的收尾。
Thumbnail
寫作不是一條簡單的路,它非常容易上路,卻不容易走下去
Thumbnail
寫作不是一條簡單的路,它非常容易上路,卻不容易走下去
Thumbnail
雖然連續30天的日更失敗了,但這一個月是挺好的寫作體驗和反思機會;雖然不知道自己寫的東西能帶來多大價值,也不知道哪段文字會在哪個角落觸及哪個有緣的人,但在寫作這條路上,相信應該不會是孤單的,是吧?: )
Thumbnail
雖然連續30天的日更失敗了,但這一個月是挺好的寫作體驗和反思機會;雖然不知道自己寫的東西能帶來多大價值,也不知道哪段文字會在哪個角落觸及哪個有緣的人,但在寫作這條路上,相信應該不會是孤單的,是吧?: )
Thumbnail
當你有一些主意浮現於腦海時,立即把它們抓著並寫下來,然後找些零碎時間去搜集資料。我的零碎時間包括等車等人,乘車及步行來回公司上班的時間,漫無目的碌手機的時間等等。搜集資料可以是閱讀書籍,或參考相關網絡文章,藉此了解各種觀點,也可以擴闊知識,及豐富寫作內容。若引用了他人的文句,記得在文章內寫清楚出處。
Thumbnail
當你有一些主意浮現於腦海時,立即把它們抓著並寫下來,然後找些零碎時間去搜集資料。我的零碎時間包括等車等人,乘車及步行來回公司上班的時間,漫無目的碌手機的時間等等。搜集資料可以是閱讀書籍,或參考相關網絡文章,藉此了解各種觀點,也可以擴闊知識,及豐富寫作內容。若引用了他人的文句,記得在文章內寫清楚出處。
Thumbnail
寫到這裡,我開始沒太在乎別人的反應、文章的收益,但同時會因為收益和認同而感恩。因為我看到藉寫作如何能幫助自己思考和成長,知道為何而寫:為自己而寫,不要為寫而寫。寫出來的想法甚至信念都是自己的,不因別人或環境而失去,也深信自己的生活會更為實在。
Thumbnail
寫到這裡,我開始沒太在乎別人的反應、文章的收益,但同時會因為收益和認同而感恩。因為我看到藉寫作如何能幫助自己思考和成長,知道為何而寫:為自己而寫,不要為寫而寫。寫出來的想法甚至信念都是自己的,不因別人或環境而失去,也深信自己的生活會更為實在。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