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閱讀《Montessori–the science behind the genius》這本書,來看看用現代心理學研究蒙特梭利教育法。這次來到第二章的前半段,而之前第一章主要討論現代教育的問題困境以及簡述蒙特梭利教育法(詳細內容可參考留言處的連結分享) 。
第二章主要是討論作者在第一章後半段歸納提出的,蒙式教育九大原則當中的第一個,也就是行動動作和認知的緊密相關性,Movement對認知與學習的影響。
首先,蒙特梭利女士開宗明義就說了我們現今最大的錯誤之一,就是將行動(movement)視為獨立的功能,其實心智發展需要和行動連結在一起。
所以在蒙特梭利教室當中,學習是透過行動一併發展的,例如: 從擦洗桌子、觸摸沙字版認字、到用立方體來實際感受物品,來學習數學等等,都和傳統常規教育坐在那邊聽讀背寫,甚至身體行動是被限制住的,有根本的差異。
傳統常規教育缺少行動的方式,很符合洛克空白心智理論以及行為主義,不在乎孩子內在心智,只在乎表現出來的成果(考試)的理論,而且這種方式也對工廠式教育很方便,因為不用花費很多錢去買手動式教具,只需要一人一本課本即可,相當符合成本。但是最近的心理學研究,卻越來越多的支持蒙特梭利博士所提出的觀點,認為認知學習其實和Monement密切相關,而接下來這章將分享一些支持這理論的相關研究,以及蒙式教育是如何涉及行動的。
<行動和基本的發展過程> (這段主要探討嬰兒階段最初始的基本行動發展)
目前為止幾乎多數的教育者都同意,運動對於肌肉系統有幫助,強健體魄間接影響學習成果。但蒙式所說的不是這個意思,而是行動動作本身,直接對心智發展有幫助。一項在1963年的研究,透過小貓咪(和嬰兒一樣視力在出生幾個月之後才發展好)發現能夠主動探索環境的小貓,之後待視力發育好之後,對一些物品的遠近、掉落等有正常的認知,但是實驗當中因為被限制而被動行動的小貓咪,則沒有相對好的認知。這表示了孩童是需要學習去計畫行動,才會有主動認知,大腦的發展和行動是緊密相關的。
有關抓取物品的影響
研究顯示,對環境有越多探索、越多用手去觸摸物件的嬰兒,越能夠理解物品的邊界,同時嬰兒對抓過的物品也表現出比較有興趣。心理學家用魔術貼手套讓原本還沒有手動能力可以抓取物品的嬰兒,可以好像抓起物品一樣,而這些嬰兒對這些物品顯示出比較高的興趣,甚至比起沒有抓取經驗的嬰兒,實驗中用魔術貼手套抓起物品的嬰兒,對於新物品有更高的觀察與觸碰興趣。這個實驗證明有能力可以抓取物品,對於嬰兒理解這個物質世界並產生興趣有很大的影響性。同時手指的靈活度,也被發現和後來的智力發展有關。
另外一個實驗是讓五個月大的嬰兒,看人重複抓取某幾個物品,當她已經顯示看煩的感覺時,更換抓取的物品,會發現嬰兒重新對這個產生好奇與觀察。有此可以知道嬰兒不是只有理解抓取這個動作,而是會知道是在抓甚麼,也就是說他是知道目的性的。另外的研究也表明了自己主動去抓取物品的,比只有觀察別人抓東西的嬰兒更早的有目標意識。
有關爬行的影響
儘管有些孩子略過爬行階段,最終當然還是會走路,但實驗發現有爬行經驗的孩子對於距離的洞察力及對自己身體的感覺以及空間感等等都比較好。一個實驗是將玩具藏在某物的後面,發現能夠自己行動的孩子,比較能找到玩具,認知到被藏在後面,顯示自我運動對於空間以及自我身體認知較好,也比較不會跌落階梯。
另外自我行動也對社交(Social)認知有影響,一個實驗是透過凝視,因為凝視對方可被視為最初的社交認知,而實驗發現在華人社會中一部分的城市小孩是被固定在床上或搖椅上,避免孩子在地上爬弄髒手又放進嘴裡。而鄉村的小孩則沒有被限制身體移動,由這兩群嬰兒實驗顯示,可以自主行動的小孩會凝視跟隨目標的比例高出無法行動孩子25%。
另外,有目的性的動作也很重要,有目標會鼓勵行動,這在嬰兒階段就可發現。
<有關學步兒及幼稚園階段的蒙式課程中的行動動作>
上面討論了心理學實驗當中有關學步兒階段的行動,包含抓取等等動作和認知的相關性研究,接下來看看那麼蒙式在這階段是如何規劃,採行那些有關行動動作的課程,因為行動在蒙式教育中是很深度的被執行。
鼓勵抓取
蒙特梭利博士主張,提供嬰兒可以手動抓取探索的物品。這在他那個年代是很革命性的主張,但是他主張不是無限制的多給,而是經過仔細挑選有限的物品(這在第三章會再討論)。而提供物品給孩子的目的,是鼓勵他們手動去抓去探索,因為蒙特梭利博士相信這樣可以幫助心智發展,所以蒙式的嬰兒階段課程是提供一系列物品讓嬰兒可以去動手、動身體的。
鼓勵自我行動
蒙式建議提供低的床墊在地板上,讓嬰兒可以自己行動,不用擔心掉下來,可以自主行動。研究也顯示躺在地板上比在床上的孩子,一旦會爬之後是更會爬的。同時可以布置低的櫃子放置書本玩具等等,讓孩子自己去有目的性的動身體,同時也可用玩具去引誘嬰兒往前去reach,鼓勵他們動自己的身體去抓更遠的玩具。
蒙式建議讓嬰兒有充足的時間趴著,來發展上臂的力氣。也建議只要會走了就儘量減少使用嬰兒車,要讓孩子自由動身體去探索環境。大一點到幼稚園階段也要提供他們可以自己移動的了的桌椅,讓孩子能夠自主行動,同時訓練好的身體各部位活動肌肉也對未來學習有幫助。
蒙特梭利動作練習對於孩童基本發展的潛在效果
綜合以上的很多研究,雖然顯示行動對於較早的一些發展是有幫助的,但是畢竟時間拉長了,這些發展都還是可以達成。例如:雖然會爬的孩子更早有空間感,以及知道藏起來的玩具,但是多數孩子大一點之後,也還是會發展這些空間感等等功能。所以蒙式的這些主張,是否對長遠的發展有影響,目前還有待更多更長期的研究。
以上主要是討論嬰兒階段的動作以及認知發展關係。接下來將討論超過嬰兒階段的發展,未免文章過長將於下一篇文章分享。
(後續章節陸續分享以上書籍的閱讀內容 如果本人理解上有所偏差 也請先進指教)
#蒙特梭利小學
#蒙特梭利在我家 #montessoriathome
#實驗教育
#教養
#育兒
#教育
#兒童心理
#蒙特梭利 #montessori
#Montessori the science behind the genius
#心理學
#兒童哲學
#哲學諮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