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co李玟,抑鬱症更像是一次人生大考

coco李玟,抑鬱症更像是一次人生大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對於coco李玟,其實不熟,知道她的幾首歌曲,然後屬於天後級別,也上過歌手節目,也有自己的代表作和台風。

說到抑鬱症,我自己覺得,這是一種認知偏見和認知錯誤,走入了死胡同,人迷路了,人迷路的結果就是找一個人問路,然後馬上就能走出來,不然很痛苦,我們知道迷路的這種體驗,人馬上會陷入焦慮和恐慌當中。

所以,出來不難,找一個人問路,但這個才最不容易。這是一個契機,有人早,有人晚,從哲學的角度來看,抑鬱症是一種用力過猛的結果,一個人不停的走路、不停的趕路,太著急了,為什麼不能夠慢慢的走?萬一發現有可能要迷路了,也要馬上停下來,立刻自救,大概率不會迷路很遠。

如果對於一個鹹魚或是耍廢心態的人,大概率不會得抑鬱症,雖然有人說抑鬱症是富貴病,這是一種諷刺,但也不乏道理,就是吃飽了沒事幹想太多,大腦停不下來、想太多、不停的想,人千萬不能想太多,想一萬遍都不如做一遍,因為想和思考人就很容易被大腦所支配,而被帶入到虛擬幻境,所謂的迷路和迷失,人擺脫和忘記了現實世界,而去到一個虛擬並且不存在的危險地方。

所有的問題,了解和破解其背後的原理,才是真的破解和解密,鹹魚和耍廢的人也會有抑鬱和低落,但是他們不會繼續,他們馬上會走出來,這就是區別,因為他們沒有勇氣和力量堅持下去做一件事,他們對於任何事情都是差不多就行,可有可無,反而躲過了劫難。

正因為用力過猛,太過於努力和拼搏,過於堅持就是我執,往往給自己樹立很難達到的目標,但又不願意放棄,一直堅持和前進,直到頭破血流,才會回頭。這就是抑鬱症麻煩的地方,難回頭,除非碰壁,越早越好,人反而碰壁之後馬上就反思自己,看到曙光,碰壁就像是一個路人突然出現,讓你一驚,把自己從夢遊中喚醒。

抑鬱症就像是一場夢一樣,人在夢遊中,說是考試,因為一旦遇到了,的確很難,尤其是外人無法提供很大的幫助,因為我們去不了那個虛擬世界,乾著急,這是最難受的,只能希望他自己早點醒過來。所以,有人說多接觸人是有好處的,因為增加了喚醒的可能性,盡可能的深入到現實世界,比如做志願者、做公益工作等等,多和社會他人做連結,讓人看到自己的價值和所處的位置,並不是虛擬幻境,而是真實的現實世界,但這很難。

不過,反過來想,就像是一次人生考試,老師突然走進教室說今天要考試,所有同學都嚇壞了,你恰好就是不太幸運的那一個,所以只能接受考試;抑鬱症是對於自我認知以及尋找自己有幫助意義,佛說的無我、根本沒有自我這個東西,但人相信有,把自我消融掉抑鬱症自然就不存在的,就像是我得抑鬱症,是我,沒有我就沒有抑鬱症,但這太難了;我實在想不出有什麼好的辦法,讓人越早越做到無我的狀態,但是幾乎不可能,沒有捷徑,似乎看過的例子就是人生的重大挫折,馬上人就意識到人生的真相和無我的智慧,因為一旦堅持有我,我的麻煩和問題就會不斷,一旦無我,所有的一切都會結束。

所以,這像是一場人生考試,考過了的確認知會成長不少,考不過恐怕是一件相當危險的事,因人而異,正好遇到了怎麼辦,沒有辦法,準備好考試,以及祝福所有同學早日結束考試,外人的幫助雖然不大,但還是有用。

avatar-img
姿勢寫手的沙龍
25會員
12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姿勢寫手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因果之報,不在來世,現在已經開始了,而且很明顯。我們再來討論抖音對於更年輕一代的塑造和培育,他們會變成什麼樣的人,立功心切、立刻獲得回報,這都是3秒效應,開頭三秒要抓住人的眼球,人像是上帝一樣審判眾生,喜歡就停下,不喜歡就滑過,人獲得了相當大的權力,但現實世界不是這個樣子,也不會這樣來運行,這是很諷
這本身非常正常,一個公司的人事變化,但是在媒體的放大和炒作上,都讓人有各種各樣的猜疑和揣測,或者是陰謀論。 這就是今天的媒體,如果你去搜索,基本上壞事居多,今天的媒體或許更加情願報導負面新聞,這樣的流量是遠高於正面的新聞,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網絡時代新聞幾乎都是如此,這也是所謂的西方文化影響之下的
而是這樣的事情太多了,今天會發生,明天還是會發生,以後還會有更多的事情發生,所謂的事情發生只是一個預兆,告訴人家和警惕人們要注意了,要改變了,要提升自己了,但人類未必會買單。
看電影一開始還是因為娛樂,打發時間,沒有所謂的藝術追求,就因為好看,一個引人入勝的故事,和動人和畫面和鏡頭,看電影蠻自私的,窺探他人的生活和內心,這些常人難以企及的地方,而且可以不用負責。
人生真的很奇妙,當你回首曾經的自己,發現是模糊不清的,那是誰?誰是我?但這就是成長,和過去的那個自己告別,自己才有所進步,我喜歡人在變化,不管是“變好變壞”,只要有變化,人就和過去式不一樣,人就有希望。
因果之報,不在來世,現在已經開始了,而且很明顯。我們再來討論抖音對於更年輕一代的塑造和培育,他們會變成什麼樣的人,立功心切、立刻獲得回報,這都是3秒效應,開頭三秒要抓住人的眼球,人像是上帝一樣審判眾生,喜歡就停下,不喜歡就滑過,人獲得了相當大的權力,但現實世界不是這個樣子,也不會這樣來運行,這是很諷
這本身非常正常,一個公司的人事變化,但是在媒體的放大和炒作上,都讓人有各種各樣的猜疑和揣測,或者是陰謀論。 這就是今天的媒體,如果你去搜索,基本上壞事居多,今天的媒體或許更加情願報導負面新聞,這樣的流量是遠高於正面的新聞,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網絡時代新聞幾乎都是如此,這也是所謂的西方文化影響之下的
而是這樣的事情太多了,今天會發生,明天還是會發生,以後還會有更多的事情發生,所謂的事情發生只是一個預兆,告訴人家和警惕人們要注意了,要改變了,要提升自己了,但人類未必會買單。
看電影一開始還是因為娛樂,打發時間,沒有所謂的藝術追求,就因為好看,一個引人入勝的故事,和動人和畫面和鏡頭,看電影蠻自私的,窺探他人的生活和內心,這些常人難以企及的地方,而且可以不用負責。
人生真的很奇妙,當你回首曾經的自己,發現是模糊不清的,那是誰?誰是我?但這就是成長,和過去的那個自己告別,自己才有所進步,我喜歡人在變化,不管是“變好變壞”,只要有變化,人就和過去式不一樣,人就有希望。